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建國大業】60周年大慶群星打造曆史巨片RMVB/420M

(2009-09-22 07:23:17) 下一個
【建國大業】60周年大慶群星打造曆史巨片RMVB/420M

導演:韓三平 黃建新
  攝影指導:趙曉時
  美術指導:趙 京
  化妝指導:王希鍾
  錄音指導:王丹戎
製片主任:高成生 陸國強
演員:
  唐國強 飾 毛澤東
  張國立 飾 蔣介石
  劉 勁 飾 周恩來
  王學圻 飾 李宗仁
  陳坤 飾 蔣經國
  王伍福 飾 朱德
  許晴 飾 宋慶齡
  鄔君梅 飾 宋美齡
  王冰 飾 張瀾
  金 鑫 飾 李濟深
  修宗迪 飾 傅作義
  王健 飾 任弼時
  陳坤 飾 蔣經國
  陳凱歌 飾 馮玉祥
  薑文 飾 毛人鳳
  劉德華 飾 周誌柔
  馮小剛 飾 杜月笙
  王學圻 飾 李宗仁
  陳道明 飾 中共地下工作者
  陳好 飾 傅冬菊(傅作義之女)
  葛優 飾 人民解放軍某團團長
  黎明 飾 首屆全國政協會議某民主黨派代表

《建國大業》內容簡介
  作為建國60周年廣電總局最重要的獻禮作品之一,由編劇王興東、陳寶光創作的電影劇本《建國大業》圍繞著第一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的召開前後,以毛澤東為首的中共中央在1948年發布“五一口號”創作——“各民主黨派、各人民團體及社會賢達,迅速召開政治協商會議,討論與實現召集人民代表大會,成立民主聯合政府。為了成立新的政府,推翻國民黨反動派的統治,必須召開政治協商會議。”
  整個劇本結構集中在毛澤東與宋慶齡、李濟深、張瀾這三位後來當選為國家副主席的非中共人士的關係上,情節起伏,情感濃重,生動地再現了中國共產黨人與中國民主黨派在漫長的革命歲月裏結下的深厚情誼。據內部人士透露,《建國大業》在角度和題材上有出新,而在領袖的塑造上,將更加人性化、生活化,充分展示出領袖的內心世界,把領袖還原成一個個普通人。
  1945年8月抗戰勝利,中共毛澤東主席應國民黨蔣介石之邀毅然飛赴重慶,與國民黨蔣介石舉行和平談判。毛主席在重慶與民盟主席張瀾等民主黨派領導人密切協商配合,共同努力推動談判進程,使國共雙方終於簽訂了以避免內戰、在政治協商的基礎上組建多黨派聯合政府為主要內容《雙十協定》。
  但是,國民黨蔣介石無法放棄一黨專製的獨裁迷思,一方麵發動了對共產黨的內戰,一方麵炮製召開首屆國民大會的獨角戲,並對民主黨派大肆迫害鎮壓,實際撕毀了《雙十協定》。
  中國共產黨製定了針鋒相對、以革命戰爭反對反革命戰爭的方針,開始堅決的武裝反擊。眾多民主黨派領導人紛紛采取了與中共站在一起的立場,堅決反對和抵製蔣介石獨裁行徑,以實際行動與國民黨決裂了。
  在反對國民黨獨裁統治的共同鬥爭中,身處延安、西柏坡戰爭前線的毛澤東、毛澤東,與身在蔣管區和香港等地的宋慶齡、張瀾、李濟深等著名民主黨派領袖雖然分隔遠方,但心氣相通,肝膽相照。他們在為人民解放戰爭的不斷勝利而共同歡欣鼓舞的同時,也開始為如何建立一個民主的新中國而未雨綢繆思考謀劃。
  1948年五月,中國共產黨發表《五一宣言》,發出了打倒國民黨反動派、迅速召開新的政治協商會議,成立民主聯合政府的號召。這個號召得到各民主黨派的熱烈響應。此後,在戰場上共產黨領導的人民解放戰爭節節勝利的同時,一個反對國民黨統治的民主統一戰線也不斷發展壯大,大批民主人士在共產黨的誠懇邀請和精心安排下,曆經艱險,從蔣管區,從香港、從國外紛紛奔赴解放區……
  1949年9月21日,群英薈萃的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在北京隆重召開。此後九天,中華人民共和國於1949年10月1日成立。

(下載地址):
--------------
cd1:
part11

part12


cd2:
part21

part22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