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鬆風琴韻: 柳暗花明希臘逰 之 拾遺(完)

(2010-07-08 19:08:31) 下一個

                寫了七八個主題,手裏還剩下一些雜片,腦子裏還有一些雜感,不足以各自獨立成章,攏在一起,算是我們希臘遊記的結尾吧。 

每到一個新的地方旅遊,總能發現一些新鮮事兒。一些小事兒,可能不值得長篇大論,但就是這些小事兒,構成一個國家,一個地方的特色,使她有別於世界任何其它的地方。 

奇怪的樹,奇怪的修剪法

            在希臘看到一種樹,樹幹筆直,有稀疏兒整潔的橫枝,橫枝的頂端生一叢細葉。乍看以為是北美常見的偽裝成樹的移動電話信號塔。仔細看卻是真樹。不知叫什麽名字。


                還見過一種行道樹,在一人多高的地方分枝。入冬時把所有的枝杈都齊根剪斷,隻剩一根禿禿的樹幹。開春會有新的枝葉從禿幹的頂端生出來。到了夏天,可能枝葉茂盛,很好看,可是冬春兩季卻奇醜無比。



科林斯運河,Rio-Antirio Bridge

            希臘本土的南端叫佩羅頗尼斯(Peloponnese),原是一個半島,由僅僅六公裏寬的科林斯地峽與大陸相連。



                地峽的東邊是通向愛琴海的Saronikos灣,西邊是科林斯灣。科林斯灣的西端通向Ionian海。從公元前七世紀開始,就有人想打通克林斯地峽,把科林斯灣和Saronikos灣聯通。公元54-68年在位的羅馬皇帝Nero為科林斯運河挖了第一鍬土。Nero死後,工程就沒再繼續。直到十九世紀末的1893年,科林斯運河才完工通船。從破土動工到最後通航,前後一千八百五十年。 

                科林斯運河長6.3公裏,寬21米,水深8米。兩岸壁立,最高達52米。看上去十分壯觀,可惜用處不大:太窄,水也太淺,隻能通小型客貨輪。



                就在我們去希臘的前兩個星期,澳大利亞愣小子Robbie Maddison在這兒玩了一回飛越天塹(http://www.dirtrider.com/features/web_exclusive/141_1004_red_bull_robbie_maddison_corinth_canal_jump_greece/index.html)

            人真是不容易滿足的:有地峽的地方要開運河,由海峽的地方就要搭橋。總之要橫豎都通。科林斯灣的西端,是個狹口。南岸佩羅頗尼斯一側叫Rio,北岸希臘本土一側叫Antirio。最近在這兒修了一座四橋墩懸掛式大橋,趕在2004年完工。雅典奧運會的聖火傳遞,就是通過這座橋傳到希臘本土的。



希臘故都—Nafplio

                這是十九世紀希臘獨立後的第一個首都。我們對希臘的近代曆史幾乎一無所知。隻覺得這是一個風景秀麗的海濱小城市。





                這個珠寶店的招牌,是一串巨大的串珠(Worry Beads)。這玩意兒在希臘很流行,常可見到路邊聊天的中老年人手裏把玩這東西,就像咱中國北方老頭手裏玩的鐵核桃。導遊說這不是宗教人士用的數珠,而是用來放鬆身心的。

               

山中小鎮奧林匹亞

                小鎮奧林匹亞坐落在叢山之中。我們的旅館在鎮外山坡上。這是旅館門前的Decoration。



傍晚到達後,趁著晚飯前的空隙,到鎮上轉了一圈。路過一個小小的墓地。在夕陽下,墓地顯得十分的平和。



小鎮隻有兩三條街,街邊都是旅館,餐廳和精品店。吃的是奧林匹亞的古跡。四月下旬旅遊旺季還沒開始,鎮上靜悄悄的。生意淡,店主們有閑臨門而坐。一雙雙期待光顧的眼睛,不停地掃射我們這寥寥無幾的遊客。想光看不買,還真需要點兒勇氣。



喜歡這個騎毛驢的麵點師。隻可惜這是個廣告招牌。





山裏真靜。夜裏可以聽到遠遠近近的雞鳴犬吠。天沒亮,就被山林中的鳥鳴吵醒了。憑欄望去,小鎮奧林匹亞還在晨光熹微中酣睡。



多瑙河之波

                希臘逰的第一天,在雅典逛街,忽然有手風琴聲悠悠飄來,演奏的是羅馬尼亞的名曲《多瑙河之波》。但凡在大陸經曆過文革的同學可能都知道這首曲子。文革後上大學,讀研,出國打拚,多年沒聽到這支曲子了!循聲望去,原來是一個小叫花,坐在一個門洞裏拉手風琴。拉得不好,隻是反複地拉前幾句,左手打著簡單的伴奏。可我還是在那兒發了半天呆。 

                第二天去奧林匹亞,中途在希臘故都Nafplio小停。在街上閑逛。猛然又聽到《多瑙河之波》。又是一個小叫花,坐在路邊的一個門洞裏拉手風琴。這孩子連伴奏都省了,右手按著單音,也是前幾句,反複拉。 

                這可有點兒奇了:難道是有什麽慈善機構幫助這些小叫花?或者是現代丐幫? 

威尼斯港

            在科林斯灣北岸,離Antirio不遠,有一個小鎮,叫威尼斯港。是當年威尼斯統治地中海時期的遺惠。



Galaxidi

                也在科林斯灣北岸,靠近Delphi,有一小鎮,叫Galaxidi,依山傍水,風景清幽。




                瞧這群鴨子,幸福得讓人嫉妒。這樣的“水上豪宅”還是第一次見到。他們對投食的遊客都不屑一顧,大概是養尊處優慣了。


Delphi

                山腰上的小鎮Delphi因阿波羅的神廟而出名。這個鎮子原先就坐在神廟遺址上,為了考古發掘,整個鎮子搬遷到遺址的旁邊。



                在歐洲跑過幾個國家,教堂也看了不少。感覺希臘東正教的教堂比較小巧玲瓏,拉近了人跟神的距離,而不像天主教堂,給人神聖不可侵犯的感覺。



溫泉關

            Delphi往北不到一百公裏,是Lamia。這附近是西方古代戰爭史上有名的溫泉關。公元前480年,波斯入侵希臘。希臘城邦的聯軍試圖在這隻有一百米寬的溫泉關阻止波斯軍。由於內奸出賣,波斯軍得以繞小道迂回到希臘聯軍的後方。為掩護其他城邦軍隊的撤退,斯巴達國王Leonidas帶領三百斯巴達勇士堅守隘口,戰至全軍覆沒。近兩年有一部描寫溫泉關戰役的電影,叫《300(斯巴達300勇士)。這裏現在有斯巴達國王Leonidas的紀念碑。



吉普賽人營地

            從小就知道吉普賽人,是通過像小說《卡門》(還有同名歌劇),歌劇《遊吟詩人》,雨果的《巴黎聖母院》,電影《葉塞尼亞》,小提琴曲《流浪者之歌》等等,所以心裏對他們有一種浪漫的情結。這次旅行,居然路過了一處吉普賽人的營地。真是百聞不如一見。這一見叫吉普賽人在我心中的位置一落千丈。我們的司機和導遊大概不想讓我們看到這些吉普賽人,所以車開得很快,平時口若懸河的導遊也裝作打瞌睡。聽到我哢嚓哢嚓照相,才很不情願地告訴我,那是吉普賽人的營地。緊接著就說希臘政府怎麽對吉普賽人好,看病不要錢,等等等等。總之他們活成這樣是他們自己的選擇。



希臘(和歐洲)人的節能意識

                幾次歐洲旅逰,發現歐洲人節約能源的意識要比美國強。試舉幾例: 

  • 旅館的抽水馬桶大多有兩檔,衝水時根據需要選用。

  • 旅館房間的開門卡同時也是房間電源的總開關。進門後要把卡插進一個裝置,房間裏的電器才工作。

  • 有些旅館房間的門窗裝有傳感器。如果門窗是打開的,空調係統就會停止工作。

    在希臘常見住家房頂上裝有太陽能熱水器,也算是一景吧。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