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前進的動力

(2009-09-15 07:19:14) 下一個

中國在中世紀,對於全世界知道她的存在的人來說,始終是個令人豔羨的地方。而當近代的人們終於走進她的大門,卻發現她是如此另人絕望的落後和腐朽。

三民主義革命的階級集團,主要是民族工商業和知識分子階層。他們著眼於西方,傾向於通過西方的工商業,政治模式,把中國帶入和西方一樣的進步社會。民族資產階級既依賴西方文明,又被西方資本所壓迫。這就是為什麽他們妥協性和反抗性集於一身的原因。

而毛和他的集團,則著眼於中國內部的土地問題。黃仁宇用非馬列主義的眼光,也看出土地問題是中國兩千年來曆次改朝換代的原動力。而易中天也指出,清朝兩百年到末代,並沒有出現以前的朝代那種宦官專權和昏庸的君主,沒有不得了的腐敗和黑暗。為什麽就倒了呢? 因為任何一個封建王朝過了巔峰狀態以後,土地問題就成了最主要的矛盾。兩千年來中國始終逃不出這個怪圈。

恰恰辛亥革命完全沒有觸及這個矛盾。中國要進步,也同樣要經過土地經濟向資本經濟轉型的過程。國民黨人忽視了這個必要的過程,企圖一步到位。共產黨人注意到了這個必要的過程,卻沒有看到解決了以後該怎麽走。

共產黨的土改和建國初的一係列經濟政策,和古代“革其天命”以後土地重新分配十分相似, 不同的是土地全部國有化。永遠剝奪了私人擁有土地作為生產資本的權利。有人說這是一種倒退,其實這是一種進步。今天我們知道私有製多麽的重要,卻忘記了土地私有製和工商業資本私有製是死敵,極大的妨礙了資本主義和工商業的發展。

而台灣差不多同一時間也開始了國家購買私人土地的改革。這從客觀上就是英國“圈地運動”的翻版,隻不過是由政府引導,完成了西方工業革命時期從封建經濟向資本主義經濟轉型時期的土地所有權的變更。

六十多年過去,多少滄桑,多少犧牲和痛苦,今天土地問題終於不再是問題。不管外觀是何種表現,中國始終是在進步的。隻是中國往前走的姿勢也不得不有自己的特色,而推動她進步的人自己並不一定能意識到而已。

一個國家的過去,現在和未來,她的政治形態,經濟狀況,無不有其成因。倒並不在於政府是不是民選。要知道周天子,秦始皇,唐宗宋祖,哪個都不是民選。但他們的成功,是與當時社會廣泛的需求分不開的。

她的生命力, 是從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人民,(作為一個整體而不是個人),的文化傳統,他們的生活和生產方式中而來。所以可以說,推動曆史的原動力,始終還是人民。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水巷人家 回複 悄悄話 我有類似的文章,雖然遠不如你。然而想法上有共鳴。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