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流行時尚-起哄
看黎陽的“選擇性輿論狂潮”
把題目改成‘選擇性起哄狂潮’,大家都能進入角色。
咬文嚼字還是有必要的話,就再看看誰對輿論做了什麽就好了。人人都可以參與,但對錯應該有一條標準,責任心。
新聞人應該有責任心,人人都應該有,他們也應該不例外。
既然輿論是人口說筆寫的,就不能如同動物,嚎叫而不分原則,僅僅是本能。
靠本能,沒有責任心就出來的新聞,給人看給人聽,誰會信沒有壞處呢?‘信’之不存,聽來何益?
不管怎樣陰謀和陽謀,高鐵被上屋抽梯,就是中國人的損失了。前期投入大,突然不提供資金,壞處是顯見的。上頭條的文章有這樣的內容嗎?
如果沒有,這就是責任心不健全,報道隨之自然偏頗,輿論隨後對公眾造成傷害。
以前中國沒有更多更好的交通方式,分外珍惜鐵路。鐵路的獨立性給中國帶來的安全和快捷是曆史事實。輿論為什麽就沒有人先說一些事實呢?
省略部分事實的報道,私有化就可能被凸顯出來是美妙的選項。公的不好,私的上就能好?
亂穿鐵路的人,私人能管好嗎?亂穿鐵路的問題,就這個私有化後就沒有辦法管好。
都是你的鐵路了,損失也是你的,國家不管。人人不關心,怎麽能好?獨立性是一定要的。
私人能用什麽辦法協調整個鐵路周邊的一切。先出多少錢,能說個數目嗎?能讓所有人滿意,還是輿論一來就漲錢,還是自以為是認為所有人都愛聽你的私?聽任你自行漲價,最後都走路,完全放棄鐵路也是好無懸念。為什麽要聽輿論的,最終結果讓大家看著鐵路而不能用呢?
不能讓人信服的報道,不是聽聽就全會自然消失,沒有任何影響。輿論的錯誤對他人的傷害,完了就完了,算不算沒有責任心?
起碼應該避免造成如此錯誤,誰又在改正呢?
高鐵就是前人種樹後人乘涼的好事,減少整體社會成本的事,竟然都能考慮放棄,私有化。
什麽知識到了中國人手裏就變了,還是中國有知識的人隻能變異後才能接受知識?這些‘有知識’的輿論分子的話能不值得懷疑嗎?
為什麽隻能有一種聲音,壓力來自那裏?為什麽沒有人寫文章討論這樣的缺失呢?這不是眼前就發生的新聞嗎?
除了中國的鐵路是個高效利用狀態,其他很少有國家如此充分發揮鐵路作用。
如果我們的監督完全忽視這些應該值得肯定的部分,抹殺了鐵路工作人員的貢獻,你能監督好嗎?
完全獨立的操作和監督不是矛盾的,參與監督也不是一定要喪失鐵路獨立性作為代價。
監督好和獨立性之間沒有必然的因果聯係,決定因素在於監督的基礎需要良好的溝通。
輿論是否努力讓大家溝通好了呢?
火車不是推的,牛皮不是吹的,起哄完全是錯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