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二月二十六日 聖經申命記三十章

(2010-02-26 03:59:39) 下一個

黑暗日子裏的希望

申命記三十章一至十節

1『我所陳明在你麵前的這一切咒詛,都臨到你身上;你在耶和華你上帝追趕你到的萬國中,必心裏追念祝福的話。2 你和你的子孫若盡心盡性歸向耶和華你的上帝,照著我今日一切所吩咐的聽從他的話;3 那時,耶和華你的上帝必憐恤你,救回你這被擄的子民;耶和華你的上帝要回轉過來,從分散你到的萬民中將你招聚回來。4你被趕散的人,就是在天涯的,耶和華你的上帝也必從那裏將你招聚回來。5 耶和華你的上帝必領你進入你列祖所得的地,使你可以得著;又必善待你,使你的人數比你列祖眾多。6 耶和華你上帝必將你心裏和你後裔心裏的汙穢除掉,好叫你盡心盡性愛耶和華你的上帝,使你可以存活。7 耶和華你的上帝必將這一切咒詛加在你仇敵和恨惡你、逼迫你的人身上。8你必歸回,聽從耶和華的話,遵行他的一切誡命,就是我今日所吩咐你的。9 你若聽從耶和華你上帝的話,謹守這律法書上所寫的誡命律例,又盡心盡性歸向耶和華你的上帝,10他必使你手裏所辦的一切事,並你身所生的,牲畜所下的,地土所產的,都綽綽有餘;因為耶和華必再喜悅你,降福與你,像從前喜悅你列祖一樣。』

最後幾章一再指出,且藉反覆敘述強調,擺在以色列人前頭的有兩條路——就是日後耶穌說的寬路和窄路(太七13,14)。背逆的道路將為國家帶來咒詛,忠貞及順命將意味著未來的祝福。當然,實際的曆史並非像這幅挑戰性圖畫暗示的那樣是非分明,而且第一節很寫實地預示以色列人的未來將一代接一代地經驗著『祝福和咒詛』兩方麵。然而,整個而言,這段討論的隻是一個意見:假如發生最壞的情況,以色列人是那樣的悖逆以致在廿八章中預見之災禍確實發生了——那又會怎樣呢?難道那就是故事的必然結局嗎?咒詛是上帝至終的定論嗎?舊約中繼申命記後的曆史書,從約書亞記到列王記下所描繪的正是這樣一幅畫。這故事的結局是耶路撒冷變成廢墟、聖殿被毀、君主政體被掃除殆盡、成千上萬人死傷、生還者中的精英被擄至遙遠之巴比倫。

經驗過流亡的那一代必然會產生幾種反應。一些人無疑會以堅忍或失望的態度隻是簡單地忍受這情境,不去想大多。其他人則被引誘而去崇拜巴比倫的神隻,在他們看來,這些神隻比以色列人的上帝更有能力。另有些人在他們的思想上比較忠於耶和華,且嚐試從最近的苦難中學習功課。申命記三十章就是針對第三種人說的。倘若猶太人現在完全改正行為且『歸向耶和華』(2 節),則最可怕的咒詛及災難決非無法改變。過去的事後悔已是來不及,但現今的情形卻可以改變,變成煥然一新。因此,三至十節好像錄影機上的卷回效果一樣:被擄的人能夠再回來(3-4節);可以重進應許之地;繁榮可以失而複得(5-9節);甚至也可以打敗最強大的敵人(7 節)。

『歸向上帝』實際的意思又是什麽呢?申命記一貫的信息再度強調:上帝想要看見的是他的子民心與魂中擁有愛;一種願意『聽從……他的誡命』的愛(6-8節)。十節(像廿九27)不是屬於這篇講章,而是屬於申命記本身,這本書編入前頭各章的所有律法,因此它成了上帝的心意一個永久和可憑藉的提醒。

這段有兩方麵值得強調,不外乎它們持續與主題有關連。一方麵是對曆史的冷酷時期持樂觀的看法。我們的時代似乎很悲觀,許多宿命論調說到一場核子浩劫『必然來臨』。舊約與新約皆寫實地預期可怕的戰爭及隨時的災禍來臨,但是,兩者卻堅稱上帝的旨意至終必將帶來和平且將開創公義之統治。另外值得注意的一點,是形式的宗教與真誠信心及虔誠之間的對照。六節巧妙地以行割禮(中文和合本譯作『汙穢除掉』,編者注(這個詞的暗喻表達這種對比:我們需要的不是猶太人純粹的肉體上的記號一個永久的肉體記號——而是上帝子民在生活和態度上一種永久的改變。一個冰冷和形式上的宗教,不能成為獲得上帝祝福及喜愛的途徑。

『不太難行』

申命記三十章十一至十四節

11『我今日所吩咐你的誡命不是你難行的,也不是離你遠的;12不是在天上,使你說:「誰替我們上天取下來,使我們聽見可以遵行呢?」13也不是在海外,使你說:「誰替我們過海取了來,使我們聽見可以遵行呢?」14這話卻離你甚近,就在你口中,在你心裏,使你可以遵行。」

十一至十四節實際上是針對沒有寫出的反對意見的一個答覆。在各類因被擄而產生的反應中,有些我們已經注意到,認為那實際上完全是上帝的錯:上帝在聖約中規定的律法根本不可能遵守,因此,不能片麵責怪百姓沒有遵守它。上帝所立是一個高不可攀的目標。申命記在這裏發出的挑戰必然是針對這種態度。本段以清楚的文字強調上帝的命令(即他的全部律法)是很容易做到的。十四節可能是指記憶練習及背誦律法,在猶太人整個曆史中,虔誠的人常是這樣作的。若是這樣,則當然沒有人可以完全聲稱對律法一無所知,也不能宣稱忘記了它。

匿名之反對者可能有其理由,但情形也一樣。新約比舊約更加強調人內在犯罪的傾向,而我們在基督教傳統裏也不敢斷然宣稱完全順從上帝的旨意是一件易事。此外,聖保羅也描述律法是重擔(參閱加三10-13)。有一部分無疑是他意識到當時代之法利賽人所造成的法規及禁令之體係的龐大;但是,他也意識到固守法典是個持續的、無盡頭的及單調的差事。因此,我們可能會想要知道,上帝加諸以色列人身上的義務是否真的『不太難行』?

不過當我們考察申命記中的律法時,我們發現有許多律法是十分合理,且是可達到的要求;今天,我們也不會辯稱,在我們法典裏,有如不可謀殺,靠正確的路邊開我們的車子等,是『太難行的』或不能達到的目標。的確,愛上帝和愛我們鄰舍的命令是標準定得很高的律法;但是,守命令的心願及真心嚐試去遵守,將會獲得上帝的讚許,不論開始的步驟距離目標有多麽遠。因此,申命記的律法至少不是一個不可能的理想。

十四節進一步提到一點——可能是針對另一種反對者而作的回應——即上帝的旨意是神秘及不可接近,超乎人類的知識範圍。十四節反對任何這類的觀念;它指出上帝的話是他的自我啟示,他在每個時代裏都使人能夠得知這些啟示。保羅在羅馬書十章五至十三節裏再次強調這個斷言,在那裏他為申命記這一段作了評論。對基督徒而言。上帝的啟示主要不再是深藏於一係列的律法中,而是藏在基督自身的人格裏;而基督及他賜給我們的一切,是我們每個人都可完全領受的。

一個堅定的選擇

申命記三十章十五至二十節

15『看哪,我今日將生與福,死與禍,陳明在你麵前。16吩咐你愛耶和華你的上帝,遵行他的道,謹守他的誡命、律例、典章,使你可以存活,人數增多,耶和華你上帝就必在你所要進去得為業的地上賜福與你。17倘若你心裏偏離,不肯聽從,卻被勾引去敬拜事奉別神,18我今日明明告訴你們,你們必要滅亡;在你過約但河、進去得為業的地上,你的日子必不長久。19我今日呼天喚地向你作見證;我將生死禍福陳明在你麵前,所以你要揀選生命,使你和你的後裔都得存活;20且愛耶和華你的上帝,聽從他的話,專靠他;因為他是你的生命,你的日子長久也在乎他。這樣,你就可以在耶和華向你列祖亞伯拉罕、以撒、雅各起誓應許所賜的地上居住。』

這幾節為這段申命記作了一個終結:廿九和三十章組成申命記的一篇『講章』。有人說每一篇好的講章必須帶有一個挑戰,且要將一個抉擇擺在聽眾麵前;這篇講章明顯以一個非常嚴肅的挑戰作為結束。廿八章極為詳細陳述將臨到這個國家的福氣與災禍的全貌,是福是禍依賴他們所作的抉擇。這一章避免任何過度傷害的暗示,寧用簡單但卻清晰的對照:『生與福』或『死與禍』。因此,物質上的富庶是如此和靈性上的安寧牢固相連的。長壽在古代世界中被認為是最寶貴的財寶之一;但十八節並非將這個觀念應用在個人身上,而是用在國家本身。一個被人驅散並流離失所的國家等於是短命、年少患病和死亡。倘若以色列人『被勾引去敬拜事奉別神』(17節),那麽,這種威脅就懸掛在他們頭上。

像古代許多其他國家一樣,以色列的確遭遇被侵略和掠奪,毀滅和被擄的慘痛經驗。首先,北國在亞述人手下忍受這種命運,在紀元前八世紀結束,並且沒有再複國。之後,猶大國在紀元前六世紀初也淪入巴比倫人手裏。我們已經看見,三十章主要是針對被擄時代的人說的話,複興的機會仍然等著他們。這是他們必須把握的一個機會,在適當的時候,當許多被擄的人回到了應許之地,耶路撒冷及其聖殿至終要被重建,而且,猶太人也漸漸消除了偶像的崇拜。因此,三十章最後出現的懇求不是完全徒然;而且曆史也大力證實二十節中的應許之可靠。(可以看見,這個應許沒有提到恢複君主的政體或政治權力,這些都是過去的東西。)

申命記被保留,被編入猶太教和基督教的聖經裏,這個事實證明它的信息經得起考驗,它的內容需要加以尊重且獲得了尊重。猶太人被擄的和那些隨從他們者,接受了二十節的三重義務,這些義務一直成為猶太人信仰的整個基礎直到今天。

這些義務需要稍加調整,也可作為基督徒生活的基準。(一)第一個責任愛耶和華是一項要求,這要求是指真正的宗教,不單是外表的事,應該是內在及出自真誠的。一個真正的宗教必須應用意誌力且能激發情感。(二)第二,這裏要求順從上帝的旨意。猶太人的整套律法不是強套在基督徒的律法之上,新約在登山寶訓中充滿了基督徒行為的指導方針。事實上,真正的信仰不純粹是虔誠的思想和熱心,它也要有實際的行動。(三)專靠他的意思是指始終不渝及堅忍。許多人開始過基督徒生活時情形很好,滿懷誠心和善意,但就如耶穌的比喻所說,有許多人是『落在路旁的』。這話當然是引自撒種的比喻(可四 3-20 ),這個比喻列舉了妨礙基督徒過恒久、豐盛和結果累累的生活的一些障礙物。

 學習材料來自神家,感謝主的恩典!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