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與緣三: 國道之艱 想起楊玉清 (一) ( 朱小豐 2009.5.25 日 )
鄧玉嬌等案之狀況,顯示出中國政治改革長期滯後之積弊,實已在膏肓之際了。中國現在的大量經濟問題和社會問題,都是政治改革長期滯後的必然結果。高唱“和諧”而不作政治改革,就好比醫生天天對重病患者千叮嚀萬囑咐“你一定要健康”,但絕不下藥。
這使我常想起呼籲中國政治改革的先驅楊玉清老先生。楊老是著名法學家、政治學家,但他的思想卻長期被埋沒了。我不懂政治,有些後悔楊老等人還在世時向他們學習太少。
楊玉清是我父親介紹給我認識的。在我父親介紹我認識的人裏麵,他是思想最為開明的一個。他比我父親年長許多,應該屬於我大舅、二舅那一代的人。我大舅聽信了吳玉章等人的話,參加共產黨, 1926 年又去武昌與毛澤東、肖楚女這些人搞什麽農民運動講習所,我二舅 1928 年根據“八七”會議精神去搞什麽武裝暴動,他們在人生路上都誤入歧途。那時候中國知識份子剛剛正麵接觸西方文明與科學不久,對人類的命運很少有正確的遠見,大多以為通過專製可以抵達自由與民主的社會。但楊玉清不一樣,他在北洋軍閥時期顧維鈞政府時就到國家政府裏工作。《顧維鈞回憶錄》裏還談到過這個熱血青年,後來去早稻田大學留學,後來又到國民黨中央政府工作,其間一直沒有間斷過學習與思考,讀了不少書,亦寫過一些書。他後來做的官是中央司法次長。
那時的國民黨中央政府和我們現在的中央政府很不一樣,中國現在的政府官員和衙門都多得數不過來,副總理一級待遇的官員(在職與不在職的)有幾千個,部長一級的就數不清了,國民黨中央政府隻有 5 個部,每個部的領導好像也就一個部長、一個次長,所以他這個司法次長,是很顯赫的官員。
我問我大舅,楊玉清這個人如何?我大舅麵露鄙夷的神色說了一句他看不起這人的話。所以,我是帶著有點複雜的心態去見楊老的,那是 1982 年,楊老 76 歲。我們一見麵,楊老哈哈大笑,從書桌上抽出一份鉛印的文章來,說這是他剛寫的,讓我拿一份回去看看。
我當時就看了起來,是他給中央和國務院寫的一個政治改革的建議報告,(好像是國家哪個領導人請他寫的,記不清了,但肯定是由國辦係統呈上去的。)我看了兩頁,立即對楊老心生敬意。文中對中國的政治改革理方麵講得非常簡潔,句句言之有物,更多的是十多條具體的改革提議,例如,談到政協,他說政治協商會議的作用早就過時了,現在早已成為一個徒糜巨資的擺設,浪費國家財政,但又無法棄之。因此,最好的辦法就是對它進行改造,賦予新的功能,將它改變為由人民選舉的對執政黨和政府進行監督的專門機構。又如,談到國家民主化,他說民主化改革從中央和省開始都困難太大,應該首先從縣一級起動,先做到民選縣長(人民直選)。可惜這份報告不知誰從我這裏借去看,沒還給我,否則我就把它附在這裏了。
這篇文章讓我這個未見世麵的後生小子眼界大開。後來我就跟楊老聊得很多了。有一次我無意間問起他對嚴家琪(當時的中國社會科學院政治學所的所長)等人的看法,楊老幽默地說:“他們都是些站在岸上能說會道的遊泳運動員,但他們隻能在岸上遊泳,一下水就會被淹死。”事實證明楊老的判斷是對的。中國改革麵臨的問題始終是,站在岸上遊泳的運動員太多,在水裏遊泳的運動員太少,高手更少,水裏的位置大多都被烏龜王八占了。晚年的胡耀邦其實是遊得比較好的,但突然就死了,實為國之不幸。
這又讓我想起當年胡適碰到楊玉清,胡適很激動地對楊玉清說,蔣介石找他談了,“想讓我當總統,他真有此意。”楊玉清眼吃驚得都鼓大了,勸告胡適說:“胡博士,他的話你都能相信嗎?”
書生們都犯同類的病。但政治實際比他們頭腦複雜,那些能夠遊泳而又不被淹死的人,才能比賽到最後。在司法實際中也是這樣。中國政治複雜到什麽程度?我們要是能看清胡耀邦怎樣被淹死、趙紫陽怎樣被淹死、鄧玉嬌怎樣被淹死,我們也許就能多明白一些了。但這不是這篇回憶能談的。
楊玉清當初的那些建議,到現在也還有很多未予實行,但確是很有意義。這二十多年來我不時會想起他的那些建議,也想到一些他那個時期還不可能想到的問題和想法。我覺得:
1. 首先應該實行黨內有派。
沒有哪個政黨在黨內沒有派別。共產黨也不例外。作為一個國家唯一的執政黨,有責任和義務對所有國民負責,因此,應該把不同的派別主張對國民亮出來,讓國民知道他們在支持什麽人的什麽主張。讓這個黨有不斷地糾正錯誤的機會:錯了的派別下去,對了的上來。這就是政治公開,讓黨員和國民有選擇權,而不是一切都是幕後操作,比的是誰的關係深、後台硬。
2. 民選縣長
20 世紀 90 年代以來,一直在試行鄉村民主改革試點,但效果不大。現在回想起來,這種試點太理想化,與中國的現有權力模式太不吻和,必然失敗。因為在現行權力模式中,村、鄉(鎮)這兩極在政治和經濟權力上直接受縣(市)一級完全控製,根本沒有什麽獨立性。當個村官、鄉官,要幹點壞事很容易,要幹點好事卻非常難。而縣(市)一級就不一樣了,有很大的獨立行政的空間,成效好壞也能夠實現公共監督。因此,改革應回到楊玉清當年的主張上來,民主改革的試點應該從直選縣長做起。
3. 政協的改變
20 世紀 50 年代初的時候,政協確實參政議政。但 1957 年後,它就成了一個花錢無用的擺設、一個花瓶。到了本世紀,它又逐漸變成了一個資產階級俱樂部,一個權力階層獎勵給他們覺得看得順眼的人某種象征性的社會地位的地方。這個發展方向肯定是誤國誤民的。它的正確方向應該是回到楊玉清先生當年的主張上來,成為一個社會的獨立監督機構。因為中國現有的監督機構,不論是紀委、檢察院、反貪局等等,都是一個係統內部的監督機構,也就是說,我自己監督我自己,這樣的體製,無論從哪種意義上來說,都是不完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