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詩經學習(四)

(2009-12-25 05:17:06) 下一個

【國風·周南】


卷耳

采采卷耳,不盈頃筐。嗟我懷人,置彼周行。

陟彼崔嵬,我馬虺隤。我姑酌彼金罍,維以不永懷。

陟彼高岡,我馬玄黃。我姑酌彼兕觥,維以不永傷。

陟彼砠矣,我馬瘏矣,我仆痡矣,雲何籲矣。

卷耳

釋義:(1).菊科植物,又稱“蒼耳”或“枲耳”。

  【出處】:《詩·周南·卷耳》:“采采卷耳,不盈頃筐。嗟我懷人,寘彼周行。” 毛 傳:“卷耳,苓耳也。” 朱熹 集傳:“卷耳,枲耳。葉如鼠耳,叢生如盤。”

  釋義:(2).石竹科植物。

  多年簇生草本,根狀莖細長,莖基部匍匐,上部直立,綠色並常帶淡紫紅色。花白色,種子腎形略扁,褐色。生於海拔2000米以上的高山草原,分布於我國 東北 、 華北 及 歐 亞 溫帶其他地區。

  釋義:(3).《詩·周南》篇名。

  【出處】:《詩序》說此詩是寫後妃“輔助君子”,“知臣下之勤勞,內有進賢之誌,而外無險詖私謁之心”。 朱熹 則謂“後妃以君子不在而思念之”。 宋 秦觀 《代中書舍人謝上表》:“雖節儉正直,在位若《羔羊》之時;而思念憂勤,進賢如《卷耳》之際。” 明 謝讜 《四喜記·翠閣耽思》:“深情免使傍人議,嗟我懷人天際,專一須看《卷耳》書。”


注釋

  [1]卷耳:野菜名,嫩苗可當菜吃

  [2]寘:同置

  [3]陟:登高。虺隤:音灰頹,疲憊

  [4]罍:酒樽,同“櫑 ”

  [5]玄黃:馬過勞而視力模糊

  [6]兕觥:音四公,犀牛角製的大酒杯

  [7]砠:音居,有土有石的山丘。瘏:音途,疲病

  [8]痡:音撲,疲病。

  卷耳.後妃之誌也.又當輔佐君子.求賢審官.知臣下之勤勞,內有進賢之誌.而無險詖私謁之心.朝夕思念.至於憂勤也.

采采卷耳,不盈頃筐。嗟我懷人,寘彼周行。

  賦也。采采,非一采也。卷耳,枲耳,葉如鼠耳,叢生如盤。頃,欹也。筐,竹器。懷,思也。人,蓋謂文王也。寘(音置),舍也。周行(音杭),大道也。後妃以君子不在而思念之,故賦此詩。托言方采卷耳,未滿頃筐,而心適念其君子,故不能複采,而寘之大道之旁也。

  陟彼崔嵬,我馬虺隤。我姑酌彼金罍,維以不永懷。

  賦也。陟,升也。崔嵬,土山之戴石者。彼:指示代名詞。崔嵬(音違):山高不平。虺隤(音灰頹):疲極而病。姑:姑且。罍(音雷):器名,青銅製,用以盛酒和水。永懷:長久思念。

  陟彼高岡,我馬玄黃。我姑酌彼兕觥,維以不永傷。

  賦也。山脊曰岡。玄黃,玄馬而黃,病極而變色也。兕(音四),野牛,一角,青色,重千斤。觥(音公),爵也,以兕角為爵也。

  陟彼砠矣,我馬瘏矣,我仆痡矣,雲何籲矣。

  賦也。石山戴土曰砠(音居)。瘏(音圖),馬病不能進也。痡(音撲),人病不能行也。籲(音虛),尤歎也。賢之誌.而無險詖私謁之心.朝夕思念.至於憂勤也.矣。

翻譯  1:采呀采呀采卷耳,半天不滿一小筐。我啊想念心上人,菜筐棄在大路旁。

  攀那高高土石山,馬兒足疲神頹喪。且先斟滿金壺酒,慰我離思與憂傷。

  登上高高山脊梁,馬兒腿軟已迷茫。且先斟滿大杯酒,免我心中長悲傷。

  艱難攀登亂石岡,馬兒累壞倒一旁,仆人精疲力又竭,無奈愁思聚心上!

  2,卷耳鮮明茂盛,卻不能裝滿斜著的竹筐。那是因為我在想念遠方的他,索性將籃子放在大道上,(靜靜的想念)。

  (以下為婦女想象她愛人的情景)

  登上這高高的山,我的馬像是病了,我姑且將這金壺酌滿,用來不長久的懷念。

  登上這高高的山崗,我的馬像是病了。我姑且將這酒杯斟滿,用來不長久的憂傷。

  登上這險峻的石山,我的馬像是病了,我的仆人像是病了,我是多麽的憂愁啊。

  3:一片碧綠的平原,原中有卷耳蔓草開著白色的花。有位青年婦人左邊肘上掛著一隻淺淺的提籃,她時時弓下背去摘取卷耳,又時時昂起頭來凝視著遠方的山丘。

  她的愛人不久才出了遠門,是騎著一匹黑馬,攜著一個童仆去的。她在家中思念著他坐立不安,所以才提著籃兒走出郊外來摘取卷耳。但是她在卷耳的青白色的葉上,看見她愛人的英姿;她在卷耳的銀白色的花中,也看見她愛人在向她微笑。

  遠方的山丘上也看見她的愛人在立馬躊躇,帶著個愁慘的麵容,又好像在向她訴說別離羈旅的痛苦。所以她終竟沒有心腸采取卷耳了,她終竟把她的提籃丟在路旁,盡在草茵之上思索。

  她想,她的愛人此刻怕走上了那座土山戴石的危岩了,他騎的馬兒怕也疲倦得不能上山了。他不知道在怎樣地思念她,她沒有法子可以安慰他。假使能夠走近他的身旁,捧著一隻金樽向他進酒,那也可以免得他縈腸掛肚。但是她不能夠。

  她想,她的愛人此刻怕走上了那座高高的山頂了,他騎的一匹黑馬怕也生了病,毛都變黃了。他不知道是在怎樣地愁苦,她沒有法子可以安慰他。假使能夠走近他的身旁,捧著一隻牛角杯兒向他進酒,那也可以使他忘卻前途的勞頓。但是她不能夠。

  她想,她的愛人此刻怕又走上一座右山戴土的小丘上了,他騎的馬兒病了,他跟隨著的仆人也病了。她又不能走近他的身旁去安慰他,他後思著家鄉,前悲著往路,不知道在怎樣地長籲短歎了。

  婦人坐在草茵上盡管這麽凝想,旅途中的一山一穀便是她心坎中的一波一瀾。卷耳草開著白色的花, 她淺淺的籃兒永沒有采滿的時候。

賞析

  《卷耳》是一篇抒寫懷人情感的名作。其佳妙處尤其表現在它匠心獨運的篇章結構上。舊說如“後妃懷文王”、“文王懷賢”、“妻子懷念征夫”、“征夫懷念妻子”諸說,都把詩中的懷人情感解釋為單向的;另外,日本的青木正兒和我國的《詩經》專家孫作雲還提出過《卷耳》是由兩首殘簡的詩合為一詩的看法。這些看法反映出對《卷耳》篇章佳妙布局認識不足的缺陷。

  《卷耳》四章,第一章是以思念征夫的婦女的口吻來寫的;後三章則是以思家念歸的備受旅途辛勞的男子的口吻來寫的。猶如一場表演著的戲劇,男女主人公各自的內心獨白在同一場景同一時段中展開。詩人堅決地隱去了“女曰”、“士曰”一類的提示詞,讓戲劇衝突表現得更為強烈,讓男女主人公“思懷”的內心感受交融合一。首章女子的獨白呼喚著遠行的男子,“不盈頃筐”的卷耳被棄在“周行”——通向遠方的大路的一旁。順著女子的呼喚,備受辛苦的男子滿懷愁思地出現;對應著“周行”,他正行進在崔嵬的山間。一、二兩章的句式結構也因此呈現著明顯的對比和反差。第三章是對第二章的複遝,帶有變化的複遝是《詩經》中最常見的章法結構特征,這種複遝可以想象為是一種合唱或重唱,它強有力地增加了抒情的效果,開拓補充了意境,穩定地再現了音樂的主題旋律。第四章從內容分析仍是男子口吻,但與二、三章相差很大。我把這類《詩經》中經常用的手法稱為單行章斷,比如《召南·采蘩》、《行露》,《周南·葛覃》、《漢廣》、《汝墳》等詩中都有此類手法。這類手法是合唱形式的遺存,可以想像這是幕後回蕩的男聲合唱。其作用是渲染烘托詩篇的氣氛,增強表演的效果。

  《卷耳》的語言是優美自然的。詩人能夠熟練地運用當時的民謠套語。《周易·歸妹三·上六》:“女承筐,無實;士刲羊,無血。”“女承筐,無實”正與《卷耳》首句“采采卷耳,不盈頃筐”對應。把民謠用作套語,像一個套子一樣放在詩章句首,為詩奠定韻腳、句式的基礎和情感思緒的習慣性暗示,這是《詩經》的起興手法的一例。詩人善於用實境描畫來襯托情感。旅途的艱難是通過對山的險阻的描摹直接反映出來的:詩人用了“崔嵬”、“高岡”、“砠”等詞語。而旅途的痛苦則是通過對馬的神情的刻畫間接表現出來的:詩人用了“虺隤”、“玄黃”、“瘏矣”等詞語。而描摹山、刻畫馬都意在襯托出行者懷人思歸的惆悵。“我姑酌彼金罍”、“我姑酌彼兕觥”,以酒澆愁,便是正麵對這種悲愁的心態提示。全詩的最後是以一種已類化的自問自答體收場的:“雲何?籲矣!”它既是對前兩章“不永懷”、“不永傷”的承接,也是以“籲”一字對全詩進行的總結,點名“愁”的主題,堪稱詩眼。

  懷人是世間永恒的情感主題,這一主題跨越了具體的人和事,它本身成了曆代詩人吟詠的好題目。《卷耳》為我國詩歌長河中蔚為壯觀的一支——懷人詩開了一個好頭。其深遠影響光澤後世。當我們吟詠徐陵《關山月》、張仲素《春歸思》、杜甫《月夜》、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元好問《客意》等抒寫離愁別緒、懷人思鄉的詩歌名篇時,都可以回首尋味《卷耳》的意境。 (朱淵清)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飄塵永魂 回複 悄悄話 學習材料摘自百度
歡迎點評賜教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