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 (6)
2020 (207)
2021 (328)
2022 (226)
2023 (215)
我年初在歐洲旅行時,看博物館有點看傷了,尤其是在倫敦密集型的5天,導致我回了巴黎有盧浮宮的免費票也懶得去了。原本在紐約我是幾乎每個月都會進一個博物館或畫廊看看。因為像大都會博物館或MoMA,經常有特展,循環往複,不斷有新東西可看。但今年,直到上個周末,我才又踏進大都會博物館。看了它家的網站,有幾個特展過了下周的勞工節就結束了。抓緊!
一個是美國的時裝回顧、發展特展:In America: A Lexicon of Fashion,已經有一年多時間了。我是記得我看過,但這次去,發現換了一些展品,規模好像縮小了。同時推出了一個相關的:In America: An Anthology of Fashion.
前者我在去年9月就看過了,事後寫的博客:
生活的樂趣得自己找,別人是給不了你的 (2021-09-18 16:06:48)
https://blog.wenxuecity.com/myblog/47832/202109/24649.html
再貼一點這次看時拍的照片 --
小黑裙,每個女人應該至少擁有一條:
白裙:仙女們
百花齊放:
大都會博物館別出心裁的在美國著名建築設計師 “The Frank Lloyd Wright Room” 裏放置了幾個模特兒,借以展示美國的時裝發展史,符合anthology的主題:
在美國廳裏置放的另一些服裝:
來看的第二個展:日本和服的發展 Kimono Style
十九世紀末,西方引入日本文化,對西方的時尚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西方時裝界打破以往合身裁剪的設計,從和服中獲取靈感,從其寬鬆的直線輪廓、整塊織布的立體的裁剪,發展出與往不同的時裝新樣式,對今日的時裝設計仍有影響:
看的第三個展,我最喜歡,是關於工業景觀攝影的。第一次這麽係統且規模的學習和觀賞。大都會博物館在特展德國藝術家夫婦Bernd and Hilla Becher 的工業景觀攝影的同時,推出了另幾位出色的攝影師的作品。
#1. Thomas H. Johnson(美國): Gibson’s Breaker, Rushdale, PA. 1865.
這是Thomas為一家將無煙煤從賓夕法尼亞州礦山運往紐約市場的公
司拍攝的斷路器。在前景中,大塊無煙煤捕捉到陽光,在斷路器中等待處理,在那裏它們將被壓碎、清潔和分類以供交付。攝影者著眼於這種專門建造的工業設施結構,為後來廣泛流行的白話紀錄片風格開創新風。
#2. Ernst Scheel(德國): Gasometer 1930. 攝影師從巨大的油箱內部從底往上看,他解釋說“是尋求解釋日常物品的魅力”,揭示了對紋理和陰影的發光處理。
#3. Werner Mantz (德國): Entrance to the ADA Cheese Factory, 1929. 這張精致的照片描繪了一個工廠,在那裏融化的加工乳酪被混合並壓入管子裏。攝影師從三種不同的底片中列印,重建了工廠的入口,將最平凡的企業工作提升為影子和線條的形式主義研究。
#4. Albert Renger-Patzsch(德國): Zollverein Shaft 12, 1948. 這座被俗稱為“魯爾埃菲爾鐵塔”的煤礦吊塔,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保護。它的形式將效率與優雅相結合,準確地反映了其功能。攝影師巧妙地平衡了光影,展現塔的雕塑品質。
#5. Tina Modotti (意大利): Tank No. 1, 1927. 攝影師將弧形的油箱扁平化,突出的是正在操作的工人,關注的是一名工人在油箱寬闊表麵的象征性攀登。
#6. Frank Lloyd Wright (美國): Romeo and Juliet, Windmill, 1900. 美國建築大師鏡頭下的這個風車幾乎無法辨識。其實這是他自己設計的建築:一個短八角形和一個更高更薄的菱形,融合了兩種柱狀形式,像羅密歐與朱麗葉的擁抱。
大都會藝術博物館特展:德國著名藝術家Bernd和Hilla Becher(1931-2007;1934-2015)的工業景觀攝影展。他們改變了二十世紀末的攝影過程。 作為一對罕見的藝術家夫婦,他們專注於一個主題:西歐和北美消失的工業建築。他們拍攝了無數的煤礦、礦井、水塔、冷卻塔、廠房、等等。他們的攝影眼光和手法挑戰了紀錄片和藝術攝影之間的差距,是工業景觀攝影的先驅,他們的作品多次獲得國際大獎。Hilla 曾說:我們隻是四處旅行,拍攝這個拍攝那個。一段時間後,當你有很多影像時,你必須整理它們一開始,我們隻是問自己一個和另一個有什麽關係,但後來當我們把它們並排放置時,模式開始出現。我們不去尋找差異和型別。我們事後找到了它們。” 整個展覽分6個部分,展示了藝術家攝影風格形成的過程,很豐富的內容。值得一看。
攝影師的攝影是有設計的,繪畫是基礎:
德國的建築,線條是特色,不是為設計美觀,而是都有實用功能:
進入工業景觀的攝影:
攝影出版物:
參過的展覽和獲過的獎:
整個展覽分6部分,詳解了藝術家對工業景觀攝影的開始及發展。感興趣的非常值得一看。
在這個展覽裏度過了兩個多小時,腿都走酸站酸了。出來在博物館亂逛了一陣,隨時拍:
瞎逛,居然就進了博物館的開放式儲藏廳,裏麵一排排放滿了尚未安排展覽的藏品,有點像倫敦的那個V&A博物館了:
中庭的古希臘羅馬廳展出了幾個被塗上色彩的雕像,說是還原古時的原作。但我看著就是粗製濫造,難看到極點:
這哪有大理石本身的魅力啊!
完美的度過一天!
以前博物館的門票是各色小扣子,我攢了不少。現在是紙質的了,沒有收集的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