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945年,中國抗擊日軍的任務,國民黨承擔90%

(2010-05-23 18:53:35) 下一個

1945年,中國抗擊日軍的任務,國民黨承擔90%


毛澤東選集第四卷這樣說:

蔣介石在挑動內戰
(一九四五年八月十三日)
......
中國解放區的抗日軍隊,在國民黨政府毫無接濟又不承認的條件下,完全靠自己的努力和人民的擁護,得以獨力解放了廣大的國土和一萬萬以上的人民,抗擊著侵華敵軍百分之五十六和偽軍的百分之九十五。
......


第十八集團軍總司令給蔣介石的兩個電報
(一九四五年八月)
......
二 八月十六日的電報
......
在作戰中,我們至今還抗擊和包圍著侵華(東北不在內)日軍的百分之六十九和偽軍的百分之九十五。
......


論聯合政府
(一九四五年四月二十四日)
......
然而就在我做這個報告的時候,在侵華日軍(滿洲的未計在內)四十個師團,五十八萬人中,解放區戰場抗擊的是二十二個半師團,三十二萬人,占了百分之五十六;國民黨戰場抗擊的,不過十七個半師團,二十六萬人,僅占百分之四十四。
......

*******************

毛澤東選集第四卷稱共產黨抗擊了侵華(東北不在內)日軍的百分之六十九或百分之五十六,應該是指1945年。

為了弄清事實,下麵分析一下1945年關內的日本師團被抗擊的情況。結論是:1945年,中國軍隊抗擊日軍的任務,90%由國民黨承擔,10%由共產黨承擔。

根據黃力民的文章“七七事變後侵入中國關內的日本陸軍地麵師團”,1945年中國派遣軍屬下共有26個師團:第3、13、27、47、104、116師團6個甲種師團,第34、40、61、110師團4個乙種師團,第58、60、64、65、68、69、70師團7個丙種師團,第114、115、118、129、130、131、132、133、161師團9個丁種師團;以及戰車第3師團。

下麵是上述27個師團的簡介:

以下19個師團由國民黨抗擊。

第3師團(常設):1888年組建,1937年8月23日自倭國本土登陸吳淞、張華浜,編入上海派遣軍,9月6日攻占寶山,11月4日突破蘇州河;1938年5月徐州會戰在蚌埠擔任南路圍攻;在第2軍編成內1938年9月底參加武漢會戰之潢川方向戰鬥;轉隸第11軍參加1939年5月隨棗會戰之隨縣作戰,9月第1次長沙會戰擔任西路;1940年5月初棗宜會戰擔任右翼;1941年9、10月第2次長沙會戰攻占株洲;1941年12月-1942年1月第3次長沙會戰擔任西路;1942年5月浙贛會戰在南昌、臨川作戰;1942年12月改為三單位製;1943年5月參加鄂西會戰宜都戰鬥;11月參加常德會戰;1944年5-8月長衡會戰擔任東路;1944年9-11月參加桂柳會戰,攻入貴州都勻附近;1945年4月18日列為中國派遣軍直轄,5月從南寧退出廣西經湖南北調,“八一五”時到達嶽陽東北雲溪一線,後轉至鎮江繳械投降;第3師團即“名古屋師團”是倭國陸軍常設師團,1937年8月侵入中國關內參戰至戰敗投降經曆中日戰爭全過程,曆任師團長藤田進、山脅正隆、豐島房太郎、高橋多賀二、山本三男、辰巳榮一。

第13師團(特設):1937年8月在倭國本土重組,1937年10月1日在吳淞口登陸,編入上海派遣軍,在蘊藻浜、大場一帶作戰,12月夾江攻打南京;1938年2月攻占蚌埠地區,1938年5月徐州會戰在蒙城一線擔任南路圍攻,5月13日占徐州;1938年6月編入第2軍,武漢會戰時自合肥沿霍山一線攻擊;1938年12月因第2軍司令部調回倭國轉隸第11軍;參加1939年5月隨棗會戰,1939年9月第1次長沙會戰在東路作戰;1939年冬季作戰在鍾祥、京山地區;1940年5、6月棗宜會戰擔任左翼攻擊宜昌;1941年10月在宜昌攻防作戰以配合第2次長沙會戰;1942年12月改為三單位製;1943年2月在監利、華容作戰;1943年5月鄂西會戰在宜都作戰;1943年11月常德會戰攻占常德;1944年5-8月長衡會戰擔任東路;1944年9-11月參加桂柳會戰於1944年底攻占貴州獨山,後回防廣西宜山地區;1945年4月18日直屬中國派遣軍,6月從宜山地區退出廣西開往華東,“八一五”前夕到達湖南衡陽、零陵一線,後隨第11軍轉至江西湖口繳械投降;在中國戰場戰敗投降的日軍師團中,隻有第13師團與第3師團是1937年參戰的,對於重組的第13師團而言這也是它的全部曆史,曆任師團長荻洲立兵、田中靜壹、內山英太郎、赤鹿理、吉田峰太郎。

第27師團(三單位製):1938年6月21日以中國駐屯混成旅團為基幹組建,隸屬第11軍,曆任師團長本間雅晴,富永信政、原田熊吉、竹下義晴、落合甚九郎;1938年9月由華北到達瑞昌參加武漢會戰;1943年6月調往關東軍;1944年2月自錦州調回華北方麵軍第12軍;參加1944年4、5月豫中作戰;調入第11軍參加1944年5-8月長衡會戰;1945年1、2月投入打通粵漢線南段作戰,後轉隸第23軍,4月18日列為中國派遣軍直轄,5月下旬從廣州地區出發,攻擊贛南三南地區(中國第7戰區司令部駐地),爾後經贛州北上,“八一五”時抵達南昌附近,後轉至無錫繳械投降。

第34師團(警備三單位製):1939年2月7日在倭國本土組建,3月到達中國編入華中派遣軍第11軍,曆任師團長關龜治、大賀茂、秦彥三郎、伴健雄,1939年冬季作戰在南昌方向;1941年3月上高會戰擔任中路;1942年5月浙贛會戰在南昌、臨川地區作戰;1944年5-8月長衡會戰擔任中路,參加1944年9-11月桂柳會戰,1945年4月18日列為中國派遣軍直轄調往滬寧地區,5月初退出廣西,6月6日從湖南新寧出發,經長沙、瀏陽、萬載、上高,“八一五”時到達安義至九江一線,“八一五”後奉命至浦鎮繳械投降。

第40師團(警備三單位製):1939年6月30日在倭國本土組建,曆任師團長天穀直次郎、青木成一、宮川清三;1939年10月編入第11軍,1941年9、10月參加第2次長沙會戰,1941年12月-1942年1月第3次長沙會戰東路作戰,1943年2月監利、華容作戰從臨湘渡江攻擊監利,1944年5-8月長衡會戰擔任西路攻擊,編入新成立的第20軍,1945年1、2月參加打通粵漢線南段作戰,後編入第23軍;6月17日列為中國派遣軍直轄調往滬寧地區,從廣州地區出發,攻擊贛南三南地區(中國第7戰區司令部駐地),爾後經贛州、遂川、萬安、泰和、吉安、峽江,“八一五”時抵達南昌以南三江口附近,後轉至蕪湖繳械投降。

第47師團(太平洋戰爭特設):1943年5月14日在倭國本土以獨立第67步兵團按三單位製組建,1944年12月自倭國調中國派遣軍第6方麵軍,在中國期間的師團長是渡辺洋;在第20軍序列參加1945年4、5月芷江作戰;6月緊急轉調華北方麵軍第43軍,“八一五”前夕從湖南湘潭到達濟南附近,倭國戰敗投降時在泰安繳械。

第58師團(警備兩旅團製):1942年2月2日在華北以獨立混成第18旅團為基幹組建,曆任師團長下野一霍、毛利末廣、川俁雄人,編入中國派遣軍第11軍駐湖北應城地區,1944年5-8月長衡會戰攻打長沙、衡陽;1944年9-11月桂柳會戰攻占桂林,後駐防桂林地區;“八一五”時退縮在廣西全縣,8月16日起迅速撤出廣西沿祁陽、衡陽退到南昌、九江地區,後在九江繳械投降。

第64師團(警備兩旅團製):1943年5月1日在華中以獨立混成第12旅團為基幹組建,師團長船引正之,編入第13軍駐揚州地區;後轉隸新成立的第20軍在1945年4-6月芷江作戰時擔任牽製,倭國戰敗投降時在湖南湘陰繳械。

第68師團(警備兩旅團製):1942年2月2日在華中以獨立混成第14旅團為基幹組建,曆任師團長中山惇、佐久間為人、堤三樹男,編入第11軍擔任九江地區警備;1943年11月常德會戰攻占常德;1944年5-8月長衡會戰中路攻打長沙、衡陽;編入新成立的第20軍參加1945年4-6月芷江作戰,倭國戰敗投降時在衡陽繳械。

第70師團(警備兩旅團製):1942年2月2日在華中以獨立混成第20旅團為基幹組建,師團長內田孝行,編入第13軍擔任寧波地區警備,1942年5月浙贛會戰在金華方向作戰;1944年6月為配合長衡會戰自金華出擊攻占衢州;後隸屬第6軍,遠東戰役發起後從嘉興緊急北調到達蚌埠中止,倭國戰敗投降時在蚌埠繳械。

第104師團(特設):1938年6月16日在倭國本土以第4師團預備役人員組建編入關東軍;1938年10月12日轉隸華南第21軍登陸大亞灣,攻占從化、廣州北;後改隸第23軍,1944年9-11月參加桂柳會戰,自廣東出擊攻占梧州、柳州,後回防廣東於1945年1、2月參加打通粵漢線南段作戰;倭國戰敗投降時在惠州繳械,曆任師團長三宅俊雄、浜本喜三郎、菰田康一、鈴木貞次、末藤知文。

第110師團(特設):1938年6月16日在倭國本土以第10師團預備役人員組建,1938年7月在塘沽登陸隸屬華北方麵軍,駐防石家莊地區;1942年4月改為三單位製,1944年整編為乙種師團;3月隸屬第12軍,4、5月參加豫中作戰;1945年3月參加老河口作戰在豫西西峽口方向;曆任師團長桑木崇明、飯沼守、林芳太郎、木村經廣,“八一五”時從內鄉、西峽口一線退縮至洛陽,倭國戰敗投降時在洛陽繳械。

第115師團(兩旅團製-丁種):1944年7月10日在華北以以獨立混成第7旅團組建,師團長杉浦英吉,編入第12軍駐河南郾城地區;1945年3月攻入湖北老河口,6月25日奉命馳援西峽口;倭國戰敗投降時從老河口及西峽口地區轉至郾城繳械。

第116師團(特設):1938年5月15日在倭國本土以第16師團預備役人員組建即編入華中派遣軍,後隸第11軍,1938年9月底投入武漢會戰在陽羅地區作戰;1939年3月參加南昌會戰;在第13軍編成內參加1939年冬季作戰;1942年5月浙贛會戰在富陽、建德方向作戰;調回第11軍參加1943年11月常德會戰攻占常德;1944年5-8月長衡會戰擔任中路攻打衡陽;編入新成立的第20軍參加1945年3月芷江作戰,失敗後退守寶慶地區;曆任師團長清水喜重、篠原誠一郎、武內俊二郎、岩永汪、菱田元四郎,倭國戰敗投降時在嶽陽繳械。

第129師團(丁種):1945年4月12日在華南以獨立混成第19旅團為基幹組建,師團長鵜澤尚信,編入第23軍駐廣東惠陽,倭國戰敗投降時在東莞繳械。

第130師團(丁種):1945年4月12日在華南以獨立混成第19旅團為基幹組建,師團長近藤新八,編入第23軍駐廣東汕頭,倭國戰敗投降時在順德繳械。近藤新八列為戰犯於1947年在廣州被處決。

第131師團(丁種):1945年2月1日在華南由岩本支隊改編,師團長小倉達次,編入第23軍駐韶關,1945年6月17日列為中國派遣軍直轄,沿粵漢線北調華東,“八一五”時到達嶽陽以南長樂街,後奉命至安慶繳械投降。

第132師團(丁種):1945年2月1日在華中組建,人員來源於第39師團、獨立步兵第5、7、11、12旅團,師團長柳川悌,直屬第6方麵軍駐湖北當陽,倭國戰敗投降時在天門繳械。

戰車第3師團:1942年6月24日在華北以騎兵集團改編組建,駐包頭,在第12軍序列內參加1944年4、5月豫中作戰、1945年3-5月老河口地區作戰,6月直屬華北方麵軍轉調華北,倭國戰敗投降時在北平繳械,曆任師團長西原一榮、山路秀男。


以下8個師團由國民黨和共產黨共同抗擊。國民黨和共產黨各抗擊4個師團。

第60師團(警備兩旅團製):1942年2月2日在華中以重組的獨立混成第11旅團為基幹組建,曆任師團長小林信男、落合鬆二郎,編入第13軍擔任蘇州地區警備,倭國戰敗投降後在蘇州繳械。

第61師團(三單位製):1943年3月13日在倭國本土以獨立第61步兵團為基幹組建,師團長田中勤,4月編入中國派遣軍第13軍擔任南京地區守備,倭國戰敗投降時在上海繳械。

第65師團(警備兩旅團製):1943年5月1日在華中以獨立混成第13旅團為基幹組建,曆任師團長太田米雄、阪口靜夫、森茂樹,編入第13軍駐徐州地區,倭國戰敗投降時在徐州地區繳械。

第69師團(警備兩旅團製):1942年2月2日在華北以獨立混成第16旅團為基幹組建,曆任師團長是井上貞衛、三浦忠次郎,編入華北方麵軍第1軍駐臨汾地區,1945年5月底轉隸第13軍,倭國戰敗投降時在嘉定地區繳械。

第114師團(兩旅團製-丁種):1944年7月10日以獨立步兵第3旅團為基幹在山西另組,隸屬第1軍駐臨汾地區,1945年8月10日華北方麵軍命令其“迅速集結兵力向平津地區轉移…主力8月20日前到達”,第114師團計劃於15日從臨汾出發未遂;“八一五”後在平遙投降,曆任師團長中代豐治郎、三浦三郎。

第118師團(兩旅團製-丁種):1944年7月10日在山西以獨立步兵第9旅團為基幹組建,師團長內田銀之助,編入駐蒙軍駐大同,1945年5月底調上海地區隸屬第13軍;8月12日緊急北調,“八一五”時部分兵力到達張家口與蘇軍外貝加爾方麵軍對陣,主力在天津附近,1945年10月6日在天津向美國海軍第3兩棲軍繳械投降。

第133師團(丁種):1945年2月1日在華中組建,師團長野地嘉平,編入新調來華東的第6軍擔任杭州地區警備,倭國戰敗投降時在杭州繳械。

第161師團(丁種):1945年4月12日在華中組建,師團長高橋茂壽慶,編入第13軍擔任上海地區警備,遠東戰役發起後緊急北調,“八一五”時中止於南京,倭國戰敗投降時在南京繳械。

由上麵的分析得出:
1)1945年中國關內戰場:日軍有27個師團,國民黨抗擊23個。共產黨抗擊4個。國民黨抗擊了日軍師團數的85%,共產黨抗擊了15%。
2)考慮到1945年日軍在華的最精銳的甲種師團(6個)和戰車師團(1個)全部由國民黨抗擊,再考慮到1945年國民黨還在東南亞抗擊了大量精銳日軍,國民黨抗擊的日軍師團的軍力的比例應該高於85%。可以認為,1945年中國軍隊抗擊日軍師團的任務,90%由國民黨承擔,10%由共產黨承擔。雖然這隻是抗擊日軍的師團軍力的對比,但是也反映了國共兩黨軍隊抗擊整個日軍的對比。這一比例與國民黨擊斃的日軍將領(40多個)和共產黨擊斃的日軍將領(4-5個)的數量比吻合。

事實是,1945年,中國軍隊抗擊日軍的任務,90%由國民黨承擔,10%由共產黨承擔。

眾所周知,共產黨總是誇大自己在抗日戰爭中抗擊的日軍數量。在日軍的某一控製區內,共產黨如果認為共產黨的武裝是僅有的華人武裝,不論共產黨的武裝對日軍有多大影響,共產黨就把此區域內的日軍全部計為由共產黨抗擊。1941年以後,中國東北地區沒有共產黨的武裝,僅有土匪與日軍作戰。這些土匪不是賀龍,而是座山雕等人。後來這些土匪全部投奔國民黨。由共產黨的計算原則,國民黨還抗擊了70萬關東軍。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