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古磐石
詩篇六十一篇一至八節
大衛的詩,交與伶長,用絲弦的樂器。
1上帝阿,求你聽我的呼求,側耳聽我的禱告。
2我心裏發昏的時候,我要從地極求告你。求你領我到那比我更高的磐石。
3因為你作過我的避難所,作過我的堅固台,脫離仇敵。
4我要永遠住在你的帳幕裏,我要投靠在你翅膀下的隱密處。拉細
5上帝阿,你原是聽了我所許的願,你將產業賜給敬畏你名的人。
6你要加添王的壽數;他的年歲必存到世世。
7他必永遠坐在上帝麵前,願你預備慈愛和誠實保佑他。
8這樣,我要歌頌你的名,直到永遠,好天天還我所許的願。
當我們的詩人說從地極時,是否在那裏呼求呢?今日或許我們會想到新西蘭或中國;或許他會認為巴比倫是一切的“極限”。在那裏,他感覺自己是在陰間,死人之地。在這裏,他是一個孤單的以色列人,從他的同族團契中被抽離,並且被單獨的放在褻瀆的外人之中。在巴比倫,生命是沒有意義的。此時他在立約之外,隻有約能給予存在的意義。然而,無論這可憐的人在那裏,他隻能呼喊說:“上帝,請你聽,聆聽!”
按照他的時代意識形態的言語,磐石是混亂無底的世界另一極端。這神秘的言語,在近東一帶是很普通的,但是對以色列民而言,它事實上有一個基礎,因為大衛曾向一位自雇的農夫亞勞拿購買他產業上的磐石,在其中,他訓練他的小公牛從大麥和小麥中踏出穀物來。事情記載在撒母耳記下廿四章十八至廿五節。後來,大衛的兒子所羅門,在這磐石上建造他的聖殿。這磐石直至今日仍可以看見,它在龐大的奧馬回教寺(Mosque of Omar)中,這寺現在名為磐石的頂(Dome of the Rock)。聖殿尚存時,在這磐石上,祭牲被宰殺,預備在祭壇上焚燒。再者,按照當時的神話思想(相當於我們時代的科學思想),一道軸從磐石下直插進陰間(或後來基督教思想的地獄),這磐石在軸的出口處造成一種阻力,使罪惡的勢力不能衝進人類社會的世界。
但是,詩人清除這種話的思想(雖然它繼續存留至中世紀),並且用挑戰的方式指出磐石就是上帝!他發展寓言的言語,—就是我們在詩篇十八篇及其他地方所見過的。所羅門聖殿的目的當然是繼續作為獻祭的地方,以前在曠野的世代,以色列民的朝聖者是用帳幕作為獻祭的地方。然而,因為以色列民仍然是在朝聖的路上,仍然保留著營幕的言語。所以我們有我要永遠住在你的帳幕裏這句子,在那裏,磐石者上帝仍然控製若罪惡的勢力,這勢力常常尋找機會衝進人類的靈魂。
但是你如何能在前進中,然而又停留在固定的磐石上呢?當你被擄至巴比倫,如何能在磐石上找到避難所?非常有趣的事倩,保羅運用這古代的神話,尋找此矛盾的答案;他所作的是給它一個神學的解釋,而不是神話的解釋。他將他的寓言從大衛追溯至摩西所擊打的磐石(出十七1—17),然後進到基督身上(林前十4)。依此方法,他使用了本詩和其他相似的詩篇之意義,因為詩篇是在摩西和基督兩者間的時間所寫成的。無論如何,詩人用永遠這個詞語的眾數來帶出磐石的永恒意義。因此,他的意思是“直至永恒”。我們注意到在那偉大的宣告後,跟著是一個禮儀的命令。細拉:提起你們的聲音,你們的音調,你們的心!自然我們必須停止,並且在這時思想一下,然後用讚美來呼喊。
在你翅膀下的隱密處是撒拉弗的翅膀,在約櫃的中間,翅膀與翅膀連在一起,約櫃是放在聖殿的至聖所。因此詩人在結束他的呼求時,同樣用耶穌期望我們的確信,他說:“敲門,我必給你們開門。”因為你將我的產業賜給我——我不需要其他了,這是我所盼望和需要的。
我們在以前曾看過,君王要在地上彰顯他所代表天上君王的美德(例如詩四十五)。因此,一個新的聲音,可能是宮廷內的人,現在為王禱告。君王應該向他的百姓顯出上帝究竟是怎樣的。當然,這位可憐的人需要我們的禱告,因他極需要永生上帝賜予他的愛和信實。
副歌。在“聖徒”的聚集中,每一個“我”最後都回應說:“我願忠心地持守這禱告,每天向上帝讚美和敬拜。”因為整個儀式都是由君王自己,以色列這個“身體”的“頭”作主席,全部會眾此時都被溶在一個活潑和敬拜的群體中。我們不要忘記,每日讚美上帝,不隻是每一個“我”的工作,而是在地上和天上的全教會之工作。
學習材料來自神家,感謝主的恩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