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土耳其風情(二) - 洞穴人家,淳樸民風

(2014-06-14 14:15:32) 下一個


告別康尼亞,我們來到慕名已久的卡帕多恰(Cappadocia)。卡帕多恰以她獨特的,童話世界般的地貌,吸引著來自全世界各地的遊客。在這裏我們生平第一次乘坐熱氣球,飽覽了卡帕多恰的美麗清晨。




卡帕多恰的地層來自於多次火山爆發的火山灰。不同的火山,不同的時期的火山灰,硬度也不同,層層堆積。淺色的比較柔軟,深色的比較堅硬。火山活動停息以後,河流,風雨等自然力漸漸地切割這片地區。由於不同質地的火山灰抗風化能力的不同,形成了現在的“神仙煙囪”(fairy chimneys)似的地貌。
 




卡帕多恰人在幾千年前就發現了火山灰地層的一個獨特性質:挖的時候很軟,不需要什麽特別堅硬的工具,可是一見空氣就開始硬化。於是就在這些神仙煙囪上開出大大小小的洞穴,以此為家。(咱們中國陝北黃土高原的黃土,是不是也有這種性質,不得而知。)後來有些基督教會,為了逃避迫害,也在此開出洞穴教堂。雖然現在洞穴教堂已經廢棄,洞穴人家卻一直延續至今。土耳其政府似乎很重視保存原生態:洞穴隻能世代相傳,不能轉賣給他人,也不能擅自改建。每隔半年,就有人來檢查。

我們旅遊團的一個Hidden Treasure項目,就是到一家洞穴人家去做客。

這家人家在這個半山腰的一組洞穴裏已經居住了兩百多年了。現在一家五口:爸爸,媽媽,兩個上高中的姐姐和一個上小學的小弟弟。


在門口要先脫鞋。進門是廚房。牆上挖個洞,裝上玻璃門,就是櫃櫥了。穿過廚房和一條走廊,就是主洞。





洞頂不高,人高馬大的歐洲人進去,是抬不起頭的。地麵坑窪不平,但全部覆蓋著地毯,軟軟的。坐下以後發現,這不平的地麵倒有一個好處:你總能找到一個適合你屁股弧度的位置。沒有床,隻有一些類似簡易沙發和坐墊一類的東西,可坐,可靠,也可躺。



家裏有電燈,煤氣爐,冰箱,電視機和縫紉機,牆上有窗。牆角高處有一節煙囪通到外麵,可想而知冬天是燒火爐取暖的。感覺有點像我們八十年代初的物質水平。




屋子一角,有一個織地毯的架子。一塊地毯,好像剛剛開工。土耳其的農家傳統,女孩從十二三歲開始,就要織地毯,準備自己的嫁妝。尤其是這種洞穴人家,地毯更是必不可少的。


按照土耳其人的風俗,進門之後,大家都席地而坐。小兒子拿來一瓶檸檬香水(lemon-cologne),給每個客人手上倒一些。頓時感覺神清氣爽,滿室生香。接下來,兩個女兒,分別給客人敬上一杯土耳其紅茶
- 精致的瓷托盤,小巧的玻璃杯,似乎是喝土耳其茶的必備。




洞穴人家的生活,雖然並不奢華,卻顯得那麽溫馨,純樸。可這樣的民風,到底還能保持多久呢?隨著電視機的侵入,和旅遊業的發達,外麵世界的精彩,這個文文靜靜的少年能抵抗得了嗎?


說實話,我們去土耳其旅遊的初衷,完全是為了觀光 — 棉花堡,神仙煙囪,古羅馬遺跡,還有伊斯坦布的清真寺。知道土耳其人95%以上信奉伊斯蘭教,而我們對伊斯蘭教所知甚少,所以對與土耳其人的交流並沒有抱很高的期望。但是所到之處,土耳其人對外國遊客的熱情,真令我們有受寵若驚之感。
 
在棉花堡溫泉旅館停留時,傍晚飯後無事,到小鎮裏去逛街,恰巧趕上穆斯林晚禱剛剛結束。我們好奇,從清真寺的窗外向裏張望。寺裏的阿訇就請我們進去參觀,用不太熟練的英語回答我們的問題,有禱告完尚未離開的老者,也加入聊天,很是熱情。


從他們那裏知道,這個清真寺是最近新建成的,耗資一百萬土耳其裏拉,主要來自從伊斯蘭世界來棉花堡的遊客的捐贈。我們曾注意到,清真寺可以有一個或多個尖塔,於是請教其間的奧妙。阿訇解釋說,如果清真寺的資金完全來自本地教眾,就是一個尖塔,如果有外部團體的資助,就是兩個尖塔。四個以上尖塔的就是皇室的了。一個穆斯林,一天要禱告五次,時間每天不同,與日出日落時間有關,要專門計算。牆上一個電子禱告時間表,還可以下載手機軟件。



應我們的要求,還特地給我們唱了一段招呼人們祈禱的“歌”。可這種“歌”現在基本都不自己唱了,放錄音就好了。
 
在大篷車驛站參觀的時候,注意到一個紅衣女郎,拿著一個愛拍的,在一邊獨自徘徊。



等我們團隊自由活動的時候,她主動過來和我們打招呼,拿著愛拍的比比劃劃,猜她的意思是要和我們一起照個相,可是彼此語言不同,不知背後是否暗藏什麽玄機,就給她回絕了。出來以後問導遊,又把她反複說的一個詞(現在都忘了)學說給導遊,才知道她確實隻是想和我們合個影(可能是為了向她的同學或朋友們展示),別無他意。回想起她失望的眼神,真覺得有點內疚- 倒是我們小人之心了。

在卡帕多恰一個小鎮上散步,一個小姑娘忽然從街邊小餐館裏跳出來,和我們用日語打招呼。我們忙說,我們不懂日語,講英語好嗎?小姑娘靦腆地衝我們笑。她姐姐出來“解圍”,說,“My English is so-so”。於是停下來和她們聊天:她們英語加手指頭告訴我們,姐姐十四歲,妹妹九歲,在學校裏有外語課,能聽,可不太會說。可惜我們已是酒足飯飽,不能給她們添什麽生意了。


參觀安卡拉阿那托利亞文明博物館的時候,一群高中生圍上來,一來練英語,二來了解世界。問我們為什麽要來土耳其旅遊,喜歡什麽音樂,還問我們學英語應該怎麽學(感覺他們更願意和我們亞洲人攀談)。據他們說,西方的流行歌曲他們能聽到,可是影視節目就不大能接觸到了。一個姑娘指著大廳裏懸掛的Ataturk(土耳其“國父”,走向共和的領導人,第一任總統,大概相當於我們的孫中山吧)的畫像,問我們知不知道他是誰。其實我們的導遊在講到土耳其近現代史時經常提到Ataturk,我們之前又剛剛參觀了他的紀念堂,再加上一路所到之地,常能見到他的塑像,自然沒被她難倒。看來他們的個人崇拜還是比較厲害的。幸好他們崇拜的不是當今領導,而Ataturk去世時隻有57歲,還沒有被絕對權利完全腐蝕,他的世俗政府(Secular Government, as apposed to Religious Government)的方略還是順應時事的。看到他們陽光帥氣的笑臉,對知識的饑渴,猛然間回想起三十多年前,我們國門剛開的時候。。。可惜我們是團隊行動,沒時間和他們深談。分手時和他們合影留念,衷心祝福他們能有一個美好的未來!


我們的導遊說,土耳其人戀家,不喜歡遠遊。土耳其人“家”的概念,還包括左鄰右舍。買房的時候,不光要看房子,還要拜訪周圍的人家,真所謂“擇鄰而居”。她的母親,就因為舍不得鄰居,拒絕搬來和她同住。一家有難,周圍的鄰居都出力相幫,所以據說基本沒有無家可歸的人群。
 
土耳其人十分好客。我們團友的一個經曆,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一天中午,我們的巴士在公路邊的一個加油站+服務中心打尖休息。這位印度來的團友,連著吃了幾天土耳其飯以後,忽然想吃三明治了。可餐廳裏又沒有。他就轉到商店裏去找。商店裏也隻有些糖果糕點之類。他詢問店員的時候,被一個來買東西的顧客聽到了。他就領著我們的團友到他家(加油站旁邊的一個小村子),給他做了一個三明治。我們的團友要給他錢,他說,“待客是不能收錢的”。
 
不光年輕人,連老人都喜歡和陌生人打招呼。盡管我們一句都聽不懂,好像也不妨礙交流感情。這是我們在一個渡輪上遇到的一家。



這次土耳其之行,感受最深的,不是曆史古跡,不是宏偉的大清真寺,也不是美麗的自然風光,而是土耳其人的淳樸好客的民風。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降魔 回複 悄悄話 視頻: 比爾·華納博士《我們因何而恐懼: 一個一千四百年的秘密》

http://v.youku.com/v_show/id_XNjM0NDk1OTI0.html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