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條道路
詩篇一篇一至六節
1不從惡人的計謀,不站罪人的道路,不坐褻慢人的座位;
2惟喜愛耶和華的律法,晝夜思想,這人便為有福。
3他要像一顆樹栽在溪水旁,按時候結果子,葉子也不枯幹,凡他所作的,盡都順利。
4惡人並不是這樣,乃像糠秕被風吹散。
5因此當審判的時候,惡人必站立不住,罪人在義人的會中,也是如此。
6因為耶和華知道義人的道路,惡人的道路,卻必滅亡。
經文中的福字,使我們想起主耶穌登山寶訓中的八福(太五3—12)。該段經文的第二節,作為序言,我們看到耶穌坐下並教訓眾人。耶穌采用舊約中一部分的教導方式,我們稱它為“智慧文學”,它包括箴言、傳道書、約伯記、一些詩篇,以及先知書中的一些經文。“智慧”的意思,當然是指上帝對生命真諦的教訓。“智慧”在希伯來文用陰性名詞,被認為是上帝的女兒(參箴九章)。有智慧的學者盼望將這屬天的智慧傳給“兒子”,這是他喜歡對學生作的稱呼,我們在箴言二至七章開首幾節中可見一斑。
大衛在耶路撒冷作王時,把耶布斯的城堡定為首都。他的兒子所羅門鞏固了他的工作,他建造聖殿、王宮,並為皇室成員建造宮殿,也建造許多公眾活動場所。他為要治理非常廣大的王國,需要許多受過訓練與教育的青年人,擔任行政事務。所以,他在耶路撒冷聖殿以外,為這些青年人最少設立了一所學校,他這樣做是為著告訴這些青年人,在上帝眼中,智慧與宗教是不可分割的。事實上,真正的宗教,其本質就是上帝的智慧。
最初把詩篇輯成的編者,將這篇重要的詩歌,放在所收集的一百五十篇之首。他如此作,正如馬太將八福放在耶穌的教訓之首。他好像說:“你們應當按這篇詩的觀點,閱讀以下的各篇。”在生活中,與上帝相交,並謙卑的順服他,是生命的真諦,正如彌迦書六章八節所說:
他向你所要的是什麽呢?隻要你行公義、好憐憫、存謙卑的心、與你的上帝同行。
又如詩篇廿五篇十二節所說:
誰敬畏耶和華,耶和華必指示他當選擇的道路。
這樣,那些青年的管理人員,到聖殿敬拜,唱他們在學校裏所學到的頌詩。耶利米在他自己的作品中(耶十七5—8)回應這篇詩時,他好像青年官員所做的一樣。這些青年人認識到,任自己的道德信念隨波逐流而接受賄賂(隻是極少的數目),與竊笑所羅門及其承繼者所定掌管以色列的道德計劃、一起喝酒,這樣的從惡如流,是何等容易!各處都充斥著鐵石心腸的人,他們見到鄰國以眾人認同的強硬和殘酷的方式治國。當他們嘲笑“摩西”生活方式中對貧窮缺乏者施予愛與憐恤時,青年公仆心中已有答案,那就是持守忠於上帝啟示的道,因為他所要實行的,既不是摩西,也不是所羅門的教訓,乃是上帝的教訓。
律法一詞在希伯來文是妥拉(Torah),這個詞包括教訓與啟示的意思,也是舊約聖經首五卷書的統稱。在那時,“五經”(學術界的名稱)之中自然有許多還未完成,未編成像現在的一樣,但是在列王時代,創世記中的故事——包括上帝與挪亞所立的約、上帝與亞伯拉罕立約、上帝如向他的後裔照他的應許守約——已作這間學校的教材。學生繼而閱讀摩西的偉大故事,上帝拯救以色列人脫離埃及王的權勢,然後學習上帝在西乃山與以色列人立的約,十誡以及其他律例,我們說那是摩西所傳的。最後,教師會教他得悉上帝奇異的恩典,將這塊流奶與蜜之地給予他的百姓。現在,這位青年榮幸地協助管理這地,包括上帝之城耶路撒冷。難怪我們的青年公仆喜愛耶和華的妥拉。他現在以安靜而滿足的心工作。他默想,或者像這字可能有的意思一樣,自己背誦,從學校所學到的妥拉的片段。因為他知道。與迦南的凶殘與暴戾相比,上帝藉著妥拉向以色列人所啟示的,極其親切仁愛的群體生活方式,是人類社會前途的唯一希望。
上帝所說的,常常有果效(賽五十五10—11)。順利含有這個意思。在他順服上帝所作一切的事上,他會發現自己是上帝的一位能幹的工人。培植得好的樹必結果實。栽種,可以解釋作“移植”,這位青年,好像一位被收養的孩子,在一個快樂的家庭中長成(參約十五16)。而聖經常常用水,作為新生命的象征。
上麵所說的是一條道路,但是與上帝立約之人,阿摩司書五章十四、十五節稱上帝的子民為“約瑟的餘民”,有兩個方向可以選擇(參看申三十15—18)。那些行在另一方向的人,並不像一棵在上帝的旨意中紮根的樹,他們不是適當的人。他們和他們的工作,乃像糠秕被風吹散。糠秕不能作充饑之用。所以,在審判的會中,他們無力站立。上帝不用消滅他們,他們的生活方式毀滅了自己——他們被吹散了。
然而那些嚐試誠實遵從上帝所啟示的生命之道而工作的人,他們認識到耶和華知道他們所行的道路,並且知道上帝愛護和關懷喜愛遵行他旨意的兒女,這是何等的安慰!但是揀選在上帝之約以外的人,是無用、膚淺、空虛的人。
使徒行傳十一章廿六節說:“門徒稱為基督徒,是從安提阿起首。”這是別人對門徒的稱呼。但這並不是他們稱呼自己的名字,因他們已經給他們的新運動起名為“信奉這道的人”(徒九2;十九9—23;廿二4)。
學習材料來自神家,感謝主的恩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