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莊子·內篇·養生主

(2010-05-10 16:45:01) 下一個
題解
     這是一篇談養生之道的文章。“養生主”意思就是養生的要領。
莊子認為,養生之道重在順應自然,忘卻情感,不為外物所滯。
  全文分成三個部分,第一部分至“可以盡年”,是全篇的總綱,
指出養生最重要的是要做到“緣督以為經”,即秉承事物中虛之道,
順應自然的變化與發展。第二部分至“得養生焉”,以廚工分解牛
體比喻人之養生,說明處世、生活都要“因其固然”、“依乎天理
”,而且要取其中虛“有間”,方能“遊刃有餘”,從而避開是非
和矛盾的糾纏。餘下為第三部分,進一步說明聽憑天命,順應自
然,“安時而處順”的生活態度。
  莊子思想的中心,一是無所依憑自由自在,一是反對人為順
其自然,本文字裏行間雖是在談論養生,實際上是在體現作者的
哲學思想和生活旨趣。

 
原文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已而為知
者,殆而已矣!為善無近名,為惡無近刑,緣督以為經,可以保身
,可以全生,可以養親,可以盡年。
  夫生以養存,則養生者理之極也。若乃養過其極,以養傷生,
非養生之主也。
  所稟之分各有極也。
  夫舉重攜輕而神氣自若,此力之所限也。而尚名好勝者,雖複
絕膂,猶未足以慊其願,此知之無涯也。故知之為名,生於失當而
滅於冥極。冥極者,任其至分而無毫銖之加。是故雖負萬鈞,苟當
其所能,則忽然不知重之在身;雖應萬機,泯然不覺事之在己。此
養生之主也。
  以有限之性尋無極之知,安得而不困哉!
  已困於知而不知止,又為知以救之,斯養而傷之者,真大殆也。
  忘善惡而居中,任萬物之自為,悶然與至當為一,故刑名遠己
而全理在身也。
  順中以為常也。
  養親以適。
  苟得中而冥度,則事事無不可也。夫養生非求過分,蓋全理盡
年而已矣。
  庖丁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觸,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
踦,砉然響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於桑林之舞,乃中經首之
會。文惠君曰:「嘻,善哉!技蓋至此乎?」
  言其因便施巧,無不閑解,盡理之甚,既適牛理,又合音節。
  庖丁釋刀對曰:「臣之所好者道也,進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
時,所見無非全牛者﹔三年之後,未嚐見全牛也﹔方今之時,臣以
神遇而不以目視,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大卻,導大窾,
因其固然。技經肯綮之未嚐微礙,而況大軱乎!良庖歲更刀,割也
﹔族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數千牛矣,而刀刃
若新發於硎。彼節者有閑,而刀刃者無厚,以無厚入有閑,恢恢乎
其於遊刃必有餘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發於硎。雖然,每至
於族,吾見其難為,怵然為戒,視為止,行為遲,動刀甚微,謋然
已解,牛不知其死也,如土委地。提刀而立,為之而四顧,為之躊
躇滿誌,善刀而藏之。」
  直寄道理於技耳,所好者非技也。
  未能見其理閑。
  但見其理閑也。
  司察之官廢,縱心而(順)理〔順〕。
  不橫截也。 有際之處,因而批之令離。
  節解窾空,就導令殊。
  刀不妄加。
  技之妙也,常遊刃於空,未嚐經概於微礙也。
  軱,戾大骨,衄刀刃也。
  不中其理閑也。
  中骨而折刀也。
  硎,砥石也。
  交錯聚結為族。
  不複屬目於他物也。
  徐其手也。
  得其宜則用力少。
  理解而無刀跡,若聚土也。
  逸足容豫自得之謂。
  拭刀而韜之也。
  文惠君曰:「善哉!吾聞庖丁之言,得養生焉。」
  以刀可養,故知生亦可養。
  公文軒見右師而驚曰:「是何人也?惡乎介也?天與?其人與
?」曰:「天也,非人也。天之生是使獨也,人之貌有與也。以是
知其天也,非人也。」
  介,偏刖之名。
  知之所無柰何,天也。犯其所知,人也。
  偏刖曰獨。夫師一家之知而不能兩存其足,則是知之(無)所
〔無〕柰何。若以右師之知而必求兩全,則心神內困而形骸外弊矣,
豈直偏刖而已哉!
  兩足共行曰有與。有與之貌,未有疑其非命也。
  以有與者命也,故知獨者亦非我也。是以達生之情者不務生之
所無以為,達命之情者不務命之所無柰何也,全其自然而已。
  澤雉十步一啄,百步一飲,不蘄畜乎樊中。神雖王,不善也。
  蘄,求也。樊,所以籠雉也。夫俯仰乎天地之間,逍遙乎自得
之場,固養生之妙處也。又何求於入籠而服養哉!
  夫始乎適而未嚐不適者,忘適也。雉心神長王,誌氣盈豫,而
自放於清曠之地,忽然不覺善(為)之〔為〕善也。
  老聃死,秦失吊之,三號而出。弟子曰:「非夫子之友邪?」
曰:「然。」「然則吊焉若此,可乎?」
  人吊亦吊,人號亦號。
  怪其不倚戶觀化,乃至三號也。
  曰:「然。始也吾以為其人也,而今非也。向吾入而吊焉,有
老者哭之,如哭其子﹔少者哭之,如哭其母。彼其所以會之,必有不
蘄言而言,不蘄哭而哭者。是遁天倍情,忘其所受,古者謂之遁天
之刑。適來,夫子時也﹔適去,夫子順也。安時而處順,哀樂不能入
也,古者謂是帝之縣解。」
  至人無情,與眾號耳,故若斯可也。
  天性所受,各有本分,不可逃,亦不可加。
  夫逃遁天理,倍加俗情,哀樂經懷,心靈困苦,有同捶楚,寧
非刑戮!古之達人,有如此議。
  時自生也。
  理當死也。
  夫哀樂生於失得者也。今玄通合變之士,無時而不安,無順而不
處,冥然與造化為一,則無往而非我矣,將何得何失,孰死孰生哉!
故任其所受,而哀樂無所錯其閑矣。
  以有係者為縣,則無係者縣解也,縣解而性命之情得矣。此養
生之要也。
  指窮於為薪,火傳也,不知其盡也。
  窮,盡也;為薪,猶前薪也。前薪以指,指盡前薪之理,故火
傳而不滅;心得納養之中,故命續而不絕;明夫養生乃生之所以生
也。
  夫時不再來,今不一停,故人之生也,一息一得耳。向息非今
息,故納養而命續;前火非後火,故為薪而火傳,火傳而命續,由
夫養得其極也,世豈知其盡而更生哉!

 
譯文

        人們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識卻是無限的。以有限的生命去追
求無限的知識,勢必體乏神傷,既然如此還在不停地追求知識,那可
真是十分危險的了!做了世人所謂的善事卻不去貪圖名聲,做了世人
所謂的惡事卻不至於麵對刑戮的屈辱。遵從自然的中正之路並把它作
為順應事物的常法,這就可以護衛自身,就可以保全天性,就可以不
給父母留下憂患,就可以終享天年。
  廚師給文惠君宰殺牛牲,分解牛體時手接觸的地方,肩靠著的地
方,腳踩踏的地方,膝抵住的地方,都發出砉砉的聲響,快速進刀時
刷刷的聲音,無不像美妙的音樂旋律,符合桑林舞曲的節奏,又合於
經首樂曲的樂律。
  文惠君說:“嘻,妙呀!技術怎麽達到如此高超的地步呢?”廚師
放下刀回答說:“我所喜好的是摸索事物的規律,比起一般的技術、
巧又進了一層。我開始分解牛體的時候,所看見的沒有不是一頭整牛
的。幾年之後,就不曾再看到整體的牛了。現在,我隻用心神去接觸
而不必用眼睛去觀察,眼睛的官能似乎停了下來而精神世界還在不停
地運行。依照牛體自然的生理結構,劈擊肌肉骨骼間大的縫隙,把刀
導向那些骨節間大的空處,順著牛體的天然結構去解剖;從不曾碰撞
過經絡結聚的部位和骨肉緊密連接的地方,何況那些大骨頭呢!優秀
的廚師一年更換一把刀,因為他們是在用刀割肉;普通的廚師一個月
就更換一把刀,因為他們是在用刀砍骨頭。如今我使用的這把刀已經
十九年了,所宰殺的牛牲上千頭了,而刀刃鋒利就像剛從磨刀石上磨
過一樣。牛的骨節乃至各個組合部位之間是有空隙的,而刀刃幾乎沒
有什麽厚度,用薄薄的刀刃插入有空隙的骨節和組合部位間,對於刀
刃的運轉和回旋來說那是多麽寬綽而有餘地呀。所以我的刀使用了十
九年刀鋒仍像剛從磨刀石上磨過一樣。雖然這樣,每當遇上筋腱、骨
節聚結交錯的地方,我看到難於下刀,為此而格外謹慎不敢大意,目
光專注,動作遲緩,動刀十分輕微。牛體霍霍地全部分解開來,就像
是一堆泥土堆放在地上。我於是提著刀站在那兒,為此而環顧四周,
為此而躊躇滿誌,這才擦拭好刀收藏起來。”文惠君說:“妙啊,我聽
了廚師這一番話,從中得到養生的道理了。”
  公文軒見到右師大吃一驚,說:“這是什麽人?怎麽隻有一隻腳呢
?是天生隻有一隻腳,還是人為地失去一隻腳呢?”右師說:“天生成
的,不是人為的。老天爺生就了我這樣一付形體讓我隻有一隻腳,人的
外觀完全是上天所賦與的。所以知道是天生的,不是人為的。”
  沼澤邊的野雞走上十步才能啄到一口食物,走上百步才能喝到一口
水,可是它絲毫也不會祈求畜養在籠子裏。生活在樊籠裏雖然不必費力
尋食,但精力即使十分旺盛,那也是很不快意的。
  老聃死了,他的朋友秦失去吊喪,大哭幾聲便離開了。老聃的弟子
問道:“你不是我們老師的朋友嗎?”秦失說:“是的。”弟子們又問
:“那麽吊唁朋友像這樣,行嗎?”秦失說:“行。原來我認為你們跟
隨老師多年都是超脫物外的人了,現在看來並不是這樣的。剛才我進入
靈房去吊唁,有老年人在哭他,像做父母的哭自己的孩子;有年輕人在
哭他,像做孩子的哭自己的父母。他們之所以會聚在這裏,一定有人本
不想說什麽卻情不自禁地訴說了什麽,本不想哭泣卻情不自禁地痛哭起
來。如此喜生惡死是違反常理、背棄真情的,他們都忘掉了人是稟承於
自然、受命於天的道理,古時候人們稱這種作法就叫做背離自然的過失
。偶然來到世上,你們的老師他應時而生;偶然離開人世,你們的老師
他順依而死。安於天理和常分,順從自然和變化,哀傷和歡樂便都不能
進入心懷,古時候人們稱這樣做就叫做自然的解脫,好像解除倒懸之苦
似的。”
  取光照物的燭薪終會燃盡,而火種卻傳續下來,永遠不會熄滅。

學習材料來自網絡,歡迎分享。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