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 (78)
2011 (89)
2013 (2)
2014 (1)
2019 (2)
2020 (1)
大家對brown bags 一定很熟,因為很多人都用它裝午餐,比如這樣。
除了裝午餐,當然還可以派很多用途。
不過,有一個用途就不是大家都熟悉的了。
聽我慢慢道來。
今天早晨,剛到辦公室,小歐(技術員)就跑來和我說,她發現顯微注射台上一個沒有換下的毛細管裏有個sperm, 居然還活著。
她讓我去看。果然,還能搖尾巴。
想來是昨天有人做完實驗忘記把毛細管扔掉了。在室溫下20多個小時,而且沒有多少營養液,sperm 居然還能幸存,生命力真夠強大。
相比之下,egg就要嬌嫩得多,不單要放在培養箱裏,而且對溫度、濕度、以及二氧化碳的濃度都很挑剔,稍有不對,她就死給你看。
因為這個小插曲,我想起了一樁小事。
多年前,IVF 實驗室和我們是鄰居。他們每天都有絡繹不絕的患者,當然,藍綠都有。
有個韓國醫生來IVF實驗室進修。她的女兒和小葛差不多大,所以在她接女兒過來之前常向我打聽有關daycare的事情,接觸多了,蠻投緣的,所以我們幾乎天天一起吃中飯。
一天,她和我說,來美國後發現,美國醫院裏的一些設施比不上她工作的韓國醫院。我問:何出此言? 她先說了兩個大型儀器,韓國用的都是最新型號,比這裏起碼先進五年。接下來,她又舉了一個例子,她說,在她們醫院,IVF實驗室專門有一個供男患者“取樣”的房間,裏麵還備有特殊雜誌和錄像帶;沒想到美國這裏沒有專門房間,患者都是在衛生間“取樣”;她還加了一句:看來美國男人對外部環境要求好低哦。
我現在還記得她當時說話的表情:非常“韓劇”,眼睛瞪得很大,說完後馬上捂住嘴巴,然後大笑~~~
說起來,這是十年前的事情了。韓國醫生早已回國。我們之間的聯係隻限於聖誕互致問候了。我現在把她說過的話寫出來,不知道她會做何感想,一定覺得蠻好玩吧。
說到這裏,好像還和brown bags 沒什麽關係。
其實,是有關係了。因為護士會給每個需要“取樣”的患者一個brown bag, 裏麵有個小燒杯。我們天天看著患者手裏拿著“brown bag” 去衛生間,已習以為常,從來沒覺得有什麽不妥,經韓國醫生這麽一說才意識到醫院是應該給患者提供更“人道”的環境才對。
By the way,我是自從在那裏工作後,就不用brown bag 裝午餐了。
你別和村長提這個“典故”啊,否則你還得給他買個lunch box~~
好像就叫“牛皮紙袋袋”。
哦,這樣也好,至少有個日常用品和我有了聯係,多少年後,即便我們沒有這個相聚的地方了,你看到brown bag還能想起Grace講的故事~~
你還來個default,笑死人了!
嗬嗬,每間醫院都應該不同吧~~
我一時想不起來這個brown bags 的漢譯是什麽,牛皮紙袋?
好像不對......
要求是很低哦。現在應該有改進了吧。不看這個,以前以為是default,外界需要有錄像雜誌等配合,歐洲仿佛都是這樣的。
不曉得澳洲這裏是怎樣的情形,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