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二月十四日 聖經民數記廿九章

(2010-02-13 21:03:10) 下一個

新年和贖罪日

民數記廿九章一至十一節

        1 『七月初一日,你們當有聖會;什麽勞碌的工都不可做,是你們當守為吹角的日子。2 你們要將公牛犢一隻,公綿羊一隻,沒有殘疾、一歲的公羊羔七隻,作為馨香的燔祭獻給耶和華。3 同獻的素祭用調油的細麵;為一隻公牛要獻伊法十分之三;為一隻公羊要獻伊法十分之二;4 為那七隻羊羔,每隻要獻伊法十分之一。5 又獻一隻公山羊作贖罪祭,為你們贖罪。6 這些是在月朔的燔祭和同獻的素祭,並常獻的燔祭與同獻的素祭,以及照例同獻的奠祭以外,都作為馨香的火祭獻給耶和華。』7 『七月初十日,你們當有聖會;要刻苦己心,什麽工都不可做。隻要將公牛犢一隻,公綿羊一隻,一歲的公羊羔七隻,都要沒有殘疾的,作為馨香的燔祭獻給耶和華。9 同獻的素祭用調油的細麵:為一隻公牛要獻伊法十分之三;為一隻公羊要獻伊法十分之二;10為那七隻羊羔,每隻要獻伊法十分之一。11又獻一隻      公山羊為贖罪祭。這是在贖罪祭和常獻的燔祭,與同獻的素祭並同獻的奠祭以外。』

            (一)

    這一段經文看來好像沒有說什麽特別的事情。在『七月』初一,即新月的節日,及為新月接受供物,要獻額外的『公牛犢一隻,公綿羊一隻,……一歲公羊羔七隻』。同樣,它們必須無殘疾,又要與適當的素祭一起獻。而同時還要有『公羊』作為『贖罪祭』。也許惟一能吸引讀者注意的是它要藉著『吹角』(譯者注:英文是『吹號』“blow the trumpets”) 來舉行儀式。在這方麵它好像偉大的禧年的慶典一樣( 利廿五9)。

    很奇怪的是,這個節期沒有命名,但是在猶太人的傳統中它是『新年元旦』。那樣,正如需要大量的獻祭所提示的,新年元旦變成猶太人嚴肅的悔改和認罪的時間。他們相信這是一個上帝報償義人和懲罰惡人的時間。現在猶太教是一個健康的,尚實的宗教,它知道沒有一個人是完全的義人或者是完全的惡人,而都是在兩者之間。所以在呼召悔改之後接著吹角十天,稱為『敬畏的日子』(“days of awe”)。在這段時間百姓有一個機會『虔誠地為罪憂傷』以致『悔改』而相信上帝。他們承認他們做錯的事,赦免那些向他們認錯的人,並且使他們能夠消除去年的所有爭論。

    使徒約翰提出同一的真理:『人若說:「我愛上帝」,卻恨他的弟兄,就是說謊的;不愛他所看見的弟兄,就不能愛沒有看見的上帝。』(約壹四20)耶穌更進一步說:『所以你在祭壇上的獻禮物的時候,若想起弟兄向你懷怨,就把禮物留在壇前,先去同弟兄和好,然後來獻禮物。』(太五23-24)當他教導他的門徒祈求上帝赦免時,上帝答應與否,有一部分是與我們願否赦免得罪我們的人相關時(太六12) ,他的確可能在心裏想到猶太人的新年。

            (二)

    七月第十天,即是來到最神聖的特別的日子——贖罪日。獻祭反映它的嚴肅,並且把強調悔改,和在這個節期及禁食的日子獻的祭所看見的,與上帝複和的需要,帶到高潮。在第八至十節中可以找到通常的供物,第十一節包括『一隻公山羊為贖罪祭』。但這也是『為贖罪所獻的祭』,即用一隻公牛為贖罪祭(參見出廿九36;三十10;利十六11)。同時也要獻常獻的祭。這些祭物對百姓是非常昂貴的。

    這些日了是妥拉中清楚命令的唯一的禁食日,而在使徒行傳廿七章九節簡單地被叫作『禁食』。它緊接在新年以後十天,為叫人悔改和認罪,並訂定這十天為『敬畏的日子』。在利未記廿三章廿六至卅二節和廿五章九節中,它也被稱贖罪日(希伯來文為Yom Kippur)。在這一天惟有大祭司能夠進到聖所的最神聖的內室——『至聖所』,但必須經過特殊的清潔的禮儀和在祭壇獻祭之後,才可進去。

    他要獻一隻公牛作為他自己和他家的『贖罪祭』,然後獻一般公山羊為那個地方『贖罪』。另外要帶一隻活的公山羊到大祭司那裏,他按手在它身上,藉著適當的禱告,把百姓那年的罪移到它身上。然後把它送到曠野,讓它帶走他的罪,這樣就給了英語相應的名稱。“Scapegoat”(即『替罪羊』)。最後一隻公羊被獻作百姓的『燔祭』。所有這一切都詳細說明在利未記十六章,並有一個目的顯示在十六章三十節中:『因在這日要為你們贖罪,使你們潔淨;你們要在耶和華麵前得以清潔,脫盡一切的罪愆。』

    希伯來文Kippur這個名詞,來自詞根的意思是,『掩蓋了』百姓的罪。他勒目Talmud清楚地說:『不藉著血便不能贖罪』。新約也同意這種說法。我們在希伯來書九章廿二節找到:『若不流血,罪就不得赦免了』。如果我們希望理解新約中描述耶穌之死,研究舊約是絕對必要的,我們必須去讀完第九章全章。對於基督徒來說,贖罪不是一年一度的事情,它也不是藉著動物的血來建立。而是藉著『基督既然一次被獻,擔當了多人的罪,將來要向那等候他的人第二次顯現,並與罪無關,乃是為拯救他們。』(來九28

住棚節

民數記廿九章十二至四十節

       12『七月十五日,你們當有聖會;什麽勞碌的工都不可做,要向耶和華守節七日。13又要將公牛犢十三隻,公綿羊兩隻,一歲的公羊羔十四隻;都要沒有殘疾的,用人獻給耶和華為馨香的燔祭。14同獻的素祭用調油的細麵;為那十三隻公牛,每隻要獻伊法十分之三;為那兩隻公羊,每隻要獻伊法十分之二;15為那十四隻羊羔,每隻要獻伊法十分之一。16並獻一隻公山羊為贖罪祭,這是在常獻的燔祭和同獻的素祭並同獻的奠祭以外。17『第二日要獻公牛犢十二隻,公綿羊兩隻,沒有殘疾、一歲的公羊羔十四隻;18並為公牛、公羊,和羊羔,按數照例,獻同獻的素祭和同獻的奠祭。19又要獻一隻公山羊為贖罪祭。這是在常獻的燔祭和同獻的素祭並同獻的奠祭以外。20『第三日要獻公牛十一隻,公羊兩隻,沒有殘疾、一歲的公羊羔十四隻,21並為公牛、公羊,和羊羔,按數照例,獻同獻的素祭和同獻的奠祭。22又要獻一隻公山羊為贖罪祭。這是在常獻的燔祭和同獻的素祭並同獻的奠祭以外。      23『第四日要獻公牛十隻,公羊兩隻,沒有殘疾、一歲的公羊羔十四隻;24並為公牛、公羊,和羊羔,按數照例,獻同獻的素祭和同獻的奠祭。25又要獻一隻公山羊為贖罪祭。這是在常獻的燔祭和同獻的素祭並同獻的奠祭以外。26『第五日要獻公牛九隻,公羊兩隻,沒有殘疾、一歲的公羊羔十四隻;27並為公牛、公羊,和羊羔,按數照例,獻同獻的素祭和同獻的奠祭。28又要獻一隻公山羊為贖罪祭。這是在常獻的燔祭和同獻的素祭並同獻的奠祭以外。      29『第六日要獻公牛八隻,公羊兩隻,沒有殘疾、一歲的公羊羔十四隻;30並為公牛、公羊,和羊羔,按數照例,獻同獻的素祭和同獻的奠祭。31又要獻一隻公山羊為贖罪祭。這是在常獻的燔祭和同獻的素祭並同獻的奠祭以外。32『第七日要獻公牛七隻,公羊兩隻,沒有殘疾、一歲的公羊羔十四隻;33並為公牛、公羊,和羊羔,按數照例,獻同獻的素祭和同獻的奠祭。34又要獻一隻公山羊為贖罪祭。這是在常獻的燔祭和同獻的素祭並同獻的奠祭以外。      35『第八日你們當有嚴肅會;什麽勞碌的工都不可做;36隻要將公牛一隻,公羊一隻,沒有殘疾、一歲的公羊羔七隻作火祭,獻給耶和華為馨香的燔祭;37並為公牛、公羊,和羊羔,按數照例,獻同獻的素祭和同獻的奠祭。38又要獻一隻公山羊為贖罪祭。這是在常獻的燔祭和同獻的素祭並同獻的奠祭以外。39『這些祭要在你們的節期獻給耶和華,都在所許的願並甘心所獻的以外,作為你們的燔祭、素祭、奠祭,和平安祭。』

      40於是,摩西照耶和華所吩咐他的一切話告訴以色列人。

    住棚節是排在最後的大節期。它的名稱在利未記廿三章卅三至卅六節相應的經文中,作為『攤棚的節期』,雖然標準修訂本的注腳有傳統的『住棚節』(“tabernacles”)。所作的描述遠比其他節期更長。利未記廿三章卅九節表示這是在公眾歡呼中最偉大的節期,因此它被簡單地稱為『耶和華的節期』。在約翰的福音書中,它僅僅被稱為『節期』(七37)。它是最後的感恩節,是在果實收割結束的那段時間。因此它也被叫作『收藏節』,是在田地裏和果園中及叢林的果實安全收藏時的節期。

    一張在各種不同節日獻祭之簡表可一目了然地說明此問題:

                                  公牛犢山羊公綿羊山羊

  每日的(早上和晚上):2

  另加的:

      安息日2

      新月(月朔)2171

      逾越節

      五旬節

      新年

      贖罪日

      住棚節

    在王國時代,當所有的朝聖者帶著動物和穀物以及酒與油,來到耶路撒冷過宏偉的節日時,在那裏必定有個難忘的時刻。當然這些祭還要加上任何個人甘心所獻和許願應驗所獻的祭(廿九39)。難怪他勒目記明:『不曾看見住棚節期間的耶路撒冷的人,他根本不懂得喜樂是怎麽一回事!』

    猶太人傳統上在頭七日獻七十隻公牛,代表全世界的七十個民族(基於創十章),藉著為他們獻祭,期望他們轉向以色列的上帝;而九十八隻羊羔在頭七日獻上,是為了避免申命記廿八章十五至六十八節中記載的九十八個咒詛。在第八日的獻祭是隻為以色列自己,拉比們解釋第卅五節的術語意思是為以色列『受約束的』的日子。同樣,王要安排盛大的宴會,並邀請好友參加最莊重的節日以便使他的同伴歡樂、開心,因此耶和華留下最後一天給以色列。在耶穌的時代,這種傳統被擴展開來。在約翰福音第七章(2 節)我們將隱約地看見,耶穌利用它作為它的偉大的講論的機會。

            (二)

    在利未記廿三章卅九至四十三節的經文中,這個節期的名稱得到了解釋。我們在那裏讀到:『你們要住在棚裏七日;凡以色列家的人都要住在棚裏。』它現在變成一個回想和認明上帝在曠野無微不至的照顧和訓練他的百姓的時間這與民數記中的事件相關的時間,這就相當不同於這個節期原來的農業上的目的。在這個時候,他們生活在易於集會、易於拆除帳篷或粗糙的棚中,所以所有猶太人在這個時候必須支搭帳棚並住在其中——而許多人一直這樣作,這樣來聲稱有等同於他們的祖先的身分和他們作為朝聖者在地上的本質。然而,這個節期的兩個特有的習俗在耶穌時代是用水的儀式和光的儀式來表示的。

    在節期的每一天,一個金罐被加滿水從西羅亞他傳來,並被大祭司倒在祭壇的盆裏,並與一罐的酒相混合,這些水與酒的混合物,流經一條管道而進入汲倫溪中。這是一種象征性的做法,為的是祈求在未來的冬天能大量降雨,因為如果沒有了大量雨水將不會有好收成。以色列雨季的確非常短,直到現代,在節期期間,還有特殊的求雨的禱告。在節期最後和最大的日子,號角吹響,利未人高唱得勝之歌,而百姓吟唱詩篇一一三至一一八篇,同時把水倒出來,並期待著祝福。

    當崇拜進行到這個項目時,耶穌從群眾中步向一刖去,並呼喊道:『人若渴了,可以到我這裏來喝。』(約七37-39)耶穌清楚作了彌賽亞的宣告,其宣告大意是說:他們所希望的祝福、更新,在上帝統管下的整個世界都在他裏麵得到滿足。這樣必然在聖殿中引起多麽大的震蕩!我們在四十至五十二節中得知這種情形,但是也有它達到的某些突破;因為約翰簡潔地說:『眾人因著耶穌起了紛爭』。

    這個節期另外方麵是耶路撒冷所有的光都暗淡下來,直到四支大燈台點燃在聖殿中,這以後所有的火炬和燈火都被點燃,使聖殿變為巨大的『光的中心』,這以後整個的耶路撒冷都光明起來。這些情景一直是在節期的前後出現,並且這樣的儀式已深入人心,所以耶穌再一次站出來喊道:『我是世界的光,跟從我的,就不在黑暗裏走,必要得著生命的光。』(約八12)耶穌告訴我們所有的人,惟有他是上帝在地上的代表,因上帝住在他裏麵。

    要充分評估耶穌和新約對他所作的見證,如果不知道舊約和猶太人從中引出的習慣,是不可能的。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