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三月十日 聖經士師記六章

(2010-03-10 03:46:39) 下一個

米甸的搶劫者

士師記六章一至十節

    1以色列人又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惡的事,耶和華就把他們交在米甸人手裏七年。2米甸人壓製以色列人;以色列人因為米甸人,就在山中挖穴、挖洞、建造營寨。3以色列人每逢撒種之後,米甸人、亞瑪力人和東方人都上來攻打他們。4對著他們安營、毀壞土產,直到迦薩,沒有給以色列人留下食物,牛羊驢也沒有留下。5因為那些人帶著牲畜帳棚來,像蝗蟲那樣多,人和駱駝無數,都進入國內,毀壞全地。6以色列人因米甸人的緣故,極其窮乏,就呼求耶和華。

    7以色列人因米甸人的緣故呼求耶和華,8耶和華就差遣先知到以色列人那裏,對他們說:“耶和華以色列的上帝如此說,‘我曾領你們從埃及上來,出了為奴之家,9救你們脫離埃及人的手,並脫離一切欺壓你們之人的手,把他們從你們麵前趕出,將他們的地賜給你們,’10又對你們說,‘我是耶和華你們的上帝,你們住在亞摩利人的地方,不可敬畏他們的神。’你們竟不聽從我的話。”

    士師記的下一個主要部分包括了第六至八章,而第九章有關亞比米勒的事則好像附錄。開頭一段分為兩部分:一至六節與七至十節。

(一)

    起先的六節有關米甸的故事,從頭到尾幾乎完全是公式化。第一節提及以色列又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惡的事,接下去是他將他們交在米甸人手裏。除了米甸成為士師記裏新摧毀力量之外,惟一改變方式的是上帝將以色列“付與”,而不是“售與”強權手中。然後是第六節的結尾——以色列人呼求耶和華——同一反應出現在三章九和十五節及十章十節。

    在此陳辭老調的骨架裏我們找到新引言(2—6上節),它的開始和結尾處理平穩,是聖經中所罕見的。第二節提及米甸人的權勢(希伯來文是oz,中文和合譯本譯作“壓製”——編注),而第六節下半說以色列在相比之下顯得軟弱無法抵抗。希伯來文dal在許多處的經文裏意義重大而且有不同的英譯。作為形容詞時,以賽亞書十章二節譯為“窮乏人”,而以賽亞書十一章四節及阿摩司書二章七節,五章十一節則譯為“窮人”及“貧民”。總之它是形容以色列的箴言、先知書及摩西王經所指上帝必在他們貧窮中施救的應許。這正是今日拉丁美洲及其他地方“解放”神學家對聖經的基本領悟。

    插進的幾節經文生動的描述這種威脅——米甸人像蝗蟲那樣多,搶盡所有。我們不住在那裏,對中東的邊緣及沙漠地帶會有羅曼蒂克的概念。我們以為沙漠是全然的純淨,是高貴的別得溫人居住之地。我無意對自己不太了解的文化和曾經有機會享受其殷勤招待的民族加以抵毀。事實上,定居在那裏的農人和地中海東岸的城市居民,對別得溫的看法與我們不同。這裏有個傳統的描述說,多年來,以色列人所定居之地根本無法擺脫這些莎漠劫掠者。他們來自東方,沿途洗劫至迦薩境界;迦薩是在巴勒斯坦的西南角,現在埃及國境由此開始。以色列人的惟一希望得到保護的,是找洞穴躲藏性命和財物,那地方的洞穴很多。參觀過耶路撒冷以色列博物館的人,當然記得幾個屬於古代最引人入勝的陳列品,都是最近數十年間在洞穴裏發現的,且都是戰亂期間收藏在那裏才得避過浩劫的。其中尤以庫姆暖的死海古卷最著名,此外還有從稍為南麵的“文件洞”所找到的各種文件。這些文件及許多其他資料都清楚地描述了以色列人在米甸人手下的困境。

    最後一點,在第三節,我們第一次看到整個基甸故事中令人感到困惑的特寫。敵人大多數是指米甸人,有些地方卻記載著米甸人、亞瑪力人和“東方”人。後麵的兩個民族幾乎可以肯定是後來加上,使讀者對以色列所麵對的來自各方威脅有個一般的印象。

(二)

    在第十一節拯救的故事開始之前,七至十節指出以色列人受苦是由於自己的失敗造成的。這信息本身是具有權威性的,讀起來就像申命記七至八章摩西的冗長警告文的簡寫。以色列從上帝領受了所賜的新土地及境內的一切,惟獨不可敬拜當地居民的諸神,但她卻要那樣作了。信息是熟悉的,但是帶來信息的方式較第一次更令人驚異。

    這是士師記兩次提及“先知”的第一次;整卷約書亞記完全不提先知(不過在討論書一7—9時,我們留意到呼召約書亞有點像呼召耶利米和以西結的情形)。在士師記四章四節我們已經看到底波拉被冠上“女先知”的稱號;但那可能是因她唱了一首著名的歌。在這裏介紹這位先知對故事的發展頗有影響。這樣做是有意去解答下一段出現的兩個問題。(甲)它有意指在本章下一段與基甸談話的“耶和華的使者”實際上是先知。(乙)為基甸無法解答的這一個問題——“耶和華若與我們同在,我們何至遭遇這一切事呢?”(13節)作出正統的反應。

    指向這四節經文的每一件事都是後來加進去的,是從先知傳統立場寫成的。導致後期的會堂傳統將約書亞記至列王紀等卷標明為“前先知書”的,正是這種興趣。

基甸被召從軍

士師記六章十一至廿四節

    11耶和華的使者到了俄弗拉,坐在亞比以謝族人約阿施的橡樹下。約阿施的兒子基甸正在酒醉那裏打麥子,為要防備米甸人。耶和華的使者向基甸顯現,對他說:“大能的勇士阿,耶和華與你同在。”13基甸說:“主阿,耶和華若與我們同在,我們何至遭遇這一切事呢?我們的列祖不是向我們說,‘耶和華領我們從埃及上來麽?’他那樣奇妙的作為在那裏呢?現在他卻丟棄我們,將我們交在米甸人手裏?”14耶和華觀看基甸說:“你靠看你這能力去從米甸人手裏拯救以色列人,不是我差遣你去的麽?”15基甸說:“主阿,我有何能拯救以色列人呢?我家在瑪拿西支派中是至貧窮的,我在我父家是至微小的。”16耶和華對他說:“我與你同在,你就必擊打米甸人,如擊打一人一樣。”17基甸說:“我若在你眼前蒙思,求你給我一個證據,使我知道與我說話的就是主。18求你不要離開這裏,等我歸回,將禮物帶來供在你麵前。”主說:“我必等你回來。”

    19基甸去預備了一隻山羊羔,用一伊法細麵作了無酵餅,將肉放在筐內,把湯盛在壺中帶到橡樹下,獻在使者麵前。20上帝的使者吩咐基甸說:“將肉和無酵餅放在這磐石上,把湯倒出來。”他就這樣行了。21耶和華的使者伸出手內的杖,杖頭撲了肉和無酵餅,就有火從磐石中出來,燒盡了肉和無酵餅,耶和華的使者也就不見了。22基甸見他是耶和華的使者,就說:“哀哉,主耶和華阿,我不好了,因為我覿麵看見耶和華的使者。”23耶和華對他說:“你放心,不要懼怕,你必不至死。”24於是基甸在那裏為耶和華築了一座壇,起名叫耶和華沙龍。這壇在亞比以謝族的俄弗拉直到如今。

(一)

    在繼續討論之前,我們必須排除一個完全自然的錯誤觀念。它影響這段經文的翻譯。英文與許多其他現代語文有好幾個專門字眼用來代表使者。政府派出的使者我們稱他為“大使”,天上神的使者稱為天使。“天使”隻是代表使者的一個希臘字angelos。而這個希臘字,像代表使者的一個普遍希臘字一樣,是用來形容供差遣的僮仆以至皇室甚至上帝的全權大使。在希伯來文裏也沒有特別一個字代表“天使”或“大使”。

    還有一件休戚相關的事情,就是當我們提及“天使”時,我們不但是指使者的主人是上帝,連使者本身也是非人類。這種假設,使我們與聖經中談使者的故事及使者的思想方法,距離越遠。對使者來說,重要的隻是他們與他們的主人上帝之間的關係。國際法中有關大使的重要性不在他本身是誰,而是代表了誰。舊約中一些上帝的“使者”很顯然是天庭的成員;其他的很清楚是人的身分。其中的不同可能引起我們的興趣,但這一點與我們了解特使的功能無關。當某一位新大使到達倫敦時,報紙的閑談專欄就會報導他是多麽高貴或者平平無奇,其實特使的身分乃取決於派他們的人的身分。

    在舊約聖經最後的三卷先知書裏,哈該書與瑪拉基書是被指明為“耶和華使者”;事實上瑪拉基名字的意義是“我(就是主)的使者”。但是插在二者間的撒迦利亞書,前六章提及異象中的“一人”或物,很明顯是從天而降的天使。舉了這許多人,那麽我們又要推測送食物給以利亞的使者(王上十九5,7),或送他去見亞哈謝王的使者(王下一3,15)又是怎麽樣的人。中古時代的部分猶太解經學者認為,出埃及記的話是指著摩西說的:“看哪,我差遣使者在你前麵,在路上保護你,領你到我所預備的地方去”(廿三20)。我們可能問,士師記二章一節所指的“從吉甲上到波金”的使者又是誰?其實這不是一個需要答案的問題。

(二)

    耶和華的使者向基甸顯現;當時他的心情很不好過。在酒醉那種狹窄的地方當然不適合於打麥!訪客用一句十足打趣的話跟他打招呼——“耶和華與你同在。”波阿斯去田間對收割的人也說完全一樣的話(得二4)。在說英語的社會,“再見”(GOod-by)隻是類似“上帝與你同在”(god-be-With-you)這句話的縮版。可能是使者加上“大能的勇士”那麽一句話刺痛了基甸的心——躲在酒醉裏打麥不算是勇士的行徑!

    但是基甸的名字令希伯來文讀者期望他會有所行為。這名字的意思是“砍伐者”,或“耙鋤者”。這位滿臉不高興的年輕勇士在這問安的話上找碴子——如果耶和華與我們同在,我們怎會陷於這種困境?我們不是也常不接受別人對我們作早晨問安嗎?這位年輕砍伐者的另一典型行動,是使自己遠離父親的宗教。耶和華的聲望是與出埃及的事分不開的。基甸至少知道已往的事(與二10比較)。如果像那樣的奇事不再發生,耶和華又怎樣會與我們同在?

    這年輕人很不安地聽到他就是解救以色列的人——“你靠著你這能力去從米甸人手裏拯救以色列人,不是我差遣你去的麽?”(14節)我們不是常說現在再沒有大人物出現嗎?每一代的人都這樣說。其實以前的人並沒有什麽不同,隻是我們將他們理想化甚至偶像化了。當然其中會有自我保護的成分,因為我們認為無法與他們爭勝。基甸有兩個好藉口:(甲)他家在瑪拿西支派中是至貧窮的(標準修訂本用“弱”字,含有“很低微”之意);(乙)他自己在父家又是最年輕的人

(三)

    然而,基甸現在知道與他說話的是誰了。對著一位特使說話就等於對著他的主人說話。他認得出耶和華有權威的話:“不是我差遣你去的麽?”因此,他回答時對來客的稱呼就不同了(按標準修訂本的十三節用“先生”,十五節用“上主”)。

    基甸有了這種認識,現在改用的稱呼,令我們想起摩西在有火焰的荊棘叢前會見上帝(出三章)。第十六節的另一譯法:“但那自有的與你同在,你將擊敗米甸人……”,就像耶和華對摩西所說的,“對以色列人這樣說:‘那自有的打發我到你們這裏來’”(出三14)。與基甸同在這位上帝,他是那一位偉大的“自有者”,他憐憫他所憐憫的人,他的恩典無限量;但他也能夠不與人交往。基甸像摩西一樣,聽到這一切,心裏害怕,要求有一個證據以證明所聽到的確實可靠。

    令人有點奇怪的,是這段經文為我們提出另一次認識耶和華的場麵(新英語譯本22節)。基甸去準備食物,顯然是為了表示款待。但在食物獻上時,使者伸出手裏的拐杖觸了那肉和餅,就像獻祭時一樣,食物燒盡了。那客人跟著也不見了,這樣的在眼前消失幾乎是太奇妙、太戲劇化了。基甸現在才知道他是獻祭給耶和華,不是獻給一個普通人,他因麵對過上帝而擔心自己的性命難保。在這方的問候,含義豐富而且帶著安慰,基甸於是為所建的祭壇取名為“耶和華沙龍”,為記念他非自發獻祭的地方。

行動開始

士師記六章廿五至四十節

    25當那夜耶和華吩咐基甸說:“你取你父親的牛來,就是那七歲的第二隻牛,並拆毀你父親為巴力所築的壇,砍下壇旁的木偶。26在這磐石上整整齊齊的為耶和華你的上帝築一座壇,將第二隻牛獻為燔祭,用你所砍下的木偶作柴。”27基甸就從他仆人中挑了十個人,照著耶和華吩咐他的行了,他因怕父家和本城的人,不敢在白晝行這事,就在夜間行了。

    28城裏的人清早起來,見巴力的壇拆毀,壇旁的木偶砍下,第二隻牛獻在新築的壇上,29就彼此說:“這事是誰作的呢?”他們訪查之後,就說:“這是約阿施的兒子基甸作的。”30城裏的人對約阿施說:“將你的兒子交出來,好治死他,因為他拆毀了巴力的壇,砍下壇旁的木偶。”31約阿施回答站著攻擊他的眾人說:“你們是為巴力爭論麽?你們要救他麽?誰為他爭論,趁早將誰治死;巴力若果是神,有人拆毀他的壇,讓他為自己爭論罷。”32所以當日人稱基甸為耶路巴力,意思說,他拆毀巴力的壇,讓巴力與他爭論。

    33那時米甸人亞瑪力人和東方人都聚集過河,在耶斯列平原安營。34耶和華的靈降在基甸身上,他就吹角,亞比以謝族都聚集跟隨他。35他打發人走遍瑪拿西,瑪拿西人也聚集跟隨他;又打發人去見亞設人、西布倫人、拿弗他利人,他們也都出來與他們會合。

    36基甸對上帝說:“你若果照著所說的話,藉我手拯救以色列人,37我就把一團羊毛放在木場上,若但是羊毛上有露水,別的地方都是幹的,我就知道你必照著所說的話,藉我手拯救以色列人。”38次日早晨,基甸起來,見果然是這樣,將羊毛擠一擠,從羊毛中擰出滿盆的露水。39基甸又對上帝說:“求你不要向我發怒,我再說一次,讓我將羊毛再試一次;但願羊毛是幹的,別的地方都有露水。”40這夜上帝也如此行,獨羊毛上是幹的,別的地方都有露水。

    在第六章這段經文中,我們看見行動已在兩戰線上開始:對抗巴力和對抗米甸人。

(一)

    對抗巴力的行動使基甸曾得到新的名字。然而,這段經文的第一部分也能夠使讀者明白基甸取第一個名字的原因。前麵已經提及這名字的意思是“砍伐者”。那正是耶和華要基甸對付巴力的祭壇及豎在祭壇旁邊的木偶所采取的方式。他還要為耶和華上帝築一座壇,將下的木偶作柴燒,祭物則由基甸父親的牛群供應。(按經文記載是用他父親的第二隻牛,可能是表示取祭品不太帶強製性。)基甸因為害怕,把這些事都留在夜間做。

    約阿施的處境與許多父親一樣,麵對著兒子雖長大了卻仍未能獨立生活。城裏的人追迫著要他交出任性又反叛的兒子;而他為兒子新建立的原則已喪失了一隻七歲大的牛。家人團結一致的信念迫使他采取了成功的策略。絕望的驅策力可以媲美靈感。約阿施堅持說受審的是巴力不是基甸。一個憤怒的神,能夠用自己辦法去處理滅視他的人,才能稱為神。讓巴力以神的身分為它自己爭論罷!這種對巴力的嘲笑——“由它自衛吧!”本身就成為一個別名,附加給砍伐者或劈砍者。

    放下廿五至卅二節之前,還有最後一點必須說明。基甸為耶和華築新祭壇以取代巴力祭壇的故事,接在十九至廿四節之後,讀來有點古怪,因談建新壇的事已告一段落。讀了十四至十八節的場麵之後,跟著又讀到類似的場麵(22節),令人覺得希奇。類似的重複常出現於流傳民間的口頭傳統。但是,令筆者對這兩個不同祭壇故事感興趣的,是兩者都預期到後來發生的重要事件——耶和華與巴力的爭勝。這種對抗包括了以利亞與巴力諸先知在迦密山的對抗在內(王上十八章),主要在證實誰的神才是真神,能挺身為自己爭論。這種對抗也藉著看誰的神能降火燒祭物來實際解決。

(二)

    東方的劫掠者越過約但河,離加利利海南麵幾裏的地方,靠近古代和現代的城邑伯示麥,在肥沃的平原紮營,此平原從伯示麥向東北展開,直達位於地中海海岸的現代城市海法,是個肥沃的平原,看它的名字耶斯列——上帝的苗圃——便可以知道。此平原將北麵的加利利山地,與位於中部巴勒斯坦的以色列山地心髒區分開來。這是上帝親自迎擊。“靈”字的希伯來文與“風”為同一個字,而風是強勁有力,不是靜悄的東西。第卅四節的希伯來文比中譯的“降在”或臨到更顯著,字麵的意義是“耶和華的風或靈包裏基甸”。集合的角聲吹響了,米甸人、亞瑪力人和東方人的三軍,由基甸號召的本族(34節),瑪拿西全族(住在平原南部),及北部加利利山地緊密連接的三鄰族(35節)出來迎戰。引言中(六1)提的可能是“以色列人”,但在戰事發生時,是整個地區集合參與。就像以笏“在以法蓮山地吹角”(三27)的情形一樣;在底波拉之歌裏,我們也留意到這種宗族性的情況(第五章)。

(三)

    基甸的名字有一種聽起來好像“劈砍者”那樣果斷不屈;敢與神隻對抗的人。他得到耶和華的恩待,公然汙辱了巴力的祭壇而不受懲罰。他成功地從以色列四支派中集合了一支部隊。但是他也為疑慮所困擾(36—40節)——我被迫去寫:“他甚至也有疑惑的困優”;但是這是許多領導人物的體驗,他們內在感覺沒有外表那樣堅定。他們之中隻有小部分的人承認,是一種超然力量驅使他們繼續下去的。然而,他們個人真是痛苦,而且疑惑不減——甚至,可能增加——因為沒有得到承認。這一點也許是對個性較為軟弱的人的一種安慰。

    想將舊約聖經中有關試探上帝的經文作有係統的陳述是不容易的。出埃及的時代常不斷指責在曠野試探上帝,而亞倫(民二十章)與摩西(民廿七章及申卅二章)都因卷入這種對上帝失去信心而受上帝懲罰。在另一方麵,以賽亞實際上是將耶和華的兆頭擺在亞哈斯王麵前,要他自己選擇一個顯在深處或顯在高處的兆頭。這對亞哈斯王來說是一個多麽好的機會,但他或者因信仰虔敬或者因信心不足而加以拒絕了:“我不試探耶和華”(賽七12)。照這裏的經文看,上帝對基甸顯出特別有耐性。也可能我們這位年輕的英雄,就像當日那個患病的孩子的父親對耶穌所說的那樣:“我信,但我信不足,求主幫助”(可九24)。

 學習材料來自神家,感謝主的恩典!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