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MY的博客

為自己的生活做個紀錄
個人資料
shparis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時間如此綿延不斷,所留蹤跡卻愈甚微少(叔本華)“ -- 金宇澄的畫

(2019-08-20 14:57:55) 下一個

金宇澄以他的地域小說《繁花》(茅盾文學獎)為人們所知,後來又出版了寫父母故事的非虛構作品《回望》,短篇小說集《方島》,中篇作品《輕寒》,和非虛構作品《碗》,書中還附有同題的虛構作品《蒼涼紀念日》,紀實與虛構相互映照,凸顯作者對多重敘事聲音的偏愛。

如今網上對金老師的訪談很多。我隻說老金給我留下的印象。第一次與金老師見麵,是他來紐約大學辦的講座。講座完畢,上海老鄉見老鄉,一群人在校園裏趁他(或其他同行的人,記不清了)抽煙的功夫簡單的聊了聊。當然就會有人問他紐約上海哪個好(很愚蠢的問題,我的觀點 ---- 一個是他生活了幾十年的故鄉,一個是他第一次來隻待幾天的大都市)。他稍微想了想,緩緩的說:上海還是不能和紐約比。雖然外觀上上海富麗堂皇得多,但紐約的底蘊深厚的多(大意,非字字原話)。我當時的感覺是蠻佩服他的銳利觀察和毫不掩飾自己觀點的坦然。因為我近年來接觸的國內來的訪問者,無一例外認為上海把紐約甩出幾條街,但另一方麵又打聽如何能把子女弄出來或自己如何能有辦法留下來。

後來我趁回上海的機會又去金老師的辦公室拜見他。那天是無意中約上了金老師。我時差半夜兩點多還沒睡著,就給金老師發了個微信,問他何時有空,我想去會會他。想著最起碼得等天亮以後才會有回音,不成想不過五分鍾他就回我說他當天下午就要出差,上午可以抽空。原來作家們都是夜貓子 ^_^。於是我一早趕去了上海作家協會,在他堆滿了各種雜誌,書籍的老式洋房的辦公室裏聊了不到一個小時。金老師還為我帶去的《繁花》簽了名,並送了我另幾本簽了名的他的作品。金老師人很謙和,並且很 OPEN MINDED ,無論是在紐大的講座時,他坐在下麵閉目細聽別人的發言(對他作品的品論),還是在自己的辦公室抽空見我這個陌生的讀者而已。我帶了我在美國長大的外甥女一起,他非常認真的詢問她在美國對於東方文學的研究(她是學東亞文學的),以及年輕一代的流行文化。連《繁花》最初都是在網上邊寫邊聽讀者反饋創作出來的,這在他的年齡用這種非常與時俱進的方式創作是不容易的,或者說不普遍的。如果沒有一種開放的胸懷和眼光,大約做不到吧?

金老師在他自己的書裏都有自繪的封麵、自畫像和插畫。“在電腦時代,這些手工元素是很少見的吧,我們曾經的小說都是手畫封麵、版畫插圖,聯係非常緊密。” 他並沒有學畫的經曆,但這兩年對此非常著迷。最近他越畫越多了,在他的朋友圈裏經常發布他的畫作進展。我非常喜歡。經得他的同意,我在此貼一些和大家分享,也是以此能在我的博客裏保留住他的畫。

《1/2》 絲網版畫4種:

原哥倫比亞海軍俱樂部

今年三月份波音飛機737 MAX8停飛,金老師畫了這些畫,在朋友圈發了說到:“波音飛機,按下圖造飛機好不?”很幽默:

下麵這個係列是“巨鹿路自動步道”從草稿到完成,金老師自己都說“沒完沒了”,因為記錄了每一步:

放大細部“

放大細部:

放大細部:

從三月中打草稿到五月中改名“雪景”完成:

上海十六鋪某樓1972(已拆)

太原歌樓1995

某片外景2004

上海隆昌公寓2018

合集

《粉色》絲網版畫:

三隻海豹:

最後成品:

金老師喜歡馬,因為養過馬,喜歡畫馬,他引用叔本華:一般說來,一個人的記憶與他的智力一樣是不完滿的。

《桃花》色稿 - 丙烯/水彩

完稿:

金老師在微信裏說:“畫中不少形象出自《山海經》,西漢織物殘片及古墓,中世紀壁畫。桃花,即是我們打開微信”生日快樂“,紛紛揚揚落下的那種效果,使現場變得更真實,生動。我和讀者都喜歡這種”水果糖“色係......" 我加評論:柔和,舒緩,中性,很sophisticated (精致?)的色彩。

另外一些我也喜歡的散畫:

這些隻是金老師最近半年在朋友圈裏發的畫作,以前還有很多。期望著以後能看到他的畫冊。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