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相文學

本是白相人 偶博文學客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晚安,步行街

(2011-01-13 14:09:54) 下一個
在浦東應酬的飯局結束後回到酒店,其實已經挺晚了。拉開簾子,站在客房的落地窗前,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氣,凝望著這座不夜之城。從當年陸家嘴那一塊孤零零的 “三洋電器” 廣告牌,到眼下這令人唏噓不已的輝煌,才短短的三十年。



換下了西裝革履之後,我下樓到大街上慢慢地逛了一圈,領略一下久負盛名的步行街夜市。

第一個印象是人:真多。夜幕之下,步行街上依舊是熙熙攘攘的,活力不減。

我百度了一下,步行街每日的客流量超過170萬人次!這是個什麽概念?用人人喊人多的上海世博會做個類比。世博會180天,平均每天的入園人次是40萬出頭一點,接近尾聲時的最高入園人次是10月16日的103萬,創下了世博會曆史的新紀錄。比之步行街的每日170萬竟然還差一大截,不可思議!盡管兩者不具有一對一的可比性,但由此不難想象“中華第一街”的人氣指數吧。



說實在的,比起步行街之前的南京東路,擁擠程度已經有了很大的好轉。當年路上要跑汽車、電車,和無數的自行車,行人被局限在窄窄的上街沿。全國人民都來買東西,大包小包,摩肩擦踵,那才叫擠呢。現在逛步行街其實還是蠻舒服的,這還要感謝那些穿著藍色製服的清潔工人。他們天不亮就來了,把這一公裏多長由花崗岩和大理石鋪成的步行街打掃得幹幹淨淨。突擊大掃除一次,把一個路段搞幹淨,不算稀奇,但是把一個每日客流量超過170萬人次的路段保持幹淨十年,真的很了不起。



第二個印象是燈:好看。華燈初上,流光溢彩,都說快趕上紐約的時代廣場了。

憑心而論,我覺得南京路上的霓虹燈比起紐約時代廣場還是差了一點。跟上海的朋友講起,他們很不買賬,說是這幾年上海的供電緊張,市政府限製裝飾性照明用電,陸家嘴、外灘、和南京東路的霓虹燈已經不如以前了。可眼下正開著世博會呢,上海的供電應該是有保證的,不會有什麽限製吧。那你說差點什麽呢?



時代廣場上大多是世界級品牌的廣告,構思獨特,製作精美,超級模特又十分養眼。那裏很少有廣場上的商家自己的廣告牌,估計是出不起那個天價。南京路上世界級品牌的廣告雖然也有,但很少,大多是店鋪商場自己的廣告,把自家的品牌高高掛起來,意在招攬顧客,顯得小家子氣了。精明的上海人就沒想過讓出些好空間,再多吸引些世界級品牌?準能要個好價錢。



回酒店之前,我在泰康食品買了一小袋的糖炒栗子,香噴噴、熱烘烘的,提了著回到客房,洗完澡之後坐在窗前,一邊吃,一邊繼續欣賞夜幕下外灘和陸家嘴的耀眼霓虹。



吃完了,我拉上簾子,把毫無睡意的步行街留在了窗外:晚安,步行街。




© 梁兄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