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ulang

收集的電影僅供學習參考,不得用於商業用途,請在下載後24小時內刪除!
正文

【MU】【 [BBC.與野獸同行].BBC.Walking.With.Beasts.2001(國語中字) 】

(2009-11-04 21:53:52) 下一個


【文件格式】RMVB
【文件大小】6CD x 29MIN
【視頻尺寸】800 x 448
【平均速率】680Kbps
【對白語言】普通話配音
【字幕語言】中文字幕
簡  介:

  獲得多項獎項肯定的「與恐龍同行」BBC製作群,再度推出「與野獸同行」,帶領我們探索哺乳動物的興起.結合最新的科學發現,先進的計算機繪圖,以及精彩的自然曆史故事,讓觀眾重返消逝的世界,見識更多罕為人知的生物. 從地球最熱最潮濕的氣候到最冷的冰河期.見過鯨魚的先驅(步行),躲避體型壯如犀牛,肉食的豬,還有和貓一樣大小的馬,卻被和人類一般高的鳥吃掉!還收錄野獸寫實檔案,照片圖庫,製作小組訪談,分鏡表比較.還有兩部五十分鍾的短片,「野獸的勝利」講述哺乳動物成功的故事.「內心的野獸」介紹人類最具特色的部分,是如何經由適應樹林中的生活而興起.

第一集:新天地(New Dawn)

  本集所出現的動物是以在德國獲得驚人保存的發現物為主,尤其是出自法蘭克福附近梅塞爾頁岩的化石.這裏一度是史前深湖的湖底,落入此處的動物經常可得到極其完好的保存,我們甚至能夠知道它的毛皮輪廓與胃內殘餘物.早期鯨類走鯨在東方發現,即巴基斯坦附近,當時這裏是大森林地帶的邊緣,與歐,非洲間的古地中海毗鄰,而德國在另一端.這個地帶發現了許多早期鯨類的遺骸,顯示溫暖水淺的古地中海是鯨類演化的搖籃.

  環境年代設定在四千九百萬年前,即溫暖的第三紀始新世.此時,距恐龍滅絕已近乎一千五百萬年,而哺乳動物則存在了一億六千萬年.氣候是如此溫暖,熱帶森林延伸到了兩極,這意謂大型動物沒有多少發展空間.最大的哺乳動物約隻有豬的大小,而較為靈活的鳥類扮演了最高掠食者的角色.點擊下方,可取得當時動物的更多資料.

  長鼻跳鼠(Leptictidium tobieni)
  走鯨(Ambulocetus natans)
  高帝納猴(Godinotia neglecta)
  原古馬(Propalaeotherium parvulum)
  冠恐鳥(Gastornis geiselensis)
  巨蟻(Formicium giganteum)

第二集 鯨魚殺手(Whale Killer)

  本集所介紹的陸地動物生存在古地中海的東端,古地中海就是歐亞大陸與非洲分隔陸塊中間的水域.此外,我們也同時根據蒙古出土的化石.然而,這些動物浪跡在亞洲與北美洲,兩地在阿拉斯加與西伯利亞經常有所連結,所以北美所發現保存較好的化石,對於重建這些動物相當有幫助.鯨類與紅樹林產地則是根據引人注目的埃及法揚沉積層,這裏是個重要的發現地,讓人一窺非洲在與歐亞大陸相連結,以及雙方不同動物開始混合前,所擁有的生命麵貌.

  環境年代設定在三千六百萬年前,即溫暖的始新世末期.氣候已開始降溫,而冰也開始在南極形成.較冷,較幹燥的季節性氣候,對地球造成相當大的衝擊.雨林開始被季節性的林地與幹燥的平原取代.為了響應環境,哺乳動物體型變大,而且開始在平原成群為伍,隻是此時的平原還沒有牧草,隻有灌木地.在海洋,鯨類變成大型掠食者.氣候的改變對它們的影響,就跟對陸地動物的影響一樣強烈.點擊下方,可取得當時動物的更多資料.

  械齒鯨(Basilosaurus isis)
  雷犀(Embolotherium andrewsi)
  亞辟猴(Apidium moustafai)
  硬齒鯨(Dorudon atrox)
  蒙古安氏中獸(Andrewsarchus mon...)
  始祖象(Moeritherium trigodon)

第三集 巨人國度(Land Of Giants)

  本集所討論的漸新世亞洲平原是根據蒙古先達哥岩層的發現.這裏最著名的化石是長頸犀形獸,它是史上最大的陸上哺乳動物.先達哥地區的化石並沒有得到特別完好的保存,但幸運的是,北美洲也發現許多動物.這兩個陸塊過去由西伯利亞與阿拉斯加間的陸橋連結,使動物得以遷移.雖然長頸犀形獸是歐亞大陸獨有,但歐亞大陸其它許多動物都在北美得到較好的保存.尤其是美國內布拉斯加州的瑪瑙泉(Agate Springs)便讓我們對漸新世平原的動物,有深入的了解.

  環境年代設定約在兩千八百萬年前,即漸新世.地球大部分的地區仍持續變冷與幹燥,而且陸地上有眾多地帶從青蔥的亞熱帶茂密雨林,轉變成為散布落葉林的遼闊平原.體型極大的動物居住在橫跨北美與亞洲的無草灌木平原.在食物與水源短缺困境中幸存的草食性動物體型變大,而掠食者為獵食這些巨物也跟著變大.但無一大過居住在亞洲的動物,這裏存在著史上最大的陸上哺乳類,它們麵對大如犀牛的殺手,捍衛自己的後代.點擊下方,可取得當時動物的更多資料.

  長頸副巨犀(Paraceratherium tra...)
  巨鬣齒獸(Hyaenodon gigas)
  砂獷獸(Chalicotherium)
  熊狗(Amphicyonid)
  完齒獸(Entelodon)

第四集 人類的近親(Next Of Kin)

  本集的動物全都是根據東非與南非的發現而來.在這些遺跡找到我們的近親原人,這裏也成了世界上最被深入研究的土地之一.最完好的南猿骨骸是衣索匹亞哈達所找到的「露西」,以及南非史德克方頓(Sterkfontein)的最新發現.露西是較古老的化石,判定約在三百五十萬年前,而且屬於阿法南猿,即體型較小的品種.南非發現的南猿年代較為後期,而且是較為結實粗壯的種類,可能以堅韌的植物為食.盡管古生物學家把焦點放在原人身上,但他們也為此地所發現的其它所有動物化石記下詳細的筆記.雖然這些動物與現存品種非常相似,但諸如爪蹄獸與恐象等部分動物,卻是現在已經絕種的奇特怪獸.

  環境年代設定在三百五十萬年前的非洲,平原與森林充滿長相熟悉的動物.細部或許不同,但此時有巨型疣豬,長頸鹿的奇特親屬,還有遊食樹木的爪蹄獸.基本上,這個世界對於來自現代的時光旅客來說,必定覺得非常相似.然而,此時卻有一種必定會讓人大感訝異的動物:南猿.這是以雙腳行走的類人猿,古生物學家已耗費數十年的辛苦時光來找尋它們的遺跡,以便對它們的祖先有更多的了解.點擊下方,可取得當時動物的更多資料.

  南猿(Australopithecus afarensis)
  恐貓(Dinofelis barlowi)
  爪腳獸(Ancylotherium hennigi)
  恐象(Deinotherium bozasi)

第五集 劍齒虎(Sabre Tooth)

  南美各處的化石岩層都為過去曾居住在此地的動物提供了證據.然而,擁有當時最驚人化石遺跡之一的卻是北美.這裏找到許多動物化石,除了土生土長的品種外,還有在兩個陸塊擠壓連結後自南美移居而來的動物.加州的拉布裏瀝青坑就是一個「掠食者陷阱」的例子.黏稠的瀝青在地下形成後,滲出地表形成致命的瀝青坑.下雨後,水便聚集在瀝青坑的上層,而沒有警覺的動物卻受到吸引前來飲水.當動物漫步走進坑內,就會無法自拔,而慢慢沉入黏稠的瀝青坑.受困動物的氣息與聲音吸引了貓與狼等掠食者到來,而它們也不小心地一一陷入致命的瀝青陷阱.它們的骨骸在瀝青中得到完美的保存,可藉由小心挖掘與清理問世.眾多劍齒虎與地懶的骨骸讓我們得到許多這些動物生活與行為的資料.

  環境年代設定在一百萬年前的南美洲,即名為更新世的時期.這個大陸逾三千萬年來都是一個獨立的陸塊,擁有它本身獨特的動物群體,其中包括前所未有且奇特至極的怪獸.當南美洲往北漂流與北美洲擠壓連結,兩群不同的動物開始混合,當這個混合過程平靜下來後,南美洲也有了來自兩個陸塊,且數量穩定的定居動物.但是,這樣的穩定期並不長,因為兩個陸塊的連結擾亂了洋流,對地球氣候造成劇變.這些改變帶來了著名的冰河期,造成過去許多曾居住地球的迷人動物滅絕.從更新世開始的冰河期至今對我們仍有影響.點擊下方,可取得當時動物的更多資料.

  劍齒虎(Smilodon populator)
  大地懶(Megatherium americanum)
  星尾獸(Doedicurus clavicaudatus)
  長頸駝(Macrauchenia patachonica)
  恐鶴(Phorusrhacos longissimus)

第六集 長毛象之旅(Mammoth Journey)

  本集在最近的過去,我們便擁有一些可進行重建工作的新式證據.我們不隻得到骨骸與冰凍的屍體,而且還首度擁有圖畫.我們的祖先畫出並雕刻出其周遭動物的小雕像,讓我們得以對它們活生生的模樣,它們的行為方式,甚至是它們的色彩有所了解.動物冰凍屍體的最佳保存地點是在西伯利亞的永久凍土層;而人類遠古遺跡的保存最佳地區是歐洲各地與中東.

環境年代設定在三萬年前,這是一個寒冷的時期.我們仍處於冰河時期,該時期的產生是因為南美洲與北美洲擠壓連結,轉移了洋流,而逐一影響我們的氣候體係.因為水都結成冰,海平麵變得極低,使得歐洲與英國之間根本就沒有海洋存在.此時,出現在寒冷幹燥的平原的動物換成馴鹿與野馬群,並混雜著真猛獁[長毛象]與時而出現的披毛犀[長毛犀牛].掠食者包括獅子與兩種人類,即尼安德塔人與算是歐洲的新來者─ 我們,現代人.

  披毛犀(Coelodonta antiquitatis)
  大角鹿(Megaloceros giganteus)
  克羅馬儂人(Homo sapiens)
  真猛獁(Mammuthus primigenius)
  尼安德塔人(Homo neanderthalensis)

下載:
BBC.Walking.With.Beasts.2001_CD1.rmvb
http://c05bcf17.baberepublic.com

BBC.Walking.With.Beasts.2001_CD2.rmvb
http://ee8588ba.baberepublic.com

BBC.Walking.With.Beasts.2001_CD3.rmvb
http://7fcb97be.baberepublic.com

BBC.Walking.With.Beasts.2001_CD4.rmvb
http://617742ea.baberepublic.com

BBC.Walking.With.Beasts.2001_CD5.rmvb
http://9204741b.baberepublic.com

BBC.Walking.With.Beasts.2001_CD6.rmvb
http://c6445e03.baberepublic.com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博主已隱藏評論
博主已關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