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bxie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曆史轉折中的鄧小平》值得一看

(2014-08-13 18:47:00) 下一個



《曆史轉折中的鄧小平》值得一看

解濱

俺爹他那一輩子有過兩次解放,第一次是1949年,跟著共產黨混著混著就“翻身了”。 第二次是粉碎“四人幫”,結束了沒完沒了的政治運動,終於不用整天提心吊膽了。 俺自己這一輩子唯一的一次“解放”,就是粉碎“四人幫”。 那是俺命運的轉折點。

幾天前中國大陸開始上演的一部連續劇《曆史轉折中的鄧小平》(簡稱《鄧》劇),說的就是俺親身經曆過的那次解放。 雖說那裏麵主要說的是官場的角逐,但大量的背景信息確實反映出了當年的社會現實,那些都和我們這些普通老百姓息息相關。

由於連續劇還在連播中,俺隻看到了前六集。 即便這六集還沒有說到那一年俺準備高考、考上大學的那些往事,但我還是流著眼淚看完了這幾集,這是因為那裏麵說的很多事情都是俺親身經曆過的,或者當時就聽說過的。 這不是一部文獻片,也不是紀錄片,更不是故事片,嚴格地說這隻是一部歌功頌德片。 雖然有些誇耀的成分,雖然有許多場景是虛構的,但也確實再現了當年的很多現實。 可以說,這部連續劇的頭六集至少有70%的真實性。

說到真實性,《鄧》劇裏說的很多事情確實是真實的。 例如西單民主牆就十分真實。 劇中描繪了那時很多“紅二代”對江青、張春橋一夥恨之入骨,這當然是真的。 那些“紅二代”的老爸們被毛澤東打倒或“靠邊站”了,所以他們對毛澤東、四人幫恨之入骨。 不那麽真實的是一些細節。 例如黨內那個時候其實並沒有“四人幫”這種說法,隻是有“兩個眼鏡”這種說法。“兩個眼鏡”是指江青和張春橋。 王洪文和姚文元在當時並不那麽討人恨。 “四人幫”一說是在他們被粉碎後才普及的。 另外,在“四五”天安門廣場運動後,北京的風聲很緊,工人民兵糾察隊四下巡邏,警察也提高了警惕,根本就沒人敢去西單貼大字報了,《鄧》劇中那幾個青年去西單民主牆貼大字報的情節有點失真。

劇中“逃港潮”的那些場麵大體上是真實的,劇中不但用了偷渡者被抓的悲慘鏡頭描繪那種情景,還用了許世友那時對這個問題十分頭疼來強調事情的嚴重性。 那時我就認識兩個偷渡不成被押送回來的知青。 當然,劇中露麵的許世友並非一個大善人,他當年做的一些事情比“四人幫”還要左,這個老軍頭其實是應該被查辦的。 那個時候偷渡香港的大多是內地的受迫害者的子女以及邊境附近的農民,安徽鳳陽縣的農民是不會有逃港這種舉動的,這是因為他們根本就沒有那些門道。 但他們背井離鄉、四處逃荒確實是真的。 我家大院裏有家人的孩子就在安徽鳳陽縣鄉下插隊落戶,那個人當年每每說到那裏生活之艱苦就歎氣。

這部連續劇中爭議最大的是華國鋒所說的“粉碎四人幫是毛主席生前的部署”。 這句話在今天看來十分荒唐,但在當年那個形勢下卻是十分自然的。 這是因為資曆淺薄的華國鋒要想在論資排輩的共產黨內站穩腳跟就必須拿大旗當虎皮,這就是打著毛澤東合法繼承人的旗號替天行道。 我認為華國鋒當年應該確實說過“粉碎四人幫是毛主席生前的部署”這句話,盡管大家未必都信他。 但至少他這麽說可以堵住別人的嘴,也為他奪權的合法性找到了根據。 對於這句話的真實性不必細究,畢竟華國鋒如果當年不那麽做他根本就無法在黨內站穩腳跟。 甭管他有沒有說過“兩個凡是”,他背叛了毛澤東這是鐵板釘釘的。

《鄧》劇中露臉的很多人在當年都是赫赫有名的大人物,如汪東興、李先念、耿彪、陳錫聯、紀登奎、吳德、蘇振華、吳桂賢、陳永貴、倪誌福等, 這些當年如雷貫耳的名字幾乎都被埋在史冊的雜頁裏了,這一次他們都活龍活現地出現的劇中,確實令人感慨萬千。 粉碎四人幫的那些場麵,印證了當年的許多傳說。中聯部部長耿飆帶軍隊占領中央人民廣播電台的那件事以前確實沒有聽說過,這一次看到了那個場麵。 總而言之,《鄧》劇大體上是忠實於當年的那段曆史的。

但《鄧》劇中也有令人遺憾的一些地方。 “四人幫”其實完全是可以在劇中露麵的,沒有看到“四人幫”是一大遺憾。 畢竟他們是曆史人物,不應該不給他們露臉的機會。 在逮捕“四人幫”的過程中,汪東興是立下了汗馬功勞的,據傳他也參與了逮捕“四人幫”的決策過程。 《鄧》劇中給予汪東興的露臉機會太少,幾乎沒有提到他在粉碎“四人幫”過程中的決策作用,這不符合曆史。 但真正缺乏足夠的曝光的,應該還是胡耀邦。文革中胡耀邦也被毛澤東打倒了,但毛澤東對他有別於劉、鄧、陶,並沒有把他往死裏整,而是讓他靠邊站。 早在1975年,胡耀邦就被中央重新分配工作了。 四五天安門廣場事件後他又被靠邊站。 毛死後,華國鋒很快就讓他出來領導中科院,出任中國科學院黨的核心小組第一副組長、中科院副院長。  胡耀邦很快就在他管轄的單位撥亂反正,這在當時的科學院係統是有口皆碑的。 《鄧》劇中的第五、第六兩集裏有很多方毅(科學院院長)、劉希堯(教育部長)等人和鄧小平一起振興教育和科學的鏡頭,其實這裏麵最勞苦功高的應該是胡耀邦。 沒有胡耀邦,那很多被關在“牛棚”裏的科學家們是不可能能那麽快地被解放出來的。  不過好在《鄧》劇中的一句台詞還是間接地提到了胡耀邦:“胡耀邦同誌托葉帥給華主席送了三句話:停止批鄧,人心大順。冤案一理,人心大喜。生產狠狠抓,人心樂開花。” 但這是遠遠不夠的。  由於《鄧》劇還在連續中,我希望後麵會有更多的胡耀邦的鏡頭出現。

《鄧》劇在大事件上還是試圖在前三十年與後三十年之間打圓場,盡量不得罪每一個菩薩。 這可以從劇中對毛澤東的處處謹小慎微而看出來。 但是在最關鍵的問題上,《鄧》劇還是堅持了原則,把毛澤東的問題尖銳地說出來了。 這裏最震撼人心和感動人心的是鄧小平跟家人關於毛澤東發動文革的那段談話:

“去年這個時候,剛剛開始批鄧。 主席要我牽頭,搞一個肯定‘文化大革命’的決議,也就是‘三七開’,七分成績,三分錯誤。 我思考再三,婉言拒絕了。 我用主席的話說,我是桃花源中人,不知有漢,無論魏晉,讓我做出這樣的決議,不合適。 從那個時候,我就做好了最壞的打算了。  ‘文化大革命’搞了十年了,劉少奇、賀龍、陶鑄、彭德懷都給整死了,好多人都給整的很慘,老百姓的日子是越過越窮。  我反複在想,這樣的革命,是我從18歲以來一直想要的革命嗎? 這樣的革命有什麽意思,有什麽進步意義? 這是個大是大非的問題。  我不能為了個人的得失而喪失了原則。”

這是對毛澤東的最大否定! 我覺得這是《鄧》劇的最大亮點。  有了這一條,毛澤東永遠難以洗清他發動文革、搞亂中國的罪責。 

和毛澤東一樣,鄧小平也是一個有爭議的曆史人物。 鄧小平的“貓論”一直被一些人批評,很多人把今日中國的貧富懸殊、官員腐敗等問題怪罪到鄧小平身上。 鄧小平對於華國鋒等人的處理也不是好評如潮的。 但我們不能離開當時的曆史條件去看問題。 那個時候鄧小平麵臨的是幾千萬被毛澤東洗腦了幾十年的共產黨員和共產黨幹部,他要在那種情況下讓曆史巨輪扭轉方向談何容易。 華國鋒畢竟能力有限,對於搞改革開放是力不從心,早晚要退下的。 不管鄧小平當年的決策有多少是對的,多少是錯的,我們幾千萬人乃至幾億中國人多多少少都是他的一些決策的受益者。 當年如果沒有他搞的恢複高考,我可能這輩子就和大學無緣。 如果當年沒有他高瞻遠矚開放留學,我這輩子就甭想出國深造。 當年鄧小平被最後一次打倒時,中國是個一貧如洗的國家,很多中國人就連每頓吃飽飯都是一種奢望。 那個時候買糧食要糧票,買食油要油票,買豬肉要肉票,買衣服要布票,買煙酒要煙票、酒票,買自行車要自行車票,買手表要手表票,……。 鄧小平複出幾年後,老百姓就可以大碗喝酒,大口吃肉了,不久所有的票證都取消了。  

不管你把《鄧》劇當作一部故事片來看,還是當作一部曆史劇來看,《鄧》都是值得一看的。 對於我們這些經曆過那段曆史的人來說,這部連續劇讓我們回憶了當年的很多事情。 對於沒有經曆過文革的年輕人來說,《鄧》劇可以說提供了的有關文革的一點啟蒙教育。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鎮妖石72 回複 悄悄話 與你一樣帶著複雜的心態看此劇,盡管他局限性也犯過混,這段時期的鄧應該得到高分。
二泉映月09 回複 悄悄話 沒看過鄧劇。但支持你的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