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漢 彭德懷
中國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政治家。中國人民解放軍創建人和領導人之一,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
原名得華,號石穿。湖南湘潭人。
1898年10月24日出生於湖南省湘潭縣彭家圍子。幼年讀過兩年書,因家貧輟學務農,
下煤窯做工。十五歲參加饑民鬧糶,被官府通緝,逃到洞庭湖當堤工。
1916年入湘軍當兵,痛恨帝國主義侵略和軍閥黑暗統治,萌發富國強兵思想。
1919年在連隊秘密組織“救貧會”,後因派會員殺死一惡霸被捕,在押解途中逃脫。
1922年改名彭德懷,考入湖南陸軍軍官講武堂,畢業後回湘軍任排長、連長、營長。
1926年隨部隊編入國民革命軍,參加北伐戰爭,結識共產黨人段德昌,開始接受共產主義思想。
1927年1月於所在營成立士兵委員會,訂立反對帝國主義、封建軍閥和維護士兵權益的會章。
1928年1月升任團長,4月在大革命失敗的革命低潮時期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7月22日與滕代遠、
黃公略等領導平江起義,組建中國工農紅軍第5軍,任軍長兼第13師師長。率部在湘鄂贛邊轉戰數月,
建立三省邊界革命根據地,後率5軍主力到達井岡山,與毛澤東、朱德領導的第4軍會師。
1929年1月為了配合第4軍主力向贛南、閩西進軍,擔負留守井岡山、鉗製湘贛敵軍的艱巨任務。
1930年6月任第3軍團總指揮,率部在平江擊敗國民黨軍的進攻,乘勝攻入長沙,占領十日。
1931年11月任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副主席。
1934年1月補選為中共第六屆候補中央委員。在中央蘇區曆次反“圍剿”中,他是前線主要指揮員之一,
所率3軍團屢建戰功。在第五次反“圍剿”中,逐漸認識到“左”傾冒險主義的危害,曾對錯誤的軍事指揮提出嚴肅的批評。
1934年10月率部參加長征。在遵義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上,支持毛澤東的主張,
會後率3軍團積極執行新的作戰方針,北渡赤水,回師攻占婁山關,再克遵義城,協同第1軍團殲滅大量反撲之敵,
取得第一方麵軍長征後第一個大勝利。
1935年6月第一方麵軍同第四方麵軍會合後,他堅決擁護北上方針,反對張國燾的分裂活動。
9月,第1、3軍合編為陝甘支隊,任司令員。10月,與政治委員毛澤東率部到達陝北。
在他率領紅軍勇猛打退敵軍騎兵的追擊後,毛澤東曾寫詩讚揚他:
“山高路遠坑深,大軍縱橫馳奔,
誰敢橫刀立馬,唯我彭大將軍。”
同年11月,任西北革命軍事委員會副主席、第一方麵軍司令員。參與指揮直羅鎮戰役。
1936年1月補選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2月任中國人民紅軍抗日先鋒軍司令員,與毛澤東等指揮部隊東渡黃河,
挺進山西,宣傳抗日,擴大紅軍。5月任西方野戰軍司令員兼政治委員,率部西征寧夏、隴東,迎接第二、
第四方麵軍北上會師。10月底任紅軍前敵總指揮部總指揮,參與指揮山城堡戰役。
抗日戰爭爆發後,任中共中央軍委委員、八路軍副總指揮(第18集團軍副總司令)。與朱德總司令指揮
八路軍開赴華北前線,配合國民黨軍作戰,取得平型關等戰鬥的勝利。爾後在華北敵後領導發動群眾,
擴大抗日武裝,建立抗日根據地,指揮部隊開展獨立自主的遊擊戰爭;在與日軍進行頻繁戰鬥的同時,
並與製造磨擦的國民黨頑固派進行了堅決的鬥爭。
1940年,在華北發動大規模的交通破襲戰(史稱百團大戰),沉重地打擊了日偽軍,使全國軍民受到鼓舞。
1942年8月代理中共中央北方局書記,統一領導對敵鬥爭、整風學習、大生產和減租減息運動,
實行精兵簡政,領導華北軍民渡過抗日戰爭最艱苦的階段。
1943年9月回延安參加整風運動。
1945年6月當選為中共第七屆中央政治局委員,並被任命為中央軍委副主席兼總參謀長,協助毛澤東、
朱德指揮對日軍的大反攻。
解放戰爭時期,任西北野戰軍(後為第一野戰軍)司令員兼政治委員、中國人民解放軍副總司令。
1947年3月初,國民黨軍胡宗南等部20多萬人重點進攻陝甘寧解放區時,指揮僅2萬餘人的陝北部隊和後勤機關,
同十倍於己的敵軍作戰。在中共中央和解放軍總部主動撤出延安後,根據毛澤東提出的作戰方針,
采取拖疲敵人的“蘑菇戰術”,伺機集中優勢兵力各個殲滅敵人,在一個半月內連續於青化砭、羊馬河、
蟠龍鎮三戰三捷,後又在沙家店殲敵兩個旅,挫敗國民黨軍對陝北的重點進攻,扭轉了西北戰局,
有力地配合了人民解放軍在其他戰場的作戰。1948年2、3月間率部在宜川、瓦子街一舉殲敵五個旅,
於4月22日收複延安。彭德懷出奇製勝,以劣勢兵力戰勝優勢兵力的指揮藝術,豐富了毛澤東軍事思想。
1949年在解放軍向全國進軍的形勢下,運用軍事進攻與和平談判方式,解放西北五省。任中共中央西北局第一書記、
西北軍政委員會主席、西北軍區司令員。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副主席。
1950年10月,當美帝國主義侵略朝鮮、嚴重威脅中國邊境安全時,他堅決擁護抗美援朝的決策,
出任中國人民誌願軍司令員兼政治委員,指揮中國人民誌願軍,同朝鮮人民軍一起,
在七個月內連續進行五次戰役,把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趕回到“三八”線,迫使其轉入戰略防禦,
接受停戰談判。經過兩年邊打邊談,於1953年7月簽訂停戰協定。
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會議常務委員會授予他“朝鮮人民共和國英雄”稱號。
1952年4月回國,主持中共中央軍委日常工作。
從1954年9月起任國務院副總理兼國防部部長和國防委員會副主席。他以極大的魄力,
領導實行軍隊組織機構和重大製度的改革,改善武器裝備,組建技術兵種,舉辦各類軍事學校和研究機構,
實施正規的軍政訓練,建立第一線國防築城體係,促進人民解放軍在保持優良傳統的基礎上,
實現從單一兵種到諸軍兵種合成軍隊的曆史性轉變。
1955年被授予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軍銜和一級八一勳章、一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
1956年被選為中共第八屆中央政治局委員。
1959年7月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廬山會議)期間,勇於直言,寫信給毛澤東主席,
對“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中的錯誤提出批評,遭到錯誤的批判,並在中共八屆八中全會上被錯定為
“右傾機會主義反黨集團”的首領,免去國防部長職務。
1962年6月,他給中共中央和毛澤東寫信,反駁廬山會議強加給他的不實之詞,堅持真理,
再次受到錯誤的批判和審查。
1965年9月被派往四川任中共中央西南局“三線”建設委員會第三副主任,仍顧全大局,
兢兢業業地工作。“文化大革命”中,又遭“四人幫”嚴重迫害,他據理鬥爭,堅貞不屈,由於長期的摧殘和折磨,
1974年11月29日在北京逝世。
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為他平反昭雪,恢複名譽。
出版有《彭德懷自述》、《彭德懷軍事文選》。
感慨。尤其是看到他被紅衛兵小將押著,帶著"三反分子"的牌子那張。。敬佩的同時,更多地是心酸。
音樂很match。
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