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1949年的到來,對剛剛從淮海戰場下來休整的六縱,也算是熬出來了。
打下雙堆集,每個部隊都發了“洋財”,特別是抓到了一大批俘虜,這讓那些團長營長們高興得合不攏嘴。十六旅四十六團打完大王莊,九連、十連加起來不到10個人。這下子六縱抓到四五千名俘虜,各個部隊都爭著要人,一下子就分完了。在以槍炮為主要武器的戰爭年代,人是武器的主要載體,多一個人,就多一支槍,就多一份戰鬥力。這四五千人補充部隊,使六縱一下子又兵強馬壯起來,這為以後的渡江戰役、進軍大西南,甚至以後的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都奠定了堅實基礎。
六縱整天都在忙著處理俘虜。
原六縱十七旅四十九團迫擊炮連指導員許秋桂被抽調到縱隊政治部,任俘虜大隊大隊長。他在新年到來的那幾天裏,一直在忙著釋放俘虜的事情。他回憶說:
淮海戰役打完,一是俘虜數目龐大,沒地方也沒時間總是關著他們,我們都是即俘即補,二是我們這時也都知道國民黨已經不成氣候了,放了他們,他們就是再回到部隊和我們打仗,敗軍之將,也沒什麽可怕的。
這些軍官剛被俘時,對我軍的俘虜政策有疑慮,大多數都不敢承認自己是軍官,唯恐被“嚴辦”。我們對俘虜首先進行甄別,一個單位的關在一起,讓士兵自己找自己的排長、連長,找到後,就把士兵補充部隊,把軍官集合起來,學習俘虜政策。幾天以後,縱隊政治部主任或者敵工部長過來給他們講話:“我們解放軍這次打了大勝仗,國民黨軍打了個大敗仗,他們把你們丟在這裏,也不管你們了。到了我們這裏,你們放心,我們是優待俘虜的。你們現在就可以揭發,你們被俘後,有沒有解放軍搜腰包,打罵你們的?如果有,我們會立即勒令退還給你們,打罵過人的,還要道歉。”這些國民黨軍官還有點不相信:“怎麽還有這麽好的部隊?”沒有人揭發,那就好,接著就給他們講:“我們現在就把你們放回去,你們回去以後,就不要再給國民黨當兵賣命了,不要給國民黨當炮灰了。你們名單就在我們這裏存檔,如果以後再被我們抓住,那時就決不客氣了!”然後就當場念名單,念一個放一個。
許秋桂向我們回憶起這件事時,不禁笑了:“那時戰鬥頻繁,生活緊張,誰還顧得了他們的名單呀,根本就沒有存檔,隻是嚇唬他們。據說效果還不錯,這些人被放回去後,一般都不敢再去國民黨部隊當兵了。”
和以前不同的是,這次把那些校官也放了。許秋桂說:
我們在淮海戰役時還俘虜了100多名校官,這些校官同樣也要釋放,隻不過受“教育”時間要長一些,每天都集合起來上課,主要是向他們講我黨我軍的政策,特別是優待俘虜政策,打消他們的疑慮,有什麽要求也盡量滿足。但也要在政治上給他們施加一些壓力,使他們對共產黨有所害怕,恐懼。因為這些校官更為頑固,根據以往的教訓,有些人被放了以後,又立即跑回國民黨部隊,拿起槍杆照樣幹。釋放校官時,除了給他們看名單,把他們的名單“存檔”外,還要再加上一道程序,那就是照相。
那時條件艱苦,連照相機也是個寶貝,許多基層指戰員還從來沒見過照相機,有時有了照相機,卻沒有膠卷。膠卷這麽寶貴,當然不會浪費在這些校官身上。釋放他們的前一天,把他們集合在一個空地上,攝影員先用膠卷照了一張集體照,又給前麵的一個人照了相,其他人也接著一個一個地站在照相機前,“哢嚓”、“哢嚓”地被照了相,隻不過這時的照相機隻是個空殼子,裏麵根本沒有膠卷。第二天,把這些校官集合起來,拿出洗好的集體照和第一個照相的那個人的照片,讓他們看看,然後說:“我們已經給你們每個人都照了相,你們的名單和照片我們都已經存檔了,你們看一看,這是不是你們的照片?這是多洗的一張,就發給他了,其他的就不給了。把你們釋放後,趕緊回家,如果國民黨還讓你幹,你就趕緊逃走。如果你照樣幹,名單、照片都在我們手裏,有你們的檔案了,讓我們抓到了,決不輕饒!”我們就這樣把他們“恐嚇”了一番,然後就遵守諾言,把他們放掉了。
(編輯:點兒)
文章摘自 《1949 解放》 作者:葛紅國 裴誌海 出版社:江蘇文藝出版社
更多文章進入書摘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