頓號

飛出掌心 滑過天空 傷痕處湧出一場雪 這味道 隻能淺嚐即止 相信 終會有一種方式 在未來的某個角落 安放一個頓號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四小碟】

(2014-05-20 13:05:03) 下一個

四小碟

在我記憶的小河灣裏擱淺的東西很少,和吃食有關的更是微乎其微,再說及能列出名目
和細節的,一個巴掌就數過來了。

童年時的春節總是美好的,不美好的話也能被歲月的流光妝點出一種迷幻奇妙的色彩。
那時的基本過場兒就是早上貼福字掛吊錢兒,中午擺果盤放零炮,下午包餃子後把自己像
褪豬毛一樣徹徹底底的洗刷一遍,五六點晚宴,八點看春晚,十二點吃餃子放鞭炮,夜
裏一點後一家四口打幾把大躍進,最後我抱著半導體聽一夜的相聲聯播。

其實沒有“四小碟”這種說法,我杜撰出來,給窮人家的孩子勾個臉兒,遮遮羞氣。一
般我家晚宴就開始吃餃子,父親會擺上四碟子配菜,圖個新年四平八穩的好彩。

第一碟兒是鬆花蛋,是姐姐的最愛。莫論真假,記憶中的我總是很勤快懂事的嘍,飛快
地幫父親剝去四個鬆花蛋的皮兒,然後從針線盒裏扯出一段白線遞給父親。他便會用牙
齒咬住線的一端,一隻手捏住鬆花,另一隻手神奇地引著另一端的線頭圈住鬆花的兩頭
,輕輕一拉,皮蛋一分為二,以此往複,一個鬆花蛋剖成八片,如花瓣一樣碼入盤中,
再撒上薑末,點香油和醋就成了。 我那時不喜歡鬆花的味道,卻單單迷戀最後的醋汁
,基本上是等全家消滅了盤中的鬆花之後,端起盤子一飲而盡,豪邁的樣子估計不亞於
景陽岡的武鬆。

第二碟兒是炒花生,父親的最愛。逢年過節,山東老家的伯伯會送來些特產,小磨香油
、芝麻醬和大花生,都是城裏難尋見的地道東西。炒花生是下酒兒的佳佐,鍋裏下油,
溫度不暴不虛,上輩子做了惡事的去殼兒帶皮兒的花生仁便下了油鍋。不停的翻炒,淡
淡的香氣浮在鍋裏,見皮成了褐色就撒些鹽去,顛勺幾下入了盤兒。等涼了下來,捏一
顆在手指尖,輕輕一撮皮就脫落下來,露出微黃酥脆的仁兒,扔進嘴裏,吃一顆想兩顆
,吃兩顆想三顆,停不下嘴兒的美。我經常把花生拋去空中,然後用嘴巴去接,日久技
熟,成為了我日後簡曆中特長中的強項。

第三碟兒是火腿片,是我的最愛了。不用花功夫,樓下的鐵皮亭子裏花上一元錢,能買
上大約20公分的一段,回來剝去腸衣,切成薄片。後來生活好些,又混加了臘腸,隻是
不知是廣味還是川味的,反正這一盤四分之三必胡亂入了我的肚腹。那時我的吃法是把
橢圓型的切片對折,咬去中間,兩片便成了佐羅的眼罩,仰頭擺在眼眶上玩耍些許,再
擠弄臉皮,順著鼻側滑入口中。寫到這裏,忽然想起前日兒子cheese片咬人臉兒,便有
了龍生龍的驕傲。

第四碟兒是素什錦,不妨稱之為中式色拉,這是父親最拿手的廚藝,在親戚朋友間小有
名氣。腐竹,荸薺,蓮藕,白菜花,銀耳,木耳,煮花生,蒜毫兒,胡蘿卜,芹,切片
兒切段兒, 汆一下,晾涼入盆,香油,白酒,少許糖,味精和鹽,攪拌均勻入碟兒。
所有食材晶瑩剔透,黑紅白綠,五顏六色,花團錦簇,健康佳品。我一直學這門手藝來
著,貌似不難,但總不及父親做的清爽好吃,或許隻是獨缺了當年那種將樸素的日子
活得精致些的心氣兒。

後來,不知不覺中三十晚宴的桌子上碟子多了起來,有了所謂的山中走獸雲中燕,陸地
牛羊海底鮮,猴頭燕窩鯊魚翅,熊掌幹貝鹿尾尖!便打死也不會去想以前的四碟兒了。
就如今日,你問我當初那四碟兒的滋味如何?我沉吟半晌定說不出一個字來。

2014.04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