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愛太陽的人

空閑時記下一些事,與大家分享,快樂生活. 也許會有些評論以抒己見或創作供以後回味.
個人資料
正文

九月同題 (詩詞評講)

(2011-10-25 19:04:34) 下一個

九月同題 來源: 賈學者2011-10-25 02:20:23

   [九月同題] 上大學  
   by 東籬
 

   一、上大學(上世紀八十年代)
   一別高堂後,孤光照獨行。
   劍門臨壁掛,秦嶺向天傾。
   夢似星河遠,心如石鏡明。
   慕鷹飛萬裏,雲處任縱橫。

   二、犬子上大學 (2011)
   四載渾忙碌,今朝欲遠行。
   衣囊媽打理,學費咋交清?
   走後巢空半,門前月照明。
   秋風吹桂葉,細語似叮嚀。

 

東籬的這兩首詩很耐讀。前一首寫自己年少時光,意氣風發,辭別父母。後一首寫兒子離家上學,自己作為父母,角色轉換了,風格也完全不同,相形之下,對比很強烈。
從文字的角度看,第一首淩厲強勁,突出表現了年輕人的雄心壯誌和獨身遠行的豪邁。劍門臨壁掛,秦嶺向天傾。夢似星河遠,心如石鏡明。對仗的韻律感很強,華麗,讀來鏗鏘有力,非常耐品。作者經過劍門關,秦嶺,一路向理想邁進。 第二首,作者麵對離家求學的兒子,可以說是千叮嚀,萬囑咐,百分百的中國式父母。這首的文字純樸,蒼勁。不求對仗最工,求情意深切。衣囊媽打理,學費咋交清,走後巢空半,門前月照明。不求文字亮麗,求的是一個返樸歸真。這首詩實在是寫得很動情,讀來很感人。
稍有疑問的是孤光照獨行,也許用星光,或者孤星, 孤燈,比較好理解。如果是考慮後麵的夢似星河遠,那改成"夢似天河遠“,大約也行。

   九月同題.七律上學   
   by StewartPlatform 

   昨日膝前才學步
   忽然眼底立亭亭
   漸從百卷識三味
   敢向時賢論五經
   數載慣知窗下冷
   一朝不負鬢邊青
   娉婷擺手登車去
   九月菊花香滿庭


 

命題做詩,標題就沒啥好講究的。
首聯:昨日膝前才學步,忽然眼底立亭亭。
指歲月轉瞬即逝,女兒從蹣跚學步,轉眼就長成亭亭玉立的少女啦。首聯統攬全篇,從布局上看,是很恰當的。不足之處在於,用語不夠精煉。參照杜甫詩“昔別君未婚,兒女忽成行”,字數更少,但包含的內容意境卻更豐富。一個“忽”字,等同於“忽然眼底”四字。所以在煉字這方麵,也許還可以再下點功夫。
頜聯:漸從百卷識三味,敢向時賢論五經
講述女兒聰明好學,並從書本知識中品味人生,而且初生牛犢不怕虎,敢和大人爭論問題。想起了李白:“五歲誦六甲,十歲觀百家”,此聯承接首聯,女兒的形象逐漸具體清晰,對仗沒問題,不失為好聯。
頸聯:數載慣知窗下冷,一朝不負鬢邊青
此聯的意思,大抵數載寒窗苦讀,一朝金榜提名。初看對仗甚工,頗有氣勢。上一聯是好學,下一聯便是苦讀之後,終於考上名校了。但除了讀書,有沒有別的什麽表現呢?比如音樂,體育等興趣愛好。另外,“不負鬢邊青”也令人費解。此處如果用不負父母心的意思則容易理解,但顯然“鬢邊青”不是指父母,而是指女兒自己,猜想是從黃毛丫頭長成青春少女的意思。細讀之下,感覺內容太單一,意象也不太妥貼。
尾聯:娉婷擺手登車去,九月菊花香滿庭。
終於,我們等到了尾聯,如果結得好,畫龍點睛,則通篇生輝。我們來看看:
女兒以娉婷可愛的姿勢,揮手告別,登車上學去了。而九月的菊花香氣四溢,滿庭芬芳。
首聯用“亭亭”,尾聯用“娉婷”,首尾照應是可以的,但這裏“亭”與“婷”意思有差別麽?我看是一樣的,應該避免。舉個例子,用“嫣然”代替,如何?而“擺手登車去”,則描述太過具體,失去了想象的餘地。比照李白“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給人以無窮的意味和想象。假如寫成“揮手騎馬去”,則意味大失矣。
末聯之末句,九月,反映時間,是沒問題的。但此時,菊花開了麽?香滿庭了麽,我看未必。黃巢“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人家這個時節的把握是恰當的,因為那才是菊花開放的時候。而今人之九月開學,實乃農曆之八月也,前幾天不是才八月十五過中秋麽。這不是菊花盛開的時節,說“八月桂花香滿庭”還差不多。另外,菊花代表的是一種狂傲的形象,一種老氣橫秋的感覺,用來形容子女上大學,不太恰當。而前麵的“亭亭”玉立,“娉婷”可愛等,乃荷花的形象,而采用菊花作結,有點令人不適也。
此詩的好處,在於平實切題,對仗工整。而不足之處,在於語句欠簡練,意象欠準確,還缺少一些子女和父母的互動。
在此以孟郊詩作結,與作者共勉: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五律】上小學  
   by
愚訓 

   野徑通村小,青山繞堰塘。
   沿溪尋殼蟹,一路摘甜桑。
   課忘鍾聲遠,書荒日影長。
   爹媽龍子願,甩在水中央。

 

本詩語言流暢自然,有景,有敘,有議,親切真實地再現筆者讀小學時的情景。首聯“野徑通村小,青山繞堰塘”極其富有唐詩韻味(見太白句“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當然太白的場麵更大),“村小”是口語,但用在此極其親切自然。這兩句十個字描繪出鄉村小學所在地的美麗,為下聯埋下伏筆。

還是個孩子的筆者隻想親近如此好的大自然,無心讀書。於是他蹦蹦跳跳地“沿溪尋殼蟹,一路摘甜桑。”這是當今城市小學灌鴨式教學壓製下的小學生無法過上的好日子。那末這樣玩耍的結果是什麽呢?頸聯層層遞進(這是轉動起伏的最基本章法),道出“課忘鍾聲遠,書荒日影長”的客觀後果。此聯是全詩最好一聯,對仗工整而且脫口而出。

尾聯以議論結束,長歎幾聲“爹媽龍子願,甩在水中央。”不過依事實看,訓兄不負高堂重望,漂洋過海,也是留學精英一員,所以這句是幽默而已。

需要指出的是“媽”、“甩”皆是現代詞語,大膽適度地使用於近體詩可以為近體詩增加生命力,打上時代烙印(ZT醬油君語)。“忘”本可仄可平,這裏一定是仄。頷聯雖不夠工整,但卻很活潑。尾聯如果再推敲一下,可以更上一層樓。

   五律。工農兵  
   by
樂天陶陶 

   十年生浩劫,學府大門傾。
   擯棄真知理,宣揚叛逆聲。
   文明前路沒,愚昧暢然行。
   馬尾神功顯,仁人淚縱橫。

 

起句點明時間段,十年浩劫;次句承時間而聚焦學府,“傾”字定一篇基調,甚佳。

頷聯分說首句,描述“浩劫”;頸聯分說次句,細寫“傾”字。三四是為因,五六是為果。條理儼然。

七句用例子支持前述議論,末句感懷結束。

[個見]以工農兵另類上學為題,全詩格律工整,平順流暢。唯表述過於直白,不用景象,便少些回味。問題可能在首聯,起得太高太寬泛,後續二聯便吃力,HOLD不住,另外尾聯收結顯得倉促。

【下平八庚】韻

十年生浩劫,學府大門傾。 (仄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擯棄真知理,宣揚叛逆聲。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文明前路沒,愚昧暢然行。 (平平平仄仄 平仄仄平平)
馬尾神功顯,仁人淚縱橫。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兒行千裏母擔憂--上學
   by
我是東籬的粉絲 

   年少無牽掛, 辭家自遠行。
   天涯遊子路, 故苑母親心。
   問女食得慣? 憂兒語不明。
   隔洋勤電話, 密密再叮嚀。

 

全詩有二十一世紀新時代語言烙印,詩作口語化,但流暢自然而真情流露,語言純樸親切而娓娓道來。該詩應是押新韻,否則“得”(仄聲)就出韻了,而“心”無論如何沒押ing韻,需要進一步斟酌。比如換成“母親情”。

首聯敘述離家一些具體情況(時間、地點),交待了那時“年少無牽掛”時,離家遠走高飛。頷聯“天涯遊子路”以恢宏的留學大局麵對“故苑母親心”之細微心境。頸聯自然而然地順頷聯勢頭往前一推,接著以更為細致的情節鋪墊“故苑母親心”的細節:問寒問暖......一個慈祥媽媽躍然紙上。結句“隔洋勤電話, 密密再叮嚀。”和孟郊的“遊子吟”中那兩句“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可謂異曲同工。

第二聯對仗略欠工,俺推測“故苑”應是“故園”(故鄉)之意,因平仄關係改成“故苑”,但苑指養禽獸植林木的地方或指學術、文藝薈萃之處,難道此處指“學苑”之意?莫如直接用“學苑”(那末粉絲的媽媽就是園丁了?)則更為工整。當然,如果是故園之意,可否用“桑梓母親情”?古代常在家屋旁栽種桑樹和梓樹。又說家鄉的桑樹和梓樹是父母種的,要對它表示敬意。後人用“桑梓”比喻故鄉。

   五律。村學二 (九月同題)
   by 樂天陶陶

   晨讀書聲朗,偷光鑿壁牆。 

   暑閑幫稼穡,課後牧牛羊。 

   叔侄挨肩坐,鄰桌有舅娘。 

   稱呼添異趣,幾輩學同堂。 

 

 

 

詩評 1:這首五律非常生動,字裏行間彌漫著濃厚的鄉土氣息,讓人讀來亦笑亦歎。笑在作者表現出的生活場景,叔侄挨肩坐,鄰桌有舅娘。農村裏許多輩份不同的人,其實歲數差別不大,所以會叔侄同桌,在一個班裏學習。歎的是,農村娃從小就參加勞動,學習之餘,還要幫稼穡,牧牛羊,對於今天中國的許多小太陽,簡直是無法想象的事情。 

農村的孩子,雖然生活艱苦,依然勤奮努力,晨讀書聲朗,偷光鑿壁牆,所以很多傑出的人才,都是來自農村。一分耕耘,一分收獲,這也是作者自己人生的體驗吧,農村的孩子最終也成為社會的棟梁之材,可以說是作者的話外音。 

樂天陶陶的這首五律寫得應該說是相當不錯,相當成功。 

詩評 2: 在詩壇裏,陶陶被公認為是一個多產的詩友。她擅長近體詩詞,特別是她的情景詩總是對景致觀察細膩,體會入微,再升華為連貫流暢的意境用清麗的筆觸表現出來,使人讀來有身臨其境之感。東籬君這次倡導的【九月同題•上學】的詩會的確是給壇裏的詩歌創作別開一生麵,讓大家就一件通常適宜於紀實散文敘述的“實事”來發揮詩歌的想象創作力,這無疑也有一點挑戰的味道,因為此題很容易讓作者落入或生硬或平淡的陷阱,留下或“打油”或“流水”的痕跡,使詩詞裏“賦”之有餘 “比興”不足,從而失色。陶陶君這首《村學》就或多或少地受磕於此。此詩雖然選材翔實生動,但材料過於堆砌,每句必言一事,使有限的篇章顯得擁擠,便缺少了張力,而且連她本人也發現了材料多到意思重疊,但仍還是不惜犯合掌而舍不得砍去生動的材料。由於要填塞入這麽多的事情,所以結構上就失去了翻新的餘地,不得不來個大家“排排坐”,除了首頷兩聯還有些起承的感覺,頸尾兩聯卻失去了轉合的變化。一句話,這首詩陶陶君寫得有點太實在了,再虛一點就會更好。如還需要補充的話,那就是陶陶君在該詩中用了錯綜對,格式上用得是非常高超的。 

 

   開學了
   by
南風舊相識 

   稚心懵懂不曾開,小子欣然入學來;
   可樂常裝無點墨,詩書不讀有歪才
;
   考題五道完全錯,遊戲三關酷帥呆
;
   原是一棵崴脖樹,夜郎國裏怎生栽?

 

 

這首作者自謙打油戲題的七言把人物寫得活潑生動,一個小太陽的形象躍然紙上,栩栩如生。 

稚心懵懂不曾開,小子欣然入學來。 大約多數的學齡前兒童一開始都是高高興興走進校門的。很多做弟弟妹妹的,老早就盼著能走進教室,象哥哥姐姐那樣讀書。這裏的"小子欣然入學來",寫的大約就是這樣一個,不知道讀書苦的小朋友,興高采烈地上學了。這裏用的"不曾開"也許換成"未曾開"好一些。

可樂常裝無點墨,詩書不讀有歪才。有趣。大約少小不讀書的小朋友多數都有幾分歪才,長大以後憑借歪才成就一番事業的也不少。

考題五道完全錯,遊戲三關酷帥呆。這聯看著好象不大工整,其實完全和酷帥的對仗也挺不錯。"完"其實和"全"很接近,"酷"和"帥"也是這樣,"呆"對"錯"不大工整,不過這個"帥呆了",也是很潮的說法。和"考題五道完全錯"相形之下,小朋友的歪才就顯露出來了。

原是一棵崴脖樹,夜郎國裏怎生栽? 作者是在這裏謙虛。不過這個謙虛的有些疑問。從字麵講,夜郎國大約在雲貴一帶,真的崴脖樹在那裏成活成長應該沒有問題。這裏也許作者隱涵了一些內容,也許是諷刺某個國家是夜郎國?總之這裏有些意思,是話外的。也許有一天作者可以解釋一下。

   上(一則新聞有感)
   by
一書生 

   爽爽藍天淡淡風,
   鶯歌何處不相同.
  
長廊低矮嬋娟怒,
   寶馬躊躇茅舍窮.
  
離穴鳳雛猶擺譜,
   在家尊長怎培紅
  
可憐蘋果跌身價,
   隻值嬌娃一啐中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平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這首七律用上平一東韻,仄起首句押韻;按“一三五不論,二四六畢究”的說法,這是一首合格的七律,無硬傷。但是如果仔細讀一遍,平音字有
30個,仄音字有26個,可見拗得還是有點嚴重的。
我所說的拗,是指標準句型處當平寫仄和當仄寫平這兩種情況。近來討論拗救時,有些文獻隻是著重五言第三字和七言第五字,我必須澄清一下。
第三聯有拗有救,平仄相當故略過不提;其他有拗的地方是,當仄寫平四處:“何處”的“何”,”低矮“的“低”,“茅舍”的“茅”,“蘋果”的“蘋”;當平寫仄兩處:“可憐”的“可”,“跌身價”的“跌”。
以上是音律方麵的推敲。
就詩意詩情來說,這是一首出乎意料的九月同題,因為作者既沒有寫自己當年上大(小,中)學的往事,也沒有寫送孩子上學的心情,而是借一則有排演之嫌的父親送女兒上大學的視頻“新聞”針貶時人時事的。
作者以小學生模範作文選的金句開篇,以鶯歌代恬噪轉用辛辣的眼神和筆力巡視整個事件,娓娓道來,有憐有斥,有痛有思。
長廊寶馬,翻古成新;鳳雛尊長,雖淺猶深。尾聯含而不露地鞭韃了嬌生慣養的入學新生,也緩緩吐出了一腔無奈鬱悶之氣。
這是一篇觀點鮮明,技巧平實,拿捏得當的譏諷時事的近體詩歌。
 

   九月同題:七律——我的大學   
   by
: 王武 

   亂世投生少護嗬,寒窗十載品行磨 

   八八雲影辭鄉土,六四風沙罩北國 

   白日無心拾課本,夜闌有酒伴笙歌 

   仰頭大笑出門去,莫問人生值幾何 

 

 

王武的這首上大學大約壓的是新韻。透過這首七律,讀者可以感受到濃厚的時代的印記。應該說,這是一首很不錯的近體詩作品。 

亂世投生少護嗬,寒窗十載品行磨。參加這次活動的不少人都是這樣的生活背景。60後或者說70後,都是在艱苦的時代裏出生,成長起來的。這一代人不幸的是生在動蕩的時代,一個運動接著一個運動。幸運的是,教育係統沒有完全毀滅,所以大家還有機會接受教育。這一聯通過廖廖14字,講述了作者早年生活的時代背景。品行磨,也許有改進的餘地。 

八八雲影辭鄉土,六四風沙罩北國。這聯突出了那個時代最驚心動魄的曆史事件。作者88年出國留學,89年六四就如同狂風暴雨一般席卷了北方的京城。 

白日無心拾課本,夜闌有酒伴笙歌。經過六四之後的青年學者,總體上都有一種很強烈的失落感,所以"無心拾課本","有酒伴笙歌",實在是當時同時代人的共同的心情寫照。 

仰頭大笑出門去,莫問人生值幾何。作者自言,"仰頭大笑"是撿了李白的句子,大約是有些偷懶了。 

從全詩看,作者很成功地描繪了動蕩年代出生的一代人所經曆的成長,挫折,心路曆程,從文字上講,兩組對仗也很工整。很值得回味。從全詩看,收束有些略顯簡單化了。 

   九月同題:五律--上大學 
   by
鬆風閣主 

   揭榜奈何早, 開學恨太遲 

   門前焚舊稿, 校內遇新知 

   年少桃花夢, 青春流水癡 

   如煙飄不返, 對鏡歎青絲 

 

鬆風閣主這首五律寫的很精致,很有點兒意識流的風格。 

揭榜奈何早, 開學恨太遲。 高考完的學子們,大約都經曆了一個狂玩的過程。而一旦揭榜了,知道錄取學校,就又是另一番景象了。一方麵是沒玩夠就要準備開學了,所以"揭榜奈何早",另一方麵心急火燎的等待入學報道,所以"開學恨太遲",首聯描寫很形象。

門前焚舊稿, 校內遇新知。 準備上大學了,高考時候準備的各種材料也沒用了,一火焚之,也算是對高考煎熬的報複。校內遇新知,新生活開始了,很刺激,不管哪個國家,大學一年級新生的興奮勁大約都一樣。

年少桃花夢, 青春流水癡。青蔥歲月,鬆風閣主一定沒有一頭鑽進象牙塔,皓首窮經。桃花夢裏的青春,隨著流水一去不返,讓從那時候走過來的人不由的感歎。

如煙飄不返, 對鏡歎青絲。現實中的鬆風閣主,離開大學也該有二十多年了,對著鏡子感歎韶華易逝,歲月難留。應該是很容易理解了。

短短的四十字,鬆風閣主寫出了青春歲月的惝惘,對歲月流逝的感歎,是相當不錯的一首五律。 

   《放羊》
   by
 

   我讀書的那會,是個放羊的季節
   我牽著羊兒
   從牛棚走過 

   那個牛棚非常奇怪
   採不到傳說中美麗的鮮花
   卻看到牛人們在傳說中插花的地方
   把育花的園丁錯誤插上 

   我的羊圈失去了欄柵
   羊兒和我都放到了野外
   一棵小樹成了我要好的鄰桌
   幾隻蛐蟀是我打鬥的對手 

   晚風響起一片朗朗的書聲
   知了和青蛙都搶做我的伴讀
   在水光瀲瀲的田字格裏,我得不到五星
   可數禾苗下的北鬥
   而當我睡眼惺忪被馬尾草揉醒
   白雲的粉筆,已塗滿了半邊天書 

   我的課堂很大很大
   擋不住風雨,也遮不住陽光
   我的走讀恰好十載
   沒有四壁,哪找得到寒窗? 

   我讀書的那會,是個放羊的季節
   後來,放羊、放洋,就渡過了大洋
   如今我的羊圈沒了歸宿,放走了小羊
   我又獨自流浪 

   流浪,流浪
   我唱著歌兒,揚著鞭響
   我的鄰桌早已成材,而我則七拐八拐
   蹭進了老林漸漸成柴
   啊,哞-----啊,哞-----啊,
   我真的還在放羊

   我牽著我的結局,我已懶得回望……

天端是第一個寫自由詩參加活動的。這首放羊也寫的很不錯。 

整篇詩裏,"羊"占了很大一部分篇幅。這裏羊既是實寫,大約也是象征。放羊的季節,我牽著羊從牛棚走過,應該是寫實。和開心陶陶一樣,天端大約也是從農村裏走出來的。 

和開心陶陶的田園生活相比,天端接觸到的, 除了野外的小樹,蛐蟀,這些童年生活的記憶之外,還有些曆史的荒誕現象,比如說把育花的園丁趕進牛棚。不過不管怎樣,生活裏還是有很多亮麗的記憶, 

    晚風響起一片朗朗的書聲 

    知了和青蛙都搶做我的伴讀 

    。。。。。。 

    而當我睡眼惺忪被馬尾草揉醒 

    白雲的粉筆,已塗滿了半邊天書 

作者放羊放到了大洋的彼岸,很風趣,詼諧。 

    如今我的羊圈沒了歸宿,放走了小羊 

大約是用小羊象征子女長大,離開了家門,作者放羊放到後來,沒有羊可放了,隻好流浪。流浪還唱著歌兒,大約流浪也是很有趣的事情。再往後 

    我的鄰桌早已成材,而我則七拐八拐 

    蹭進了老林漸漸成柴 

    啊,哞-----啊,哞-----啊,我真的還在放羊 

    我牽著我的結局,我已懶得回望…… 

作者自嘲得很有趣。而"我牽著我的結局,我已懶得回望",也寫出了作者樂天知命的生活態度。 

從全篇看,這首自由詩的語言很風趣,作者成功地描寫了一個孩童眼裏看到的世界,寫出了田園生活的快樂和辛勞。應該說這是一首很不錯的自由詩。 

 

 

   [九月上學同題]
   by
zhaozijun 

   我入學的那會兒 

   是個金秋的季節 

   藍天上飄著白雲 

   白雲如浪,又像羊群 

 

   火車在太行山中穿行 

   吭哧、吭哧的 

   我看到對麵有個小夥 

   在聚精會神地讀著小說 

   我瞟了一眼 

   其實什麽都沒看見 

   後來火車就到站了 

 

   我下了火車 

   又坐上了來接新生的校車 

   校車上竟然也有那個小夥 

   你猜怎麽著 

   他後來又成了我的同桌 

   我問他,有一天 

   那天在火車上 

   你看的什麽小說 

   他詭秘的一笑,說 

   那不是小說 

   那是我心中的一首歌 

 

 

zhaozijun 的詩,很有些上個世紀九十年代的"民間寫作"的風格。 

民間寫作的概念是1990年代裏作為與知識分子寫作對抗的概念而提出來的,代表著一類與知識分子寫作創作實踐完全不同的詩歌寫作方法。 民間寫作的詩人們認為,寫作應該在口語化的基礎上發揮常用的不受任何規範約束的語言的、甚至是地方方言的優勢,描述直接的生活經驗和客觀的原生存在。對於民間寫作詩人們來說,民間寫作是口語化的寫作,是對現代詩歌中原有的那些理論體係結構的否定。(百度).

這首詩裏運用口語化的敘述來寫這一段旅程,很生動。 

    火車在太行山中穿行 

    吭哧、吭哧的 

    。。。。。。 

    我瞟了一眼 

    其實什麽都沒看見 

後來火車就到站了 

    你猜怎麽著 

    他後來又成了我的同桌 

這也是民間寫作這一流派的特點,用生動簡練的口語,描述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場景,發掘生活的意義,詩歌的意義。這首詩在文字上也有一些特色。比如說寫秋天的雲彩, 

    白雲如浪,又像羊群 

也有些隱喻的內涵。因為離家遠行的青年人,看到白雲如波浪和羊群,也是內心的一種感覺。詩的結尾,對同桌讀的書賣了個小關子,留下了一些懸念,也很有趣。 

從創作的角度看,這首詩總體上看不錯,寫出了作者的風格。但是似乎還可以對人物的形象和內心做進一步的挖掘,文字也有進一步加工的餘地。如果能在口語化的基礎上,體現出一些音樂的感覺,就更好了。這點可以參考崔健的搖滾樂, 

   聽說過?沒見過?兩萬五千裏 

   有的說?沒的做?怎知不容易 

 

 

  【七律】 上學 九月同題
   by
且蘸 

   繞道攀山苦伴行, 怕聞路上震天聲.

   誌頑軍父遭縲絏, 心善英娘忍杖荊.

   躑躅校前工糾喝, 驚惶班裏學先輕.

   從今不念章台路, 月下徘徊葬豔聽 

 

 

且蘸的這首七律也很具有時代特色,也就是文革裏動蕩混亂達到高潮的時候,一個學童的記憶。 

繞道攀山苦伴行,怕聞路上震天聲.上學的路上,要繞道,攀山,辛苦之外,精神上還要承受折磨,也就是震耳欲聾的口號和各種宣傳。怕聞,很形象。

誌頑軍父遭縲絏, 心善英娘忍杖荊.因為父親堅持立場,所以受到打擊。遭縲絏,也就是被關押的意思。善良的母親也受牽連,被人毒打。這裏"誌頑軍父"意思是說清楚了,但是修辭上感覺上有點稍欠細致。

躑躅校前工糾喝, 驚惶班裏學先輕.那個時代工宣隊,工人糾查隊,都是很牛的。對於受打擊迫害的家庭來講,躑躅,驚惶,很形象地寫出了作者在那個年代的痛苦和煎熬。從對仗角度講,工糾喝對學先輕稍有疑問。

從今不念章台路, 月下徘徊葬豔聽。收束稍嫌隱晦。一般講,章台路是漢代的一個遊冶之地,指歌樓妓館的地方。如果這裏用的是這個意思的話,和前麵就很難銜接起來了。葬豔聽,這個寫法也比較特殊。從文字的感覺來講,大約是作者很小就受到社會的磨練,在別的孩童還在天真爛漫的時候,就早早地看到了生活的艱辛和人生的困苦。

   [九月上學同題]我愛你未
   by
closeby 

   那年上大學
   親人的叮嚀
   忘在剛識同學的
   身後
   啊未來
   我愛你!
   青春,迫不及待 

   那年大學畢業
   分飛的同學
   雖有些心痛
   未來
   我愛你!
   隻是,能擁有你嗎? 

closeby這首詩短小精翰,也很體現近兄的風格,也就是在古典浪漫主義詩歌的基礎上,加上少許現代詩的成分。從精華區裏看到的closeby的詩歌,多數都帶有這樣的痕跡。這首詩就是這樣。closeby的詩一般在段落之間都能相互呼應。比如說,作為兩段的第一行

    那年上大學, 

    那年大學畢業, 

以及後麵的 

    啊未來 

    我愛你 

 

    未來 

    我愛你 

這樣刻意的重複,給這首詩帶來了樂感和美感。而對抽象的未來,直接了當地呼喚"我愛你",也很有些表現主義的味道。最後的問句, 

    隻是,能擁有你嗎? 

很真切地表現了作者當時的心境。大約也很觸動有同樣經曆的同學們。所以讀者對這首詩喜愛有加,也就不奇怪了。 

跟帖評論有: 

近兄寫得很入境,與稼軒“少年不知愁滋味”和“而今識盡愁滋味”有異曲同工之妙。 -愚訓-

大家興衝衝地衝進校園, 又興衝衝地衝出校園 -秦照-

   (九月同題)離家上學 

    by 水波藍影  

     也許做膩了溫室的花朵
好想移植大地   成一株新禾
任風吹日曬  雨打霜割

也許圈久了籠中的小鳥
好想飛出窗外  在長空搏擊
任雲遮霧繞  霞映彩摸

也許生就一顆狂野的心啊
好想鑽出過多擔憂的保護傘
無拘無束地自在生活

終於拿到了那張錄取書
我像一隻快樂的企鵝
扇乎著兩隻小手  打包運托

四載的寢室飯堂書桌
八個冬夏春秋的往返複課
總按捺不住心中的顫抖登上火車

多年以後  今天的我
站在大洋彼岸夜夜遙望星河
尋找那顆北鬥 對它
把心中的相思述說

 

在詩壇,水波應該說是非常勤奮認真的一個寫手。一分耕耘,一分收獲。她也是這一兩年來在詩詞寫作上進步最快的寫手之一。她的近體詩和自由詩都達到了相當不錯的水平。 

水波有個感悟,寫詩,要詩來找你,不是你去找詩。這應該是詩詞寫作的一個真諦。反映在她的詩歌上,就是她的詩通常都言之有物,少刻意的騸情,多真情實感。 

對於這首詩就是這樣。離家上學,背後的驅動是要磨煉,曆練自己,不做溫室裏的花朵。這裏的第一段,第二段都是表達這個意思。這樣重複意境的好處是有樂感,美感,但是花朵移植到大地成為新禾,稍有些奇怪。畢竟花朵移植到野外,也還是花朵。桔於淮北則為枳,也是變不成大麥的。

也許生就一顆狂野的心啊
好想鑽出過多擔憂的保護傘
無拘無束地自在生活

意思到了,但似乎不夠精煉。有重複前兩段意思的嫌疑。也許這裏需要語氣更強烈些,才能體現出作者的內心的激情。 

終於拿到了那張錄取書
我像一隻快樂的企鵝
扇乎著兩隻小手  打包運托

很形象。這裏為了押韻,把托運換成運托,稍稍有點疑問。 

四載的寢室飯堂書桌
八個冬夏春秋的往返複課

嗬嗬,四載怎麽出來八個冬夏春秋的往返複課,有些奇怪。 一年兩個假期,旅行四次,所以是兩個往返,四年是八個往返。數學上倒也是講通了,讀起來稍微有點困惑。

總體上看,這首詩節奏分明,文筆流暢,讀來富有韻律和美感,是一首不錯的自由詩。 

   《七律---為小女今年去中國留學而寫》
 
by 草木也知愁

     今日嬌兒獨遠行,
離家辭母步從容。
從師複旦研經濟,
入宿同和為本營。
閑罷專心遊美景,
忙中兼顧品佳羹。
遙遙隔海親情在,
遊遍神州浴古風。

 

 

草木也知愁寫詩不多,但是非常認真。時常有些佳句,讀來讓人耳目一新。 

這首詩壓得的是新韻,好像是非常隨意寫出來的,其實還真沒有平仄錯誤。對於有的讀者的疑問,作者也很油菜的跟帖, 

   嘻嘻, 我就猜到會有爭議,所以發表前到以下網站 http://www.sczh.com/sczh/mcheck.asp

   檢驗了一下,得到了結論是:

      格律校驗無誤! 

       但各位大師不要客氣,請使勁兒來砸吧。 

這也算是本次詩會的一個花絮吧。 

從詩來看,今日嬌兒獨遠行,離家辭母步從容。獨遠行,步從容,似乎稍欠雕琢。 

從師複旦研經濟,入宿同和為本營。 前一句很好,複旦,經濟,學校,專業,很自然的銜接在詩裏。後一句,同和為本營,有些難解。 

閑罷專心遊美景,忙中兼顧品佳羹。遊美景還專心,有趣。

遙遙隔海親情在,遊遍神州浴古風。 收束的好像稍稍有點發散,  遊遍神州浴古風,和前一句,遙遙隔海親情在,銜接的不大緊湊。

總體看,草木也知愁的這首七律還是很有韻味,很耐品,是一首不錯的近體詩。 

   九月同題 上學(二首) 
   by 英華
 

   五律 古都求學

   漫漫西行路,求學赴古都。
   華清池照影,大雁塔淩孤。
   灞柳拂新月,岐山舞鳳雛。
   飛天成瑰夢,四載一藍圖。

   九月開學

   日影越來越長
   就知道秋來了
   踩著九月的鈴兒叮當

   默默地整理行裝
   往日裏嘰嘰喳喳的小燕子
   今天她一聲不響

   掖好散碎的錢糧
   打點鼓滿的行囊
   揣好母親細細的叮嚀
   背起全家切切的厚望

   輕輕地揮手告別
   頭不敢回急急把車上
   還是被眼尖的哥哥
   看到了止不住的淚淌

   鳳凰在朝陽裏飛舞
   雛鷹展翅乘風翱翔
   菁菁少年的求學路啊
   在親人期待的目光中
   淌過溪水,翻過高崗
   向著遠方延長,再延長。。。

 

英華應該算是詩壇寫手裏的實力派。她的近體詩和自由詩寫的都很出色。 

這首五律很體現英華的水準。文字優美,意境深遠,是近體詩裏的佳作。 

漫漫西行路,求學赴古都。開門見山,告訴讀者求學的地點是西方的古都。 

華清池照影,大雁塔淩孤。西安名勝,華清池,大雁塔,名景用來對仗,自然。流暢。淩孤,稍有疑問。 

灞柳拂新月,岐山舞鳳雛。這裏灞柳拂新月既是寫景,也是隱喻作者自己,宛如一彎新月,出現在世界。鳳鳴岐山,是很有名的典故。岐山自身,也是眾多人文曆史匯集的地方。這裏舞風雛,是曆史和現實的雙關用語。曆史上,這裏出了周文王,現實裏,一個意氣風發的青年,在岐山上起舞。這個對仗,相當精彩。 

飛天成瑰夢,四載一藍圖。 經過四載努力,繪出了一幅成長的藍圖。 

再看這首自由詩。 

    日影越來越長
    就知道秋來了
    踩著九月的鈴兒叮當

文字很流暢,想象很新奇。 

    掖好散碎的錢糧
    打點鼓滿的行囊
    揣好母親細細的叮嚀
    背起全家切切的厚望

英華在文字表達上的修養是相當出色的。在自由詩裏借鑒近體詩詞的韻律,對仗,鮮明有感染力。把自由詩寫出近體詩的味道,相當的不俗。 

    鳳凰在朝陽裏飛舞
    雛鷹展翅乘風翱翔
    菁菁少年的求學路啊
    在親人期待的目光中
    淌過溪水,翻過高崗
    向著遠方延長,再延長。。。

英華的文字有很強烈的樂感。這是很多自由詩寫手,甚至一些成名的詩人的作品所缺乏的。在現代詩寫作裏體現韻律,樂感,是英華的自由詩的一大亮點。 

 

 

 

 

   九月同題 上神馬學  
   by 君遙

   --老二郎求學記----

   官財背後是棺材,
   何必挖坑自己埋.
   大智若愚真樂在.
   五湖明月長伴來.

 

 

君遙寫近體詩,詞牌比較多。從他以往的詩詞看,很有韻味,作品給讀者以典雅的感覺。 

這首詩很像是作者口占的一偈, 詼諧裏透露出一分禪意。不錯。 

官財背後是棺材, 何必挖坑自己埋. 一言以辟之,作者看穿了功名利祿,

大智若愚真樂在. 五湖明月長伴來. 這裏有些內典語中無佛性的味道,凸現作者內心的灑脫。

詩是不錯的一首七言古詩,就是和求學好像不大相關。也許這恰是作者題目所要表達的意思,上了神馬學之後, 感悟了人生。 

   【七律】上學 
   by
施德文
 

   常聞世侄遨耶魯 

   獨見大郎就近鄰 

   打打殺殺虛擬化 

   渾渾噩噩乃為真 

   暖衣飽食不思蜀 

   望子成龍淚滿襟 

   無可奈何誰作主 

   可憐天下父母心 

 

 

施德文的詩多為近體詩詞。他的詩有別於許多其他寫手的是詩裏的幽默,風趣。別人用一點玩笑增加氣氛,施德文的詩幾乎就是充滿了幽默。用幽默風趣的語句表達嚴肅的內容,是施德文的詩詞的一大特點。像他以前有一篇感恩節的 

    親友七八個

        地瓜三五籮

        圍爐祈禱過

        把酒就燒鵝

口語化的幽默,躍然紙上。 

為了增加感染力,他對平仄好像就要求不高了。像這首詩裏的,打打殺殺虛擬化, 仄仄仄仄平仄仄,如果是新韻大約還行。不過按新韻的話, 大約也有問題。

      打打殺殺虛擬化

   渾渾噩噩乃為真

這個貪玩遊戲的孩子,大約是很讓父母頭疼的。再看到世侄在耶魯,這家長的心裏真是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 

       暖衣飽食不思蜀

   望子成龍淚滿襟

不思蜀在這裏的意思大約是不求上進。結果讀者看到的就是,作者淚滿襟。 

整篇作品順暢連貫,饒有趣味。雖然作者寫得好像很悲慘,讀者倒也感受不到多少難過,更多的也許是一笑,拍拍施兄的肩膀說:老哥,想開點,他不去惹事生非,玩真的打打殺殺,就可以了。兒孫自有兒孫福,嗬嗬。 

 

   七言-村童
   by
樂天陶陶 

   年齡僅有十二三,學後耕耘畎壟間。
   汲水澆禾苗壯綠,放牛割草野撒歡。
   豔陽收麥汗流背,明月殺麻五更殘。
   稼穡農家兒女累,亦讀詩書亦桑田
 

 

 

 

樂天陶陶的農家詩非常有田園的味道。像這首詩裏所描寫的,放牛,澆地,割草,等等,十二三歲的小孩子就要幹很多農活,個中辛苦隻有親身體驗過的人能感受到。 

年齡僅有十二三,學後耕耘畎壟間。 開篇就點明了,作品的主人公是十二三的小孩子。他們放學以後,不是跑出去玩,而是一頭紮進農田裏,幫助父母耕耘。這裏"學後耕耘"稍微有些疑問,雖然學後的意思是放學以後,"學後耕耘"讀起來總是感覺有點不自然,也許有改進的餘地。 

汲水澆禾苗壯綠,放牛割草野撒歡。 

豔陽收麥汗流背,明月殺麻五更殘。 

正如柳煙跟帖說的那樣,"陶陶的詩像一幅田園畫,也讓俺看到農家兒女的辛勤與勤奮"。這幾句很生動,形象。 

稼穡農家兒女累,亦讀詩書亦桑田。生活很艱苦,但是作者並沒有抱怨,讓人聯想到古人說的,艱難困苦,育汝於成。作為結句,意境很好。 

總體上講,這是一篇很生動的七言作品,尤其是從作品裏流露出的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讀來很有教益。 

   九月上學同題   同桌的你我
   by
秦照 

   是你,是我,是那趟長火車 

   我們共同迎著窗外吹進來的風 

   指指點點匆匆而過的田野山河 

    是你,是我,是那個小書桌

   是你,是我,是那個小書桌 

   你喜歡英語,製圖 ,達爾文和尼采

   我醉心牛頓,愛因斯坦和薛定諤 

   是你,是我,是那個小書桌 

   是你,是我,是柳下影婆娑 

   白色的石雕是藍天裏比翼雙飛燕 

   仲夏之夜你我流連於荷塘月色 

   是你,是我,是那個小書桌 

   是你,是我,在校門口揮揮手 

   從此前前後後各奔東西各自生活 

   是否應該彼此忘了,這無須囑托 

   是你,是我,是那個小書桌 

   是你,是我,是疊書信狠狠地翻折 

   歲月就是信封,思念就是郵票 

   許多說不清的話,多少年依舊蹉跎 

   是你,是我,是那個小書桌 

 

 

 

 

秦照算是詩壇比較活躍的一個寫手。他的自由詩也很有一些自己的特色。通常秦照的詩都比較注重音樂性,具有豐富的想象力,作品很有氣勢,也比較注重意向,可以說是具備一定古典詩歌風格的現代詩寫手,有些作品偏古典一些,有些偏現代一些。 

這首<<同桌的你我>>基本上講更偏古典一些,語言和技巧上都有些古典的浪漫主義的色彩。比如反複出現的

    是你,是我,是那個小書桌

就有點詩經裏的"綠兮衣兮,綠衣黃裏。。。綠兮衣兮,綠衣黃裳"的味道,反複出現的好處是加深印象,同時使文字具有音樂感和感染力。 

整首詩以坐火車開始,以鴻雁傳書結束,文字流暢,也顯示了作者的寫作功底。 

從總體看,這也是一首不錯的自由詩,就是稍嫌平淡,缺少幾分奇,麗。記得以前讀過作者一首<<囚鳥>>, 很精彩 

    月亮在尋找飛簷下的陰影你在等清幽的笛聲 

    風惹惱了門框上的風鈴雨打濕了豐厚的梧桐 

    姿影橫斜是月季花兒淩亂了一池靜水的芳心 

    。。。。。。。。 

也許是由於命題做詩的緣故吧,沒有完全體現作者的水平。 

 

 

 

   【九月同題】上學
   by
萬家述評 

   陋室衣衫破,天寒條件苛。 
   聲嘶力竭吼,慷慨豪邁歌。
   將相本無種,男兒奇誌多。
   自強年少起,不可枉蹉跎。


 

萬老的詩通常都很有氣勢,流行話叫"氣場",嗬嗬。這首也不例外。 

陋室衣衫破,天寒條件苛。 這次參加活動的同學裏,萬老應該算是老同學了。這個上學的時間應該是五十年代,或者更早一些。這個年代讀書,大約就要比六十年代,七十年代更艱苦一些。陋室衣衫破,一句話就寫出了那時候生活的艱苦。 

聲嘶力竭吼,慷慨豪邁歌。經曆過那個時代的人,大約都忘不了那時候聲嘶力竭吼的勁頭和慷慨豪邁歌的氣概。萬老這句非常給力。 

將相本無種,男兒奇誌多。 

自強年少起,不可枉蹉跎。 

經曆了那個年代的風風雨雨,大約也有資格指點一下後來的人了。"自強年少起,不可枉蹉跎"也是對後來人的期望和鼓勵。 

全詩古樸蒼勁,相當不錯。 

 

 

 

 

 

   寒韻上學係列七絕一組
  
(九月同題)交東籬作業
   by
渭原
 

   (一)學前  

   聞見書聲心便癢  

   悄悄溜到校堂前  

   隔窗蹭課無人管  

   半晌偷聽半晌玩 

   (二) 小學  

   語文算術任拔尖  

   樣樣得優不落單  

   怎奈放學罰站久  

   學資還欠兩元三 

   (三) 初中  

   數理文學隻半年  

   備荒備戰變優先  

   牛籠竹篾比工巧  

   地道連通個個班 

   (四) 高中  

   諸般技藝都沾點  

   滿腦空空混兩年  

   評語任由班組定  

   打分全靠口頭言 

   (五) 大學  

   初遊書海鼓征帆  

   失去光陰月下還  

   四載寒窗燈影瘦  

   換來好夢幾時圓 

 

 

 

作者這組絕句很不錯,像是幾幅圖畫,寫出了求學的各個階段的故事,非常生動,語言也很風趣。大約作者用的是新韻,不然,悄悄溜到校堂前,大約平仄就有些問題了。 

悄悄溜到校堂前,寫小朋友羨慕別人上學,偷偷進學校,也過過上學的癮,很形象。 

樣樣得優不落單。不落單,大約是和同學們關係都很好的意思。 

    怎奈放學罰站久 

    學資還欠兩元三 

因為家境貧寒,五元的學費還欠兩元三,很讓人同情。為了欠學費而被放學罰站,更讓人痛心。 

地道連通個個班。很有時代感,也滑稽的一個畫麵。現在看那個荒唐的年代,事情是這麽荒誕,可笑。作者很精煉的廖廖幾筆,就深刻地刻畫出了那個時代的特點。 

打分全靠口頭言。口語話的表達,不錯,就是稍有打油詩的感覺。 

四載寒窗燈影瘦,深刻,精湛。這首絕句是這組絕句裏最文的一首,這一句又堪稱這首裏的經典。 

渭原的這組絕句生動,形象,看得出來,作者的文筆和近體詩修養還是相當不錯的。 

 

 

 

 

 

 

 

 

   [九月上學同題]   微涼的九月
   by
closeby 

   有誰曾問過
   學年開始
   在初秋的九月? 

   是夏日的長假
   還是這微涼的九月
   讓人有紮根的記憶? 

   那微涼的九月啊
   未來忽明忽暗
   像孩童的眼睛
   多年以後
   仍在夢中 

   回首 回首   
   九月,在微涼中
   依舊 依舊
   最最浪漫 

 

近兄的這首<<微涼的九月>>,短小精湛,也很不錯。 

   有誰曾問過
   學年開始
   在初秋的九月? 

這裏的意思大約是"學年開始, 為什麽在初秋的九月".

微涼的九月, 很不錯。 

未來忽明忽暗
    像孩童的眼睛
這個比喻很生動,傳神,是這首詩裏給讀者印象很深的一句。
 

九月,在微涼中
    依舊 依舊
    最最浪漫 

回首,回首和依舊,依舊的排比,很體現作者用心之巧。不過"最最浪漫"收束得稍嫌直白,缺少了讓讀者回味的餘地。 

從整體看,這首詩很精致,秀氣。不過有些遣詞用句,似乎還有雕琢改進的餘地。 

   九月,我曾漂洋
  
By 柳煙 

   打開那扇窗 

   霓虹,奪魂般地誘惑 

   隻身擠出那道門 

   為隻為,瞧瞧西方的月亮 

 

   牽掛,在夢裏夢外呼喚 

   咬碎牙齒, 一次次補上 

 

   信念托著翅膀 

   他鄉的天空裏 

   興奮與疲憊攜手翱翔 

 

   當花環掛在頸項 

   曉鏡方知, 魚尾蕩漾 

 

   幾度夢裏回鄉 

   卻找不到來時的方向 

 

   驕傲與榮光 

   思念與惆悵 

 

   九月,我曾漂洋 

 

柳煙寫詩不多,不過好象寫出來的每首詩質量都不錯。文筆細膩,講究技巧,應該是柳煙的詩詞的一個特點。 

    打開那扇窗 

    霓虹,奪魂般地誘惑 

    隻身擠出那道門 

    為隻為,瞧瞧西方的月亮 

很真實很有文采的的心理描述。海外學子很多都是抱著這樣的心態走出國門的。 

    牽掛,在夢裏夢外呼喚 

    咬碎牙齒, 一次次補上 

豐富的想象力,詩的語言,很有表現力。 

    信念托著翅膀 

    他鄉的天空裏 

    興奮與疲憊攜手翱翔 

很巧妙地融合了現代詩的表現手法。不過,疲憊也可以翱翔,還是有點超出常人的想象。 

    當花環掛在頸項 

    曉鏡方知, 魚尾蕩漾 

曉鏡方知,魚尾蕩漾,帶著一些古典詩詞的味道。也許這也是柳煙的詩的一個特點。下麵的對仗句式,也有這樣的風格。 

總之,柳煙這首短短的小詩,文字幽雅, 細膩,很有感染力,相當不錯。 

   [九月同題] 九月是開學的時季 (小學篇)
   by
XL太陽
 

   九月是開學的時季
   一隊隊紅領巾跳動在秋風裏

   白雲在藍天上靜靜地飄飛
   流水在小河裏不再像夏天湍急

   九月是開學的時季
   久不相見的小夥伴帶來了新的東西
   寂寞一夏的桌椅又開始搖晃
   天真的少年在拚湊著整個世界的美麗

   九月是開學的時季
   兒童們在操場上玩著各種遊戲
   橡皮筋在女孩們腳下歡騰
   玻璃球兒正從男孩們手中出擊

   九月是開學的時季
   上課的鍾聲突然響起
   黑板上的數字提出一個個疑問
   講台上的老師講著一段段傳奇

XL太陽的寫詩不多,不過很認真。通常他的詩對壓韻都很注意,所以XL太陽的詩,大多很很流暢,有音樂的感覺。 

一隊隊紅領巾跳動在秋風裏
   白雲在藍天上靜靜地飄飛
   流水在小河裏不再像夏天湍急 

作者在這裏白描了一下九月的意向,讀來有些如畫的感覺。流水在小河裏不再像夏天湍急,也許換一下次序,小河裏的流水也不再像夏天那樣湍急,符合一般習慣。 

 九月是開學的時季
    久不相見的小夥伴帶來了新的東西
    寂寞一夏的桌椅又開始搖晃
    天真的少年在拚湊著整個世界的美麗 

   

 九月是開學的時季
    兒童們在操場上玩著各種遊戲
    橡皮筋在女孩們腳下歡騰
    玻璃球兒正從男孩們手中出擊
   

 九月是開學的時季
    上課的鍾聲突然響起
    黑板上的數字提出一個個疑問
    講台上的老師講著一段段傳奇 

三個排比句,還是很有表現力的。作者在這裏寫了教師,操場,久不相見的小夥伴帶來了新的東西,橡皮筋在女孩們腳下歡騰,玻璃球兒正從男孩們手中出擊,細節描寫也很生動。黑板上的數字提出一個個疑問,這裏說數字提出疑問,大約有些問題。 

從整體看,這首詩很明快,讀起來感覺很有節奏和韻律。不過似乎缺乏起伏,收束的有點突然,應該說,還有改進的餘地。 

   [九月同題] 九月是開學的時季 (大學篇
   by XL太陽

   九月是開學的時季
   蟬鳴一夏的校園又充滿生氣
   漂亮的裙子在驕傲地飄揚
   喘息的籃球在操場上飛快地傳遞

   九月是開學的時季
   寫好了一夏的情書一直未寄
   心儀的人兒也該已返校
   饑渴的眼睛在人群中不停地尋覓

   九月是開學的時季
   深藏一夏的心事不甘沉寂
   星星終於聽到了秋蟲的新歌
   秋葉伴月影搖出了校園的奇跡

   九月是開學的時季
   幸運少年的生活多了個目的
   一段段旅程在圖書館裏描成
   一個個夢想從階梯教室升起

這首詩和前一首在風格上很接近,文字更加亮麗。 

    蟬鳴一夏的校園又充滿生氣,

    漂亮的裙子在驕傲地飄揚,

喘息的籃球在操場上飛快地傳遞 

裙子在驕傲地飄揚, 喘息的籃球,  作者的想象力很豐富.

寫好了一夏的情書一直未寄 

饑渴的眼睛在人群中不停地尋覓 

文筆很傳神。 

九月是開學的時季
    深藏一夏的心事不甘沉寂
    星星終於聽到了秋蟲的新歌
    秋葉伴月影搖出了校園的奇跡 

這裏作者很含蓄地寫出了感情的發展,像蜻蜓點水一樣,點到為止,寫的還是很有意境的。 

    九月是開學的時季
    幸運少年的生活多了個目的
    一段段旅程在圖書館裏描成
    一個個夢想從階梯教室升起 

這裏收束的稍微有些疑問。幸運少年的生活多了個目的, 有點讓讀者困惑,這個多了出來的目的是什麽呢?一個個夢想從階梯教室升起, 這都是些什麽樣的夢想呢, 也有點不大清楚。 

總而言之,這是一篇不錯的抒情詩。結尾的部分也許還有改進的餘地。 

 

 

 

   隨筆詩:那年九月上小學 

   By 彩雲舒 

   樹上的鳥兒
   叫喳喳
   頭上的小辮兒
   顫悠悠
   太陽在笑
   風兒在唱。。。

   新的老師
   新的小朋友
   陌生的教室裏
   課桌擺得成行成列

   鉛筆盒裏
   精心削好的3支鉛筆
   一塊白色的橡皮
   一把木尺子

   書包裏
   還沒讀過的
   語文書和算術書
   已用畫報紙包好了皮

   還有呢
   新的拚音練習本
   新的田字格本
   新的算術題本

   窗外操場的哨聲
   水泥砌成的兵乓球台
   木頭的雙杠
   樹蔭下的板報欄

   樹上的鳥兒
   叫喳喳
   頭上的小辮兒
   顫悠悠
   九月的太陽在笑
   九月的風兒在唱。。

 

彩雲舒寫自由詩不多,不過她在近體詩詞上的努力還是很引人注目的。在詩壇經常能看到她填詞的習作。 

這首<<那年九月上小學>>也不錯。第一段和最後一段遙相呼應,讀起來有點校園民謠的感覺。 

樹上的鳥兒
    叫喳喳
    頭上的小辮兒
    顫悠悠
很明快,活躍。確實也符合小學生的心理感覺。

    新的老師
    新的小朋友
    陌生的教室裏
    課桌擺得成行成列 

鉛筆盒裏
    精心削好的3支鉛筆
    一塊白色的橡皮

    一把木尺子 

    書包裏
    還沒讀過的
    語文書和算術書
    已用畫報紙包好了皮 

還有呢
    新的拚音練習本
    新的田字格本
    新的算術題本 

描寫很細膩。不過感覺稍稍欠缺點詩意。有羅列意向之嫌。 

    窗外操場的哨聲
    水泥砌成的兵乓球台
    木頭的雙杠
    樹蔭下的板報欄 

這段比前麵的幾段要生動,也許是融合了景物和聲音的緣故。 

總體上講,這是一首很有特色,很歡快活潑的一首詩。 

   七律。勸學勵誌篇(九月同題)
   by
 樂天陶陶

   人生自古多磨難,
   立誌恒心細運籌。
 
  
跬步經年千裏路,
   涓溪匯集大河流。
 
  
鱉行緩慢勝持久,
   兔跳馳奔輸懶悠。
 
  
補拙先飛雖笨鳥,
   蒼天廣袤任遨遊。
 

 

 

很有思想的一首七律。不過平仄大約有些問題。如果按新韻的話,"補拙先飛雖笨鳥"和"兔跳馳奔輸懶悠",有疑問。如果按古韻,"鱉行緩慢勝持久,兔跳馳奔輸懶悠"大約也有問題。 

跬步經年千裏路,涓溪匯集大河流。 這裏用的是不積跬步,無以致千裏;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的前人語錄。稍有偷懶的嫌疑。 大河流,這個寫法也很不錯。 

鱉行緩慢勝持久,兔跳馳奔輸懶悠. 既是勸學篇,少不了來點老生常談,嗬嗬。 

補拙先飛雖笨鳥,蒼天廣袤任遨遊. 作者自謙,抑或經驗之談。其實知道先飛來補拙的,肯定也不是真的笨鳥。 

 

   《 上學 
   by
阿裏 

   悄悄溜回
   整潔的校園

   為了讓
   散不盡的酒香
   在碧藍的天空下
   化作無味的清水

   苦戀
   無佛的凡塵淨地
   難離
   萬花怒放的黑暗盛世

   愛一個
   不會哭泣的嬰兒
   你的名字
   何時是女人? 

 

阿裏的詩應該說詩壇的一景。一般說來,除非不寫,一寫必有驚人之語。好壞不說,這種敢於創新,敢於發前人未有之言的勇氣實在是值得讚賞。 

阿裏這首小詩在文字上不是非常的奇異,不過也不乏驚人之語。 

阿裏的詩,應該說是有十足的現代詩的味道,也就是說,很難用平常的感覺去讀,很難用平常人的觀點去理解。換句話說,很難簡單地說某幾段某幾句很好,甚至很難說怎麽好,完全取決於讀者的感覺。就象這段 

    為了讓 

    散不盡的酒香 

    在碧藍的天空下 

    化作無味的清水 

讀來很玄。讀者盡可以想象作者到底想說什麽。 

苦戀
    無佛的凡塵淨地
    難離
    萬花怒放的黑暗盛世 

作者這個排比句式還是很高明的,萬花怒放的黑暗盛世,可以算是阿裏式的警句了,給讀者的感覺非常強烈。 

詩的結尾也很玄妙,給讀者留下無窮的想象。 

總之,當阿裏寫些意向比較清晰的小詩的時候,他在詩歌上的技巧和文字造詣還是很能給讀者帶來一些詩意的愉快的。就象這首相當不錯的現代詩。 

   學寫【上學】
   by
 低吟 

   上學第一天 

   削好長筆尖 

   白紙繪新圖 

   格中填她言 

   上學第二天 

   夢在圖中現 

   橫豎出方格 

   心緒凝筆尖 

   上學第三天 

   圖被染成片 

   欲說真情時 

   紙筆全不見 

 

 

 

很不錯的三首小詩。 

    上學第一天

    削好長筆尖

    白紙繪新圖

    格中填她言

格中填她言,有些突兀,稍有疑問。 

    上學第二天 

    夢在圖中現 

    橫豎出方格 

    心緒凝筆尖 

心緒凝筆尖,描寫的人物是小朋友,這樣寫有點用成年人的口吻說小朋友的事情的感覺。 

    上學第三天 

    圖被染成片 

    欲說真情時 

    紙筆全不見 

欲說真情時,這麽寫也有點疑問。兩小無猜的年齡,說"真情",比較少見。 

總體上看,很活潑的三首小詩。不過有些細節描寫有點疑問。 

 

 

 

   李衛上學的路 
   by
把酒話桑麻 

   六月的麥子 一片金黃
   八百裏秦川 農戶忙
   年輕的後生 就要離家
   父老鄉親齊相送
   心疼的目光,殷切的希望
   滿滿的揣在了娃的兜
   路長長

   曾經的雛鷹 折斷了翅膀
   遼闊的土地 卻難飛翔
   殘缺的肢體被打上烙印
   要麽在閃電中振翅
   要麽在風雨中消亡
   你選擇了堅強

   美好的理想 隱形的翅膀
   帶著你飛向考場
   跪行的步履
   常人難以想象
   親人的話語耳邊回響
   微笑在嘴角綻放
   自信寫滿臉龐

   九月的碩果 五彩雲祥
   錄取的消息傳遍村莊
   後生喜極 親人喜泣
   咱娃上大學了!
   村口的大路端直依舊
   夢想在這裏起航
   一聲長鳴 劃過過藍天 穿過白雲
   永不彷徨。。
 

 

 

把酒話桑麻在詩壇寫作不多,算是資深的潛水運動員。 

這首<<李衛上學的路 >>,既可以算是敘事詩,也可以看成是抒情詩。 

六月的麥子 一片金黃
    八百裏秦川 農戶忙
    年輕的後生 就要離家
    父老鄉親齊相送 

按照敘事詩來看,這裏的時間地點人物都交代了。氣氛也渲染的很濃厚。
    曾經的雛鷹 折斷了翅膀
    遼闊的土地 卻難飛翔
    殘缺的肢體被打上烙印
    要麽在閃電中振翅
    要麽在風雨中消亡
    你選擇了堅強
這裏作者在敘事的同時結合了抒情。這樣的浪漫主義風格的抒情現在比較少見了。不知道作者是不是潛意識裏受到了<<海燕之歌>>的影響

   這是勇敢的海燕,在怒吼的大海上,在閃電中間,高傲的飛翔; 

    美好的理想 隱形的翅膀
    帶著你飛向考場
    跪行的步履
   常人難以想象
    親人的話語耳邊回響
    微笑在嘴角綻放 

自信寫滿臉龐 

如果按照敘事詩的要求來講,這裏作者缺少了描寫主人公如何艱苦地學習的過程,比較起考試來,長期的艱苦的堅持不懈的學習,應該是能讓他能走進考場,走向成功的必要條件。 

九月的碩果 五彩雲祥
    錄取的消息傳遍村莊 

........

這裏也許結束的也有些流於形式,缺少挖掘和突破。 

從全詩看,作者寫的很有感情,文筆也很流暢,應該說是不錯的一首敘事詩,不過也還有改進的餘地。 

 

   喝火令 * 做作業(九月同題)
   by
新篁

   課本橫斜躺,
   思眸倒轉忙,
   日西作業半籮筐。
   悄眼身邊女子,
   手掩紙間行。

   窗外朋聲遠,
   心端恨意長,
   筆頭奪步亂無章。
   怎奈同桌,
   怎奈老花貓,
   怎奈簷前雀鳥,
   冷語笑愁腸

百度上說,《喝火令》,詞牌名。始見《山穀詞》。雙調六十五字,前片三平韻,後片四平韻。【北宋】黃庭堅《喝火 

令·見晚晴如舊》    

見晚晴如舊,交疏分已深。舞時歌處動人心。煙水數年魂夢,何處可追尋?    

昨夜燈前見,重題漢上襟。便愁雲雨又難禁。 

曉也星稀,曉也月西沉。    

曉也雁行低度,不會寄芳音。

新篁寫近體詩詞比較多,也屬於詩壇實力派裏的一員吧。喝火令這個詞牌不大常見,主要在於後片的三重疊字很獨特,比如黃詞的曉也,這裏的怎奈,形式上的獨特也突出了文字的意境。 

新篁的這首喝火令寫得很生動,很詼諧。前片寫時間地點人物,後片寫意寫心情,很有章法。 

課本橫斜躺,思眸倒轉忙,日西作業半籮筐。悄眼身邊女子,手掩紙間行。 

這裏的"課本橫斜躺","日西作業半籮筐",很符合小令活潑的特色,但是"思眸倒轉忙","手掩紙間行",讀來稍有困惑的感覺。 

窗外朋聲遠,心端恨意長,筆頭奪步亂無章。怎奈同桌,怎奈老花貓,怎奈簷前雀鳥,冷語笑愁腸 

這裏寫的大約是犯了錯誤,被老師罰寫作業。窗外朋聲遠,大約是小朋友都走了,隻有自己留下來。所以心裏恨恨的。 不過"朋聲遠"讀來稍有疑問。 這裏的三個"怎奈"很生動。冷語笑愁腸,讀來有點奇怪的感覺,畢竟同桌笑可以理解,老花貓和簷前雀鳥"冷語笑愁腸",就有些奇怪了。 

 

 

 

   【七律】上大學
   by
愚訓 

   喜鵲飛來鳳出村,金風一路入龍門。
   階旁夾樹枝還綠,舍內新交手已溫。
   課奧囊螢推定理,心雄煮酒論乾坤。
   滄桑纂就功名薄,還是開篇這頁純。




 

此詩為自詠之作,寫少年離家求學,從題材上看相對較易於展開,可悲可喜,可慷慨亦可惆悵,但也易於用語一般化,如套用前人各種成句,意,境等。並非說套用就不好,但愚訓君此詩句句量身而作,實是難能可貴。

起句來訊,出村,赴學,喜鵲,金風等也為此詩定了歡愉的基調
頜聯寫入校,頸聯寫學習,兩聯承接順暢,自然; 尾聯與首聯相和,不僅是總結,情緒上欣欣然而與整詩相合,因是滄桑曆後的認識,句意上也有遞進。
前人道”歡娛之辭難工,而窮苦之言易好” 此詩選擇了挑戰較大的歡娛之辭,材料組織很好,無出律之處。

下麵說個人感覺的瑕疵,
首句欲說靈鵲報喜,山村飛出金鳳凰,但因是自詠,以鳳自喻,自矜之意過明,有自誇之嫌,若詠他人則無礙
頜聯起句“階旁夾樹"中的夾樹不知是不是皂莢樹的莢樹之誤, 若是指夾階之樹,則難以簡化為夾樹二字, 另外,”還“與”已“相對的情況下,上下句意有一定轉折較好,而“枝還綠”為較長的景色,難以對新友見麵事形成邏輯關係。”手已溫"意思上亦有難解之處。但兩句立意很好。
頸聯囊螢與煮酒兩典相對很妙,現代詞入詩自然。要提意見就是意直了,但這也實在算不上問題。
尾聯起句是本人唯一敢覺意思不諧的地方,因頸聯未轉而在此處轉的太大, 忽添悲涼之氣而有突兀感。“纂就”似有成就之意,與功名薄有些相違,另外上句取意中近古,下句取意現代,語境結合不及頸聯。

   七律 兒子 
   by
水波藍影

   黑莓可口喜聰兒,1
   滋養猶添返校時。2
   氣爽秋堂學趣在,
   風和夏海樂情嬉。3
   麵談微軟展靈智,4
   手握他箋揚笑眉。5
   九月光陰無枉度,
   廿年小樹已成姿 

   兒子的九月真是色彩斑斕,
   老娘不得不寫一首讚美詩。
 

   1.“黑莓是北美最大的手機公司
  
Rim Blak Berry ,兒子今年在那見
   習工作八個月,收益非淺。
 

   2. 放遠未來,兒子主動提前返校繼續
   學習。
 

水波在詩詞方麵的勤奮和進步是有目共睹的。這首七律是趕出來的,所以有些語句疑問。比如,  養聰兒,羽翼豐盈,手握斯公。 

    氣爽秋堂學意趣,
    心歡夏海暢情嬉 

學意趣和暢情嬉的對仗有點問題。也許是趕出來的,所以有些拗口。 

曲兄跟帖也指出了一些問題 

    九月光陰無枉度,廿年小樹已成姿。成粗枝,詩句粗糙了一點。 

    詩有時講究蘊藉,不宜太過,這樣讀者才有回味的餘地。 

從這首詩的整體看,作者內心的喜悅和驕傲也是一覽無疑。也許是太急趕作業的緣故,作者的水平沒有完全得到發揮。 

同樣寫上學,水波的那兩首<<調笑令>>寫的還是很不錯的。 

 

   調笑令. 兒子 (九月跑題)
   by
水波藍影

   兒子,兒子,幾日書桌丟棄。
   柔沙疊浪戲嬉,美是蘿戴麗瑰。
   瑰麗,瑰麗,最惹月圓人醉。
 

   兒子,兒子,入懷倆仨佳麗。
   春宵美酒情思,過眼紅綠己知。
   知己,知己,能得今生樂矣。
 

調笑令,從詞牌的名稱看,也是要寫得活潑風趣,才符合詞牌的特點。這兩首跑題的<<兒子>>,確實是寫的活潑歡快風趣。 

從韻來看,第一首是壓的詞林正韻,第二首大約是新韻。說起來第二首的文字更流暢一些。 

兒子,兒子,入懷倆仨佳麗。 

如果不是年輕人盡情歡樂,這個調笑要真的讓人能調到讓讀者笑大約也不容易。這裏的"入懷倆仨佳麗"真的是可以讓讀者笑出來。 

  春宵美酒情思,過眼紅綠己知。 

年輕人的世界,狂歌勁舞美酒良辰,大約是很讓人羨慕的。己知,有些拗口。不過這是為下麵的知己做鋪墊。前人的調笑令在這裏多少也有些類似的寫法,受格式限製,大約也就湊和了。畢竟小令是活躍氣氛的,不是雅和頌,沒必要太嚴格。 

這兩首<<調笑令>>,寫得歡快詼諧,尤其是第二首,讀來很有古人小令的感覺。應該說是相當不錯的創作的嚐試。 

   五律 離家上學 一東韻
   by
墨瑞 

   江邊斜柳處 曾泊東方紅*
   一笛歡聲外 再鳴傷淚中
   青萍行水瘦 白發眺欄窮
   夜夜橫塘月 懷人楚地同**

   *"東方紅XX",是當年長江航運的
   係列客輪
;此處犯三平尾,我也隻好
   明知故犯了
.

   **墨瑞離家去湖北讀大學.


此詩亦為自詠之作,題材與愚訓君相類,立意上寫離鄉之情。起承轉合,章法井然。
起句寫靜景,江邊,斜柳與船成離別之境
頜聯以汽笛響,船開,人落淚相承。
頸聯寫船行,並轉至虛境中白發望歸。
尾聯虛實相和,兩地相互思念。

下麵說個人感覺的瑕疵,
首聯因東方紅專用詞而使三平尾避無可避,而此處即便東方紅不是三平, 用筆也過實。
頜聯”一笛“,應是一聲汽笛之意,此種簡化有些生硬。
同理在”眺欄“一詞,眺遠可,眺欄則難解。若將眺欄解為名詞,則眺欄窮更難解
尾聯夜夜橫塘月,懷人楚地同,也不甚通暢。

此詩善於選用典型景物,聲音與行動,但詞句上更近於意象的疊加,猶如現代詩之骨近體詩之皮。而此骨又受到近體詩格律壓迫難以伸展。

   看大家送孩兒上學,咱也趕個
   驢偷個一東
 

   by 秦照

   加州博克利,藤校相映紅。 

   嬌女年年就,雙親日日工。 

   住家行色楚,掛念老爹窮。 

   立誌醫科學,將來大不同。 

 

 

從這首詩看,文筆還是很清晰的。下一代非常出色,作為父親,經過多年的勞作,作者內心的欣慰和快樂也是躍然紙上。進藤校,應該說是典型的海外華人父母對兒女的期待。 

印象裏好像秦照寫自由詩比較多,近體詩詞相對少一些。也許是寫得少的緣故,所以挨的磚也少,文字稍欠工。當然,也有可能是工作緊張,沒時間潤色。 

加州博克利,藤校相映紅。地名校名入詩,混然天成,很獨特,有點大巧不工的味道。"藤校相映紅"有些疑問。藤校很好理解,但是和什麽"相"映紅?也許是說藤校與藤校之間"相"映紅?大約作者的意思是這裏藤校很多。 

嬌女年年就,雙親日日工。這聯有些拚湊的痕跡。年年就,日日工,都有些勉強。 

住家行色楚,掛念老爹窮。楚,形容女子的時候多做"楚楚",意思是形象鮮明。單用很難解釋是什麽意思。這裏的行色楚,也許是說很節儉。不過楚本身好象,沒有什麽節儉的本意。聯係後半句"掛念老爹窮",大約能推出"住家行色楚"的意思來了。 

立誌醫科學,將來大不同。這裏的"醫科學",大約也是為了滿足平仄,讀來稍有累綴之感。將來大不同,作為結句,很給力。不過跳出詩詞的角度看,學了醫科,成了醫生,就真的"大不同"了麽?人生百年,大富大貴和平民百姓,不過一樣一日三餐,又有什麽大不同了? 

 

 

 

 

 

   七律 送兒遠讀 (九月同題)
   by 阿方
 

   畢竟離情最可憐,
   秋風值此倍蕭然。
  
江聲向晚報潮起,
   宿雨連朝催客眠。

   逐漸千斤由子負,
   將來一缽問誰傳。
 
  
叮嚀世故深難測,
   記取修身方且圓。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這是一首仄起首句押韻的七律,押下平一先韻。格律工整,渾然老道。

二聯是一枚完美清晰的拗救教例,出句“報”字處拗,對句“催”字處救,從而使此聯出對句在文義章法上都密不可分相輔相成。

整首平聲29字,仄聲27字。惟“方且圓”的“方”字拗而未救,或者說“救卻無拗”;如果把同句內“修身”的“修”字,或者出句“深難測”的“深”字,其中一處改成仄,就美玉無瑕了。

此詩以”送兒遠讀“為題,恰為九月同題量體裁衣。

開篇以“最“可憐狀離情,尤如滿弓強弩,情緒高漲,然對句輕轉,用”倍蕭然“寫秋風,一個”值此“便與出句凹凸有致玲瓏一體,頓時情景交融,詩意無限。
二聯江雨連綿秋聲不斷暮晨交替客愁徒生。此聯動詞用得極好,轉換輕盈,有主有次,情隨景動,景為情成。
三聯無景,是作者的內心獨白,也是文思從親人惜別到思想交流的升華,語重心長。作者是積極的,也是憂慮的,是驕傲的,也是頹廢的,是前瞻的,更是固守的。(評者旁白:跑到國外用中文寫近體詩詞的,誰又不是這樣的呢?)
尾聯更是直描白寫,是一個成熟甚至可能有點滄桑的中年人對自己躍躍欲試一展初啼的孩子的心智上的醍醐灌頂(評者旁白:有時還是拔苗助長)式的說教和關懷。

這是一篇思路清晰,文彩盎然,父子情真情長的近體詩歌創作。LIKE A FATHERLIKE A SON。祝福阿方,不管是他送人,還是他被送。

   出發 & 寫給我的寶貝 

   by 安靜

   像一頭撒歡的小鹿
   奔向久慕的林間

   你 漾著眼底剔透的清漣
   出發 在這個多夢的季節
   走入 同樣多夢的校園
   書山幾重路 幾道彎
   我不求 某一刻峰頂高盤

   隻盼你 此去聰聰慧慧 得樂得安 

   如一條欣暢的小魚
   遊向神往的波瀾
   你 燃著眉梢純真的笑靨
   出發 在這個情濃的季節
   走入 一般情濃的校園
   學海 幾重浪 幾道岸
   我不求 某一時龍門越穿
   隻望你 此去堂堂正正 順風順帆 

   似一隻輕盈的小鳥
   飛向渴望的藍天
   你 踩著腳下伶俐的翩然
   出發 在這個收獲的季節
   走入 無窮收獲的校園
   塵世 幾重暖 幾道寒
   我不求 某一日金榜名懸
   隻願你 此去溫溫潤潤 心寬度寬 

   寫給我的寶貝 

   寶貝 是否因為我深深的渴盼
   才有你這樣蜜蜜地走近
   用諸多的奇、妙。。。
   報我的癡、傻。。。

   你的第一次心跳
   在我的心裏種下最柔暖的漣漪
   你的第一遭展動
   在我的懷內撩起最溫馨的情絲
   你的第一道眼波
   在我的眸底凝為最絢爛的彩虹
   你的第一抹微笑
   在我的雙頰塑上最美麗的歡顏
   你的第一聲嬌呼
   在我的耳邊繞作最熱切的期盼
   你的第一步蹣跚
   在我的腳下牽出最陽光的道路
   你的第一回調皮
   在我的腦中化為最幽默的元素
   你的第一曲輕歌
   在我的嗓頭顫響最經典的旋律
   你的第一。。。
   你的第一。。。

   寶貝 所有的第一 搭起屬於我們的橋梁
   你可知道
   那是人世間最珍貴最幸福的緣分
   而這 卻是你第一天入學
   帶給我的 最真實最快樂的浮想 

 

 

 

安靜這首開學寫得也是文字流暢,情意飽滿。 

水波寫兒子寫得很興奮,東籬寫孩子寫得很讓人惦念,阿方寫孩子上學寫得很忐忑,這首寫孩子第一次上學,則是甜蜜裏凝結著祝福和期盼。 

這首詩在寫法上也比較體現傳統的浪漫主義詩歌風格。通篇壓韻,並且刻意的在每一段裏使用相同句式的排比, 

像一頭撒歡的小鹿 

。。。。。。 

書山幾重路 幾道彎 

我不求 某一刻峰頂高盤 

隻盼你 此去聰聰慧慧 得樂得安 

如一條欣暢的小魚 

。。。。。。 

學海 幾重浪 幾道岸 

我不求 某一時龍門越穿 

隻望你 此去堂堂正正 順風順帆 

似一隻輕盈的小鳥 

。。。。。。 

塵世 幾重暖 幾道寒 

我不求 某一日金榜名懸 

隻願你 此去溫溫潤潤 心寬度寬 

似乎作者這裏是借鑒了宋詞的寫法,讀來很古典很優雅。 

浪漫主義風格的詩歌,寫到這樣的水平,應該也可以說是到了極致了吧。 

相比之下, 這首<<寫給我的寶貝>>更像一首散文詩。深摯的母愛洋溢在詩篇裏,非常感人。 

就情而言,第二首更澎湃;就詩而言,第一首更精致,更雋永。出發真是難得的好詩! -曲未平-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