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人 一 生 虛 度 的 日 子 , 就 如 影 兒 經 過 。

(2009-12-06 06:16:04) 下一個
6:9 眼 睛 所 看 的 , 比 心 裏 妄 想 的 倒 好 。 這 也 是 虛 空 , 也 是 捕 風 。

6:10 先 前 所 有 的 , 早 已 起 了 名 。 並 知 道 何 為 人 。 他 也 不 能 與 那 比 自 己 力 大 的 相 爭 。

6:11 加 增 虛 浮 的 事 既 多 , 這 與 人 有 什 麽 益 處 呢 ?

6:12 人 一 生 虛 度 的 日 子 , 就 如 影 兒 經 過 。 誰 知 道 什 麽 與 他 有 益 呢 ? 誰 能 告 訴 他 身 後 在 日 光 之 下 有 什 麽 事 呢 ?



9Better what the eye sees than the roving of the appetite.
This too is meaningless, a chasing after the wind.

10Whatever exists has already been named, and what man is has been known;
no man can contend with one who is stronger than he.

11The more the words, the less the meaning, and how does that profit anyone?

12For who knows what is good for a man in life, during the few and meaningless days he passes through like a shadow?
Who can tell him what will happen under the sun after he is gone?


分享:


這是第6章的最後4節經文。我們一起在心裏靜靜默讀一遍。

不知道大家讀到“眼睛所看的,比心裏妄想的倒好。”有什麽理解和想法。我想,就這句愚翁老伯伯貼了那麽多的果片片,完全滿足眼目的情欲,我對果片片有一定的自製能力,對於那些果片片能夠使其失神,能夠使其產生出軌的念頭,能夠使其產生去找妓女的心思等等,都會致使人在誘惑麵前不能自持,使人的靈性越來越隨從欲望的魔鬼,越來越想過放浪的生活,以致和神越來越遠離,人會陷入非常虛空的監獄裏麵,就會去犯罪得罪神,背叛人。現實世界和果片片世界是兩個完全不同的世界。換句話說,現實世界和理想世界格格不入。精神世界與神的關係遠離,那就是與罪親近的結果,人生自然存在在虛空裏麵,日後的愁苦必然比先前的日子更重的,定要儆醒禱告,重新回到神的身邊,重新建立與神的關係,這樣才能重獲得被神所救,從罪的捆綁中解脫出來,有與神同在的真自由,人生由此改變成為有意義不虛空的了。這多多少少狹隘在人性人欲裏麵了。反過來讀一下的話,心裏妄想的沒有眼睛看的好,這樣的精神境況,怎麽會不虛空呢?怎麽會不捕風呢?妄想,“roving life 放浪的生活”,appetite,強烈欲望,偏重指食欲。所以NIV版本多多少少總是翻譯有所缺欠。這裏用泛指各種欲望比較好,當然人為糊口生存,在各種欲望中食欲不可或缺。而我們可以再往上想,“眼睛所看的,比心裏妄想的倒好”這是人的精神在靈魂裏“失神”的典型特征。為什麽這麽說呢?心裏妄想的,就是心裏存有的對“不可能”實現的事沒有任何“希望”了,不妄想了。“不可能”實現的事,多數情況下是對絕望的具體詮釋。所以人處於絕望的時候,才會對神說“妄想的都沒有眼睛看到的好”。這等精神虛浮是會象毒品一樣的無法擺脫的,陷入絕對絕望的境遇裏,對活著,活下去不再有所盼望。人生的虛浮使人對生無望,對死渴求,想早早結束生命,因為生命無意義而虛空,就如6:12a節所言:“6:12 人 一 生 虛 度 的 日 子 , 就 如 影 兒 經 過 。 ”這句經文,實質是指向了神,即對神有盼望,絕望的人就會活下來,重新有了生的盼望,是從神那裏得來的,因為尋找到了神,因為神的救贖。而作為是個人來講,內心都有強烈的渴望,就是對超越的渴望,對得勝的傾慕。戰勝死亡,戰勝勝疾病,戰勝自己,戰勝魔鬼從而戰勝罪,這就是對得勝,得聖的傾慕。這是人的本源,是神賜給人的,是在伊甸園裏造人時向人吹的那口氣,使人成為有靈的活人。如果不然,人的肉體和靈性同往死亡,永不得見神,死後在地獄的永火裏。這是陳述人生境遇的結局之真相。也是神賜下聖靈告誡世人的真理。人隻有心甘情願順服這樣的真理,才能尋找到神,走上與神同行的人生道路。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