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至簡

追求真道,享受投資。個人觀點,不構成投資建議。
正文

迪拜的事隻有600億,但是。。。。。

(2009-11-27 18:00:24) 下一個

迪拜的事隻有600億,但是,一段時間以來,股市無量空漲,金融板塊疲弱,謹慎為上啊。

有篇報道稱,GS看空且做空。GS前段時間準確地下調GDP增幅。文章並不全麵,僅供參考。附後,日後檢驗。




“11 月 13 日,高盛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提交了一份第三季度 ( 截至 9 月 30 日 ) 資產管理報告。此報告是金融危機之後要求上報的。根據要求,所有的資產管理者都要把所持的最大的空頭和多頭持倉披露其中,類似於大額持倉披露。

  根據這份報告,高盛淨空頭倉位排列在前十名的股票及市值分別為:納斯達克追蹤股 5.5 億美元,富國銀行 2.89 億美元,萬事達卡 2.66 億美元,歐元 ETF 2.16 億美元, PNC 金融公司 2.02 億美元, Agnico Eagle 黃金 (1190.50,3.50,0.29%) 采掘公司 1.63 億美元, AIG 1520 億美元,巴西指數 0.59 億美元,加拿大巴裏克黃金公司 0.37 億美元,埃克森美孚集團 0.29 億美元。

  從其空頭持倉的情況來看,高盛實際上並沒有認為金融危機已經結束。美國股市年初以來的上漲是由金融公司帶動的,而高盛目前還在做空 4 家金融公司,這顯示出高盛對金融市場的情況存在擔憂。

  另外,高盛做空歐元,做空兩家黃金采掘公司,這顯示出高盛並不看好歐元和黃金,也暗示出高盛正投注美元反彈。也許他們在預期著,由美元反彈所導致的另一波金融市場崩潰就在不遠處。

  高盛在市場有“空頭司令”的稱號。而在金融危機之前,對次貸相關金融產品的果斷清倉,讓高盛免於受到危機的直接衝擊。 2008 年初,高盛曾公布報告稱全年美國將陷入衰退,並準確預測美聯儲將會降息拯救經濟。

  近兩年的時間快過去了,在各國政府的刺激政策之下,“複蘇”成為當前市場的主流觀點。這時我們又一次聽到高盛悲觀的呼喊聲,不知道未來會是怎樣。

  高盛在近期的報告中指出,“經濟的增長率可能會低於最近的官方數據”,並說“房屋市場再度走軟”,還說“ V 形反轉依然不可能”。

  以下三個方麵是高盛的看空觀點。

  第一,小型企業會拖累經濟增長

  美聯儲 10 月份公布的一項調查顯示,盡管獲得了美國政府的援助,但美國金融公司在第三季度繼續收緊美國家庭和企業的貸款標準。這意味著銀行惜貸,而企業和家庭依然難以獲得信貸。而高盛則稱,因信貸獲得能力的差異,小型企業並不會如大企業那樣充滿複蘇活力。雖然小型企業 10 月份的樂觀指數升至 89.1 ,但仍低於長期均值。同時,小型企業異常糟糕的表現,並沒有完全體現在 GDP 的初步數據中,這也代表其會拖累 GDP 的增長,使得 GDP 最終的修正數據很可能比當前公布值低。

  第二,房地產市場再次出現下滑

  新近公布的 10 月份新屋開工數據打擊了市場情緒,新屋開工下跌 10.6% ,著實讓前幾個月的增長所帶來的積極信號灰飛煙滅。高盛對於房地產市場並不看好,高盛認為,雖然成屋成交量大幅上升,但按揭貸款申請顯著下降,這意味著未來幾個月銷售量的好勢頭將出現逆轉;房產市場過剩的供應仍在加劇,信貸質量繼續惡化。同時,新屋銷售和開工數一直低於預期,數據的改善已經停滯。房價指數的分化愈發明顯,自住房空置率和出租房空置率仍在上升,供應過剩的狀況仍在加劇。

  第三,刺激政策結束後,終端需求仍製約經濟

  美國經濟的好轉與美國政府大規模的刺激政策分不開,另外,庫存周期對經濟增長也有一定的推動作用。然而,隨著美國刺激政策的結束,能夠替代刺激措施成為帶動經濟增長的因素有哪些是美國未來經濟所麵臨的核心問題?

  高盛認為,當前財政刺激措施對增長的提振作用達到了頂峰,一季度美聯儲購買的資產正在減少,而且到 2010 年中庫存的拉動作用將減弱。 2010 年終端需求的最大潛在來源是消費開支、商業設備投資和出口。但是,目前為止以上因素看起來都呈令人失望的“ L ”形走勢。信貸可獲得性的正常化、保持寬鬆的金融環境和解決經濟的結構性難題很可能是導致終端需求強勁增長的重要因素,而這些因素在短期內卻難以得到有效解決。 ”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