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評價一個人,不能用口頭用語。

(2011-05-22 03:49:25) 下一個

評價一個人,不能用口頭用語。

說話可以圖簡短,因為可以說不完接著說下去。評價就不能這樣。文章之內必要看到結論的論據。
要有真憑實據。更關鍵的是要結合曆史來理解,參看現實來借鑒意義,這樣才能看到本質的東西。

所謂37分,簡直是搞笑版的科學評價。還是個小學水平的評價。
一種思想難道是用數學來精確定義出來的?
成功中的7分中抽處1分,能不能和3分錯誤中的1分,相互抵消?能不能算是4分成功沒有錯誤呢?
能不能從老鄧的46分中的1分相互抵消和累加呢?

能不能更高級點,告訴人們半分對錯是如何樣子的,是如何在人們的思想上產生影響的呢?
任何炸藥獎人也不能把思想數學化,不知道中國人是如何作到趕超世界先進水平的呢?
任何人也不能把思想物質化,否則,就應該能抽出思想放到,書桌上給大家看。
搞科技的人可以有這樣的希望,但現在應該比較肯定,還沒有公布這樣的思想物質化的正確論據。

評價說不清,可以年年評,月月評,天天評,時時刻刻結合實踐中的對錯評。因為自己的水平不夠高,看不到別人的高瞻遠矚的作用,就要謙虛,務實地去學習。

沒有見到37分的辯論過程,也沒有見過‘建國有功,建設有過,文革有罪’的論證和辯論的過程,
就是口頭的閃爍之詞,到底什麽是那些功,又有哪些是他說的那些罪都不能確定,
如何就算是定論?中國人的中國,不是鄧姓的中國,也不會是陳姓的中國,更不幾家姓的中國,是百家姓的中國,是應該大家來評論的中國。

潤之矛的思想來自百家姓追求希望,理想的過程。這個過程從不曾和人類曆史有過任何分離,5千年的曆史能證明。曆史的握手要是有的話,中國人應該有很長久的時間了,幾乎不能證明到底是多長時間。
最近100年的曆史是中國人痛苦的曆史,潤之矛是帶領中國人走出這個災難的最成功的領頭人,如何評價必須要公
正。

看看中東但凡有點反抗勢力的國家都被美國敲掉,足能說明領頭人的思想水平的重要,他們首先是敗在沒有正確的
思想。人也有,還有人肉炸彈,財富也有,周邊石油多的用不完,宗教也盛行,到底為什麽不能獨立自主?
如何擺脫殖民和無時無刻的壓迫,必須要正確的積極的吸取潤之矛的思想,因為它是離中國最近的成功過的思想,在滅國亡種的危機時刻幫助了中國人的思想,難道還不夠重要?為什麽要虛無的37分來評價一個事實上存在也檢驗
過正確性的思想呢?真的是過時了嗎?

溫情不能代替現實的殘酷,革命不革命也是說說就沒了,穩定不能從回避困難中獲得,那樣燒香拜佛好了,不死就
等著。難道等死有什麽意思,很好玩嗎?

思想的不正確才是社會不穩定的根源,錯誤的根源不鏟除沒有穩定,一相情願逃避現實,隻能讓錯誤變大,殘酷的現實更快的到來,而且誰也逃不了。因為思想無處不在,錯誤思想無處不在,災難就不能離開。

[ 打印 ]
閱讀 ()評論 (4)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