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瀾的博客

記錄心得,與網路朋友共享
正文

他們的做法正好違背了小虧大賺的原則,出於天性和習慣,趕緊賣掉的是獲利的倉位,留下的都是虧損的倉位

(2012-07-21 14:45:18) 下一個

原文轉,反思操作方法:股票基礎分析應該配合操作時間的配合,大家都知道低買高賣就會賺,這個文章告訴我們:及時止虧非常關鍵。

長期穩賺的方法與為何大多數人賠錢 (ZT)

來源: [] [博客] [舊帖] [轉至博客]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5614次

在許多人的頭腦裏都有個很俗套的觀念,那就是沒有穩賺不賠的投資方法。其實是有的,隻是他們自己不知道而已。如果沒有的話,為什麽在福布斯的富人名單上有多位是單純從金融市場上賺到億萬財富的人呢?從巴菲特開始,其它的還有索羅斯,James Simons, Steve Cohen, Ray Dalio, Bruce Kovner, Paul Tudor Jones, Louis Bacon, John Henry 等等。

Forbes Richest 400 People

這些在市場上獲得成功的人所使用的投資方法和交易係統雖然不盡相同(比如巴菲特和 Steve Cohen 專注於股票上, Ray Dalio 靠的是宏觀經濟分析,James Simons 使用的是量化的高頻電腦交易,索羅斯擅長的是從泡沫的形成和破裂中獲利,而 Bruce Kovner, Paul Tudor Jones, Louis Bacon, John Henry 這幾位都是從 Commodities Corporation 這家交易公司出來的或與之有關,他們使用的是比較長線的交易係統),但是他們的方法都有個共性,那就是 Cut losses short, let profits run. 用通俗的中文來說就是“小賠大賺”。之所以說“小賠大賺”就是個長期穩賺的係統不僅是因為有以上那些人的實例,還因為從數學的角度來計算正是如此,當然選擇操作的市場必須滿足幾點基本條件,比如流動性夠好、價格必須波動等等。

就以巴菲特為例,如果從巴菲特的 13D filing 文件中仔細分析他曆年來買賣股票的細節的話就會發現,他並不是像人們所誤解的那樣對所有的股票都是長期持有的,他買了之後不久又賣掉的股票也是挺多的,隻是他從買的股票中留下了好股並繼續加碼(甚至收購整個公司,比如GEICO 和 Burlington Northern Santa Fe 鐵路運輸公司),同時還賣掉了不少差勁的股票。隻不過他的操作方式不是量化的,所以別人學習起來不是那麽直截了當。

再比如1969年在普林斯頓成立的 Commodities Corporation 就是使用小虧大賺的交易係統保持長期贏利的典範,它在1997年被高盛公司給收購了, Bruce Kovner, Paul Tudor Jones, Louis Bacon 這幾個人離開 Commodities Corporation 之後,分別建立了各自的對衝基金,在不同的市場裏使用操作原則相似的小虧大賺的交易係統都獲得了長期的成功,這不僅說明長期賺錢的係統是存在的,而且還是可以移植的。

James Simons 在1982年建立的 Renaissance Technologies 從那時至今的贏利記錄也是非常出色的,它是通過電腦軟件做量化交易的,雖然交易策略沒有公開,但其中肯定也包含著某種換湯不換藥的小虧大賺的因素。

而市場上的大多數人賺不到錢的原因,第一類人是他們根本不相信有長期賺錢的方法存在,也不懂得小虧大賺的道理,他們的做法正好違背了小虧大賺的原則,出於天性和習慣,趕緊賣掉的是獲利的倉位,留下的都是虧損的倉位。

第二類人是即使知道了小虧大賺的方法,卻由於個人性格中的弱點和惰性,無法克服情緒的影響,在實戰中不能嚴格執行小虧大賺的原則。對這些人來說,你即使告訴了他成功的交易係統的操作細節,他仍然無法克服臨戰時刻的猶豫和恐懼。例如當 Richard Dennis 當初招收了一批學習他的量化交易係統的 Turtle traders (海龜交易員)時,即使他把交易係統的全部細節都教給了學員們,可是他們當中還是有些人始終無法克服心理障礙、嚴格地按照係統的指令去操作,說白了,某些人天生就不是做交易的料。

第一類和第二類人加起來數量是很多的,這也就解釋了為什麽在市場上賠錢的是大多數、賺錢的是極少數,因為能做到長期獲利的是既知道交易方法、又能理解背後的道理從而嚴格執行係統指令的人,他們人數很少,但是他們會始終在市場裏獲利,最終能賺到非常多的利潤。

金融市場上的冪律分布(Power law, 圖中橫坐標是人數的多少,縱坐標是輸贏的金額):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