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 (1)
2012 (188)
2013 (180)
2014 (151)
2018 (37)
2019 (70)
2020 (39)
2023 (1)
美麗最近參加一個寫作俱樂部。 說到寫東西得給文章起個好名字, 吸引眼球。
美麗覺得寫作很私人。 更多是個思考的角落。
要是看到“一個單親媽媽的愛情故事”。 我會覺得有點俗不可耐:)
不管怎麽說, 我還是在今天的美麗故事上加了生活需要儀式感。 這樣似乎更明確表達我今天要寫的東西。
每個人生活態度不同, 有的人喜歡把生活寫成詩, 有的人喜歡把生活活成柴米油鹽。 有些人如我, 還把生活投入到基督的儀式裏。 都不同, 都是盡心盡力的讓生活有儀式感。 不然生活就混混僵僵地, 了無生趣不說, 還自己也搞不懂, 別人也看不明白。
人是靈命的動物。 來世上時, 就是這樣一個肉體加靈魂。 然後在家人的嗬護下, 慢慢成長。
小時候家裏每次做了新被褥, 肯定是先給我。 記得那條新褥子, 是粉白的花布。 還是特殊的麻布。 花與花之間, 是弧形的圖案連接。做褥子, 先把花布鋪在床上, 然後續上又香又暖的棉花, 再鋪上白色的棉布褥子裏兒。 然後娘就手上戴上頂針兒, 開始一條條地納褥子。 大概四五條吧, 得保證棉絮不會亂跑。 最後再把多餘的花布包過來。 沿著四周縫上。
新褥子縫好, 先自外邊鐵絲上曬, 曬得暖暖地。 晚上睡得香甜。
我的舊褥子, 就遞減給我姐。 我姐遞減給我娘。 最後接著的, 是爹。 爹是家裏的根, 他什麽都接著。
小家, 吃飯也是有儀式感的。 到點兒, 小方桌就擺院裏了。 一邊配一個小板凳。 板凳也是爹做的。 他巧手。 然後小孩就把碗筷擺好。 等著娘, 把熱烘烘的飯菜端上來。吃完飯, 小孩得幫著收拾, 然後娘洗碗, 把髒水倒到院子外邊下水道。
1973年冬天, 秀珍姐從山東來家。 小雨爺爺去世, 李姨把小雨送來家住。 一大家子到照相館拍了一張全家福。 爹娘都翻出箱底的衣服, 戴了手表, 穿了皮鞋。
74年剛剛開學, 我跑去買毛筆的那天晚上, 娘因病去世。 好年輕啊! 我的娘啊!
今年一月22號, 閨女疫情後回學校。 爹撐著上樓, 給閨女做飯。 爹說, 我還想給你們烙餅呢! 我說等再好點兒, 到處溜達溜達, 等著您後院撿雞蛋呢。爹有時傷感, 也好不了了!
爹倒底走了。
現在輪著我和娃爹喊孩子們一起吃飯。 以後咱們都坐一起吃飯。 每個人講今天在學校和工作的事兒。
人生相聚, 本身就是一場莊嚴的儀式。 相互依賴, 相互扶持, 相互鼓勵, 相互愛著。
於我, 還有一份信仰, 信靠主耶穌! 求神保守看顧我的家人,阿們!
halleluyia! 問好姐妹!
謝謝姐姐! 祝姐姐一家主恩滿溢, 新年快樂!
謝謝曉青姐!
祝新年快樂!
謝謝鬆鬆妹妹! 也祝妹妹闔家聖誕快樂, 喜樂安康!
祝美麗合家聖誕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