笨八婆

一罐臭豆腐,最合中老年人胃口。http://bookseed.com/html/chinese_book_info/619880
個人資料
正文

你 吃 了 嗎 ?

(2009-12-01 16:14:54) 下一個
    朋友說,中國文化其實就是吃的文化!猛然一聽驚世駭俗,仔細想來還真不假。你看看嘛,每到節假日就一項活動—吃!喜事吃,喪事吃,大事小事都要吃,請客送禮煙酒糖茶還是吃!見麵就問吃了沒?分手請來我家吃!甚至謀生叫糊口,工作叫飯碗,受雇叫混飯,嫉妒叫吃醋,受人歡迎吃香,受照顧吃小灶,不顧他人吃獨食,沒人理會吃閉門羹,有苦難言吃啞巴虧,混得好吃得開,幹不好吃不開,收入太少吃不飽,負擔太重吃不消,猶豫不決吃不準,還有吃軟飯,吃幹飯,吃槍藥,吃屎食,吃大鍋飯,占女人便宜吃豆腐,找年輕的老牛吃嫩草。。。哈哈,無論從吃的場次,吃的方法及吃的豐富性,我們中國人都是無可匹敵的!

    來到美國一看,哇,這裏人吃的更實惠更講究!萬聖節小孩扮鬼要糖吃,感恩節火雞宴,聖誕節啪兒踢,新年吃大餐,周日教堂大聚餐,周五查經小點心,慶典活動免費吃,婚嫁美食大蛋糕,喪葬也要吃一點,春節自助餐,中秋大會餐,還有即興的海濱野餐,公司活動全豬宴,秋季BBQ公園烤肉餐,再看那遍布全球的麥當勞肯德基,必勝客星巴克,還有數不清的來自世界各地的食肆餐館。。。真個是“食、色、性也,” 人類好吃的本性,哪裏都是一樣的!

    藤兒來美一年,吃了不少的閑飯。但這美國的吃,與國內有點不一般。咱現在不說自家人或一小撮朋友們,上館子下飯店點菜吃打牙祭,專說那團體聚會大夥兒一起吃大餐,一個月最少也有兩三餐!哈,如此頻繁的吃,若是幾十人上百人一齊進飯店,恐怕每人都得破費花大錢,若是請廚師專門來做飯,既麻煩也沒啥意思。那你每家每天每頓不都要做飯吃麽?於是乎,每家自帶至少一盤拿手菜,放在一起成了百家飯,煎炒烹煮各顯身手,酸甜苦辣樣樣皆有,你就排著隊一盤菜挾一點兒,放進自己的小盤子裏端著,坐一邊兒品嚐去吧!各人既奉獻了自己的手藝,也吃到了別人的美味,還交流學習了廚藝。每次各小組輪流坐莊,公平合理一團和氣,各路朋友自由組合,吃的心滿意足腦滿腸肥。然後大家又一齊動手,洗盤子刷碗碟倒垃圾,收拾桌椅打掃幹淨才安寧。哪像國內吃完飯嘴一抹,抬起屁股就走人了呢。

    若是野外聚餐,更有特色也很好玩。就說秋季BBQ烤肉野餐吧,走進風景秀麗的公園湖畔,綠蔭下擺放著木製桌椅,詩情畫意優雅寬暢,清新美妙自然愜意,帶著精心準備的醃牛肉豬肉雞腿,麵包蔬菜水果小點, 兄弟們架起烤爐升起炊煙,姐妹們切西瓜磕瓜籽笑臉燦爛,秋意盎然微風輕拂湖水蕩漾中,自自由由隨隨便便,輕輕鬆鬆悠悠閑閑,大人吃喝說笑交流情感,小孩吃成花臉滿地撒歡,吃飽喝足精神煥發,踩氣球綁住腿比賽誰輸贏,玩夠了鑽進湖中去劃船,無限樂趣逍遙體驗。嘿嘿,如此吃喝玩樂好地方,地球上哪有比這更美妙的天然大飯店?

    前天參加了華人教會感恩節啪兒踢,火雞還臥在肚子裏沒消化呢,周六茶精們的餃子家宴又開始啦。化學博士教授東兒與方兒的二層洋樓裏,二十多位兄弟姐妹歡聲笑語,熱熱火火切菜拌餡揉麵擀皮包餃子,十八仙們再各自帶些菜蔬水果飲料兒,滿滿當當擺了兩桌子,吃的人嘴角流油撐圓了肚子。你瞧,那利利落落忙忙活活的身影中,有醫學博士,文學博士,電腦博士,鋼琴博士,博士經理,會計師,教授。。。真是裏裏外外一把手,吃香喝辣的高手!咱們走到哪兒吃到哪,把中華美食精華帶到哪兒!

    好吃不過餃子,好拿不過包子。藤兒嘴裏吃著中國人最傳統的餃子,心裏卻想起美國人最流行的漢堡包。同樣是麵粉蔬菜肉類的結合,咱們的餃子餛飩包子春卷盒子,是把肉菜餡包裹在麵皮裏邊,含蓄而不外露,而且什麽都要包起來圍起來,仿佛代表中華民族含蓄包容的性格;而美國的漢堡包比薩餅三明治,卻是肉餡菜蔬麵包一層一層全部外露,人們說話口無遮攔房屋很少有圍牆,符合西方民族張揚開放的個性。嗬嗬,不同民族的不同飲食環境和方法,來自中西方不同的思維方式和處世哲學,凸顯出各自曆史文化中有趣的火花。

    遙想國內親友聚餐,多是大飯館小包間,狹窄空間富麗堂皇,正經圍坐陪著笑臉,要酒點菜喧嘩熱鬧,小姐伺候不敢怠慢。一桌菜爆炒溜炸蒸煮燉燴,色、香、味、型五花八門,食不厭精膾不厭細,豐富精萃異彩紛呈。眾人舉筷同一個盤子裏夾菜,胡吃海塞“津液交流”大快朵頤,特別是酒逢知己千杯少,打架似的勸酒劃拳,唾沫星子滿桌飛,互相夾菜推杯換盞,你讓我接毫不顧忌,反正是不幹不淨,吃了沒病。有時吃完還要卡拉OK幾嗓子,心滿意足才腳底抹油回家休息。一餐宴席就像嘴巴裏的狂歡,舌尖上的節日,吃喝完嘖嘖議論上一番,這家味道好,那家差得遠!

    如今見到美國人聚餐,無論家庭餐館或野外,幾乎都是自助餐,肉菜主食小品甜點分盤別類,幾長排擺放麵前,一人拿一套餐具,自己隨意夾取挑選。即使高級飯店燭光晚宴,也是一人一份獨享分餐,互不影響非常衛生,人們不推不讓也不勸酒,安安靜靜各吃各的飯。看那大塊牛排烤魚炸雞,放在盤子裏自己用刀叉慢慢再割鋸,土豆青豆玉米煮熟算是菜,青紅椒紅蘿卜西芹菜花蘑菇不炒也不煸,水靈靈翠生生蘸點醬汁就往肚裏咽,喝涼水倒飲料都要先加冰,吃了水果再來點冰激淋。。。缺油少鹽清清淡淡,奶油氣死沙拉番茄醬自己添。哼哼,比起我們的中餐來,千篇一律味同嚼蠟,簡簡單單沒什麽變化,說是要保持食物原汁原味和天然營養價值哩。藤兒癩蛤蟆想吃天鵝肉,剛開始根本吃不慣,總是難忘家鄉的漿水麵,現在逐漸習慣了,覺得西餐也挺好吃的呢。

    嗨,人生在世千變萬化,唯一不變的是誰都要吃喝拉撒。無論是中國人的好吃,還是西洋人的善飲,實質都是填飽肚皮延續生命,享受生活繼續革命。當一次次美好的聚餐拉近了人們的距離,世界會變的更加美麗而令人垂涎三尺。嘿嘿,就讓我們秀色可餐膾炙人口,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一招鮮吃遍天,囫圇吞棗吃透精神,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吃裏扒外吃軟不吃硬,吃著碗裏看著鍋裏,吃不了兜著走吧您!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Corn 回複 悄悄話 好!喜歡。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