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詩經學習(十二)

(2009-12-28 04:52:35) 下一個

《國風 · 周南》
麟之趾

  麟①之趾②,振振③公子,於嗟④麟兮。
  麟之定①,振振公姓②,於嗟麟兮。
  麟之角①,振振公族②,於嗟麟兮。
  
  題解:讚美貴族子孫繁衍,後人遂以麟趾喻子孫的賢能

【注解】

  ①興也。麟,鹿身,牛尾,馬蹄,毛蟲之長也。
  ②趾,足也。麟之足不踐生草,不履生蟲,
  ③振振(音真),仁厚貌。
  ④於(音虛)嗟:嗟,歎辭。文王後妃德修於身,而子孫
宗族皆化於善,故詩人以麟之趾興公之子。言麟性仁厚,故其
趾亦仁厚。文王後妃仁厚,故其子亦仁厚。然言之不足,故又
嗟歎之。言是乃麟也,何必鹿身牛尾而馬蹄,然後為王者之瑞哉。
  ①興也。②定,額也。麟之額未聞。或曰,有額而不以抵也。
②公姓,公孫也。姓之為言生也。
  ①興也。麟一角,角端有肉。
②公族,公同高祖,祖廟未毀,有服之親。
  ---《歐陽易幽 · 詩經(朱熹注)》

【賞析】

  這是一首讚美諸侯公子的詩。但這公子究竟是作為商紂“西伯”
的文王之子,還是爵封“魯公”的周公旦之子,抑或是一般的貴族公
子,就不得而知了。按朱熹《詩集傳》“文王後妃德修於身,而子孫
宗族皆化於善,故詩人以‘麟之趾’興公之子”的解說看,似指周文
王的“子孫”而言;但《毛詩序》則有“《關雎》之化行則天下無犯
非禮,雖衰世之公子,皆信厚如麟趾之時也”之說。既為“衰世”,
就非必定為文王或周公之子了。
  讚美貴族公子,而以“麟”起興,這在今天的讀者,或許會感到
奇怪,但在古代卻是一樁異常莊重和動情的事。所謂“麟”,其實就
是糜,鹿之一種而已。不過古代傳說中的“麟”,卻非同尋常:據漢
劉向《說苑》稱,“麒麟,麕身牛尾,圜頭一角,含信懷義,音中律
呂,步中規矩,擇土而踐,彬彬然動則有容儀”;《春秋感應符》更
發揮“一角”之義曰:“麟一角,明海內共一主也。”《荀子》亦雲:
“古之王者,其政好生惡殺,麟在郊野。”大抵是一種兆示“天下太
平”的仁義之獸。所以後儒讚先王之聖明,則眉飛色舞於“麒麟在圃,
鸞鳳來儀”;孔子生春秋亂世,則為魯哀公之“獲麟”而泣,以為麟
出非時也。
  明白了“麟”在古人心目中的尊崇地位,即可把握本詩所傳達的
熱烈讚美之情了。首章以“麟之趾”引出“振振公子”,正如兩幅美
好畫麵的化出和疊印:你眼間剛出現那“不踐生草、不履生蟲”的仁
獸麒麟,悠閑地行走在綠野翠林,卻又恍然流動,化作了一位仁厚(“
振振”)公子,在麒麟的幻影中微笑走來。仁獸麒麟與仁厚公子,由此
交相輝映,令你油然升起一股不可按抑的讚歎之情。於是“於嗟麟兮”
的讚語,便帶著全部熱情衝口而出,刹那間振響了短短的詩行!二、三
兩章各改動二字,其含義並沒有多大變化:由“麟”之趾,讚到“之定”
、“之角”,是對仁獸麒麟讚美的複遝;至於“公子”、“公姓”、“公
族”的變化,則正如馬瑞辰《毛詩傳箋通釋》所說,“此詩公姓猶言公子,
特變文以協韻耳。公族與公姓亦同義”。如此三章回旋往複,眼前是麒麟、
公子形象的不斷交替閃現,耳際是“於嗟麟兮”讚美之聲的不斷激揚回蕩。
視覺意象和聽覺效果的交匯,經了疊章的反覆唱歎,所造出的正是這樣一
種興奮、熱烈的畫意和詩情。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飄塵永魂 回複 悄悄話 學習材料摘自百度
歡迎點評賜教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