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 (203)
2011 (284)
2012 (159)
2013 (61)
2014 (29)
2015 (22)
2020 (2)
《約伯記》是以苦難為主題的,人們對苦難展開從未有過的深思和省察。我們在《約伯記》第一、二章的導引之下,能從高天的位置看到人世間苦難的一個來源----不是刑罰,不是報應,而是淬煉,這是神的恩典,他要我們明白苦難背後的較量和苦難能贈予我們的寶貴的東西。在書中,撇開讀者所看到的天上的景象和對話,約伯本人及他的朋友們卻直接承受苦難的重壓而無法明白,全書大量篇幅的辯論無不圍繞人生這一永恒的奧秘展開:人生為什麽會遭逢不幸?
約伯的友人以神為義,義的意思就是對的,無論從哪個角度衡量的絕對的“對”,這一點隻有神有。神不會不義,也不會錯,這是全部舊約的鮮明主題,也是新約的基礎。基於這個命題,以利法、比勒達和瑣法得出結論,前有尊榮後經患難的約伯是神義的顯出,神的施行責罰乃是人自己所種的惡果。他們指責的話語和對神公義的頌揚都如同利刀,再刺入約伯苦痛的身心。如果人世間所有的苦麵對的是理解和安慰,它就還不能算作是苦難,惟有在苦難之上加誤解,誤解再加惡語,惡語又是出自親朋,這才是苦難的極致。約伯所不能明白的苦傾倒在他身上,他有大量的表白和質詢,他期待得著伸冤。
《約伯記》以美麗的結局而結束,約伯得著了補償和矯枉,他失去的又得回,卑微了再升高。書的末尾是約伯最著名的表達:我從前風聞有你,現在親眼看見你。因此我厭惡自己(或我的言語),在塵土和爐灰中懊悔。(四十二5、6)這就是苦難贈予約伯的寶貴經曆和閃光思想,苦難成全了他。約伯受苦是他能親眼看見神的途徑,萬事在神奇妙的旨意中相互效力,使約伯得著益處。當他和他的友人想要以思考來明白苦難的原因和作用時,他們永遠得不到答案,因為苦難能使人見神乃是借著信靠,信神仍保守,再靠神的恩助往前。因此之前他獻祭,現在他才讚美;之前他擔心兒女宴樂沾染不潔,如今他看到人都是塵土和爐灰;之前他要向神申訴,如今他懊悔自己的言語。他最終寶貝那一段時光,並懊悔那些申辯的言辭。
麵對苦難我們總有不平憤懣,但申訴如約伯,他換來的隻有懊悔。當人在苦難中與神同行,當心沉靜得能夠看到神自己,一切的辯白都是多餘並會懊悔的。沒有看到神的人從來不會懊悔自己,不在神的光中,人就不見自己不配。我們的頸項有時需要苦難的軛使它變得柔軟一些,我們的心有時也需要苦難的洗滌使它更透徹一點。
苦難不是神的禮物,它隻是我們常需要的一記猛藥。《聖經》中特別有一卷書來解開人生的苦難並給我們看見希望,這本身是神全般的愛為我們預備的,生命既然無法避開艱難和險灘,它就該跌宕出感讚的浪花,閃耀太陽的光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