笨老師:漢語教育正前方

關注海外漢語教育—————趣味教學+市場化—————XYL200@GMAIL.COM
正文

海外漢語學習者人數測算公式之一

(2009-06-02 04:43:03) 下一個
    朋友的朋友寫商業方案書,要用到海外漢語學習者人數方麵的數據,我朋友就讓他寫信來問我。我給了他兩方麵的數據,一個是大陸官方公布的數據,另一個是我自己的測算。至於采用哪一個,我請他自己斟酌。

  首先說說大陸官方的數據。從2003年算起來,出現過這麽一組:2000萬、2500萬、3000萬、4000萬和1億。

  2003年:2000萬
  2003年6月16日廣東僑網轉摘自《今日中國》雜誌的文章,題目是“2000萬老外學中文”。這是筆者在網上查詢到的較早大陸官方記錄。

  2004年:2500萬
  到了2004年的8月3日,中國新聞網登出題為“學習漢語的外國人超2500萬掀起新一輪漢語熱”的文章。我們注意到,時隔一年餘,這一數據增長了500萬。

  2005年:3000萬
  2005年7月20日首屆世界漢語大會在北京開幕。當日,“3000萬的海外漢語學習人數”這一數據高調地出現在了權威的新華社、中國新聞社網站上,中國教育部官方網站則於次日轉載了來自《中國教育報》的同一數據。隨即這一數據被海內外媒體廣泛轉載和引用,成為迄今為止大陸官方發布過的最為正式的數據。

  與2004年相比,這一數據又增長了500萬。

  7月20日的新華網上有這麽一句:“《人民日報海外版》援引國家對外漢語辦公室披露稱,除中國人外,目前世界上通過各種方式學習漢語的人已超過3000萬。”由此可見,3000萬這一數字是由漢辦公布出來的。

  筆者記得此前曾於某處讀到漢辦這一數據的來源其實是中國教育部和國家語言委員會的某項統計(似乎是教育部和語委共同發布的2005年《中國語言生活狀況報告》)。不管是出自漢辦,還是教育部和語委,大家從這一數據高調公布的方式可見其權威性。可惜,這一數據的具體構成以及分布情況則未見說明。筆者一直未能拿到2005年《中國語言生活狀況報告》。

  此外,如果大家稍加留意就會發現,作為本屆世界漢語大會主席的國務委員陳至立卻顯得有些保守――在其開幕主題發言中,陳至立有一句是這樣說的:“據了解,全世界上學習漢語的人數已經超過千萬。”其數據和大會公布的有明顯的差別,當然,這也有可能隻是發言時的口誤,或是事後錄入打字員和校對人員一時疏忽所致。

  到了2006年02月07日,新華網引述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全民教育高層會議消息稱,“國外漢語學習人數已達3000萬”。

  2006年:4000萬
  與2005年公布和引用數據時各媒體的一致性相比,2006年之後各媒體在數據發布或引用上則多少顯得不太統一。

  新華網北京2006年5月22日發布消息,稱教育部、國家語委於當日發布了《中國語言生活狀況報告》。報告顯示,2005年,學習漢語的外國人近4000萬。注意,這裏用的是“近”字,也即未達到4000萬。

  而《中國教育報》於同年(2006年)7月宣布:“目前海外學習漢語的人數已超過4000萬。”這一次用的是“超過”一詞。這一消息被中新網轉載,之後新華網又對這一轉載進行了轉載。

  不過,同樣是新華網,於同一時期的另一篇報道中轉載了新華每日電訊的消息,其中采用的卻仍然是“3000萬”這一數字。

  另一方麵,到了今年(2008年)的6月16日,在第七屆“漢語橋”世界大學生中文比賽的新聞發布會上,國家漢辦副主任、孔子學院總部副總幹事王永利介紹, “2007年底,我們統計全世界學習漢語的人數就達到(了)4000萬。”

  到這裏,我們可以看出各媒體在報道和引用海外學習漢語的人數數據方麵確實出現了一定的混亂。

  2010年:1億
  
“1億”是一個預測數字。
  2006年5月23日的新華網上有一篇題為“2010年上億外國人學漢語海外漢語教師需500萬”的文章,文中介紹:“據國家對外漢語教學領導小組辦公室預測,到2010年,全球學習漢語的外國人將達1億”。

  這一數據從另一渠道得到了證實。2008年10月26日新華網的紀念漢語拚音推廣50周年的文章介紹,“據2007年發布的《中國語言生活狀況報告》預測,到2010年,全球學習漢語的人數將達到1億人。”2007年發的報告實則講的是2006年事情,由此可見,兩個渠道的預測大致都是在2006年中做出的。

  如果我們分別以2003和2004年的2000萬和2500萬的數字為基準,那麽這一預測就意味著7年和6年內增加了8000萬(4倍)和7500萬(3倍)的學習者人數,這一增長速度相當驚人。

  假設我們再以2005年4000萬的數字為基準,那麽這一預測就意味著5年內增加了6000萬的學習者人數,平均每年增長1200萬。順便作一個小小的對比,回顧一下03至05年,兩年間每年增長數為500萬。500萬和1200萬這兩個數據還是相當有差距的。

  這時,我朋友的朋友來了封奇怪的回信。信中隻有兩行符號,上一行是感歎號(!),第二行卻是一排問號(?)

  我不太明白感歎號代表的寓意,我猜想他的問號大概是想問我這些數據的可信度抑或是其商業價值。於是我給他回了信,大意如下:

  1. 漢辦的數據指的是“通過各種方式學習漢語的人已超過3000萬”,那麽“各種方式”就很可能包括了短期和長期學習這兩種。“長期學習”很好理解,“短期學習”則不好確定。比如,英國某個公立小學的一年級所有學生參加了一天的“中國日(CHINA DAY)”活動,除舞龍舞獅外,期間還安排有一課時的漢語課(TASTER CLASS),這個如何計算?

  另外,“各種方式”是否包括家庭教育或家庭輔導?

  提示:概念定義不清會導致統計口徑不一致,並可能引致統計結果的失效。

  2. 所有數據最關鍵還在於其具體的構成以及學習者的地理分布。否則,不管從學術或者是商業的角度,這些總量數據都顯得過於籠統。我建議他在國內找找《中國語言生活狀況報告》看個究竟,如果拿到了,順便也給我郵一份。

  這位仁兄前天又來信了,“籠王(我朋友)不是說你有一個測算公式嗎?”
  
(待續)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