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美國軍校(5)

(2011-06-20 10:02:21) 下一個
(Part (1), Part (2)Part(3)Part (4))

West Point 西點軍校

美國軍事學院,US Military Academy,俗稱西點軍校或者陸軍官校。四年製Liberal Arts College,沒有研究生院。按照中國的“學院比大學University低一個檔次” 的說法,西點算二流。這個“二流大學”在美國卻是名校。每年錄取率12%左右,你想去,人家還不一定要你呢。福布斯的2010年大學排名榜上西點名列第一,在哈佛耶魯斯坦福的前麵。(見此文

二流大學排全國第一名,說明美國大學排名沒有中國的嚴格(小楷體評論),美國大學排名貓膩太多(美大俠補充)。不知道這學校在子女壇的段位排在哪兒?西點軍校跟美國難進易出的藤校有一點不同,不光錄取率低,畢業率也低,80%左右。可謂難進難出的學校。



West Point,西點,從紐約出城沿著哈德遜河朔河北上一個小時左右,一個山清水秀的地方。哈德遜是一條直上直下的大河,隻有在這個地方成S型繞了一下,軍艦船隻必須慢行。在大河左岸的高地西點設炮台,居高臨下,那些軍艦就相當於 sitting ducks,全部暴露在大炮麵前。當年開戰,強大的大英海軍一上來就占領了海邊重鎮紐約。北麵的加拿大也在英軍控製之下。如果哈德遜河失控,那麽整個New England地區就被孤立,陷入了英軍的包圍,革命就失敗了。西點至關重要。



講西點不得不說說一位美國曆史名人,守西點的主帥Benedict Arnold V。為啥獨立戰爭能夠最後勝利?為啥美國很少有人以Benedict為名?答案都與這位華盛頓手下大將,獨立戰爭時候的英雄和叛徒(Hero & Traitor),二星少將Major General Arnold有關。如果沒有Benedict Arnold,美國獨立失敗,還是大英帝國殖民地,各位牛媽牛爸估計也不會來美國謀生,也就沒有爬藤,斯坦福第一還是哈佛第一這種無謂之爭。



Benedict Arnold V,苯乃迪特•阿諾德五世出生在一個有錢有勢的人家。他曾祖父,阿諾一世1651年從英國移民美利堅,並經過艱苦努力爬到了當年13個殖民地之一的羅德島島長的職位(Governor of Rhode Island)。通過他姥姥那條線,他跟很多美國古今名人有血緣關係,其中包括,四位美國前總統Millard Fillmore, Ulysses Grant, Franklin D Roosevelt,George W Bush;前美國國務卿,華盛頓杜勒斯機場命名者John Foster Dulles;前紐約州長Thomas Dewey;斯坦福大學創始人的老婆Jane Stanford;摩門教創始人Joseph Smith;華爾街大牛J P Morgan;珠寶時裝公司Tiffany創始人的兒子Louis Comfort Tiffany;電影明星波姬小絲(Brooke Shields),秀蘭鄧波兒(Shirley Temple);Supreme Court大法官Oliver Wendell Holmes;現任哈佛大學校長Drew Faust;等等名人。Benedict小時候淘氣,媽媽家教很嚴,推媽,致使阿諾從小就養成了聽女人話的好習慣。他很小就被送進絲糕補習,目標是耶魯大學。可惜就在他要上耶魯前幾年,老爸酗酒,家境破產了。小Benedict麵臨流浪的命運。幸運的是他姥姥家名門貴族,有錢有勢,幫他找了份學徒工。有點林妹妹的意思。Benedict艱苦樸素,勤勞努力,繼承父業做海運,生意越做越大,賺大錢。Arnold年輕的時候也當過兵,扛過槍,走船的時候偶爾帶人燒殺搶劫,運用操練幾下軍事技術。後來英國政府對美國殖民地強行征貿易稅。有點兒像老美現在對付伊朗北朝鮮那樣,動不動就登船檢查。Arnold的生意遭到重創,致使他對老英很不滿,加入了波士頓的茶黨(Boston Tea Party)。最後帶著自己看家護院的人扛槍投奔革命。有點像張飛的意思。



長話短說,阿諾有Leadership才能,作戰英勇,屢立戰功,身受重傷,五虎上將,等等。不光是五虎上將,在英軍的眼裏,Arnold的份量相當於華盛頓的呂布,一個讓敵人聞風喪膽的人物。如果阿諾戰死的話,他就會名垂千古。美國會有很多州市,大學中學小學以他的名字命名。Benedict Arnold High School將和子女壇名校Thomas Jefferson High School(TJHSST)平起平坐的說。可是曆史並不是這麽完美。

阿諾除了聽女人話,還有另外一個好習慣,就是愛出風頭,戰功立得太快太多,為此得罪了人,背後產生流言蜚語啥的。針對阿諾這些毛病,英軍統帥General Sir Henry Clinton受美國總統Bill Clinton啟發想出了一個妙計。美人計!叫克林頓的人都很聰明的說。Benedict Arnold那時候大老婆剛剛去世,正好單身光棍兒,急需小老婆。二百三十多年前,美國獨立戰爭的時候,有很多保皇派,Loyalist,說得不好聽點就是頑固不化的保守派。色將軍(General Sir Henry Clinton)克林頓在保皇派裏挑了一個行走於上層社會的19歲大美女Peggy Shippen,扮演貂嬋。Peggy小姐是夢寐以求的Trophy Wife,有很多追隨者,本來輪不到Benedict Arnold的份兒。但是貂嬋是英國的間諜。在美女麵前誰能走過三招還不投降?克林頓的貂嬋把華盛頓的呂布不費吹灰之力就套進去了。



當年,色將軍克林頓和土八路華盛頓主要就在從費城到波士頓的八大藤校附近的地盤藏貓貓兒。上麵說了,連接哥倫比亞大學和康奈爾大學的哈德遜河戰略意義很重要。守住居高臨下大河轉彎的西點,革命的主動權就掌握在我軍手裏。華盛頓深知西點的重要性,曾經把中軍大營設在西點。西點相當於山海關。西點丟了,獨立就失敗了。老美就得乖乖做大英的臣民。藤爸藤媽也就不會到美國來。

(左)英軍統帥General Sir Henry Clinton。(右)華盛頓。


其實中了美人計的都是聰明人,不上當的才是傻瓜。阿諾也不例外。貂嬋美貌,阿諾聽話,這隻是內因。還有一個外因。當年鬧革命的很多都是土豪劣紳資本家,善於察言觀色,勾心鬥角,背後捅刀子的高手。那時候也沒有臉書,等到蜚言傳到阿諾耳朵裏,已成事實。於是他發覺他的戰功被別人張冠李戴,他流血別人升官。他很鬱悶。這還不算,更甚者,老美不搞獨裁,啥事都講究個民主。組織上派來一個專家小組調查他。調查結果說他不光勾引良家美女,還欠了獨立政府好多錢。冤不冤啊?阿諾像張飛似的,帶著萬貫家產參加革命。老美那時候的軍隊都是東拚西湊的農民。獨立政府拖欠他的軍餉,阿諾花自己的錢和時間操練培訓能夠跟大英帝國抗衡的軍隊,最後身受重傷的他沒有升官,沒有拿到軍餉,卻背了一屁股債這麽一個結果,被人公開調查嘲笑。調查報告,白紙黑字,他跳進黃河也洗不清啦。他受不了。再加上貂嬋Peggy美女做菜的時候經常煽風點火,阿諾決定認賊作父。克林頓派出Peggy美女的老情人,年輕英俊的英軍諜報少校John Andre通過Peggy,從中聯絡並達成協議,以2萬英鎊的價格和大英帝國準將(Brigadier General)的官銜把西點軍營出賣給英國佬。

圖為Arnold和Andre二人偷偷簽署協議並藏在Andre的馬靴裏。


聰明絕頂,萬無一失的克林頓還是走了一步敗棋,功虧一簣。他派來的紈絝子弟,少校John Andre,琴棋書畫無所不能,精通四門語言,言談舉止彬彬有禮。但在回程中被民兵巡邏小分隊發現。老農民土八路衣衫不整,甚至穿著英國雇傭軍的軍服,致使他誤以為是保皇派(Loyalist)。可是老農民告訴他“我們不是Loyalist,我們是Patriots(反皇派)。”John Andre慌了,想用一千Guineas金幣(5千美元)巨額收買美國大兵。出乎他意料的是,這三個貧窮的土八路卻不受賄賂,堅持把他押回軍營,並一路匯報給統帥Benedict Arnold和Georege Washington。
注1:其實這三個無意中拯救美國的英雄老農民很愛財,隻是他們腦筋慢,見識少,他們不相信Andre是個富翁,能兌現他的巨額許諾,這才把他帶回西點軍營,目的是為了向美軍領賞。事後華盛頓真的獎賞給他們。假如這三個老農民是藤校畢業的PG,相信Andre的話。估計美國也不會獨立了。
注2∶Patriot第一個字母大寫,美國獨立時候支持獨立反對英皇的人,是Loyalist的反麵。Partiot跟Rebel是同義詞。獨立戰爭期間,三分之人是Loyalists,1/3是Patriots,剩下1/3老百姓是中立 neutral。Partiots實際上就是叛軍。叛軍的頭目現在美國有個名詞,叫國父 Founding Fathers。赫赫。波士頓那噶噠NFL強隊New England Patriots,不太清楚中文翻譯為啥叫“愛國者隊”?應該叫“叛軍隊”更準確。

英軍少校John Andre被民兵俘虜,搜出藏在他靴子裏的密件。


華盛頓知道此事雷霆大怒。Arnold連夜逃回紐約,帶著美女老婆Peggy Shippen投靠了克林頓,加入了英軍,並在戰爭失敗以後跟其他保皇派一樣流配到倫敦。他曾經是美國獨立的英雄,背了一身債,生了一肚子氣,成了叛徒。寫這段的時候,俺女兒提醒俺說,第一,阿諾是華盛頓的鐵哥們(best friend),第二,他在倫敦死的時候分文皆無(penniless)。阿諾這人真夠糊塗的。

勝者王侯敗者賊。Benedict Arnold所駐紮的西點軍校座右銘,Duty Honor Country。但作為西點軍營統帥的阿諾一條都不符合。後代美國人很少用Benedict給孩子起名。他為美國獨立付出的汗馬功勞已經被遺忘。他的名字Benedict Arnold成了叛徒的代名詞,比如說,下圖這位2009年投靠奧8總統,從共和黨叛變為民主黨的賓州聯邦參議員,Arlen Specter,被冠以Benedict Specter的稱號,連民主黨民都不喜歡他,初選Primary的時候就被民主黨選民拋棄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