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5月6日 曆代誌下卅五章

(2010-05-06 04:11:59) 下一個

約西亞守逾越節

曆代誌下卅五章一至廿七節

    約西亞在耶路撒冷向耶和華守逾越節;正月十四日,就宰了逾越節的羊羔。王分派祭司各盡其職,又勉勵他們辦耶和華殿中的事。又對那歸耶和華為聖,教訓以色列人的利未人說:「你們將約櫃安放在以色列王大衛兒子所罹門建造的殿裏,不必再用肩扛抬。現在要事奉耶和華你們的上帝,服事他的民以色列。你們應當按著宗族.照著班次,遂以色列王大衛和他兒子所羅門所寫的,自己預備。要按若你們的弟兄這民宗族的班次,站立在聖所,每班中要利未宗族中的幾個人。要宰逾越節的羊羔,潔淨自己;為你們的弟兄預備了,好遵守耶和華藉摩西所吩咐的話。」

    約西亞從群畜中賜給在那裏所有的人民,綿羊羔和山羊羔三萬隻,牛三千隻,作逾越節的祭物;這都是出自王的產業中。約西亞的眾首領也樂意將犧牲給百姓,和祭司利未人。又有管理上帝殿的希勒家,撒迦利亞,耶歇,將羊羔二千六百隻,牛三百隻,給祭司作逾越節的祭物。利未人的族長歌楠雅,和他兩個兄弟示瑪雅、拿坦業,與哈沙比雅、耶利、約撒拔,將羊羔五千隻,牛五百隻,給利未人作逾越節的祭物。

    這樣,供獻的事齊備了,祭司站在自己的地方,利未人按著班次站立,都是照王所吩咐的。利未人宰了逾越節的羊羔,祭司從他們手裏接過血來灑在壇上,利未人剝皮,將燔祭搬來,按著宗族的班次分給眾民,好照摩西書上所寫的,獻給耶和華;獻牛也是這樣。他們按著常例,用火烤逾越節的羊羔,別的聖物用鍋,用釜,用罐煮了,速速的送給眾民。然後為自己和祭司預備集物,因為祭司亞倫的子孫獻蟠祭和脂油,直到晚上;所以利未人為自己,和祭司亞倫的子孫,預備祭物。歌唱的亞薩之子孫,照著大衛、亞薩、希幔、和王的先見耶杜頓所吩咐的,站在自己的地位上;守門的看守各門,不用離開他們的職事,因為他們的弟兄利未人給他們預備祭物。

    當日供奉耶和華的事齊備了,就照約西亞王的吩咐守逾越節,獻燔祭在耶和華的壇上。當時在耶路撒冷的以色列人守逾越節,又守除酵節七日。自從先知撒母耳以來,在以色列中沒有守過這樣的逾越節,以色列諸王也沒有守過,像約西亞、祭司、利未人、在那裏的猶大人和以色列人,以及耶路撒冷居民所守的逾越節。這逾越節是約西亞作王十八年守的。

    這事以後,約西亞修完了殿,有埃及王尼哥上來,要攻擊靠近伯拉河的迦基米施;約西亞出去抵擋他。他差遣使者來見約西亞說,「猶大王阿,我與你何幹?我今日來不是要攻擊你,乃是要攻擊與我爭戰之家,並且上帝吩咐我速行,你不要幹預上帝的事,免得他毀滅你,因為上帝是與我同在。」約西亞卻不肯轉去離開他,改裝要與他打仗,不聽從上帝藉尼哥之口所說的話,便來到米吉多平原爭戰。弓箭手射中約西亞王;王對他的巨仆說,「我受了重傷,你拉我出陣罷。」他的臣仆扶他下了戰車,上了次車,送他到耶路撒冷。他就死了,葬在他列祖的墳墓裏。猶大人和耶路撒冷人,都為他悲哀。耶利米為約西亞作哀歌,所有歌唱的男女也唱哀歌,追悼約西亞,直到今日,而且在以色列中成了定例;這歌載在哀歌書上。約西亞其餘的事,和他遵著耶和華律法所記而行的善事;並他自始至終所行的,都寫在以色列和猶大列王記上。

(一)

    希西家慶祝的逾越節雖然盛極一時,約西亞守的逾越節似乎比他更加壯觀(從18節可見)。在這時,如同在那時一樣,耶路撒冷有巨大的重眾聚集。我們現代的人必須運用想像力才能想像當時的情景;不過,如果我們在電影或電視上看到回教徒在麥加朝聖的畫麵,我們便會有正確的輪廓。耶路撒冷在約西亞時代不是一座大城市。猶大全部人口聚集於其中,目的是為了參與以聖殿為中心的崇拜,全城就必定到處都擠滿了人。當地的人都振作起來收容大量擁來的人群,也許準備為人群備辦食物。時候一到,他們一家一家,一群一群的開始抵達,旅途勞頓,疲態畢露,此情此景,還好尚不是一年中最炎熱的時候。在這種情況中,龐大群眾的各種需要,是無須詳加說明的。然而,鑒於王、眾首領、和眾祭司為這個節目豐富的預備,明顯地食物是不會有問題的。群眾無疑為其本身也會有所預備,以野餐的方式進食,直到最主要的大事就序進行。

    然而,在這種情況下出現的那些難題,在這節日的莊嚴及其所喚起力量相形之下,便變得無關重要了。在這裏以色列人開始看見,或再次看見以色列是什麽意義。一年之中大部分時間都耕種自己田地、養活家小的農夫,他在這裏體認到自己是屬於上帝的大家庭,是亞伯拉罕的子孫,是選民,現在正一同擁向賜土地給他們並負責保障他們整體存在那一位的聖殿,而這殿正是顯示他在他們中間。每一個人的思想和談話都被逾越節支配。

    這是已經被人遺忘了很久很久的經驗(18節),而且現在是約西亞吩咐守的。這樣的經驗是耶和華自己寫在摩西的律法上,不是單為了逾越節這個特別的時機,而是為一年三次的節期,另兩個節是七七節和住棚節(請比較申十六9-15)。理由是不難找到的。以色列必須不斷地被吸引到它的源頭上來,再三地認識自己的身分,從日常,低賤和物質生活出來,從認為整個人生不過如是的幻覺中解救出來。基於同樣的目的,一天耶穌的父母從拿撒勒起程到耶路撒冷,他們發現他,雖然還是孩童,卻知道逾越節的意義比他們還多(路二41-51)。

    在實質上表現上帝子民的特點的,是他們知道他過去一直以信實對待他們,以及他們以基督教所用永恒的術語,來了解這認知是他們將來安全和盼望的保證。人們在一起敬拜並公開承認他的作為,在今天如同在古時的以色列一樣——不過參加的人和敬拜的外在形式必然是不同的——乃是創造並維持對自我身分的認知所必須的。

(二)

    鼓舞約西亞的精神,是順服上帝誡命的新決心。為了我們已見到的那些理由堅守逾越節這件事,便構成他對這決心的主要貢獻。他對於那些細節,如正確的日期(1節;請比較十二6),和祭司與利未人固有的功能(3-6節)都是留意的。約西亞對利未人的指示有一種引人注意的特色,就是吩咐人要「將聖物約櫃安放在以色列王大衛兒子所羅門建造的殿裏」(3節)。我們記得,約櫃在所羅門的日子裏實際上確實安放在聖殿為它預備的地方(代下五章)。進一步講,大衛確實預期聖殿的建造會解除利未人之用扛抬這樣的任務,並因此而給他們重新派定任務(代上廿三26及以下各節)。那些指示,縱命是輕微地,也回響在第三節的最後一句話裏麵。

    鑒於約櫃最初被安放在聖殿之後,從未有任何記錄論及它從那裏搬出去的事,因此有關約櫃的吩咐,已被一些注釋家認為有問題。約櫃曾被搬動的事可能發生於聖殿被褻瀆供俗用或修理過程中,不過這樣的情況幾乎是必然會被記錄下來的。規避這句片語明確.意義的嚐試也是沒有用的。所以,最可能的解釋是:作為一種象征的表示,約西故意重演了把約櫃安放在殿裏的過程。他這樣行的目的是不含糊的。以色列和猶大的曆史,除了那些輝煌的例外以後,已證明人深深感覺到忽略在律法中描述的殿中敬拜的事。特別是逾越節,人已沒有按這個節的規模或按這個節的禮儀來慶祝了(希西家是唯一的例外)。戶勒大宣告的猶大傾複的預言(卅四23及以下各節),在約西亞心思中仍然記憶猶新。慶祝逾越節是屬於他更新聖約要做的事的一部分(卅四31)。在更新聖約過程中,約西亞重演獻身的象征行動,今日不論在個人生活或教會生活中仍然有它們的價值。

(三)

    十至十五節是描述為這個節日所作獻祭的準備。聖職人員的工作是巨大的,聖殿好像已經變成了巨大的屠場,人不停地把那些牲畜宰殺了,並帶到那些會以家庭形式慶祝這節日的人那裏去。守逾越節時常都有這樣的雙方麵,一方麵人來到聖殿——早期的以色列人則是來到其他的聖所——按儀式宰殺祭牲,而另一方麵則是在家裏的實際慶祝。(從申十六7來看,許多百姓似乎會帶帳幕來,在七天的節期中會在耶路撒冷周圍搭營。然而同一節經文暗示,他們實際上不會在那裏吃喝,而是在聖殿附近吃喝。在耶穌的日子裏,食物是在城裏的家庭中吃的,請比較路廿二7-13)。宰殺逾越節的羊羔跟著還有獻燔祭(12節),獻燔祭是用其他的牲畜(山羊羔和公牛,見第9節。譯按:中文本「山羊羔」和「公」字均未譯出)。十四節的「脂油」,在獻祭的一般用語中,是指獻祭時之祭牲那些不全然焚燒在祭壇上的部分。在此清形下這裏所言大概是指逾越節的羊羔。

(四)

    約西亞關於猶大人的敬拜之輝煌成果,竟繼以他的頗為屈辱的死,這是出乎人之預料的。在約西亞進行改革時,從古時近東這一區較廣大政治遠景中,已見到那將來的強國,就是巴比倫的崛起。對於猶大來說,這是惡兆,約西亞要是有先見之明,他的做法可能就會不同了。誠如事實所示,他卷入了那些超級強國的戰爭中。埃及的法老厄哥,出兵協助國勢日衰的亞述,後者力圖掙紮也無濟於事——最後在迦基米施——抵擋巴比倫——那決定性的一戰,便一敗塗地。約西亞起來抵抗尼哥,大抵是與他在國內要消除亞述人影響的政策有密切關聯,他甚至可能覺得巴比倫的崛起是一件值得鼓勵的事。這種想法,在政治和軍事上都估計錯誤。然而,曆代誌作者給我們看見更深一層的原因:即約西亞不肯聽上帝對這件事所說的話。

    這種拒絕的情境是奇特的,因為實際上那話是藉著尼哥本人而來的(21節)。在舊約的史實中,由以色列的一個敵手聲稱自己直接從以色列的上帝得到權柄並非全無前例的。亞述的拉伯沙基,正是作過這樣的聲明(王下十八25——在代卅二章的圍城記載,把詳情省略了)。在這裏不同的地方,是仇敵的聲明,其實是曆代誌作者自己說的,他以約西亞的拒絕為其喪命的理由(22節)。在這裏很難不使人感到惶惑,並對約西亞表同情。他怎麽應該相信一個侵略聖地的人的話呢?對方隻關心自己好戰的利益,他說他是被上帝差遣,特別是約西亞本人鑒於戶勒大的預言,說猶大於他在世之日會蒙解救,而他自己的努力是否忠誠的呢?

    可以用兩種方法之一去解決麵對這種困難。或者我們可以認定:上帝的話總是可以這樣認出的,而且約西亞的良知必定已經告訴他向尼哥讓步是對的,或者我們可以假定尼哥的聲明大抵原來是按埃及神明的意思——由以色列先知圈中人的解釋加以支持,清楚指明這其實是上帝的旨意。這種解釋是由一本次經(以斯得拉一書[1 Esdras]一28)提供的,它把作這種解釋歸於耶利米。作為曆史的證據,以斯得拉一書不足以信賴。然而,鑒於耶利米確實象征地忠告過人不要抵擋這個帝國(巴比倫)的政策,力言它其實是奉上帝的命行事(請比較耶卅七至卅八章),則這個建議並非沒有可取之處。

    無論如何,約西亞在這個特殊時機不幸失策作為他敗亡的原因,並解釋了戶勒大預言他會「平平安安」去世未能應驗(卅四28)。戶勒大其餘的預言則仍然有效,因為約西亞雖然死了,猶大這時並未淪亡。

    對這位猶大最偉大的君王之一的逝世,通國的人都深表哀悼。具有最重大意義的頌辭則是由耶利米作的(25節),而且是值得住意的,一般都相信耶利米不以為約西亞的努力有實際功效去改變百姓的心。他先知職事正式開始於改革中期,就是主前六二六年,這是合理的推斷。這裏有一個帶有諷剌的明證,無論用意多麽美善,外在的改革無論有多少,都不能在人民身上產生真正的改變。



 

學習材料來自神家,感謝主的恩典!

[ 打印 ]
閱讀 ()評論 (5)
評論
飄塵永魂 回複 悄悄話 聖經是要一生學習的,
貼在這裏是神的恩典,
願意與有興趣的朋友一起學習。
含嫣 回複 悄悄話 飄兄能這樣持之以恒地堅持張貼,真難能可貴極了。願神與你同在,祝福飄兄!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