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相文學

本是白相人 偶博文學客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對比反差說印度:繁忙與悠閑

(2010-08-27 15:06:43) 下一個
從路上擁擠的車流看,印度好像是我到過的最繁忙的國度;從路邊的懶散人群看,印度也許是我見過的最悠閑的社會。





我讀過的幾本印度旅遊指南,都說班加洛的交通是臭名昭著的。我下榻的賓館離機場不是很遠,所以到的當天也沒覺得特別擁擠。第二天上午出去參觀,加入了大街上的車水馬龍,這才有了親眼所見,那可是真夠忙的。路上不但滿是卡車,轎車,摩托車和小烏龜車,而且還有馬車、牛車、駱駝車。大家爭先恐後,各不相讓,喇叭聲、吆喝聲響成了一片。



我們的車開一段,停幾分,慢慢地蹭著。一輛小烏龜突突突地從邊上嚓過,停在不遠處,我留心了一下,竟然下來了10個乘客!我正在驚詫不已,邊上的印度陪同說還沒坐滿呢,這種車子的載客量是12個!我想不通,直到後來有機會自己低頭彎腰鑽了進去,才知道她沒騙我:司機的兩邊各坐一個,與他們背靠背3個,後麵又是背靠背兩排,各坐3人,包括司機正好12人。當然最後一排沒有放腳的地方,隻好吊在車外。



午飯時我和接待的副總拉曼談起班加洛的交通,他說我還沒看見真正的東西呢(You ain't see nothing, yet!)。拉曼告訴我,最戲劇性的是遇到火車時的情形。當火車橫街穿過時,欄杆兩邊車輛將占據所有車道,與行駛方向無關。火車過後,欄杆被拉起之時,鐵道兩邊的車子就象古羅馬的戰車,迎頭而上,將整條大街頂個水泄不通。
“我的天哪,會出人命的。” 我難以想象,
“不,一般不會。” 拉曼向我解釋,“司機之間的默契程度很高,一般總是能相互穿插而過,隻是要花一些時間。”
“一些時間?!我確實沒看見真正的東西。” 我服了。





後麵的幾天,我一直留神,最終還是沒能看到火車過後的 “古羅馬戰場”,但我注意到了另一個有趣的現象。與道路上爭先恐後的車輛形成鮮明對照的,是路旁懶散的人群。三三兩兩,抱胸插兜。也有人坐著,坐久了就打瞌睡,很悠閑。他們的目光裏沒有焦慮,事不關己地看著人來車往,那神情就仿佛是老電影《流浪者》裏的《拉茲之歌》:“我沒有約會,也沒人等我前往……”。





開始我以為是個別現象,也許是在等公交車,也許是在等間隙過馬路。後來發現東一簇西一堆的人群幾乎每個街角都有。他們不等公交車,也不過馬路,隻是簇擁在一起,交談著什麽。有一次司機把我們的車停在一個小攤販前,去買一種青皮紅瓤的當地水果,蘸著鹽吃,很甜。他一開始和衣著靚麗的女攤主討價還價,邊上的人群便圍了過來,也不插話,隻是好奇地看著我們。車子一啟動,他們也就散開了。



有意思的是,閑站在路旁的大多都是男士,女人們大概都忙著幹活去了吧。


© 梁兄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