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相文學

本是白相人 偶博文學客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格林威爾農場

(2013-08-15 08:02:46) 下一個


格林威爾農場(Greenwell Farm)在科納市的郊外。

在門口禮品店的涼棚下品嚐了新鮮的科納咖啡後,勞拉把我們十幾個遊客叫到一起,帶我們參觀了農場。

第一次看見咖啡樹,挺新鮮,問這問那:




“咖啡樹能長多高?”很高,可以長到
30尺以上,但農場通過修剪把它們控製在5-6尺左右,便於手工采集咖啡豆。“手工采集?那得花多大工夫啊。”很大,要很多人工的。現在隻有超大規模的咖啡農場才有機械化采集。“那一棵咖啡樹一年能出產多少咖啡豆?”很少,大概 1磅到1磅半。“天那,才這麽點!全世界得有多少咖啡樹啊?” 很多,僅在巴西就有超過30億棵咖啡樹。“為什麽巴西?”因為那是世界上最大的咖啡生產國啊。




“咖啡樹壽命有多長?”
很長,可以有100年以上。在咖啡農場裏它們的盛產期也可以有50 – 60 年。“它們在什麽季節開花結果?”它們是常青植物,隻要溫度和降雨合適,一年到頭都會開花結果。“那它們要什麽樣的溫度呢?”它們都長在赤道兩邊的高原地帶,全年無霜,所以美國隻有夏威夷出產咖啡。




夏威夷的島的土壤完全是由冷卻的岩漿和火山灰構成的,所以科納咖啡也就成了唯一的完全生長在火山噴發物上的咖啡。豐富而又特殊的礦物質組成,加上夏威夷溫和濕潤的氣候,給了科納咖啡獨一無二的香氣與口味。
1873年,農場主亨利格林威爾(Henry N. Greenwell)帶著科納咖啡參展維也納世界博覽會,並獲得金質獎章,科納咖啡從此一舉成名。




與其它大麵積種植的咖啡不同,受產地的局限,科納咖啡是稀有品種,價格不菲。於是各種各樣的“科納混合(
Kona Blends)”咖啡邊出現在市場上。它們並不是不同品種的科納咖啡的混合,而是科納咖啡與其它便宜的咖啡的混合,通常隻含有10%的科納咖啡,因為這是最低要求的限量。




“哇,這就是咖啡花嗎?”是的。“好香,有點像茉莉花。”是的,是乳香型的。咖啡樹開花之後長出的咖啡果(
coffee berries)由綠變紅,大約要一年的時間才能成熟。成熟後咖啡果必須在脫落之前用手工采集,每一顆咖啡果含著並排的兩粒咖啡豆,呈淡棕色。剝出來之後要在蔭處晾幹,然後才能烘焙。烘焙是製作咖啡的關鍵步驟,大有講究,那是後話了。



……

“哎,這裏有一條變色龍(Chameleon!”一直提不起興趣,東張西望的小兒子突然叫了起來,
“孩子,你的眼力真不錯,這東西可不容易發現。”勞拉鼓勵他,
“頭上還長著三隻角,是三角龍(Triceratop)!”這下他看清了,
“這是雄性,很難看到的,我們都要謝謝你噢。”



遊客們也都圍了過來拍照,三角的變色龍不慌不忙地爬進了樹葉的濃密之處,看不見了。



© 梁兄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