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這裏要講的 “鬥雞” 和雞無關,和虐待動物不沾邊,是60-70年代常見於上海大小弄堂裏一種男孩子玩的遊戲。
之所以叫 “鬥雞” 是因為玩起來的樣子有點像好鬥的公雞。鬥的人單腿(左右腿不限,一般是用跳高的起跳腿)站立,用同一側的手扳住另一條腿(跳高的擺動腿)的腳背或腳腕,架在跨部,成犄角之勢。鬥的時候以單腿跳躍,用另一條腿的膝蓋頂撞對方,直到有一方失去平衡,或倒地或鬆開抓住腳掌(腕)的手,即分出勝負。可以想象,“鬥雞” 流行的時候,弄堂裏的男孩子腿上,尤其是膝蓋上,沒有烏青塊的恐怕是找不到的。有時候痛得實在吃不消了,就換一條腿,架起來再鬥,當然不如原來的穩定和靈活,鬥不了幾下的。
鬥雞和其他對抗性的體育比賽一樣有一定的危險性,摜一跤、破掉點皮、手腳別筋都不算的。如果雙方身高相差較大,一方的膝蓋頂到了對方的臉上,橫掃一記,不是牙齒落脫幾隻,就是鼻梁骨敲斷,那就不好白相了。當然,像這種敲掉牙齒事情也隻是聽說而已,並沒有碰到過。摔倒時用手去撐,造成手腕骨折卻是親眼所見。那個要命的 “小猢猻” 手臂膀上的石膏還沒拆掉,就又跑來鬥雞,真吃伊不消。我自己“身經百戰”,除了皮肉之外傷,居然全身而退,也算大幸。既然是對抗,模子大(塊頭大)終歸是有優勢的。但光靠模子還不夠,還要快,還要靈活。太慢,追不上對方,自己吃力死;勿靈活,剛剛轉了兩圈,就被人家屁股後頭鑿一記,要酸好幾日天。其實像這樣一對一的決鬥式玩法並不是太流行,流行的是分隊的比賽,以取回對方大本營裏的標誌物為勝。用粉筆在弄堂兩頭的地上各畫個大約一尺為徑的圈,就是大本營;圈內放一塊一手能握住的石頭,即為標誌物。兩隊人馬在各自的大本營前一字排開,架起一條腿,數到三,便開始了標誌物的爭奪戰。雙方的隊員一旦有倒地或脫手的,便是出局了,站到一旁,等到下一場再鬥。
組隊是很有講究的。兩個隊的實力要大致平均,模子大的要分分開,否則沒意思。模子頂大的打後衛,鎮守大本營,速度最快最靈巧的是前鋒,前去偷營,搶奪標誌物。模子大的熱門,快速靈巧的偷營專家更加搶手。偷營撿石頭是一門特殊的技巧,要求集速度,平衡,和靈巧於一身,是一個隊取勝的關鍵。麵對著對方身高馬大的守營人,偷營高手隻需一瞬間的機會,便能在一條腿架著的情況下,迅速跳過去,彎腰保持平衡,單手著地,抓起石頭,然後快速跳開。因為要把石頭放回到自己的大本營才算贏,所以撿了石頭之後,他必須在隊友的掩護下,躲過對方的圍追堵截,回到自己的大本營,有點像美式橄欖球跑衛(running back)。這中間如果石頭掉了,由旁邊的人放回到原來的大本營,繼續比賽。
前麵講到的 “小猢猻” 就是這樣一個偷營的專家。他和我同齡,卻矮我大半個頭,一對一,他不是我的對手,如果我能追上他,可那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小猢猻跑步沒我快,但是單腳卻跳得奇快,而且平衡極好,左右騰挪,如履平地;彎腰撿石,更是手到擒來。我喜歡跟他一隊,做他的掩護(算是前衛吧),他信得過我,我也知道要為他創造一個多大空擋,配合得很好。麵對長一碼大一碼的守營大模子,小猢猻遊蕩在他的攻擊距離之外,由我上前挑釁。隻要我能頂牢一 “格子”,小猢猻一定可以得手。就這一 “格子” 讓我吃足了苦頭,好在小猢猻實在太快,大模子不敢對我大動作,必須留一隻眼睛盯牢小猢猻,不讓他得手。問題是小猢猻一旦(十有八九)得手,那我就要真刀真槍地打“阻擊”了,頂多一兩 “格子” 就被大模子 “擺平” 了,回頭再看,痛苦的表情立刻變成了勝利的笑容:小猢猻已經回營了。
鬥雞是高能耗的遊戲。從放學鬥到天黑,皮肉吃苦不說,體能消耗也相當大。天黑回到家裏,姆媽撫著我膝蓋上的烏青快,心疼地罵:魂靈頭到啥地方去了!鬥得這副樣子也不曉得停。轉身走進廚房,端來一碗加了糖的 “水潽蛋”:當心燙!急啥?餓死了還勿早一點回來!
在那個物質貧乏,樣樣都要憑票供應的年代,雞蛋絕對是好東西,大人舍不得吃,都讓給孩子了。(那年頭中國沒聽說過二型糖尿病,很少有冠心病,沒人減肥, 那是後話。)上中學後,食量陡增,家裏定量供應的雞蛋不夠吃了。因為是個蠻普遍的問題,早有精明的上海人想出了解決的辦法:自己養雞下蛋。在我們那個街道裏,有一段時間凡是家裏有院子或陽台的,都辟出一隻角,養幾隻母雞,平常下蛋給孩子們增加營養,過年的時候殺了老母雞燉湯,一舉兩得。開年再托親戚從鄉下帶兩隻新雞,養著下蛋。
雞棚很簡易,用竹編的柵欄把陽台的一頭隔開,蓋上舊席子或是油毛氈就成了。喂雞的講究不太多,隻要不喂太多的生米就行了,不然的話一喝水會漲死的。雞棚隔一段時間要清掃,先用小鏟子把雞糞鏟起來,再用點水衝一下就可以了,不是太費時間。鏟起來的雞糞送給底樓喜歡養月季花的鄰居。月季花耗肥,料上得不夠,花就越開越小。雞糞釋放的慢,是上等的肥料。
新雞養了個把月後就要生蛋了。“頭生蛋” 是一樁大事體。按照老人的講法,新母雞頭生蛋的營養是這隻雞接下來一個產蛋季的總和。這怎麽可能?我不相信,看著這個殼上帶著血絲的雞蛋,心裏頭嚇絲絲的,也不敢去雞窩裏拿。“男小位介沒用場,這有啥好嚇?阿拉小時候搶著吃。” 姆媽邊說邊取出這個尚有餘溫的頭生蛋,到水龍頭下一衝,磕到小碗裏遞給我。“生吃啊?” 我又猶豫了。“燒熟了還有啥營養!來,吞下去。…… 好。吃杯水,蕩蕩嘴巴。” 就這樣,姆媽硬是讓我生吞了那隻頭生蛋,留下滿嘴的生腥味,但願它真有那麽高的營養價值。
母雞下蛋的頻率,直接和飼料的營養有關,主要是含鈣的多少。鈣少了不能形成蛋殼,蛋下不來,下來的也是軟殼蛋。喂好了可以每天下一個,連著下兩三天,停一天,再連著下兩三天。養兩隻母雞下蛋,一家人就夠吃了。但是,過一段時間(一個產蛋季)母雞就要 “賴孵”(也叫“抱窩”),不肯下蛋了,即便把她下的蛋全拿走了,她還是整天孵在窩裏。這時姆媽就會叫我放學回家後把賴孵雞放到弄堂裏,追著滿處跑,不讓伊孵下來。這樣賴孵雞可以早一點 “醒” 過來,開始下一個產蛋季(可惜不再有 “頭生蛋” 了)。
沒有對照實驗,到現在我也不知道這個方法是不是真的靈光,但是小時候放了學趕著雞滿弄堂裏跑還是蠻好玩的。有時候被弄堂裏的小朋友叫去玩遊戲,忘了趕雞,她就會找一個旮旯裏孵下來。隻要不出弄堂到大馬路上去,我也懶得去趕,要緊自己白相,隻要天黑時抓回家放到窩裏就行了。在弄堂裏放雞並不是隻有我一個,通常有好幾個。平日裏大家聚在一起玩鬥雞的遊戲,現在每人有一隻雞,當然也會偶爾那來鬥一鬥。都知道公雞好鬥,其實母雞也會鬥,但是先要引一引。抓住一隻,拿雞頭衝著另一隻雞前後擺動幾下,等那隻雞頸上的羽毛張開後,把手裏的雞輕輕拋將過去,便可以引起爭鬥。畢竟是母雞相鬥,相互啄幾下也就完了,不象公雞那樣鬥得死去活來的。現在回想起來,說不定母雞賴孵時,讓她鬥幾次反倒可以早幾天 “醒” 過來了。
如果下次再養雞,我一定要試試這個新理論。
© 梁兄
請閱讀我更多的博客文章
弄堂裏的遊戲 (一) 從放學到天黑
弄堂裏的遊戲 (二) 秋夜蟲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