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古印度文化”
(2009-11-28 06:19:46)
下一個
神奇的“古印度文化”
飲食:印度的咖喱聞名世界,很多人都以為米飯和咖喱是印度的主要食品和調味料。但實際上,在印度隻有一部分地方是以米飯為主食,而咖喱對於大部分印度人來說更是一種陌生的調味料。
其實,沒有統一風格才是印度菜的最大特色。而且不僅印度各城市之間的飲食習慣有很大不同,就連每家人都有明顯的飲食風格。但總的來說,雞、魚和羊肉是最普遍的。肉汁是印度的主要醬料,在整個印度都十分流行。當然,每個地方的肉汁都有其明顯的地方特色。而在印度的廚房裏,隻有新鮮的青辣椒和曬幹的紅辣椒是辣的。所以不喜歡辣的遊客不用擔心不能吃到正宗的印度美食。
對於遊客來說,印度最著名的傳統菜色起源於印度王室。燉肉、醬料和米飯分別是三種不同烹調風格的基礎。但王室食品畢竟隻能在專門餐館和大酒店吃得上,老百姓對它也並不“感冒”。在當地,很多受追捧的印度菜都是很家常的,例如用未發酵的燕麥麵包,塗上以煤火煮上整整一夜而成的青芥末,如此簡單的冬天小吃,無論是農夫還是城市人都把它視為至愛。而在南部城市,地道的脆薄餅和蒸米糕都很出名。至於在沿海的一些地區,除了有螃蟹、龍蝦、虎蝦和貝類等海鮮餐外,清香的椰子也是最常用的食材。
泥爐碳火烹調法是印度特有的烹飪方式。它對時間的掌握非常講究。當爐溫達到600攝氏度後,烹飪相差一兩分鍾,甚至一兩秒鍾,都影響著烹飪的成敗。而用這種方法烹飪的肉是不用油的,吃的時候再蘸上酸奶酪。當食物還沒上桌,那吱吱作響的碳火聲,還有悠悠飄出的香味,都已經令你食指大動。
此外,在印度的多個地方,都喜歡用一種叫“thali”的大淺盤盛載食物。在用“thali”進餐時,應該入鄉隨俗地慢慢品嚐,狼吞虎咽隻會讓當地人笑話。
服飾:在印度,可以由不同的服飾和裝扮,看出當地人的宗教信仰、種族、階級、區域等。
男性包頭巾
印度男性多半包有頭巾,這種頭巾稱為Turban。頭巾有各式各樣的包裹方法,其中錫克教男性頭巾,具有特定樣式。根據傳統,錫克人從小到大都必須蓄頭發、留胡須,並且包著頭巾。小孩頭巾樣式比較簡單,隻用黑布綁成發髻形狀。成年人的頭巾樣式比較複雜,首先必須用黑色鬆緊帶將長發束成發髻,然後再以一條長約3公尺的布,裹成頭巾,樣式為兩邊對襯成規則狀。錫克人頭巾色彩繁多,有的人甚至搭配衣服顏色。印度男性多半穿著一襲寬鬆的立領長衫(Tunic),搭配窄腳的長褲(Dhoti),拉賈斯坦地區男性,褲子是以一條白色布塊裹成的,頭上的布巾,花樣變化極多,色澤鮮明。
女性穿紗麗
印度婦女傳統服飾是紗麗(Sari),紗麗是指一塊長達15碼以上的布料,穿著時以披裹的方式纏繞在身上。印度婦女擅長利用紮、圍、綁、裹、纏、披……等技巧,使得紗麗在身上產生不同的變化。拉賈斯坦婦女的紗麗較短,隻有披覆在頭上,但是彩色繽紛、鑲有金銀繡邊。拉賈斯坦婦女的上衣,有點像似沒有領子的中國鳳仙裝,下身是一條滾邊的及地長裙。
建築:
佛教建築
古代印度遺留下了窣堵波、石窟、佛祖塔等佛教建築。窣堵波是一種用來埋葬佛骨的半球形建築,最大的在桑吉,約建於公元前250年。半球體直徑32米,高12.8米,下為一直徑為36.6米,高4.3米的鼓形基座。半球體用磚砌成,紅色砂岩飾麵,頂上有一圈正方石欄杆,中間是一座亭子,名曰佛邸。窣堵波周圍樹有石欄杆,四麵正中均設門,門高10米,門立柱間用插榫法橫排三條石坊,斷麵呈橄欖形。門上布滿浮雕,輪窣上裝飾圓雕,題材多是佛祖本生故事。
石窟分兩種。舉行宗教儀式的石窟叫支提窟,平麵長方形,縱端為半圓形,半圓形的中間有一窣堵波。除入口處外,沿內牆麵有一排柱子。另一種石窟稱為精舍,以一個方廳為柱心,三麵鑿出幾間方形小室,供僧侶靜修之用,第四麵為入口,沒有門廊。精舍和支提窟常相鄰並存,如阿旃陀的石窟群。
在相傳為佛祖釋迦牟悟道的地方——菩拉迦耶耶建有一座廟和一座塔。塔即佛祖塔,始建於公元2世紀,14世紀重建。塔為金剛室座式,在高高的方形台基中央有一個高大的方錐體,四角有四座式樣相同的小塔,襯托出主體的雕佛。塔身輪廓為弦形,由下至上逐漸收縮,表麵布滿雕刻。
婆羅門教建築
從公元10世紀起,印度各地普遍建造婆羅門教廟宇。形式和規格都參照農村的公共集會建築和佛教的支提窟,用石材建造,采用梁柱和疊式結構。其外形從台基到塔頂連成一個整體,布滿雕刻,建築形式各地不同:北部的寺院體量不大,有一間神堂和一間門廳,都是方形平麵,共同立於高台基上。門廳部分的簷口水平挑出,上為密簷式方錐形頂,最上端是一個扁球形寶頂。神堂上麵是一個方錐形高塔,塔身密布凸棱,塔形曲線柔和,塔頂也是扁球形寶頂,神堂是一間聖殿,四方正方位開門,整個廟宇象征婆羅門教濕婆、毗濕奴、梵天三位一體神。南部寺院規模龐大,通常以神堂為主體,還有僧舍、旅驛、浴室、馬廄等。周圍是長方形圍牆,神堂頂上,每邊圍牆中央的大門頂上都有高聳的方錐形塔,造型挺拔、簡潔,雖滿布雕刻,仍保持單純幾何體的輪廓。典型的例於是馬村拉大寺。中部寺廟的四周有一圈柱廊,內為僧舍或聖物庫。院子中央寬大的台基正中是一間舉行宗教儀式的柱廳,它的兩側和前方,對稱地簇擁著3個或5個神堂。神堂平麵為放射多角形。神堂上的塔不高,彼此獨立,塔身輪廓為柔和的曲線,有幾道尖棱直通相輪寶頂。一圈出挑很大的簷口把幾座獨立的神堂和柱廳殿聯為一體。
伊斯蘭建築
崇拜伊斯蘭教的莫臥兒帝國統治印度時,各地建造了大量清真寺、陵墓、經學院和城堡。這此建築的形式和規格雖受中亞、波斯的影響,但已具有了獨立的特征。穹頂有了很大的改進,清真寺、陵墓多以大穹頂為中心作集中式構圖,四角則是體形相似的小穹頂襯托。立麵設有尖券的龕,牆體多用紫赭色砂石和白色大理石裝飾。廣泛使用大麵積的大理石雕屏和窗花,建築輪廓飽滿,色彩明朗,裝飾華麗,具有強烈的藝術效果。
語言:印地語至今有1000多年的曆史。屬於印歐語係-印度伊朗語族-印度語支, 源頭是梵語!
從發展過程講,分三個時期:
初期:約自公元前10世紀到前15世紀末。在這一時期,印地語和中古印度語沒太大區別。
中期:這一時期印地語逐漸脫離中古印度語而發展成有獨立特點的語言。在語法方麵新的規則已基本形成,語音方麵吸收了不少來自波斯語、阿拉伯語、土耳其語的特殊語音,還包括詞匯的吸收。
現代以後:自19世紀到現在。在印度獨立前的時間裏印地語出現了類似英語詞匯的語音,如office中的O這個音。詞匯方麵又大量吸收英語和梵語詞匯。印地語詞匯相當豐富,並不貧瘠。
藝術:印度是一個文化的大熔爐。這個國家獨特的曆史背景使得它包含了從遠古到現代、從西方到東方、從亞洲到歐洲等多種文化潮流。再加上它是一個由五大民族構成的國家,本身就像一個大大的文化博物館。首都新德裏西岸的孟買是文化的中心,而加爾各答則每天都有關於文化的新聞,多元化的音樂、舞蹈、舞劇和笑劇都令遊人眼花繚亂,樂而忘返。
在喧鬧的大城市生活久了,人們都向往返璞歸真。而印度傳統音樂的基礎正是“自然”。它歌頌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人與自然的關係以及人與神之間的關係。四季的旋律都在傳統曲調“拉格”中得到體現——傳說古人從森林裏小鳥的鳴叫和樹枝燃燒的聲音獲得靈感而創造了第一首“拉格”。至於歌曲的內容,則源於北印度的宗教儀式。時至今日,傳統歌曲依然保留了古代的發音,歌者音質純淨,令歌曲保持一種簡潔、純美的聖詩感覺。即使你聽不懂歌詞,也能體會到自然的神聖與平和。
印度最古老的舞蹈之一——Natyam,在印度語中的意思是“舞蹈的藝術”。它除了強調舞蹈的節奏感,還十分強調伴奏音樂必須悅耳動聽,由莊重的詩歌和風格純樸的音樂組成。這本是用於祭祀的舞蹈,能充分體現舞者情感,最初由神廟舞女在廟宇裏表演。這一舞蹈的動作關鍵在於保持上身的挺直,腿部半彎,雙膝分開,而雙腳則要像一把半開的扇。雖然有嚴格的動作規範,但其實每一個演員的表演都是不一樣的,而且大多數時候表演都是即興的,因此每一支Natyam的個人風格都十分強烈。
現在,這種傳統的舞蹈在一股複古的潮流中再度興起。不過,古時候的Natyam一般是獨舞,而現在群舞更為流行。一群身段婀娜、身穿豔麗傳統服裝的舞女,在動聽的音樂中如仙子般翩然起舞,效果比獨舞更勝一籌。時至今日,Natyam更發展成一套講究技術的藝術體係。
習俗:印度人有4大傳統儀式,分別是出生、葬禮、婚姻和普迦儀式。
出生
在印度的傳統上十分重男輕女,因為女兒結婚時,父母必須準備一筆豐富的嫁妝,如果沒有嫁妝,女兒是嫁不出去的。而這對於貧窮人家而言,確實是一項龐大的負擔。印度人如果生下的是女兒時,會用拍手示意,代表兩手空空來也。但如果生的是兒子時,那就大大不同了,家人會立刻敲鑼慶祝,表示兒子將來娶老婆時,可以帶來響當當的嫁妝。印度人慶祝小孩出生與平安成長的方式,就是到寺廟進行“普迦儀式”、唱頌祈禱文,然後和親朋好友舉行餐宴。印度小孩出生後,父母都會找人為他們占卜,小孩的名字多半取自英雄或神祇。小孩的生辰八字尤其受到重視,因為這可以決定小孩未來的婚姻對象。
葬禮
印度教徒死亡時,都會在河壇舉行火葬儀式。印度教徒去世後,家人會以黃色或白色絹布包裹屍體,然後放在兩根竹製擔架上,以遊行方式抬到河壇火葬地點。傳統上,將死者抬送到火葬場的任務,應該由家屬擔任,但是現在大部份的人都交給專人處理。在印度,專門處理喪葬事宜的人,都是被視為種姓地位最低的賤民。一般送葬的儀式都非常簡單,但是比較富有的人家,可能會請樂師在前麵演奏,浩浩蕩蕩地遊行。火葬前,死者的長子必須手持油燈繞行遺體3次,當火葬柴堆被點燃時,死者長子必須將頭發剃光,隻在後腦勺留一小撮,然後到河裏沐浴淨身。火葬結束後,死者骨灰會被掃到河裏,代表靈魂已經脫離軀殼、得到解脫。
婚禮
印度人的婚禮是社會地位的代表,也是一生中最重大的儀式。印度青年到了適婚年齡,都會由父母代為尋找社會階級、語言、區域、背景相同,以及星相可以配合的對象。印度婚禮儀式相當繁瑣,結婚之前,雙方家長會透過充當媒人的祭司討論嫁妝事宜,女方必須答應男女提出的嫁妝數量後,雙方才選定黃道吉日、開始籌備婚禮。婚禮前一天,新娘必須根據傳統化妝方式,開始抹油、沐浴、更衣、梳頭、畫眼線、抹唇砂、並且在腳上塗以紅色、在額頭點紅色蒂卡、在下巴點黑痣,接著還要用植物染料在手腳上繪飾漢那圖案,然後灑香水、配戴首飾和發飾,最後是把牙齒染黑、嚼檳榔、擦口紅,才算大功告成。婚禮當天,新郎官騎著一匹白馬浩浩蕩蕩地來到新娘家。這時女方家裏已經架起火壇,雙方親友在祭司念誦的吉祥真言中,繞行火壇祝禱。之後、新娘在女伴的簇擁下走到火壇前麵,由祭司將新娘的紗麗和新郎的圍巾係在一起,代表婚姻長長久久。印度婚禮的晚宴是在新娘家裏進行,一對新人坐在婚宴中接受親友的祝福。婚禮當天晚上新郎是在新娘家過夜,翌日才將新娘迎娶回家。
普迦儀式(Puja)
普迦是印度教中向神祇膜拜的儀式,普迦儀式必須由祭司擔任。儀式中信徒會將神像裝飾後抬出寺廟遊行慶祝,並且奉獻鮮花、椰子、蒂卡粉……等供品。最後再由祭司手持油燈,在神像前麵進行“阿拉提(arati)”。“阿拉提”的過程中,信徒用手輕輕覆蓋祭司手中的燈火,然後在自己的眼睛上碰觸一下,代表接受神祇賜予的力量。通常在普迦儀式結束後,信徒可以分到一些祭祀過的鮮花、蒂卡粉或水,稱為“波拉沙達(Prasada)”。所以在印度,隻要看到印度人從寺廟膜拜出來,額頭上幾乎都塗有紅色或白色的粉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