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二月九日 聖經民數記十四章

(2010-02-09 04:10:15) 下一個

氣餒和反叛

民數記十四章一至十節上半

     1當下,全會眾在聲喧嚷;那夜百姓都哭號。2以色列眾人向摩西亞倫發怨言;全會眾對他們說:『巴不得我們早死在埃及地,或是死在這曠野。3耶的華為什麽把我們領到那地,使我們倒在刀下呢?我們的妻子和孩子必被擄掠。我們回埃及支豈不好嗎?』4眾人彼此說:我們不如立一個首領回埃及去吧! 

     5 摩西、亞倫就俯伏在以色列全會眾麵前。6 窺探地的人中,嫩的兒子約書亞和耶孚尼的兒子迦勒撕裂衣服,7 對以色列全會眾說:『我們所窺探、經過之地是極美之地。8耶和華若喜悅我們,就必將我們領進那地,把地賜給我們;那地原是流奶與蜜之地。9 但你們不可背叛耶和華,也不要怕那地的居民;因為他們是我們的食物,並且蔭庇他們的已經離開他們。有耶和華與我們同在,不要怕他們!』10但全會眾說:』拿石頭打死他們二人。』

    (一)

    當百姓被這些探子的消息弄得心灰誌喪時,他們就發出更多抱怨。這就像在巴力洗分(出十四章),在汛的曠野(出十六章),和在利非訂(出十七章)的悲歎樣。在他們看來,每個階段的情況比前一個階段更壞,並希望他們在受苦以前死去,而不願接受這種挑戰。許多時候當試探來臨,我們即時的反應就是放棄,而不是去麵對生活的挑戰或者責任。毫無疑問自由有它的責任,而且要求那個獲得自由的人付出代價。百姓慌張並且寧願不與上帝共同麵對將來。注意作者用了三個詞來強調這是大部分人的情緒:『所有的會眾……所有的百姓……整個的會眾』。同時也注意所用的三個動詞:『放聲大哭……哭泣……呻吟』,顯示營裏的憂傷、失望和驚慌。恐懼多麽容易傳播!這在今天上帝的百姓中間也是一樣。但是有一天一切將會完全不同,那時我們與主一起在應許之地,那裏『愛既完全,就把懼怕除去』(約壹四18)。

    『回到埃及去』(3 節)是最後的咒詛,就是回到被奴役和不尊敬耶和華的束縛中(何十一5)。耶和華親自應許使他們完全從這種奴役中得自由(申十七16)。這樣,在以賽亞書十九章十六至廿五節中,預言的榮光就是以色列人將不再受埃及人的威脅了。從百姓。中得知他們不願倚靠耶和華,寧願回到從前,去過他的奴隸生活,這是多麽可怕的事情。他們作得這樣過分,甚至嚐試要找一個新的『首領』去帶他們回去。這絕不是上帝的旨意,惟有他是他們的『頭』,他希望他們繼續往前走。摩西和亞倫無助地俯伏在地上,除禱告外別無他法。其他探子的悲觀主義和失敗主義廣泛地被傳播和接受,約書亞和迦勒對此表示極端的失望,他們甚至撕裂他們的衣服,這是喪失親人悲傷的記號(撒下一11一12,三31以下)。他們堅持隻要百姓藉著尋求耶和華,討他的喜倪,一切將會好起來。

    (二)

然後出現極具鼓舞意義的文字,約書亞和迦勒向百姓保證,敵人的『保護』『已經離開他們』,這裏實際用的詞是『蔭庇』。他們好像已經感到暴露在猛烈的太陽之下,易於受傷。以賽亞書卅二章一至二節替那位將來的王和他的眾子提供了一幅可愛的圖畫,描述他們將像大磐石一般,給那些無經驗、耗盡力量的人們遮蔭。所以這個暗喻是充滿了力量的,他們藉此告訴百姓並沒有其他的保護來源,無論是人類的或者神隻的,因為耶和華已經暴露了他們(比較申卅二38)的本性變成以色列人的『蔭庇』或者保護。敵人將很容易被戰勝,像吃麵包那樣容易。所以不僅以色列人不是適合那地巨人的胃口的蚱蜢,事實上情形恰好相反對耶和華來說,巨人微小不堪,他們將是很易被以色列吞食的肉。

以色列所恐懼的悲劇之深重,在第十節上半對希望和信心的聲音發出的絕望反應,很清楚地表現出來。要補救這種形勢就須作出一些激烈和有力的行動。下一段經文引導我們去領會耶和華的回應。

摩西代為求情

民數記十四章十節下半至卅九節

    10忽然,耶和華的榮光在會幕中向以色列眾人顯現。

    11耶和華對摩西說:『這百姓藐視我要到幾時呢?我在他們中間行了這一切神跡,他們還不信我要到幾時呢?12我要用瘟疫擊殺他們,使他們不得承受那地,叫你的後裔成為大國,比他們強勝。』

    13摩西對耶和華說:『埃及人必聽見這事;因為你曾施展大能,將這百姓從他們中間領上來。14埃及人要將這事傳給迦南地的居民;那民已經聽見你耶和華是在這百姓中間;因為你麵對麵被人看見,有你的雲彩停在他們以上。你日間在雲柱中,夜間在火柱中,在他們前麵行。15如今你若把這百姓殺了,如殺一人,那些聽見你名聲的列邦必議論說:16「耶和華因為不能把這百姓領進他向他們起誓應許之地,所以在曠野把他們殺了。」17現在求主大顯能力,照你所說過的話說:18「耶和華不輕易發怒,並有豐盛的慈愛,赦免罪孽和過犯,萬不以有罪的為無罪,必追討他的罪,自父及子,直到三、四代。」19求你照你的大慈愛赦免這百姓的罪孽,好像你從埃及到如今常赦免他們一樣。』

    20耶和華說:『我照著你的話赦免了他們。21然我指著我的永生起誓,遍地要被我的榮耀充滿。22這些人雖看見我的榮耀和我在埃及與曠野所行的神跡,仍然試探我這十次,不聽從我的話,23他們斷不得看見我向他們的祖宗所起誓應許之地。凡藐視我的,一個也不得看見:24惟獨我的仆人迦勒,因他另有一個心誌,專一跟從我,我就把他領進他所去過的那地;他的後裔也必得那地為業。25亞瑪力人和迦南人住在穀中,明天你們要轉回,從紅海的路往曠野去。』

    26耶和華對摩西、亞倫說:27『這惡會眾向我發怨言,我忍耐他們要到幾時呢?以色列人向我所發的怨言,我都聽見了。28你們告訴他們,耶和華說:「我指著我的永生起誓,我必要照你們達到我耳中的話待你們。29你們的屍首必倒在這曠野,並且你們中間凡被數點、從二十歲以外、向我發怨言的,30必不得進我起誓應許叫你們住的那地;惟有耶孚尼的兒子迦勒和嫩的兒子約書亞才能進去。31但你們的婦人孩子,就是你們所說、要被擄掠的,我必把他們領進去,他們就得知你們所厭棄的那地。32至於你們,你們的屍首必倒在這曠野;33你們的兒女必在曠野飄流四十年,擔當你們淫行的罪,直到你們的屍首在曠野消滅。34按你們窺探那地的四十日,一年頂一日,你們要擔當罪孽四十年,就知道我與你們疏遠了,35我耶和華說過,我總要這樣待這一切聚集敵我的惡會眾;他們必在這曠野消滅,在這裏死亡。」』。

    36摩西所打發、窺探那地的人回來,報那地的惡信,叫全會眾向摩西發怨言,37這些報惡信的人都遭瘟疫,死在耶和華麵前。38其中惟有嫩的兒子約書亞和耶孚尼的兒子迦勒仍然存活。

    39摩西將這些話告訴以色列眾人,他們就甚悲哀。

    (一)

    上帝問百姓,不相信她要到幾時。這個動詞『相信』意思是『信任他,倚靠他』,所以上帝不是尋找任何理智上對他存在的認同(『愚頑人心裏說:「沒有上帝。」』詩十四1),而是信靠他和他的應許。無論如何,上帝已經充分表現他自己,充分顯示他的特性和旨意在許多的『記號』之中,特別是在出埃及記中領以色列人出埃及一事上最為突出。為什麽他們看不出和不肯相信呢?耶和華決定以『瘟疫』和取消他們的繼承權來懲罰他們。這些當然是可怕的刑罰:永遠不得承受應許之地。正如以色列在世人麵前算不得什麽,所以藉摩西而承受地土的新以色列將會是弱小的,卻會成長成為耶和華的百姓——真正應許給亞伯拉罕的繼承人(創十二1 以下)。

    正如亞伯拉罕為所多瑪的百姓禱告,當以色列人好像所多瑪百姓時,摩西也為她禱告。摩西懇求耶和華不要毀滅他們,而且實在令人驚訝的,這竟是為了耶和華的緣故,而不是為了這些百姓。簡言之這是一種代求的秘訣。隻有在以色列中,才宣稱耶和華是『麵對麵』(字麵是『眼對眼』)被認識的,這表示與上帝的關係是親密的。所以他說,每一個人都可以觀看,看看耶和華是否依照他的『名』行事,或者他是否能實現他的應許。妓女喇合是在聽見耶和華的大能以後,才幫助他的使者(書二8以下,比較賽六十六18-21 ,哈三2)摩西禱告,求耶和華不管如何要顯明他的能力去實踐他的應許——不是因為仇敵而是為了那些接受應許的人。我們這些稱為耶和華百姓的人,也是何嚐不是經常阻礙耶和華彰顯他的榮耀和能力!惟有藉著尋求上帝的榮耀,他才會應允我們為世界所作的禱告。

    (二)

    所以摩西大大稱讚上帝的性情(18節)。這是在出埃及記卅四章六至七節中,當製造金牛犢和摔碎兩塊石板的事件發生以後,耶和華宣告關於他自己的簡短幾節經文。它在約珥書二章十三節再次被利用,鼓勵以色列人在最後的審判來臨之前悔改;而在約拿書四章二節,的確曾作為約拿不願向尼尼微百姓宣稱耶和華的好消息的理由。換句話說,這宣告被用於危機之時,去確定上帝本質上的善良。

    他是『不輕易發怒』,這句話在所有傳統中都被強調,充滿著『穩定的愛』。這個最後的短語,在舊約中出現二西五十次之多,而它在現代希伯來文中譯作為『恩典』。當然,它表達了憐憫和愛的善良,但本質上是關於上帝的忠實和在立約關係中的永恒不變,盡管以色列人缺少回應,它仍然不變。也許單一最好的詞,在英文中是摯愛(devotion)。

動詞『赦免』意思是『去解除,去拋棄』,而『不法』這個詞也能夠意味著罪的結果,所以它可以是『拿掉懲罰』或者『把罪咎帶走』,以及罪的本身都帶走的意思。然後有一個名稱『違背』,它的意思是個人的背叛。上帝能夠赦免甚至包括這方麵,這是他對我們的摯愛。然而,如果有該死的罪,那時他將要懲辦,就是說,他不能當它無罪不受懲罰。但是即使這樣,他顯明他的恩典,將使他忘記人們所犯的罪直到四代以後。他將不會除掉罪人的全族。在內心他是有恩慈的,但是他不能遭受戲弄。摩西懇求耶和華去原諒他們,『正如你從埃及到如今,常赦免他們一樣』。這裏是一種多麽奇異的文字遊戲,因為這個『赦免』的詞(字麵是『去帶走』之意)是用在出埃及記十九章四節,在那裏上帝講到他『如鷹將你們背在翅膀上,帶來歸我』(比較申卅二11)。耶和華足夠有能力去救贖,也足夠有能力去赦免。               

他赦免所有罪,但背叛罪則除外,所以新以色列將要被修剪和被改革,而不是完全新的團體。這個短語『考驗……』意味著不是別的,而是中性的『試驗』,或者它是指『試探』而言。當以此形容上帝對人時,它指出他如何試驗我們信心的忍耐(正如他通過撒但試煉約伯),而當以此形容人對上帝時,它指出冒昧試驗上帝的信實(好像約伯對上帝所做的)。耶穌也曾這樣被魔鬼試探(太四1 以下),他教導他的門徒祈求免去這種試探(太六13)。有人相信,『這樣十次』這個短語是『重複地』一詞的另一寫法(比較創卅一41)。某些人相信它指十個探子,他們每人一次不信上帝。拉比們認為有十次實際的機會(出十四11,詩一○六7 ,出十五23,十七2 ,十六20,27,十六3 ,民十一4 ,出卅二章,民十三25-十四10)。無論如何它是頑固地拒絕向上帝的恩典投降,所有的探子都是那樣,除了迦勒例外,他心中有『不同的靈』。他將接受應許之地的繼承權。而百姓現在必須改變路線,從東麵向迦南進發。

    耶和華經常不斷地被百姓抱怨,這個事實在廿七節中,藉著重複那個動詞而表現出來。耶和華強而有力地講著話。此處出現了偉大的『耶和華如此說』這個公式,是在先知書以外甚少見到的。它再次在這本書中的巴蘭神諭中出現。耶和華以他自己的永生起誓說,他將如他所說的行動,並指出當日他保證把那地賜給百姓的時間。而諷刺的是那手無寸鐵和寂寂無名的民族將會壯大,又在那地定居生活。在民數記卅二章十三節的影響下,猶太人傳統上解釋『牧養』(33節)的意思為『流浪』(譯者注:中文和合本譯作『飄流』),正如某些古代的譯本所譯的那樣。這一節當然定下四十年飄泊生涯的懲罰,在曠野居無定所,並非在尋幽探勝。他們將經曆耶和華的『不悅』,與迦勒和約書亞所盼望的極端相反(8節)。這是一個格外強烈的詞,或許最現代化的版本是『疏離』一詞(alienation)。詩篇九十五篇七節下半至十一節,深深地刻畫了耶和華因子民缺乏信靠而感到痛苦的強烈程度,為民數記的這整段作了一個好的注解。上帝恨惡罪。百姓學到了一個教訓(39節),但是經常是所付代價太大和知之太晚了。

何珥瑪:以色列的失敗

民數記十四章四十至四十五節

40清早起來,上山頂去,說:『我們在這裏,我們有罪了;情願上耶和華所應許的地方去。』41摩西說:『你們為何違背耶和華的命令呢?這事不能順利了。42不要上去;因為耶和華不在你們中間,恐怕你們被仇敵殺敗了。43亞瑪力人和迦南人都在你們麵前,你們必倒在刀下;因你們退回不跟從耶和華,所以他必不與你們同在。』44他們卻擅敢上山頂去,然而耶和華的約櫃和摩西沒有出營。45於是亞瑪力人和住在那山上的迦南人都下來擊打他們,把他們殺退了,直到何珥瑪。

帶著錯誤的熱情,百姓決定繼續前進,並且在還沒有求問耶和華是否是他的旨意之前,就要去征服敵人。事實上,在第廿五節他已經告訴他們繼續走一條不同的路,但是他們忘記了要討上帝喜悅的心願,而現在竟走他們以前想走的路。摩西徒然嚐試去警告他們。他們沒有主的祝福而出發去打仗。摩西沒有和他們一起去,約櫃也沒有去。

他們的罪從害怕和缺乏信心(提後一7) 轉移到過分自信和冒昧妄動。他們『擅敢上山頂去』。『擅敢』這個詞較少見、難以準確地定義,但是看來它有兩種可能的詞根。意思其一是『輕率的』,也許這裏它是最合適的譯法。另外意思其二是『膨脹增大』,由於它的名詞意為『土堆』或者『腫脹』(王下五24,申廿八27。譯者注:即王下五24的『山岡』和申廿八27的『瘡』)。這個動詞出現在哈巴穀二章四節中,那裏適宜譯為自高自大的意思,所以某些人相信這裏的意義是,他們自信地行動,並且自高自大地出發了,根本沒有尋求直接來自耶和華的旨意。無論如何他們置耶和華於不顧。不錯,耶和華的計劃無疑是要他們得到應許之地,但是並非在當時當地。在此我們也有一個教訓要學習。在工作中知道主的異象是必須的,但是繼續走在他的旨意中也同樣重要。我們不能告訴他怎樣做。

在廿一章一至三節中,我們得知關於最後攻取了何珥瑪的記載。可見耶和華有他的計劃和時間,並且按照他的方法去實現。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得知當地的居民『追擊他們』。這不是最好的翻譯,因為這個動詞意思是『藉著毒打把他們壓碎』,而希臘文的譯本的確有『把他們割成碎片』。猶太學者拉希(Rashi)譯作『一拳又一拳地搗碎他們』。這個地方的名字本身的意思是『毀滅』,從這個詞指出了人性完全的失敗。它本來是一個重要的迦南王的城市(書十二14)。在耶和華指定的時間下,它變成一座以色列的城市;但在以色列人心目中的時計,它仍然是一座迦南的城市。這個教訓是清楚的。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