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相文學

本是白相人 偶博文學客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大境閣與老城牆

(2014-02-23 17:07:32) 下一個

上海有座城隍廟,凡是去過上海的人大概都曉得。然而就在城隍廟的附近還有一段殘存的上海老城牆,卻鮮有人知。它之所以留了下來,是因為那一段城牆的箭台上修了一座道觀,叫“大境閣”,民國元年上海拆城之時,一不小心留了下來,才有了今天的“遺址”。



上海自元朝建縣後,未築城牆。明朝時,上海曾多次遭受倭寇的入侵,因此在嘉靖32年(1553年)間,用了3個月時間趕築了一座周長為9華裏,高2.4丈的城牆,也就是現在中華路和人民路構成的環路,當時牆外還築有闊6丈、深1.7丈的城壕。到了萬曆年間,倭患平息,縣城安寧,歌舞升平,便在城牆的4座箭台上建造了丹鳳樓、觀音閣、真武廟和大境閣。大境閣自然就建在大境箭台之上,供奉關帝爺。清朝嘉慶20年(1815年),大境閣改建,成了今日之模樣。道光16年(1836年)時,兩江總督陳鑾巡查至此,題“大千勝境”四字,於是此閣名聲大振,據說是當時申城的八景之一,詩雲“江皋齊雪”。



清代後期上海開埠,成為通商口岸,發展十分迅速,古城牆成了阻礙城內外交通、影響經濟發展的障礙。於是乎,滬上越來越多的商賈、政要和名流提議“拆城”,終於在1912年獲得恩準。遂於同年7月先拆了南半城(中華路),1913年又拆了北半城(人民路),將拆城的泥石填沒城壕,曆時2年。由於當年拆城的督台就所設在大境閣,所以留到了最後,不少有識之士眼看不好,趕緊請求保留大境閣,留下裏頭供著的關老爺。城府最後決定從別處運來泥土,填平大境閣下的城壕,才使這一小段大約50米的城牆和大境閣保留了下來。



城牆和關帝廟是留了下來,但香火卻沒能好好地延續。開埠後隨之而來的洋人把各種新鮮玩樣舶了進來,滬上的景致也很快就從什麽“江皋齊雪”、“吳淞煙雨”變成了“百樂門”、 “哈同花園” 和“外白渡橋”。上海也從一個小縣城,一躍而成了號稱“遠東第一”的大都市。幾經戰亂、幾度興衰之後,有多少人還記得開埠之前的那座小縣城,和小縣城那段破舊的城牆?



在“破牆開店,全民經商”的1980年代,林林總總的小鋪子不斷地蠶食著無人問津的破牆和小廟。直到1990年代,中國的GDP上去了,各級政府的腰包鼓起來了,才有人想起了那段城牆,倡議修複。於是從1992年開始,南市區政府經過三年的努力,花血本拔掉了好幾個棘手的“釘子戶”,耗資900萬元,才將這段古城牆和大境閣按原樣修複開放,供遊人參觀遊覽。……



2013年底在上海逗留期間,我抽空光顧了一次大境閣,看了看修複的上海城牆遺址。在周圍林立的大廈當中,原本就不是很高的城牆和牆上的道觀越發顯得矮小。環顧四下,我實在是想象不出當年怎麽就成了“八景之一”,而且還弄出個挺有詩情畫意的“江皋齊雪”。即使在我小的時候,上海每隔三五年才會飄幾片雪花,哪來的什麽“齊雪”?而且還白茫茫的,一直連到江邊?這“全球變暖”也發展得忒快了點。



我本人對《三國演義》裏的關老爺並不是很崇拜,無心供奉,但要走上城牆,隻好掏錢買了門票,進到大境閣裏去。沿著階梯登上城牆,看到牆頭上那些晾著的衣物,我不由笑出聲來:



“這才是阿拉上海的城牆!”


©  
梁兄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