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 (6)
2020 (207)
2021 (328)
2022 (226)
2023 (215)
《Leopoldstadt》, Tom Stoppard 的新劇,在百老匯的 Longacre Theatre 上演。周六頂著寒風,前往劇院一睹為快。
該劇講述在奧地利的一個猶太家族從1899年開始直到二戰後1955年的變遷。該劇有五幕,每一幕都發生在不同年份,並且在2個多小時的過程中沒有中場休息。故事發生在猶太富商 Herman Metz 的公寓裏,他甚至皈依了天主教作為一種保險。作為當地顯赫的家族,勃拉姆斯(Brahms)參觀過他們的家,馬勒(Mahler)、克利姆特(Klimt)、弗洛伊德(Freud)都曾是座上客。但是當時奧地利的氣氛對於猶太人、外邦人、和奧地利人之間的區別已有端倪。直到德奧合並,這個國際化的、通婚的、文化底蘊深厚的氏族,在不到一天的時間裏為大多數人將無法生存的未來收拾行李,終於明白,“對於猶太人來說,曆史沒有鉸鏈,深淵總是敞開的” -- 摘自《紐約時報》。
劇的結尾對我很震撼,淚水盈眶: 作為猶太後裔的 Leo 因其母二嫁至英倫,他隨了繼父的姓,他母親刻意讓他忘記自己的猶太人身份。所以他不知自己是猶太人,直到他遇到他的一位在集中營幸存下來的堂兄,他的一位姑姑或姨媽向他展示了族譜,吟誦每一個人的名字,大部分都是死於集中營。這是一種怎樣的悲傷:當你知道自己家族的很多人都死於納粹的集中營,最小的隻有6歲。
所以猶太人無法忘記他們的曆史。
這部劇有作者自己的影子,他也是很晚才完全了解自己的猶太人身份,包括在納粹死亡集中營中殺害家人的經曆。
作者: Tom Stoppard
話劇《Keopoldstadt》
看劇:
開幕前和幕間,在舞台上打出的曆史照片:
劇照 - 摘自網絡圖:
劇終
走出劇場,忍不住想:中華民族也曾災難深重,我們有沒有像猶太人那樣,始終不斷的在記錄,力求真實,力求不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