天生悖逆的
以賽亞書四十八章一至十一節
1雅各家,稱為以色列名下,
從猶大水源出來的,當聽我言!
你們指著耶和華的名起誓,
提說以色列的上帝,
卻不憑誠實,不憑公義。
2他們自稱為聖城的人,
所倚靠的是
名為萬軍之耶和華—以色列的上帝。
3主說:早先的事,我從古時說明,
已經出了我的口,
也是我所指示的;
我忽然行作,事便成就。
4因為我素來知道你是頑梗的—
你的頸項是鐵的;
你的額是銅的。
5所以,我從古時將這事給你說明,
在未成以先指示你,
免得你說:這些事是我的偶像所行的,
是我雕刻的偶像和我鑄造的偶像所命定的。
6你已經聽見,現在要看見這一切;
你不說明嗎?
從今以後,我將新事,
就是你所不知道的隱密事指示你。
7這事是現今造的,並非從古就有;
在今日以先,你也未曾聽見,
免得你說:這事我早已知道了。
8你未曾聽見,未曾知道;
你的耳朵從來未曾開通。
我原知道你行事極其詭詐,
你自從出胎以來,
便稱為悖遠的。
9我為我的名暫且忍怒,
為我的頌讚向你容忍,
不將你剪除。
10我熬煉你,卻不像熬煉銀子;
你在苦難的爐中,我揀選你。
11我為自己的緣故必行這事,
我焉能使我的名被褻瀆?
我必不將我的榮耀歸給假神。
在前九章華美經文之中(四十至四十八章),我們所研讀的都總結於“你們要從巴比倫出來”的呼喚中,先知在本章最後一次歸納他的主題,如:提出以往的先知信息;對比新舊的事物;古列的勝利;巴比倫的傾覆;那些假神;與萬有的造物者,獨一的真上帝。更進一步,像拿單那句“你就是那人”(撒下十二7)具有同樣的震撼力,他突然與出人意外地轉向其聽眾,就是那“稱為以色列名下”的(1節);然後有力地對他們說:“你們就是偶像崇拜者!(5節)你們就是假先知!(7節)你們就是悖逆的!(8節)”他們在“苦難的爐”中(10節)所受的苦,不是為他們的緣故,不是為他們好處而改善他們或懲罰他們,反而是(當然先知在此是代表上帝說話)“我為自己的緣故”(11節)。如果上帝曾約製其怒氣,也不是為以色列人,而是為其名的緣故(9節)。
第一至十一節乃這些篇幅中所獨有的。沒有其他地方先知是如此激烈地攻擊其聽眾。第四十六章八節亦帶有責備的口氣,但沒有如本段般凶惡。有些學者指出本段經文與本書其餘部分在風格上的不一致,例如“我為我的名”一句,隻出現於以賽亞書此處,而熟悉的神學名詞“公義”(希伯來文tsedaka),卻在第一節以非以賽亞式的意識出現。在某些方麵,這些經文較接近以西結書(例結二十),而不像是以賽亞書。對此的解釋之一是,本文是為了在某些嚴肅的場合上宣講而編成,像“贖罪日”,認罪與自省的日子(利十六29—3)。不論如何,它為本書的巴比倫篇章添上了新的向度。先知承認其百姓的罪惡本性,生來就是悖逆的,但他仍強調上帝會救贖他們。第十八節充滿渴求的語調——“甚願你素來聽從我的命令”——提醒我們這是一位愛我們,不會使他的百姓失望的上帝。
第四十八章的首兩節,反諷的味道很重。猶大的百姓被稱為那些自稱是上帝子民,稱為“以色列”之名的,隻是因為他們是以色列支派的後裔,但卻“不憑誠實,不憑公義”。這是承襲血緣與個人信心的行為之間的差別,是種族與宗教之間的差別。這裏的希伯來文其實是“猶大水源”,而不是“猶大的腰(loins)”(標準修訂本),可能它暗示與詩篇六十八篇廿六節有關,百姓被形容為“以色列的源頭”;又或許是指巴蘭著名的預言:
雅各啊,你的帳棚何等華美,
以色列啊,你的帳棚何其華麗。
如接連的山穀,
如河旁的園子,
如耶和華所載的沉香樹,
如水邊的香柏木。
水要從他的桶裏流出,
種子要撒在多水之處。 (民廿四5—7)
無論如何,此處的意思十分明顯。誰是上帝的子民?從亞伯拉罕而出的便足夠嗎?正如耶穌時代的猶太人辯稱:“我們是亞伯拉罕的後裔”(約八33)。答案是清楚的:“猶太人”不是種族的名詞,但在希特拉惡魔般的詞典中,卻是例外。你隻需要走在今天耶路撒冷的街道上,便可以看見“猶太人”一詞所包含的是千差萬別的種族。同樣的情形亦可用於“以色列”、“上帝的百姓”與“教會”。個人委身的行動是需要的:“指著耶和華的名起誓”是此種表達之一(申六13,十20);另外就是向“雅各上帝”的告白,即是在詩歌與禱告中求告他的名(見詩二十篇)。隻憑生來就有的信仰是悄永不足夠的,你必須努力使其成為你自己的信仰。
以“聖城”(2節;五十二1)形容耶路撒冷,在被擄前是罕見的,但最終這卻像“聖地”一樣,成為了最常見的名稱(例太四5)。
預言與預言的應驗,在下一段教訓中,是熟悉的主題(3—5節)。當然,我們被引導去想像一位在主前八世紀的先知,預見在六世紀時耶路撒冷的覆亡與古列的來臨(14—16節),這更能證明上帝的能力,超越與克勝假神與其偶像。
頑固在第四節中是以硬著頸項為表征,對牧牛人的剌棒毫無反應;還有“銅額”(像英文習語中的“銅頸”),代表著厚顏無恥:
你還是有娼妓之臉,
不顧羞恥。 (耶三3)
“新事”,乃直至如今向你隱藏之事,在你眼前首次做成之事,你未曾聽見,或即將發生的事。此主題十分接近於保羅所說的:“隱秘的言語,是人不可說的。”(林後十二4),它宣告先知與見異象者所得啟示的新時代即將來臨。
以色列的曆史從一開始便是不忠與反叛的(8節)。當雅各(即以色列)仍在母腹之中,他便努力要勝過其孿生兄弟以掃(創廿五22—26)。上帝在“苦難的爐”中(10節)懲罰他們:首先是藉埃及(申四20;王上八51),其次是藉巴比倫(賽四十七6)。但他卻抑製其怒氣,以致他們不會完全被消滅(9節);還有,他們被其苦難所鍛鏈與淨化(10節),此乃在殉道經曆中所提出的一個有力的意象(但十一35;亞十三9;瑪三2—3)。
第十一節再次回到了斥責的主題:以色列曆史的終極目標乃上帝的榮耀,而不是上帝子民的救贖,這隻是達致目標的途徑。
從巴比倫出來
以賽亞書四十八章十二至廿二節
12雅各—我所選召的以色列啊,
當聽我言:
我是耶和華,
我是首先的,也是未後的。
13我手立了地的根基;
我右手鋪張諸天;
我一招呼便都立住。
14你們都當聚集而聽,
他們(或譯:偶像)內中誰說過這些事?
耶和華所愛的人必向巴比倫行他所喜悅的事;
他的膀臂也要加在迦勒底人身上。
15惟有我曾說過,我又選召他,
領他來,他的道路就必亨通。
16你們要就近我來聽這話:
我從起頭並未曾在隱密處說話;
自從有這事,我就在那裏。
現在,主耶和華差遣我和他的靈來(或譯:耶和華和他的靈差遣我來)。
17耶和華—你的救贖主,
以色列的聖者如此說:
我是耶和華—你的上帝,
教訓你,使你得益處,
引導你所當行的路。
18甚願你素來聽從我的命令!
你的平安就如河水;
你的公義就如海浪。
19你的後裔也必多如海沙,
你腹中所生的也必多如沙粒。
他的名在我麵前必不剪除,
也不滅絕。
20你們要從巴比倫出來,
從迦勒底人中逃脫,
以歡呼的聲音傳揚說:
耶和華救贖了他的仆人雅各!
你們要將這事宣揚到地極。
21耶和華引導他們經過沙漠。
他們並不幹渴;
他為他們使水從磐石而流,
分裂磐石,水就湧出。
22耶和華說:
惡人必不得平安!
第四十至四十八章的高潮是以三篇短小而華麗的先知信息開始,由一個共同的結構與一個共同的主題將它們連結在一起:
(一)我是那位召喚使萬物存在的(12—13節);
(二)我是那位選召古列的(14—16節);
(三)我是那位引導自己百姓的,”我所選召的以色列“(17—19節)。
自一至十一節在風格與語氣上突然轉變後,我們再次回到作者所教導的主流思想中。那位選召以色列的(12節),同是召喚大地與諸天,使之存在的上帝。藉言語創造是聖經愛用的主題,表明上帝創造活動是毫不費力的;他對一切存在物,有發命令的權柄(例詩卅三6—9):
諸天藉耶和華的命而造,
萬象藉他口中的氣而成。
他聚集海水如壘,
收藏深洋在庫房。
願全地都敬畏耶和華,
願世上的居民都懼怕他。
因為他說有,就有;
命立,就立。
他亦是那位選召古列的(四十一2,欽定本)。第十四至十六節構成了本書此一段落最後一篇的審訊語;而正如上文(例第四十一章),曆史的證據,特別在第八世紀的預言與其在第六世紀的應驗之間的對應,成了上帝能力的證明。古列的成功,特別是其征服巴比倫的事跡,再次被預告,而另一些誇張的話亦曾用來形容他:耶和華“所膏的”(四十五1),他的“牧人”(四十四28),“成就(上帝)籌算的”(四十六11),而現在則是“耶和華所愛的人”(14節)。
第十六節的最後一行,是有關先知使命的數篇以賽亞式經文之一:如從六章八節“我在這裏,請差遣我”,到六十一章一節“差遣我醫好傷心的人”。無疑這亦包括了四十章三節。這裏的“靈”乃啟示先知的靈(例民十一24—30;珥二28—29;亞七12;徒二),但又與賜勇氣給基甸(士六34)、賜力氣給參孫(士十四6,19)與賜智慧(賽十一2)與公義(四十二1)給大衛一樣的救主的靈不可劃分。這樣描寫,在此不單作為十四至十六節其餘部分的注釋,亦作為第四十至四十八章的尾聲,好像是為了平衡四十章一至八節的意義,並指向四十九章一至六節。
在第十七節的另一個短篇信息中,以常見的一種以賽亞公式(參四十三14)作引言,由宇宙的被造與世界的曆史,轉至上帝為自己百姓所成就的事。他是他們的教師與導遊。他的教訓,是為了他們的好處,使他們得“益處”(標準修訂本的意義含糊),正如他在西乃山透過他的仆人眾先知所教導的。他的引導,是帶領他們脫離流浪的生涯,經過曠野,抵達應許之地。第十八節想像上帝十分渴望地等待他的百姓來順從他。這使人想起詩篇九十五篇七節熟悉的話,而約伯記十四章包含了更強烈的對照。與約伯現在的苦難相比,他想到死人所住的陰間是平靜與安寧,而上帝的聲音到達他那裏(伯十四15):
你呼叫,我便回答,
你手所做的,你必羨慕。
我們的上帝離我們不遠、是自然的力量,是不受我們的處境所影響的。他是一位與我們一起、並為我們受苦的上帝。在耶穌為耶路撒冷的痛苦呼喊中,我們再次聽到此渴望(參太廿三37):
“耶路撒冷啊、耶路撒冷啊,你常殺害先知,又用石頭打死那奉差遣到你這要來的人,我多次願意聚集你的兒女,好像母雞把小雞聚集在翅膀底下,隻是你們不願意。”
那些描寫即將可能發生事情的意象,乃是極為有力的。“平安”(shalom,18節)不單表示沒有戰爭,更是代表健康、保障與繁榮。而“公義”在慣常的以賽亞式意義中(不是第一節的用法),包括了勝利與救恩(另參四十一2)。“河水”一詞(希伯來文為nahar)在別處譯作“大水”(例詩九十三3;參賽四十三2),表示是一條重要河道,全年流通。正如約但河或幼發拉底河或尼羅河一樣,更像海中的波浪,而不是以色列的小溪所流過的、季節性存在的河道(wadis)。約伯記六章十五至二十節是對此種流幹河道的戲劇性描述。“以色列的真實曆史便像猶大的流幹河道,短暫繁榮的光芒,受著長時期的災禍所中斷;對於作者來說,河水代表了漫無邊際、源源不斷的祝福的意象。”(參J.Skinner,以賽亞書注釋,四十至六十六章,第八十六頁)。阿摩司亦想到有一條永不幹涸的河道(五24):
惟願公平如大水滾滾,
使公義如江河(Wadi)滔滔。
第十九節回顧亞伯拉罕與其子孫的永遠應許(例創廿二17;何一10)。這一應許並沒有提及“地土”,這是十分重要的,因為即使在失去猶太國土之時,仍可以應驗。
最後,我們有兩個呼召,第一個是呼召離開被擄之地,再次進入世界,並自由、歡欣地信靠那位帶領他的子民以色列經過曠野,和使水從石頭中為他們流出來的上帝(20—22,五十二11—12)。巴比倫沒有再於以賽亞中被提及:以色列自由了。讓全世界知道“耶和華救贖了他的仆人雅各”(20節)。留心這裏再次用單數,“他的一個仆人”,藉此強調以色列的一體,同時強調上帝與其子民之間的親密個人關係。
第廿二節,較為合乎文理的邏輯,應出現於第五十七章結尾。這是一句獨立的箴言,標示著第四十至四十八章與第四十九至五十五章之間的分隔。這亦是對第十八節中失敗主題的評注,表明如果以色列人不背叛,就會得到平安。第四十至四十八章之新紀元的異象,至今尚未完全應驗,關於以色列的救恩這個題目,仍有許多未盡之言。
學習材料來自神家,感謝主的恩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