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竹雨鬆風 - 南美三國十五日 之四 - 蒙特維地亞掠影

(2011-01-16 12:55:53) 下一個

 


因為四月份希臘地中海遊時的風浪,我到現在還心有餘悸。要不是LG先斬後奏,定了這南美Cruise,我是決計不想再坐海船的。昨晚九點整,雲淡號(Veendam)從不宜諾斯愛麗絲準時起航。一夜風平浪靜,月明星稀。清早五點到達烏拉圭首都蒙特維地亞的時候,已經是陽光燦爛。算是吃了顆定心丸。


看了昨天晚上發下來的遊船簡報,這蒙特維地亞老城也就巴掌大塊地兒,橫豎就這麽幾條街。決定脫離大部隊,自己單獨行動。


下了船,碼頭上早就排滿了接Excursion的大巴。我們既然是散兵,就直接往碼頭的出口走。還沒搞清東南西北呢,就被前邊幾輛小巴旁的美女給截住了。原來是城裏一家皮貨店來拉客的,說是免費拉到在市中心的店裏,看看就成。在北美那麽多年,早知道世上沒有免費的午餐,昨天又險些被人暗算,生拍再遭了賊人的道兒。可這會兒LG好像是得了健忘症,跟在同船幾個講西班牙語的遊客後麵也上了車。美女的魅力您還真不能不服。我心想,出門在外,倆人總不能走散了吧。硬著頭皮上吧。再說他一個司機,大概也不能把我們六七個人怎麽樣。


小巴在海濱大道上開了大約十來分鍾,就在市中心的獨立廣場停下來了。


#1 海濱大道



#2 對麵的Trinity Church,好像有點兒簡裝版巴特農神廟的味道。



這家皮貨店還真是就在廣場的東南角。早就聽說南美以皮貨著稱,進去看看倒也無妨。漫不經心地在店裏掃了一圈兒。自認為還有幾分審美能力,可還真沒看見一件入眼的東西。感覺這裏皮貨的款式跟當下歐美的流行趨勢還是有些差距的。老板娘大概看出了我的心思,變戲法兒似的從架子上抽出一件輕巧的小羊羔皮上裝,肯定地說,這件準適合你。對著鏡子一看,確實不俗,就像給我量身定做的似的。老板娘果然好眼力!這種質地的皮貨平生還是第一次看到:這上裝是由幾十塊不足月的的小羊羔皮拚成;輕柔如紗,手感極佳,摸上去就像是天鵝絨。好貨色,這是沒錯。價錢也還出得起。活到這年紀,自知所剩的也就是這副好衣架了。可隨著歲月的流逝,物欲已漸淡,年輕時曾有的虛榮心也早已蕩然無存。想想那些被人宰割的小羊羔兒,實在是於心不忍。道過謝,老板娘很客氣地對我們說,晚上開船之前,如果改變心意,隨時歡迎你回來。


從店裏出來,有一種輕鬆愉快的感覺。回想起2008年我們在威尼斯,被旅遊團帶去參觀一家玻璃作坊直銷店,一進門就被幾個黑衣彪形大漢把住各路出口。感覺不像是客,倒像是甕中之鱉。相形之下,這裏的商家要文明得多。



在獨立廣場上,聳立著一座巨大的騎士銅像,威武英俊。這就是被稱為烏拉圭獨立之父的阿爾提珈斯(José Gervasio Artigas)。他領導了1811-1814年反對西班牙的獨立戰爭。


#3 阿爾提珈斯銅像




再轉到銅像背後,見有向地下沿深的台階。一個身穿迷彩服的軍人正在卸掉通往地下台階的鐵鏈。看來我們是今天第一對參觀這個地宮的客人。順台階下到一個空曠而幽暗四方大廳。一束黃光從天花板正中射向下麵的玻璃框,裏邊是裝著阿爾提珈斯遺骨的容器。玻璃框兩側各站著一名士兵,為英雄守靈。乍看像是兩個聖誕節的玩具兵,走近看才知道是真人。想起昨天在阿根廷的國家大教堂裏看到他們的民族英雄聖馬丁的墓,因為是在大教堂內的小堂中,雖然門口也有士兵把守,但沒有這個地下靈堂陰暗肅穆。看來拉丁人的墓也不都建在地麵上。


#4 阿爾提珈斯陵



從地宮出來,廣場西側的一座拱門引起了我們的注意:麵向廣場的一麵很新,可背麵卻藏著一個舊拱門。原來這是蒙特維地亞老城門的遺跡。新舊渾然一體,相得益彰。這種以新護舊的方式,國人是否可以借鑒呢?


#5 老城門新臉



#6 老城門舊臉



過了拱門就是老城步行街。兩側是商家,路中央是攤販。畢竟是小國之都,和不宜諾斯愛麗絲那樣的國際大都會不是一個檔次。


在第一個攤位就看到有賣馬太茶罐並帶茶葉的。女攤主很耐心地給我們解釋怎麽泡茶,怎麽清洗。語言不通好像也沒妨礙我們交流。想先找個茶館嚐嚐味兒再決定,可一路也沒看見有這種買賣,不知為什麽。離開蒙特維地亞時還有些後悔沒買。可後來到智利,發現他們的海關極嚴,嚴禁攜帶任何農產品入境。看來沒買還是對了,要不然準給沒收了。


#7 步行街,賣馬太茶罐的攤



#8 土著的工藝品



烏拉圭是南美洲僅次於蘇裏南的第二小國,88%是歐洲人後裔。老城裏到處可見各種歐洲風格的建築。


#9 大都會天主堂



#10 天主堂內部



#11



#12



#13



#14 國家銀行



#15 San Francisco Church



#16 拴馬樁



#17



#18 角樓



#19 家道中落?



現代建築好像不多。偶爾一座,也給人一種鶴立雞群的感覺。


#20



不少建築年久失修,維修工程隨處可見。


#21



路過一處建築工地,正趕上工間休息。兩個工人看見LG拿著相機瞄他們,就主動跑過來給我們做Pose


#22 Cheers!



總的感覺,這裏的人都比較友善。我們在老城的小巷子裏穿行,迎麵碰到一位老先生。主動和我們用英文打招呼。得知我們是從美國來的遊船客,馬上興奮起來,說到紐約,時代廣場,眼裏充滿了憧憬。不知道老人有沒有去過美國,可從他的話裏聽得出來,他覺得我們從那麽好的大都市跑的這窮鄉僻壤來玩,有點兒不可理喻。臨了還問我們晚上幾點開船,好像上了我們的船就能去美國似的。真是應了那句話,旅遊就是從自己活膩了的地方到別人活膩了的地方去。


港口旁有一個小小的曆史公園,有蒙特維地亞早期的遺跡。裏邊還立了一座彩繪瓷磚的達爾文紀念牌,標示著達爾文乘坐小獵犬號航行時在這裏停留時記錄下的各種動植物。LG在學生時代學的就是進化生物學,對達爾文十分崇敬。小獵犬號航行對達爾文創立進化理論,可謂至關重要。我們這次的南美遊輪遊,大致上是循著當年小獵犬號的路線。能在這裏無意間碰到這塊達爾文紀念牌,對LG來講,有著特殊的象征意義。


#23



在蒙特維地亞港見到一座搬運工人的雕塑。這樣以下層勞苦大眾為題材的作品在我們的旅行經曆裏並不多見。


#24



港口的進門處,有一個用各種語言寫著“歡迎”字樣的大齒輪,叫人覺得很親切,有種賓至如歸的感覺。


#25



明天,我們就要追尋達爾文的足跡,去探訪南美大自然的寶藏了。心裏充滿了期盼。。。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