憐恤人的人有福了
詩篇四十一篇一至十三節
大衛的詩,交與伶長。
1眷顧貧窮的有福了,他遭難的日子,耶和華必搭救他。
2耶和華必保全他,使他存活;他必在地上享福。求你不要把他交給仇敵,遂其所願。
3他病重在榻,耶和華必扶持他。他在病中,你必給他鋪床。
4我曾說:耶和華阿,求你憐恤我,醫治我,因為我得罪了你。
5我的仇敵用惡言議論我,說:他幾時死,他的名才滅亡呢?
6他來看我,就說假話。他心存奸惡,走到外邊才說出來。
7一切恨我的,都交頭接耳的議論我,他們設計要害我。
8他們說:有怪病貼在他身上,他已躺臥,必不能再起來。
9連我知已的朋友,我所倚靠吃過我飯的,也用腳踢我。
10耶和華阿,求你憐恤我,使我起來,好報複他們。
11因我的仇敵不得向我誇勝,我從此便知道你喜愛我。
12你因我純正,就扶持我,使我永遠站在你麵前。
13耶和華以色列的上帝,是應當稱頌的,從亙古直到永遠。阿們,阿們。
詩篇第一卷以這篇詩作為結束。第一卷以“……這人便為有福”(詩一1)這句子作為開始:現在以一首用相同方式為開始的詩作為結束,但是它最後的一句是“耶和華是有福的……”(譯者注:和合本作應當稱頌的)。明顯地,我們已學到很多有關上帝的事情,因為我們開始透過溫習前麵詩篇四十一篇,洞見有關他的事情。
詩篇第一篇是一首“教導”的詩,詩篇第卅二篇曾使用maskil這個字,它與教導和學習有關。現在我們再次發現maskil這個字,隱藏在眷顧一詞背後。因此我們在這裏學習到有福的生命是什麽意思。
有這樣的人,他們想當然接納了成為“宗教”徒的意思,就是享受一種個人的救恩。因此,他們尋找出那些每星期聚集在一起的小組,一起拍手和“在主裏感受快樂”。他們相信這樣做會使他們“有福”。但是詩人有不同的信念。這裏是一群我們以前曾遇見過的年輕人,他們將會成為以色列的官僚,現在是受教承擔責任。最意想不到的,就是他們被教授要用心學習的第一句說話是:“渴望認識貧窮(或是如同標準修訂本注腳所說的,軟弱)的人有福了”。教師說:這樣一位行政官,耶和華必保全他,普通人稱他有福(譯者注,和合本譯作他必在地上享福)。甚至他病倒,需要暫停工作,耶和華必扶持他。然後,一個可愛的接觸(參看標準修訂本注腳),你必給他鋪床;即是說,上帝坐在他旁邊,在他床邊,並且好像一位有能力和親切的護士,甚至更換肮髒的床墊。上帝經常被稱為偉大的醫生,這裏他是探訪的護士。
第四節,至於我。然而常常有人不會欣賞這親切和慈愛的公仆。他們懷疑他有最終的目的。因此當那個人病倒,事實上這些人盼望他會很快的死去。他屬下一些雇員,假心假意的,將鮮花和葡萄帶到他麵前(我們可否如此說!)。他說:“但是我清楚知道他們完全是假冒為善的人,因為他們離開時隻會說些有關我的肮髒話。”就是這個原因,我隻能呼喊說:耶和華阿,求你憐恤我,醫治我,因為我曾“對你作了錯誤的事”。他在這裏所發問的是“主阿,當我誠實地尋求在公眾生活中作你順服的仆人,並且嚐試服事貧窮的人時,我是否真的誤解你呢?”
這是一個非常重要和折磨人的問題,是今日很多人要麵對的問題,特別是那些受薪的政府公仆,政府期望他們用鐵腕政策管治貧窮和軟弱的群眾的時候。
因此這個人,他的良心驅使他順服上帝而不是凱撒,他需要承擔仁慈見證的代價。在一個國土上,行政人員和警察被逼作事苛刻,沒有人敢離開這被接納的規矩。假若他膽敢如此作時,他“容讓旁邊的倒下去”,因為由於他的行動,他很容易的將困擾帶給他的同伴。這個人的其中一個“同伴”,一個我所倚靠的知己朋友,向有權勢的人控訴他。因此他再沒有人可以倚靠,惟有主。那些單“在主裏快樂”的人,很容易將十字架摒諸於他們對上帝仁愛的認識之外。
然而可憐的人,他因這些事情變得完全的心酸和覺得幻想破滅。結果,他希望上帝為他所作的事,就是容讓他可以轉背對著那些控訴者!他相信,假若上帝如此行,這會表示他滿意他生活的方式,和他對貧窮人的關懷。上帝實在“仍然控製著我”(標準修訂本譯為扶持),和永不容讓我失去,因為正如我相信的,他將自己對貧窮和有需要的人的關懷放在我心裏。
現在詩人所說的,正如耶穌在最後審判的比喻中所表示的(太廿五),隻有那些眷顧貧窮和軟弱的人,他們才能進入永生,上帝赦免他人性的報複念頭。事實上,這可憐的人被激怒懷有報複心。但是他對上帝的妄自呼求,並不能使他脫離服事上帝“最小的人”方麵的完全委身。事實上,正如副歌所宣告的,上帝是應當稱頌的,作為饒恕和慈愛的上帝,他能處理我們所有邪惡和愚蠢的念頭,並且使用它們,使他得到更大的榮耀。
學習材料來自神家,感謝主的恩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