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摘自《毛澤東與重大決策紀實》: 毛澤東決策炮擊金門為何把蘇美蔣都嚇壞了

(2009-10-27 11:51:23) 下一個

作者:張樹德   出版社:湖北人民出版社


毛澤東做出炮擊金門的決策,真的要開始解放台灣嗎?
毛澤東做出炮擊金門的決策,真的要開始解放台灣嗎?

  1958年8月23日下午,福建沿海烈日炎炎,天高海藍。盤踞在金門、馬祖等島嶼上的國民黨兵懶洋洋地躺在工事裏、樹蔭下,躲避夏日的灼熱陽光。突然,數萬發炮彈呼嘯著掠過海麵,落在金門島的國民黨軍陣地上,頃刻間大地震動,水柱衝天,國民黨兵被炸得血肉橫飛,金門全島淹沒在濃煙烈火之中。炮聲震驚了台灣,震驚了美國,也震驚了全世界。中國人民解放軍要解放台灣嗎?蔣介石驚惶失措,美國人慌了手腳,就連與中國友好的蘇聯也一時摸不著頭腦,全世界的目光一下子集中到台灣海峽上來。這是中國人民解放軍在炮擊金門,做出這一決策的就是新中國的最高統帥毛澤東。毛澤東為什麽要做出炮擊金門的決策,中國人民真的要開始解放台灣嗎?金門這個小小的戰場,為什麽會影響國際軍事、政治、外交鬥爭這個大舞台,要回答這些問題,還得從新中國成立之初說起。

  一、解放台灣,統一祖國,一直是全中國人民的強烈願望自從新中國成立後,台灣海峽就一直是國共雙方鬥爭的重要戰場。由於美國的侵入,這種鬥爭變得十分複雜和微妙。尤其是從20世紀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初期,中國大陸在台灣海峽相繼進行了幾次大的軍事鬥爭,給國民黨和美國以有力的打擊,被西方輿論稱為“台海危機”。同時,這種鬥爭,又使海峽兩岸和美國之間的關係發生了微妙的變化。

  毛澤東作為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解放軍的最高統帥,可以說是這幾次軍事鬥爭的最高領導者。他以大戰略家的深邃目光,精心指導這些鬥爭,從而有力地打擊了蔣介石###的野心,粉碎了美國製造的“###”的陰謀,牢牢地掌握了東南沿海軍事鬥爭的主動權。

  毛澤東在這場鬥爭中所運用的政治與軍事戰略和外交藝術,不能不令人歎服,也不能不影響著今天的人們。

  眾所周知,台灣自古就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台灣問題,也一直是曆代政府、當權者不敢忽視的一個問題。作為中華民族最傑出代表的毛澤東和以他為首的中國共產黨第一代精英們自然也不會放棄台灣。解放台灣,一直是毛澤東的一個夙願,也是全中國人民的強烈願望。

  當解放戰爭的時鍾轉到1948年與1949年之交的時候,毛澤東就開始把他的注意力放在了這個地方。當新中國成立的鍾聲就要敲響的時候,毛澤東又適時地做出了解放台灣的戰略部署。

  1949年4月21日,當南京政府拒絕在和平協議上簽字之後,毛澤東親自起草了向全國進軍的命令。隨著渡江戰役的勝利展開,中國人民解放軍橫掃企圖盤踞中國南部的國民黨殘餘勢力。

  然而,由於當時解放軍既沒有空軍也沒有海軍,因而對國民黨控製的沿海諸島一時還鞭長莫及,但中國共產黨要完成統一中國的大業,就不能不考慮解放台灣的問題。

  1949年5月下旬,中央軍委就渡江後的進軍問題指示第三野戰軍首長:“你們應當迅速準備提早入閩,爭取於六七兩月內占領福州、泉州、漳州及其他要點,並準備相機奪取廈門。”

  根據這一指示,第三野戰軍在5月27日解放上海後,即著手進行解放台灣的準備工作。7月10日,毛澤東寫信給主持軍委工作的周恩來時指出:“我們必須準備攻台灣的條件,除陸軍外,主要靠內應及空軍,二者有一,即可成功,二者俱全,則把握更大”。隨後,開始組建空軍。從8月份起,第三野戰軍開始掃清解放台灣外圍屏障的作戰,先後發起福州戰役、漳州戰役和金門戰役。10月,金門戰役失利,人民解放軍3個團9000餘人全軍覆沒。

  這一慘痛的教訓一直刻在毛澤東的心頭,也一直刻在全中國人民的心頭。

  為了早日發起解放台灣的戰役,中央軍委決定第四野戰軍渡海兵團首先攻取海南島,第三野戰軍第7、9兵團加緊攻占舟山群島,第10兵團攻占金門,最終以第三野戰軍主力解放台灣。針對台灣防禦力量的變化,軍委決定攻台部隊第一梯隊的兵力由原來的4個軍增至6個軍,總兵力達到16個軍以上。

  1949年12月,新中國剛剛成立還不到3個月,毛澤東便匆匆踏上了第一次訪問蘇聯的旅程。

  在12月16日見到斯大林的當天,毛澤東就委婉地向斯大林提出:國民黨的支持者在台灣建立了一個海空軍基地,人民解放軍由於海軍和空軍的缺乏,使我們占領這個島嶼更加困難。考慮到這種情況,我們的一些將領一直在提議,請蘇聯援助,比如可以派誌願飛行員或秘密軍事特遣艦隊協助奪取台灣。

上一頁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頁

(編輯:點兒)

文章摘自 《毛澤東與重大決策紀實》 作者:張樹德   出版社:湖北人民出版社

更多文章進入書摘頻道>>>


http://book.sina.com.cn/excerpt/sz/rw/2009-10-22/1643261633.shtml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