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文章分類
歸檔
正文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2009-10-03 18:26:34) 下一個
中秋,賞月談月是久談不衰的話題。

“秋之於時,後夏先冬;八月於秋,季始孟終;十五之夜,又月之中。稽於天道,則寒暑均,取於月數,則蟾魄圓。”

“明月四時有,何事喜中秋?瑤台寶鑒,宜掛玉宇最高頭;放出白豪千丈,散作太虛一色。萬象入吾眸,星鬥避光彩,風露助清幽。”

中秋又是“祭月節”,源於遠古人類對自然的崇拜。古代帝王的禮製中有春秋二祭:春祭日,秋祭月。秋季地球與太陽的傾斜度加大,華夏大地上空的暖濕空氣逐漸消退,而此時,西北風還很微弱。如此,濕氣已去,沙塵未起,空氣即顯得格外清新,天空特別潔淨,月亮看上去既圓又大,是賞月的最佳時節。恰如古詩所雲:“光輝皎潔,古今但賞中秋月,尋思豈是月華別?都為人間天上氣清澈。”

中秋玩月,起於何時? 瀏覽唐詩,中秋賞月詩確有多篇,如王建有詩雲:“月似圓盛色漸凝,玉盆盛水欲侵棱。夜深盡放家人睡,直到天明不炷燈。”徐凝的詩雲:“皎皎秋月八月圓,嫦娥端正桂枝鮮;一年無似如今夜,十二峰前看不眠。”

宋代,民間中秋賞月之風更加興盛。“傾城人家子女不以貧富能自行至十二三,皆以成人之服服飾之,登樓或於中庭拜月,各有所期:男則願早步蟾宮,高攀仙桂;女則願貌似嫦娥,圓如皓月。”

明清以後,每逢中秋,一輪圓月東升時,人們便在庭院、樓台,擺出月餅、柚子、石榴、芋頭、核桃、花生、西爪等果品,邊賞月,邊暢談,直到皓月當空,再分食供月果品,其樂融融。在我國的少數民族地區,中秋這一天,還舉行別具特色的“拜月”、“鬧月”、“行月”、“跳月”、“偷月”等豐富多彩的活動。

碧空如洗,圓月如盤。人們在盡情賞月之際,會情不自禁地想念遠遊在外、客居異鄉的親人。因此,中秋節還有“團圓節”之稱。許多古詩表達了人們此時的思念之情。唐人殷文圭《八月十五夜》:“萬裏無雲境九洲,最團圓夜是中秋。”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朗中》詩雲:“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中國人曆來把家人團圓、親友團聚,共享天倫之樂看得極其珍貴,曆來有“花好月圓人團聚”之謂。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