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鄧小平夫人卓琳在北京逝世

(2009-07-29 11:15:32) 下一個

http://news.sina.com.cn/z/dxpfrzlss/index.shtml


回顧卓琳一生:站在偉人身後默默奉獻(組圖)

回顧卓琳一生:站在偉人身後默默奉獻(組圖)

孫子的調皮聰明常常讓卓琳夫婦開心不已


  特殊時期夫妻情更深

  1952年,鄧小平從西南局調到中央工作,卓琳也帶著全家一同來到了北京。擔任黨和國家領導職務的鄧小平對自己的妻子提出了這樣的要求:不要到外麵工作,不要出風頭。於是,卓琳多次謝絕了一些單位、團體請她參與工作的邀請,一門心思為鄧小平當秘書,整理日常文件。卓琳默默在鄧小平背後奉獻著。

  家庭的溫暖,無疑有助於鄧小平從容應對接踵而至的政治風波。風雨飄搖與境遇沉浮中,不變的是與他相伴永遠的妻子兒女。卓琳與鄧小平是一對性格迥異的夫婦,但他們心底深處有很多內在的東西是相通而融和的,兩人默契地應對一切來自外界變幻的風雲。

  1966年,一場突如其來的政治風暴把鄧小平一家推向了災難的深淵。艱難歲月,更顯出夫妻的情深意切。那個時候,清醒的卓琳特別信任自己的丈夫。

  1969年10月,鄧小平以“全國第二號走資派”的身份被下放到江西監管勞動。經過戰爭磨煉的卓琳毫不猶豫地陪伴鄧小平到了江西,迎接生活的挑戰。卓琳給了鄧小平許許多多的關心和撫慰,共同度過了一段艱難的時光。當時因工資全部停發,改發很少量的生活費,生活尤為拮據。鄧小平原來愛抽的“熊貓煙”不抽了,改為“前門煙”,愛喝的酒也降格了,改喝普通酒。有一次,卓琳找到與自己要好的女工學到一些釀酒的要領,請人買了些糯米。不多久,卓琳就能釀得一手好米酒,鄧小平很愛喝。

  他們還開墾出了一塊地,種些菜果。“他挖地,我就拿個小板凳坐在那裏揀石頭。弄成一畝地的樣子,我們就跟老百姓要些種子,種些茄子、辣椒之類。澆水呢,他去澆,總是照顧我。”

  被“發配”江西的日子,卓琳記戀終生。院子裏挖地、拔草、種菜、施肥,他們幹得很愉快,互相幫扶,互相體貼。鄧小平總是幹重活、粗活,卓琳做些燒飯之類的技術活,夫婦倆在配合中相互照顧,收獲勞動中帶來的喜悅。


回顧卓琳一生:站在偉人身後默默奉獻(組圖)
性格爽朗的卓琳,與鄧小平相知相伴58個春秋。


相識相愛在延安的金秋

  1939年秋,鄧小平與卓琳相識在延安。卓琳說:“他(鄧小平)是從前方回來的,和鄧發住在一個窯洞裏頭。我是在公安部工作,他們經常到公安部來玩,因為公安部女同誌多。有時候也叫我們到他們那裏玩,他大概在那個時候就對我有意了,就找跟我一塊兒到延安的女朋友,讓她來跟我談,說他想跟我結婚,問我同不同意。談了兩次,我說我年紀還輕,不想那麽早結婚,我拒絕了。”鄧小平當時是八路軍129師政委,卓琳是一個年輕女生。對這位從前方來的長征幹部,卓琳自然缺乏了解。

  後來,鄧小平兩次主動找上門來,卓琳聽了他的有關情況和理想後,覺得他還不錯,是個知識分子。“我想,反正早晚都得結婚,那個時候自己已經23歲了,我說算了吧,湊合吧。”

  不多久,在延安楊家嶺毛澤東住的窯洞前,戰友們以淳樸的方式為卓琳夫婦舉行了簡樸的婚禮。幾天後,卓琳便隨丈夫離開延安奔赴前線。婚後,快言快語的卓琳慢慢適應了同沉默寡言的鄧小平的相處,也漸漸理解了丈夫的心,她默默地支持著丈夫。

http://news.sina.com.cn/c/p/2009-07-29/203718323901.shtml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