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108)
2021 (289)
2022 (129)
看了昨天同學們的討論,我覺得有兩個觀點需要再詳細闡明一下:
1 巴黎協定 是在美國紐約簽訂的一項協約,在這裏“巴黎”隻是一個名稱,不是說法國單方麵提出的這個協約,它的前身是京都議定書。聯合國195個成員國於2015年共同通過了有關阻止全球變暖趨勢的一項協議,簽署日期是2016年4月22號。
2 全球變暖的劣勢不見得在我們這一代會體現得特別明顯,但是如果大家都放任自流的話,應該能影響後代的生活環境。
歐洲人環境保護的意識興起的比較早,也是以身作則。例如垃圾分類、住小房子、開小車等等。歐洲已經開始有年輕一代為了環保決定不要小孩的趨勢了,當然10年以後這種想法會不會變,還需拭目以待。
前兩天正好看到了一篇有關環保人士的文章,覺得其實他們做的事情要比我們了解到的多。
和阿米什人一樣,歐洲也有這種按照群聚方式生活的人,這張圖是住在哥本哈根的Christianites, 目前約有800名成員。
這張圖是從2018年開始源起於法國的Zadistes,目前約有幾百名成員,並發展到了德國。他們都是以追求簡樸自然的生活方式為目的。
另外有關行業轉換,下麵這個傳統行業是個很好的栗子。
我覺得咱們居住環境的確在變化,在北京先是遇到過沙塵暴,後來就是霧霾,在法國就是夏天越來越熱,不知道住在其他國家的同學是否有感受?
另外,改善人類生活環境是個共識,這個大方向不會因為美國退出“巴黎協定”這項決定就會停止。
新能源的研究和推廣或許就醞釀著第四次工業革命,誰占先機誰受利,這個利不僅僅是指經濟上的利,也指民生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