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是從上海開車到烏鎮的。路過桐鄉市區,看到很多設計新穎的歐式別墅,寬闊的街道,林立的高樓,感覺到這裏蓬勃發展的生氣,真希望烏鎮不要也變得這麽商業化。附近的周莊,同裏已經失去了古鎮水鄉的質樸,而被稱為最後枕水人家的烏鎮是不是還依然淳樸?我有點迫不及待地想要一睹她的容顏。
車子緩緩駛過一條雜亂的街道,來到烏鎮的西柵景區。在崗亭交了 10 塊錢停車費,開進停車場。裏麵寬敞,有幾輛車子零星的停在那裏。景區的大門正在翻修,幾個工人在揮汗如雨地勞作。我們來到遊客服務中心,辦好住宿手續已經是下午四點。工作人員建議我們今天就參觀西柵,晚上欣賞夜景,明天再去東柵遊覽。
我們選擇的旅社是一幢叫 36 號的烏鎮民宿,要乘擺渡過去。船上遊客不多,兩個瘦小精幹的船工嫻熟地劃著船,黑黝黝的皮膚在陽光下泛著油亮的光澤。聽著搖櫓蕩起的水聲,迎著沁人心脾的微風,欣賞著周邊古樸雅致的建築,很容易就會讓人陷入一種超脫凡俗的意境。
烏鎮果然沒有讓我失望,一如她的名字所示,整個小鎮的色調一片灰色,就像一副傳統的水墨畫。她鍾靈毓秀,小巧精致。特別是那獨一無二的水閣,簡直就是烏鎮的靈氣所在。茅盾說過: “...... 人家的後門外就是河,站在後門口(那就是水閣的門)可以用吊桶打水,午夜夢回,可以聽得櫓聲 唉乃, 飄然而過 ......” 。可見烏鎮人與水的親密關係。都說智者樂水,怪不得小小的烏鎮竟然孕育過這麽多的文人墨客和曆史精英。
2.
3.
4.
5
烏鎮是一個可以讓人放慢腳步,細細品讀的地方。她美得纖細入微:所有的 梁,柱、門、窗上都有精湛的木雕和石刻。她美得和諧均衡: 一塊塊磚疊壘的牆,一條條石板鋪成的路,街邊的一間間店鋪,河邊的一間間小屋,它們平行相連或錯落有致。她色調統一,黛瓦粉牆,黑白二色。以灰色為主基調,顯得端莊淡雅。她美得淡泊含蓄: 高高的屋簷、黑黑的窗欞、長長的青石路、窄窄的街衢、幽幽的水巷、瘦瘦的烏篷船 ,呈現一派古樸明潔的幽靜。不知不覺中我們來到了 昭明書屋,耳畔似乎聽到南朝太子在此朗朗的讀書聲。書院不遠處連著一小片田野,陌上花開爛漫,幾隻白鵝正在夕陽下悠哉地踱步。它們個個氣定神閑,享受著古鎮和煦的晚風。幾個農人依舊在忙碌,他們清瘦的身影,矯健的步伐,嫻熟的技藝,讓人好生羨慕。這不是在空調房中能夠鍛煉出來的硬朗身姿。
暮色徐徐降臨,晚霞的餘輝漸漸消弭。小鎮上的燈光悄悄地亮了起來,屋簷下一圈圈黃色的光暈映襯著褐色的石板路斑駁迷離, 靜謐的河水倒影著黝黑的瓦房,五顏六色的燈飾在水中投下斑斕的色彩,石橋下麵冒著的水蒸氣把整個運河烘托得氤氳飄渺,人仿佛行走在夢境當中,亦真亦幻。如果說白天的烏鎮是不施粉黛的素雅,那麽晚上的烏鎮就是濃妝豔麗的嫵媚。朦朧的夜色,如煙的月光,我想起了那個“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的江南女子,在苦苦等候千百年後,她是否在這車溪河邊,找到了自己鍾愛一生的人?等待,也許是女人一生不可逃脫的宿命,任年華似水,心意沉涼,紅顏老去。。。。。。
21.
已午夜十分,帶著倦意而歸。回到水閣的房間內,鑽進被窩,枕河而眠。盈盈流水,槳聲燈影,吳儂軟語, 都在耳畔漸漸地消退,越飄越遠,最後隻剩下淡淡的微風,伴我甜甜地睡去。夢裏,終於回到了闊別已久的故鄉。
26.
烏鎮,是一個讓人心向往之的地方。
謝謝你喜歡。
很多時候照片反映的是局部的美,真實的景象往往令人失望。
但是對於烏鎮,我好像有一種特別的水鄉情結,像長久縈繞在心頭的一個夢境,常常在不經意間牽動心弦。
因該說是我心中的烏鎮,一廂情願地認為水鄉應該是這個樣子的。
謝謝你喜歡!確切的說應該是烏鎮的西柵景區仍然幽靜如初,至少我去的時候是這樣的。問過民宿的房東,他說通常周末會有很多遊人。烏鎮是近年來才開始走向大眾視野的,據說是因為一部“似水年華”的電視劇,和前幾年熱播的“暗算”,我都沒看過。如果你還沒有去過,建議你去看一看。一定要在民宿呆一晚,吃一次房東做的農家菜。
從來沒有去過烏鎮,聽說那裏現在已經是人聲鼎沸,是嗎?
很美的地方,恬靜的風光。水要是綠色的就更好了。
Wuzhen,particularly in Xizha, is a town of tranquil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